孟达原本是刘璋的部下,后来归顺刘备,但孟达在蜀地过的也不如意,还因为没有出兵拯救关羽而被刘备治罪,孟达一气之下转投曹操,为魏国担任散骑常侍。但孟达这个人的立场飘忽不定,又决定离开曹魏回归蜀汉,但这次孟达运气没这么好了,转投的消息被泄露了出去。此后司马懿兵贵神速将孟达给解决。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不是兵贵神速,而是一个冷门成语旌旗蔽日,下面就一起来认识下这个成语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发生在孟达灭亡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孟达、徐晃和司马懿。原文如下: 忽报:"城外尘土冲天,不知何处兵来。"孟达登城视之,只见一彪军,打着"右将军徐晃"旗号,飞奔城下。达大惊,急扯起吊桥。徐晃坐下马收拾不住,直来到壕边,高叫曰:"反贼孟达,早早受降!"达大怒,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魏将救去。城上乱箭射下,魏兵方退。孟达恰待开门追赶,四面旌旗蔽日,司马懿兵到。达仰天长叹曰:"果不出孔明所料也!"于是闭门坚守。却说徐晃被孟达射中头额,众军救到寨中,取了箭头,令医调治;当晚身死,时年五十九岁。 司马懿令人扶柩还洛阳安葬。次日,孟达登城遍视,只见魏兵四面围得铁桶相似。达行坐不安,惊疑未定,忽见两路兵自外杀来,旗上大书"申耽"、"申仪"。孟达只道是救军到,忙引本部兵大开城门杀出。耽、仪大叫曰:"反贼休走!早早受死!"达见事变,拨马望城中便走,城上乱箭射下。李辅、邓贤二人在城上大骂曰:"吾等已献了城也!"达夺路而走,申耽赶来。达人困马乏,措手不及,被申耽一枪刺于马下,枭其首级。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镇守新城的孟达打算背叛曹魏重回蜀汉,但此事却被金城太守申仪等人泄露给了司马懿。司马懿一面派人前往新城迷惑孟达,使其犹豫不决,一面率大军日夜兼程赶往新城。孟达果然中计,未能及时起兵,导致被司马懿团团围困,最终命丧新城。不过,在围攻新城的战斗中,曹魏名将徐晃却被孟达一箭射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司马懿兵临新城城下时的情形,叫做"旌旗蔽日", 意为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战国策 赵策一》中的"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司马懿闪击孟达之战,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这一事件是由于魏文帝曹丕病逝后,孟达逐渐失去信任,起了重返蜀汉的念头并开始与诸葛亮秘密联络。不过,这一举动却被魏兴太守申仪获悉。据《三国志 明帝纪》注引《魏略》载:"魏兴太守申仪与达有隙,密表达与蜀潜通,帝未之信也。司马宣王遣参军梁几察之,又劝其入朝。达惊惧,遂反。" 至于说到孟达被司马懿歼灭的过程,小说作者除了一点之外,其余都是照搬了《晋书 宣帝纪》中的记载写成的。这一点便是曹魏名将徐晃之死。按照小说的说法,徐晃是被孟达射死了新城城下的,而历史上徐晃的命运却并非如此。据《三国志 徐晃传》载,徐晃死于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病笃,遗令敛以时服。"这就意味着徐晃是病逝而并非被杀,而司马懿率部向孟达发动进攻,时间则是在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这两个记载也就证明徐晃之死与孟达毫无关系。 既然历史上的徐晃之死与孟达没有关系,那么小说作者为何虚构出徐晃被孟达射杀这个情节呢?这大概与徐晃在荆襄之战中力挫关羽有关。当年正是徐晃突破关羽的防线,解了樊城之围,迫使关羽南撤,此举也导致了后来关羽的覆灭和荆州的丢失。作者通过这样的虚构,也算是为关羽复仇吧。清人毛宗岗在该回中对徐晃之死做了这样的夹评:"可为关平报仇。"意思也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