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发现你身边的潜力股中


  会讲故事
  之所以将"会讲故事"视为高潜力人才的特征之一,是因为能讲出好故事的人往往在工作、创业、人际交往中也是众所瞩目的佼佼者,甚至可以为自己撰写出令人赞叹的人生故事。
  人的一生都是由故事组成的。美国女作家拉克瑟说得好:构成宇宙的是故事,而不是原子。故事是传授思想最好的方式。《圣经》《古兰经》《金刚经》《楞严经》都是借助故事来传播思想;中国古代的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等,更是借故事弘扬主张的高手。
  故事,因其鲜活生动、寓理于情而便于记忆,易于传播,容易引发共鸣。故事也具有很好的说服效果,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曾说过:"人们总是想借助情境来理解抽象的概念,而故事把要讲的道理隐藏于情境之中,让受众从情境中品味其中的道理,给人留下思考空间,唤醒人的内心情绪。"
  人们更愿意接受自己品出来的道理,而排斥别人灌输给他们的道理。并且故事的隐喻性可以让讲故事者借助故事的主人公表明立场倾向,把思考空间和决策的掌控权留给听者。用隐喻故事驱动别人思考、引导别人改变,是古今中外许多"名嘴"惯用的方式,比较脍炙人口的事例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都曾收到奇妙的说服效果。
  故事还可以迅速打开听众的心门,如果故事足够吸引人,听众会非常乐于与他人分享,甚至像病毒一样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一个好故事可以让商品销量提升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可以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可以让一颗即将枯萎的心重新燃起希望。
  毛泽东非常善于讲故事。自1938年开始,他不断地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当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毛泽东很担心单凭一时热情加入抗战队伍的人没有持久抗战的心理准备,经受不了长期艰苦卓绝斗争的考验。于是毛泽东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说明"抗战一定要胜利,这是坚定的政治方向,不怕任何艰苦困难要坚持着,不要半途而废"的道理,这也是毛泽东对愚公移山精神第一次比较集中的现实引申。
  习近平总书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倡导者,也是践行者。十八大以来,他在十几次出访公开演讲中喜欢讲故事,有时还不止一个。这些故事不仅拉近了中外民众的心理距离,同时也向世界形象地传递出中国观点和中国态度,极具说服力。正所谓,"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无论是开公司,还是谈恋爱,最容易成功的就是会讲故事的人。在创业领域,很多企业创始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如张瑞敏、马云、任正非、王健林等。乔布斯无疑是全世界企业家中最会讲故事的人,在过去30年里,他已经把产品发布和展示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所谓流水的总统,铁打的讲故事高手,美国总统几乎都是深谙故事营销的"老司机"。
  要讲好一个故事是不容易的。要将所表达的思想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景当中,把复杂的理论、想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需要有非常强的思维能力。所以,会讲故事的人一定是思维灵活、风趣幽默的,一定是开朗活泼可爱的,他肯定是那种相处起来如沐春风且情商很高的人。
  笔者在招聘咨询顾问的时候,经常抛给应聘者几个关键词,让他们把它编成一个故事,以此来判断其素质水平。有的人讲出来的故事缺乏逻辑性,有的人讲出来的故事不仅符合逻辑,情节还比较精彩,甚至还有较好的修辞。这方法还真管用,通过这项测试招聘进来的人都表现的不错。
  即使是把现成的故事讲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可以讲得很精彩,有的人讲出来则干巴巴的,毫无意趣。笔者的一个朋友,每次他说"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时,总是会想起其中的情节,自己先笑个不停,等他笑得差不多再慢慢地把故事讲完,大家早就没了兴趣。
  善于提问
  人的一生中會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要在解决那些问题之后,才能求得自身目标的实现。解决问题一般会有三个阶段:发现、分析和解决。一个人的能力也由此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通常,那些知识面广、有较多实践经验、在某个方面有较深洞见的人才能提出不同寻常的问题。这个提问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因此,善于提问的人通常能力提升得非常快。据此,可以将善于提问这一优秀特质作为判断高潜质人才的重要特征。
