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开始长牙啦!这个时候,妈妈就要多关注孩子的口腔问题了,要多留心孩子是否有不适症状,做到及时缓解,帮宝宝度过长牙期,宝宝刚开始长牙的时候是会跟平时表现不一样的,那么宝宝长牙的症状有哪些呢?宝宝长牙的过程是什么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牙齿的护理吧! 目录 1、宝宝长牙的特征 2、宝宝长牙的顺序 3、宝宝长牙期需注意什么 4、宝宝长牙期间营养食谱 5、宝宝牙齿如何护理 6、宝宝牙齿护理误区 7、宝宝牙齿好坏对以后的影响 8、宝宝长牙后注意事项 宝宝长牙的特征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而牙齿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在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宝妈们就要注意咯!宝宝长牙的特征是什么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1、咬东西 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等。这时可给宝宝一个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 2、流口水 牙齿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3、发烧拉肚子 少数宝宝在长牙时会出现发烧和拉肚子等异常现象,家长应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对症下药。 4、疼痛 你的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5、暴躁 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6、脸颊发红 你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7、牙龈肿胀 检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8、睡不安稳 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9、体温升高 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10、屁股疼痛 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11、宝宝牙痒痒 因为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的刺激,宝宝的牙龈会有些不适,比如牙龈痒、牙龈疼痛等,甚至有些宝宝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面咬。为避免宝宝抓咬不卫生不安全的物品,妈妈们要为宝宝添置安全的磨牙工具。 12、宝宝哭闹不止 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让宝宝咬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 小方法缓解宝宝长牙期不适 每一个宝宝都会经历长牙期,而长牙期都会遇到不适状况,此时一般会出现流口水、牙龈发痒、腹泻、烦躁以及发烧等状况,让父母十分担心。父母如何护理才能减轻宝宝长牙期的不适症状呢?以下小方法一起学习。 长牙期流口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此时要及时为宝宝擦干净口水,可以用柔软棉布轻轻擦拭,流口水的部位一般皮肤比较娇嫩容易擦破皮肤导致感染,此外如果流口水部位有发红现象时要涂抹药膏减轻口水对皮肤的刺激性。 对于长牙期的牙龈痒问题,父母可以用纱布蘸凉水擦拭宝宝的牙龈,夏季可以用纱布包裹小冰块冷敷牙龈可以缓解不适。还可以为宝宝买一些牙胶或磨牙棒等让宝宝咬,缓解不适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宝宝咀嚼能力。 长牙期还需要认真清洁宝宝口腔,否则大量细菌侵入宝宝身体容易导致生病、腹泻等症状。此时要在每天早晚及进食后用温水擦拭宝宝牙齿及牙龈,或者喂养后让宝宝喝水,也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长牙期的宝宝容易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此时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尝试咬磨牙棒或帮助宝宝做脸部按摩,放松脸部肌肉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宝宝长牙期还会出现发烧症状,此时只要体温未超过38℃并且精神、食欲都较好,一般让宝宝多喝开水就好。 宝宝长牙的顺序 宝宝长出第一颗牙的时候,你一定很兴奋,宝宝长牙齿也是有一定的顺序的,出牙是一种生理过程,一般无需小题大做,但有些情况,妈妈应有所了解和注意,以免心中无数,大惊小怪或疏忽大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颗牙期 其实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之前,妈妈可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给予糊状的食物,比如牛奶麦片和稀粥,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宝宝的营养,还能促进宝宝萌牙。 