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为什么又拒绝朱棣的封赏


  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里面,有一个人是非常特殊的,他就是鸡鸣寺里的和尚姚广孝。历史上的确存在姚广孝这个人,而且还被很多人看作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广孝,朱棣未必会造反,即便是造反也未必会成功,然而姚广孝为什么要帮朱棣造反呢?既然帮了朱棣,为何在事成之后又完全不接受朱棣的任何封赏呢?
  1.姚广孝简介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
  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顾炎武:"少师之才,不下于文成(王阳明),而不能行其说者,少师当道德一,风俗同之日,而文成在世哀道微,邪说之作之时也。"
  李贽:"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2.姚广孝为何会帮助朱棣谋反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悲痛欲绝,他下令各地推荐高僧上来,让他们跟随各藩王前往藩邸,为他们的母后诵经祈福。不偏不倚,姚广孝被安排给了朱棣,见面后二人很是谈得拢,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最终朱棣出面向朱元璋要来了姚广孝,于是,这个47岁的苏州和尚跟着20岁出头的燕王来到了北平。从此这两个人的命运便被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原本是偶然的相遇,但由于后来朱棣得到姚广孝的指点而起兵靖难成功了,它就被戏剧化了,有许多笔记野史说,是姚广孝主动找朱棣讲:"殿下要是能用老衲的话,就送一顶白帽给大王戴",白+王,正好是个"皇"字,因此,朱棣才向朱元璋讨要了姚广孝,并带到了北平。
  但无论朱棣与姚广孝之间的相遇如何传奇,事实是,算计了一生的朱元璋绝对想不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个举措却给了心怀异志的朱棣增添了一个帮手,也给自己的继承人朱允炆埋下了一颗炸弹。
  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对朱棣夺取帝位可谓有着决定性影响。可是,此二人原本不同道:一个善武,一个能文;一个是地位非同一般的皇子藩王,一个是被社会边缘化了的出家人,本该吃斋念佛,劝人为善。这两个看似极度悬殊的人却能走到一起,最后成为了"知己"(姚广孝语),这究竟是为何呢?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朱棣生活的并不算幸福,很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尤其是得不到父爱,"尝不得于君亲,然不知何以为计"。特别是看到朱标被风风光光地封为太子后,而自己只有磕头的份,朱棣敏感自卑的心理受难免受到刺激;到了洪武十年,在朱元璋"命群臣自今大小政事皆先启太子处分"后,已经18岁的朱棣内心更是感到不平衡,同是老爸的儿子,为何自己要远赴两眼一抹黑的北平去防边?这些更加重了朱棣的心理创伤。
  而姚广孝的境遇比起朱棣来就更惨了,从小家里一贫如洗,父母双双过世,姐姐无奈"早嫁",自身求生无望,只得出家当了和尚,这一系列的不幸与伤痛绝非是个平常少年所能忍受的,但姚广孝都挺了过来。谁知进入青壮年时代后,眼前又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幕惨剧,好友相继惨死:高启因为给苏州知府魏观新修的府治作了上梁文,皇帝朱元璋认为其稳重有所影射,最终将高启"腰斩于市";杨基"被谗夺官,谪输作,竟卒于工所";张羽,"坐事窜岭南……投龙江以死";徐贲"坐犒劳不时,下狱瘐死";王行因被蓝玉案牵连,"父子亦坐死"。
  姚广孝青少年时代的好友除了一个叫王宾的外,其他人几乎都被朱元璋杀光了,更有曾经提携过姚广孝的师长们居然也没有善终,苏伯衡"为处州教授,坐表笺误,下吏死。"宋濂"(洪武)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宋)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道卒"。
  姚广孝曾作诗《壮士吟》: 宝剑直千金,曾将托生死。不知燕赵间,何人是知己。通过这首诗,姚广孝希望建功立业,得遇明主的壮士的壮志和理想。