  要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实际上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自古及今,无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因为他提出一个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也就是说,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发现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问题的提出经常比解决更重要……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一个新视角考虑老问题,这些都需要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意味着真正的进步。"
  凯文·凯利认为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一个好问题值得拥有100万种好答案。一个好问题挑战现存的答案。一个好问题创造了新的思维领域。一个好问题是科学、技术、艺术、政治、商业领域中创新的种子……"因此有人认为,提问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
  在面试过程中,问对问题能够帮助面试官挖掘到应聘者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挑选到合适的人;指导下属工作时,问出一个好问题能够帮助下属快速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提问"的形式向成员传达意思,要比下命令更容易实现组织真正的目标……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芈月当上太后时,外有异邦虎视眈眈,内有臣子造反。芈月对伪装成御林军意欲刺杀她的禁军发表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按理说,禁军要造反行刺,芈月本该责问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凭什么造反,但芈月没有。她先问的是,你们为什么要当兵?难道当兵就是为了要造反吗?她用一连串简洁的问话把气氛烘托起来,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以之利,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日本企业高管教练粟津恭一郎指出:提问的差距造成了人生的差距。观察那些成功人士我们会发现,他们都具备很强的"提问能力",善于向自己和别人抛出有创造性、有价值、有新发现的问题,从而促成新的行动,最终导向成功。提问者要有足够的思考,它不仅是一种善于学习的能力,更是一种善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的创新能力。其过程如下:提问→发现→思考→行动→成功。
  你可以回忆一下,在小时候的同学或玩伴当中,那些爱提问、会提问的好奇宝宝,长大后能力都很强,在职场上都有不凡的表现。
  笔者跟随许多销售人员去拜访过客户,发现能够成单的销售人员往往善于通过提问与客户进行互动,他们的提问多能引出客户的痛点,但又让客户容易接受。
  有一次,团队的一个顾问写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无论技术思路、排版还是内容结构都非常不错,看得出来他花了很多心思。看完之后,笔者问了他一个问题: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他愣了一会儿,然后省悟过来:"哎呀,这个还真没有深入挖掘呢!"接着他跑回去给客户打电话,和团队成员讨论修改。最终这个方案成功中标。客户评价说:你们的方案很有针对性,完全切中了我们的需求。
  不同的提问能营造出不同的文化氛围,带来不同的效果。王健林总是询问项目的进度,万达广场才能创造出从拿地块到营业只需18个月的神速;马化腾一直询问产品的用户体验如何,腾讯的产品才能做到极致……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提问能力水平呢?
  首先,要看其是否能根据事情提出合适的问题,提问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能把握重点、切中要害。比如,面试要用行为化或情景化等开放式问题;辅导下属需要提出探询式的问题;向领导请示工作要用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不同的提问方式也會产生不同的效果。
  其次,提问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假设上司询问无法达成销售目标的下属:"你觉得怎样才能达成目标?"根据地点和场合的不同,这一提问的回答难度将大相径庭。如果在工作以外的场合,下属会觉得上司只是礼节性地问问;但如果上司特意占用会议室,以一对一的形式向下属认真询问,下属一定会觉得上司是真的很重视这件事,自己必须要严肃对待。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到分公司视察,组织员工召开一个职业发展的座谈会,老板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之后,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现场一时鸦雀无声。这其实非常考验大家的提问水平——提出太难或太敏感的问题,会让老板难堪,下不了台;提出太简单的问题,又会显得自己没水平。全场安静了一分钟后,一位经理举手提了一个问题:"请问老板,听您讲话发现您对很多前沿的知识都非常了解,您平时都看些什么书,能不能推荐几本适合我们的书?"这个问题就问得非常巧妙,一来打破了尴尬的局面,二来问题也不难回答,同时也不会显得自己没有水平。
网站目录投稿: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