下面按照长牙不同的时期,根据宝宝的摄食习惯和成长发育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宝宝长牙阶段的注意事项。 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4颗牙期 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 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宝宝长牙期需注意什么 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就必须从0岁开始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喝奶起,最好坚持每次喝完奶都给宝宝清洁口腔,以纱布清洗或给宝宝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对清洁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洁一次。 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你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孩子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婴幼儿出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口角流涎、咬物、吮手指、擦牙床、摇头晃脑等不适感。有时牙床可能会有疼痛,引起低热,致使小儿哭闹不休。这时妈妈应该更细心,更体贴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多抱抱小儿,以母乳喂养,多哄哄、说些"乖乖"的话儿给小儿听听,给予更多的安慰。 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此时,要避免让小孩咬硬物引起牙龈出血,这时可用洁净的手指轻轻按摩牙床,会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爸爸妈妈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流口水时,应给小儿戴上"颈围",保护颈部,用柔软的、吸湿性强的毛巾轻轻擦试口角、面颊、下巴等处,以免引起发红、皱裂。 长牙期需注意事项 1.长乳牙 标志着宝宝的又一个生长期的到来,是宝宝咀嚼食物的开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2.流口水 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爸爸妈妈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 3.轻微的咳嗽 出牙过程会分泌出较多的唾液,过多的唾液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的现象。只要不是感冒或过敏,就不必担心。 4.啃咬 宝宝出牙最大的特点,就是啃咬东西。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5.疼痛 疼痛和不舒服,是出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原因,是因为牙床发炎,而发炎是柔软的牙床纤维对付逼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最不舒服。 6.易怒 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发炎的情形愈严重,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和烦躁。 7.拒绝进食 长牙的宝宝在喂奶时,常变得浮躁不定。因为很想把个东西塞进嘴巴而显得急欲吸奶,而一旦开始吸奶又会因吸吮而使牙床疼痛,于是就拒绝进食。 8.不眠 宝宝不只是在白天长牙,晚上也一样在长。宝宝常会因牙不舒服而夜里睡不踏实甚至烦躁。这种情形多发生在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 9.牙床出血 有时候,长牙会造成牙床内出血,形成一个瘀青色的肉瘤。一般冷敷可以降低疼痛并加速内出血吸收消失。 10.拉耳朵、摩擦脸颊 出牙的宝宝,常常拉自己的耳朵,这是因为,牙床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颚部,尤其是长臼齿时,所以宝宝会出现抓耳朵或摸脸颊的举动。 不过要注意的是,当宝宝耳朵受到感染时,也会有用力拉耳朵的现象。宝宝出现上述情况时,爸爸妈妈要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宝宝长牙期间营养食谱 宝宝在长牙期间,对钙、磷的需求很大,有了它们,孩子的乳牙才会更加坚固。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食用一些虾仁、海带、紫菜、蛋黄粉、牛奶和奶制品等食品,让孩子补充矿物质钙。那么,在宝宝长牙期还有哪些营养需要补充?又有哪些饮食误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宝宝长牙期 离不开的三大营养素 1.