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美国公司正豪赌中国


  中国经济仍在以美国望尘莫及的速度增长,这些美国公司希望抓住"中国"机遇,提升自身利润。
  1.iPhone
  iPhone热终于登陆中国。
  中国拥有约10亿手机用户——世界之最。因而,当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二月告诉投资者"我们非常非常关注中国"时,没有人感到惊讶。
  仅在去年(2011年),苹果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增长了三倍多,达到了120亿美元。尽管美国顾客仍占该公司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多,然而中国市场正在逐步赶上,目前占苹果公司总收入的约12%。
  在今年年初发布iPhone 4S时,由于排队等候的成百上千狂热"果粉"出现了混战,苹果公司不得不关停其在北京和上海的门店。
  这种情形与2009年苹果在中国发布首款iPhone时的情形有着天壤之别。彼时,产品投放的效果是令人失望的。
  2.波音
  波音正致力于将中国打造成其商用飞机的头号客户。
  该公司预测,在未来20年内,中国将需要5000架新飞机,总价值约6000亿美元。
  对这些合同的竞争将是白热化的。不仅有现有公司(如空客、巴西航空、庞巴迪)的混战,未来几年,中国和日本也可能进入70至190座飞机市场,而很多新公司还可能得到政府的补贴。
  然而波音仍想饮"头啖汤",这就是它在中国投资重金的原因——包括开展从小学到重点大学的航天教育项目。
  算上子公司和合资公司,波音目前在中国有超过6000名员工。2011年,其公告称在中国的收入为48亿美元。
  3.苏士比
  很显然,中国的精英阶层爱好高档艺术品和古董。
  在2004年,苏士比拍卖行的拍卖收入中仅有约3%来自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
  时光飞逝,到2011年,这家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占到其全球收入的17%。
  去年10月,拍卖行主席兼CEOWilliam Ruprecht对耶鲁的学生说:"这是270年来,我们在人口统计和消费中看到的最戏剧性的变化。"
  这种飞跃促使苏士比扩张其在香港的办事处,同时专注于建立与中国艺术收藏家的关系。
  Ruprecht还说:"我们正处于最令人激动的以及最复杂的总体财富创造中。"
  4.百胜
  如果你们的销售在中国异常成功,而在美国本土却节节败退——你将把资源配置在何处?
  这正是百胜餐饮所经历的。所谓标志性美国快餐连锁肯德基、必胜客,以及塔可钟的所有者,百胜在中国的收入超过其在本国本土收入。
  去年,其在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9%,然而在美国却下滑了1%。
  百胜CEODavid Novak称中国为"21世纪最佳餐饮增长机遇"。
  仅去年,该公司便在中国新开张了656家饭店。
  5.默克
  默克CEOKenneth Frazier反复提到,中国是其公司的"必争之地"。
  在美国和加拿大之外,该公司以MSD著称。即使在紧缩其在美国和欧洲的销售团队,这家制药巨头却在中国不断雇佣销售代表。
  同时,默克公司正耗资15亿美元,在北京建设研发中心。
  该公司期待其中国销售额能在明年飙升30%,并且在未来几十年持续增长。
  6.百思买
  四年前,百思买开始收购五星电器——中国最大的家用电器零售商之一。
  这次收购使得这家美国家电连锁能购快速踏入中国市场,且为其提供了一次增加对中国顾客了解的机会。此后不久,该公司也将百思买品牌投入中国。
  然而五星电器远比百思买盈利更多,去年,该公司宣布将会关闭百思买门店,转而专注于扩张五星这一中国连锁品牌。
  该公司计划在中国再开设40至50家五星门店,即使其在美国本土的情况十分不乐观。
  本月初,百思买的CEOBrian Dunn突然辞职,身陷对其"个人操守"的调查中。该公司也计划在美国关停50家门店。
  7.可口可乐
  苏打水销量在美国日趋下降,却在新兴市场国家稳步上升。
  对可口可乐来说幸运的是,其旗下品牌雪碧、芬达和可口可乐,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表现良好。去年,该公司在中国多卖出了12%(按体积计算)的碳酸饮料。
  不仅仅如此——果汁销量也实现了增长。
  在2005年推出橙汁饮料品牌"果粒橙"之后,这款产品已一跃成为该公司最畅销品种之一。
  在仅仅五年之后,果粒橙的销售额就超过了10亿美元。
  1998年,中国消费者平均每年仅饮用8瓶可口可乐产品,而现在,人们平均饮用超过30瓶。
  译者Islandy@SEU
网站目录投稿: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