  一个从小心理就遭受巨大创伤且十分不得皇帝老爸朱元璋喜欢、常常面临着被"废弃"的郁闷藩王,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会认同现有的帝国政治,更何况从洪武十三年(21岁)之国燕邸起到洪武二十二年三十而立为止,正值多变、叛逆的青年时代,朱棣巧遇了另一个对现有社会不满的潜在"社会不安定分子",自然会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而从姚广孝的角度来讲,他是一个从小就屡遭不幸、进而对新帝国严酷政治怀有极大的质疑且始终有着强烈的积极有为之入世欲望而不得已出家的"假和尚","同为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个都怀着对现实极大不满的心灵相通者很偶然地走到了一起,必然都要走上反叛之路。
  只不过当时历史舞台上的主角还轮不到他们,南京明皇宫君主宝座上端坐着的是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朱元璋,大明军事局势最为紧张的北部边境正由傅友德、蓝玉等一批开国名将看护着,虽然不久以后蓝玉与傅友德等先后被朱元璋送上了西天,但大明北部边疆的军事防务转眼间又被移交到了二皇兄秦王朱樉和三皇兄晋王朱棡等人的手中,强大的皇父朱元璋是不可摧垮的,任何愚蠢的轻举妄动都会将自己置身于死地,所以尽管"假和尚"姚广孝经常"出入(燕)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但燕王朱棣始终没有下足决心,迈开关键性的一步。为此姚广孝不断地予以"启蒙"与"开导"。有一年冬天,朱棣在燕王府大摆宴席,招待各方人士。宴会上,觥筹交错,人声鼎沸,大家正喝在兴头上,燕王府主人朱棣"诗兴大发",出了一个对子,上联为"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他话音刚落,姚广孝马上对出了下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
  从以上的对对子来看,意思太直白了,尤其是姚广孝的下联,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他们要干什么。虽然这事可能是后来文人附会出来的。但不可否认,朱棣在跨越自己反叛的心理障碍、逐渐产生非分念头的过程中,姚广孝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3.姚广孝为何拒绝了朱棣的封赏
  姚广孝在14岁时候便当了和尚,但刚开始他却并不只是学习佛法,而是又研读了儒家的书籍,甚至还包括军事方面的著作。正是由于姚广孝的博学,所以才让他后来能够得到朱棣的重用。两人第1次见面时,姚广孝就坚定朱棣是自己要辅佐之人,后来朱棣便问姚广孝为什么要这样做,姚广孝只是说要送给朱棣一份大礼。在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便开始进行削藩,在这个时候姚广孝便劝说朱棣起兵。其实姚广孝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他相当了解朱棣内心是怎么想的。
  当姚广孝最初劝说朱棣的时候,朱棣并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来,但已经是蠢蠢欲动。于是姚广孝便为朱棣算了一卦,说朱棣适合起兵。与此同时姚广孝有位朱棣训练了一支军队,而且还打造了很多兵器,为起兵做准备。等到朱棣起兵的时候,当时由于一直攻不下济南,让朱棣非常的着急,姚广孝便劝朱棣暂时停止进攻。由于朝廷的兵力太多,再加上后来朱棣又损失了几员大将,朱棣有了放弃的想法。而在这个时候姚广孝便为朱棣打气,而且还建议朱棣应该直接去攻打南京。
  不得不说姚广孝的建议相当好,因为当时朝廷的兵力基本上都派出来作战了,南京城内的兵力很少,因此朱棣很容易就攻入了南京城。可以说朱棣能够取得胜利,姚广孝有着很大的功劳,在朱棣论功行赏时,姚广孝拒绝了。在笔者看来是姚广孝为自己劝说朱棣起兵感到不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虽然朱棣后来确实将明朝治理的很不错,但毕竟他的皇位是通过起兵得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和他一块行动的人都是谋反之人,而这在当时那个封建时期是相当讲究的。
  而在这场谋反当中,姚广孝又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不仅极力说服朱棣起兵,而且还打造兵器训练军队。在朱棣想要放弃的时候,还为朱棣出谋划策,最终攻破了南京。可以说没有姚广孝,就没有朱棣的皇位。在朱棣看来姚广孝是一个大功臣,但是对姚广孝来说是不敢受到朱棣的封赏的,要不然肯定会被后人骂。虽然姚广孝在事业是很成功的,但是在道义上是一个失败者。
  毕竟朱允炆才是正统皇帝,而朱棣只是谋权篡位,更何况朱允炆是一个仁慈的皇帝,而且对老百姓也相当好。因此朱棣的起兵不仅是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更是违背了民心。而姚广孝为朱棣鞍前马后,他这一行为肯定会被人们所诟病。而且朱棣的起兵也让天下人饱受了三年的战乱,而且在朱棣上位之后又杀了很多人,所以这让和尚出身的姚广孝在良心上过不去,自然是不愿意接受封赏的。
网站目录投稿:宛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