补充适量的氟 适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坚硬度,不受腐蚀,不易发生龋齿。海鱼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氟元素,可以给宝宝适量补充。 2.补充适量的蛋白质 如果要想使宝宝牙齿整齐、牙周健康,就要给宝宝补充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牙齿萌出时间延迟及牙周组织病变等现象,而且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所以适当地补充蛋白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种动物性食物、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质。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所含的蛋白质量较多。这些食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对牙齿的形成、发育、钙化、萌出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维生素也是好帮手 维生素A能维持全身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少了它就会使上皮细胞过度角化,导致宝宝出牙延迟。缺乏维生素C可造成牙齿发育不良、牙骨萎缩、牙龈容易水肿出血。维生素D可以增加肠道内钙、磷的吸收并促使钙、磷在牙胚上沉积钙化,一旦缺乏时就会出牙延迟,牙齿小且牙距间隙大。妈妈应该在宝宝的食品中增加含维生素的食物,譬如可以通过多给宝宝食用新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A以维护牙龈组织的健康;可以通过给宝宝食用新鲜的水果,如橘子、柚子、猕猴桃、新鲜大枣等补充牙釉质的形成需要的维生素C等。 二、新手爸妈小课堂:宝宝长牙期的三大饮食误区 乳牙刚冒出来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因牙龈发炎而感到不舒服,有的宝宝在此阶段会特别容易哭闹、不好带;也有的宝宝开始长牙后会特别喜欢咬东西,此时父母要适时提供给他安全的啮齿玩具,以满足他此时口腔的需要。另外,爸爸妈妈还要注意:在宝宝长牙期间,以下的饮食误区可能会对"乳牙"不利哦。 1.忽视了泥糊状食物的添加 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在8~9月之时还没有吃泥糊状食物的习惯,这一方面导致宝宝缺乏营养,另一方面会使宝宝因为缺乏咀嚼适应的刺激而导致咀嚼功能发育延缓,严重的会导致喂养困难,从而产生语言发育迟缓、认知能力低下、智商不健全的现象。所以我们鼓励妈妈给4~6月份的宝宝添加泥糊状的食物,首要的选择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同时也要保证食物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质地,不但可以达到营养的目的,同时也刺激了宝宝的味觉、视觉和嗅觉。 2.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咀嚼不动肉类,选择给宝宝提供鱼类食物,而鱼类所含的铁量不算太高,这样就导致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所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6个月之后要添加肝泥肉泥来增加血红素铁的摄入,同时也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3.盲目给宝宝吃保健品 有些家长生怕平时摄入的食物满足不了宝宝的生长发育,胡乱给宝宝喂食营养品和所谓的补品。事实上有些补品营养价值不但不高,还含有激素,会引起宝宝的不正常发育。所以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实际身体状况和牙齿的发育状况,给予宝宝平衡的膳食。 三、宝宝乳牙萌出的5大阶段 美味食谱大推荐 1.当宝宝成长到4-8个月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最佳食物状态:半固态食物 推荐食物: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 半固态食物可以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推荐食谱:牛奶马铃薯泥 材料:婴儿配方奶水30毫升,马铃薯45克。 做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小块。把蒸熟后的马铃薯压成泥备用。拌入奶水即完成。 2.当宝宝成长到8-12个月 大概8-12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 最佳食物状态:固态食物 推荐食物: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 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推荐食谱:鲜虾肉泥 材料:鲜虾肉(河虾、海虾均可)50克,香油1克。 做法:将鲜虾肉洗净,切碎,放入碗内,加水少许,上笼蒸熟。将熟的虾肉加入适量香油、搅拌匀即成。 3.