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1日发布了《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约合6.68万元人民币),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相信很多快友在疑惑这个国民总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是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1、人均国民总收入是什么? 国民总收入(GNI)是指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再减去对国外的要素支出。用公式表示为: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的要素支出)。 2、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国家统计局曾指出,国民总收入(GNI)是初次分配总收入,经过扣除折旧、间接税、社保税、所得税等,再加上转移支付,才得出个人可支配总收入。所以,国民总收入既包括企业所得和政府所得,也包括居民个人所得。人均国民总收入远远大于居民个人收入。 3、人均国民总收入9732美元意味着啥? 根据世界银行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12476美元及以上为高收入国家,4036-12475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1026-4035美元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02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 现今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意味着中国可能已经迈过了中等收入阶段,现在正往下个阶段迈进。 4、增长迅猛 尽管網友们都纷纷喊着"被平均",但是这个成绩还是可喜可贺的。 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时,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9元。 经过长期努力,1978我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居全球第11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达到412119亿元,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最后总结 到了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其中,1979年至2018年年均增长达9.4%,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左右,仅次于美国。 由此可看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经济总量的扩大,财政实力由弱变强。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不仅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还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更是日益彰显。 最后想说,无论你的收入有没有"被平均",2019年已经过去一半了,下半年也请努力前行,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得比原来的那个自己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