当宝宝成长到9-13个月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最佳食物状态:固态食物 推荐食物:水蒸蛋,蔬菜等。 推荐食谱:豆腐蒸蛋 材料:鸡蛋150克,豆腐200克,火腿50克,葱汁5克,姜汁5克,香油2克。 做法:豆腐洗净后压成泥蓉,放入碗中,磕入鸡蛋搅散,再加入清水、葱姜汁搅匀。火腿剁成碎末,撒在豆腐鸡蛋液上。将盛豆腐鸡蛋液的碗放入蒸笼中,用中火蒸10分钟取出,淋入香油即可。 4.当宝宝成长到13-19个月 大概在13-19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最佳食物状态: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 推荐食物: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推荐食谱:土豆苹果软饭 材料:土豆,苹果,咖喱粉少许。 做法:土豆和苹果切块煮熟,加少量咖喱粉熬成浓汤,撒在软饭上即可。 5.当宝宝成长到16-20个月 在此后的第16-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 最佳食物状态:普通稍偏软的食物 推荐食物:米饭、面条、大豆等。 推荐食谱:冬瓜肉末面条 材料:冬瓜,熟肉末,面条,适量高汤,熬熟的植物油。 做法:冬瓜洗净去皮切块,在沸水中煮熟后切成小块备用。将面条置于沸水中,煮至熟烂后取出,用勺搅成短面条。将熟肉末、冬瓜块及烂面条,加入高汤大火煮开,小火焖煮至面条烂熟后,加入少量植物油即可。 宝宝牙齿如何护理 当宝宝的牙齿没有得到恰当的护理时,就会出现龋洞和蛀牙,继而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营养乃至语言发育的问题。不仅如此,此后长出的恒牙也会受到影响,很可能会导致恒牙长歪,可见,护理好小宝宝的牙齿不容小觑哦! 一、给新生儿宝宝检查口腔 宝宝出生后,就可以给他们检查口腔了。有极个别的小宝宝在出生时就已经长有牙齿。你可以把干净的手指伸到宝宝的嘴里轻轻地触摸牙龈,感受一下宝宝是否已经有牙齿、牙龈线是否有突起或者有轻微发炎的现象。 定期检查宝宝的出牙情况。每个宝宝长牙的速度都不一样,有些宝宝的牙齿从牙龈萌出要长达数周,有些宝宝过一个周末就能长出两颗牙齿来。每周检查宝宝牙龈一次,这样可以确保你能及时发现宝宝新长出来的牙齿,然后你就可以开始给宝宝刷牙喇。 二、长牙前护理 在宝宝乳牙萌出前就要开始给他进行日常的口腔卫生护理。用沾湿的柔软纱布缠绕手指轻轻地擦拭宝宝的牙龈,这样做可以赶走牙龈上的细菌。 从宝宝两个月大开始,就可以至少每天给他清洁牙龈一次。如果你觉得有需要,也可以增加清洁的次数。但注意不要多度清洁,这会刺激到宝宝的牙龈,从而导致牙龈敏感或触痛。 三、清洁第一颗乳牙 用干净的纱布缠绕指尖清洁宝宝的乳牙。在宝宝长牙初期,可以用纱布代替牙刷来清洁宝宝的乳牙。 每次清洁宝宝牙齿的时候别忘了拭擦舌苔,因为细菌会堆积在那里。 四、开始使用牙刷 一旦宝宝长出几颗牙后,就可以给宝宝选购柔软的婴儿牙刷喇。尤其是当臼齿长出后,就要把刷牙的工具从纱布转变为牙刷。刷毛要非常柔软,并且不要多于三排。1岁的宝宝也应该使用牙刷了。 刚开始刷牙时不要使用牙膏,用温水即可。这时给宝宝刷牙的目的是让他们适应刷牙的工具,这个阶段加上牙膏可能会让宝宝不适应而拒绝用牙刷。 如果宝宝表现出对刷牙感兴趣,那么不妨请他协助你吧。你可以鼓励宝宝,在你给他刷牙时让他也拿着牙刷柄。当他适应后,就可以让他自己刷牙了,当然你得在旁监督哦,当他自己刷完后你可以再帮他刷一次。 如果宝宝一开始拒绝用牙刷,你可以先每天给宝宝刷牙一次。待他慢慢接受后,再逐渐增加刷牙次数,直至能做到每次餐后刷牙。 告诉宝宝是怎样刷牙的。我们的意识里觉得刷牙的"标准动作"是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或者呈小圆圈状运动是吗?其实牙刷怎样移动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把牙齿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彻底刷干净。 要注意的是,孩子们可能只会刷他们可以看到的门牙,往往会忽视了看不见的牙齿,这时你可以和他们做一个"寻找藏着的牙齿"的游戏。还要记得清洁舌苔哦。 五、加入牙膏 先给宝宝使用天然的可吞咽牙膏(通常配有指套牙刷),这对于不会吐出的宝宝而言更安全。这样的清洁工具可以用到3岁。 待宝宝长大一点,可以给他们加少量的牙膏。 征询医生的意见该如何给宝宝使用含氟牙膏。如果你决定使用含氟牙膏,要把牙膏的量减少,最开始只要小米粒大小即可,这样可以避免宝宝摄入过量氟。 当宝宝3岁可以吐水之后使用含氟牙膏的量可变为豌豆大小。 如果宝宝还没有学会抿着嘴和吐水的动作,在刷牙后记得让他喝水。这可以稀释宝宝吞咽了的牙膏,尤其是含氟牙膏。让宝宝在刷牙时嘴巴稍稍往下,也有助于流出牙膏残夜。 六、鼓励宝宝自己刷牙 当宝宝已经具备自己刷牙的能力,就要开始引导他自己刷牙了。但要尽量控制刷牙的时间,时间过长会导致宝宝厌烦或失去兴趣。孩子刷牙的时间2分钟为宜。 给宝宝选一支他喜爱的卡通人物牙刷能很好地鼓励他刷牙哦。 编一些可爱的歌谣、和宝宝做刷牙游戏、给他数数刷过的牙齿、让宝宝对着镜子刷牙,这些都能增加宝宝刷牙的乐趣。 你和宝宝同时刷牙,并且告诉宝宝你正在做什么,让他也跟着你做。 在宝宝还没有学会漱口和吐水之前,刷牙后要记得给宝宝喝水。要多给宝宝示范吐水的动作。 教育宝宝一些需要掌握的口腔护理知识。比如说让他们学会保持牙刷的清洁。 建议,除了用清水冲洗牙刷上残留的牙膏液和微小食物渣子外,在存放牙刷时应该让刷头向上让其自然风干。宝宝都喜欢玩水,所以让他们冲洗牙刷似乎是不难办到的。 每当宝宝努力学习刷牙时,你要给予他们一些特别的奖励。 比如说给他们读一本他们爱看的书,玩他们喜爱的玩具或者参加一个他们喜欢的活动。奖励可以多种多样,看看哪个最能激励到你的小宝宝。 七、给宝宝使用牙线 当宝宝长出两颗挨着的牙齿时,你就可以给他使用牙线了。建议,在不容易被牙刷清洁的地方要使用牙线,像门牙这种比较好清理的位置,用牙刷就可以了。 八、带宝宝看第一次牙医 在宝宝一岁的时候安排他看第一次牙医。这是牙医了解宝宝口腔情况和检查他们是否存在牙齿畸形的好时机。 如果你担心宝宝存在口腔问题或需要咨询宝宝口腔护理的问题,可以在宝宝1岁前就带他去看牙医了。 九、当自己当宝宝的第一个牙医 随时留意宝宝可能出现的口腔情况。尤其要留心婴幼儿龋齿,一开始也许只是上颌的门牙受到影响,但慢慢会蔓延到第一臼齿。 宝宝牙齿护理误区 1、孕期营养对宝宝的牙齿发育根本没关系 在社区或者广场,只要宝妈们或者奶奶们在一起,就会讨论自家孩子的状况,比如,"你家孩子这么高啦,我家孩子怎么长这么慢呢?""你家孩子肯定很能吃,看这么壮实!"表面上看似夸奖对方,实际上也带着一股子醋味或者是对自己孩子的不满意。这样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吧。 同样,对待孩子的牙齿问题上,家长们也没闲着。猛的看到一个孩子满口乳牙黑黑的、短短的, 一方肯定会说:"哎呀,宝贝这口牙是怎么回事啊?吃糖吃的吧!有没有去看医生检查呀?"孩子的家长听到之后,除了紧张,还有一脸的尴尬、无奈,再看看人家孩子的牙都好好的,心里的不平衡悄然升起。 2、孩子乳牙不齐或者长得不好,孩子会自卑的 其实牙齿好坏本身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因为孩子对于牙齿好坏的观念主要是来源于外界的评价和反馈,我们看看身边的孩子即使牙齿缺了几颗仍然张着大嘴乐开怀的样子就知道了。倒是家长对孩子牙齿的担心以及家长之间的比较和嘲笑、周围人对孩子时不时的指指点点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才更大。 从心理角度来说,孩子是通过母亲的镜像作用来了解自己的状态的,孩子在镜子中看到的东西,取决于母亲脸上的反应,如果母亲的脸反应的是孩子真实的状况,那么孩子就能从母亲反应的状态中准确了解自己,如果孩子看到的只是母亲自己的表情、情绪,那么他就会根据母亲的反应对自己形成错误的认知。 从而我们知道,当孩子从母亲的脸上看到的是她的担心和焦虑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不完美的、不受欢迎的,于是也会产生焦虑、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回避人群等行为和表现。相反,当孩子从母亲的脸上看到的是没有任何评价、不安、而是非常自然的状态,孩子就会非常安心,也就不会受到外界负面的影响。 即使外界的议论和比较、嘲笑等言语,只要家长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接纳孩子的任何状态,给孩子一个安全、自由的成长氛围,孩子就不会留下心理的阴影,这就是父母真正的爱。 所以,孩子乳牙长的不好,真的不是问题,也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影响,关键在于:爸妈们,您们的焦虑担心和比较心是否处理好了呢? 3、没长牙时要天天用纱布清洁口腔 没长牙时的宝宝属于新生儿.新生宝宝的口腔不需特别清洗,因为宝宝还没长牙,唾液可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生活中很多家长会用纱布蘸水给宝宝擦拭口腔黏膜,以为这种护理方式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殊不知新生儿的口腔黏膜非常细嫩,稍不留意,纱布就会损伤宝宝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损伤。细菌、霉菌随着侵入繁殖,会引起霉菌性口腔炎。 给新生儿清洁口腔,妈妈可以用棉签蘸上淡盐水。具体操作如下:先让婴儿侧卧位,用小毛巾或围嘴袋围在小儿的颌下,以防止护理时沾湿衣服;同时准备好卫生的棉签、淡盐水和温开水,家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待准备好一切再开始护理。护理时,先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擦小儿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 擦洗时应注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洁卫生,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脏污染。擦洗一个部位要更换一个棉签,同时棉签上不要蘸过多的液体,以防止小儿将液体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险。待宝宝长牙以后,也只需清洁宝宝的牙齿即可。 家长需要给宝宝在清洁口腔的同时还需勤喂温开水,这样不仅可去除口内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细菌的发酵产生异味,也有利于体内循环,防止便秘的发生。 4、孩子长牙了就要多补钙 我们说的乳牙长得好不好,是跟母亲在怀孕四五个月左右的时候营养的摄入有关,这个时期对胎儿牙齿发育非常重要。而补钙是后天补钙,是对恒牙的帮助,所以说乳牙萌出阶段,正常范围内摄入的钙足够了,不需要额外补充。 5、让孩子躺着喝奶挺好的 让孩子躺着喝奶对牙齿危害很大。很多爸爸妈妈会很奇怪,喝奶不是对牙齿有好处吗?让宝宝自己拿着奶瓶乖乖的躺着喝奶,喝着喝着可能就睡着了,简单省事,孩子好带,大人轻松…..但是,当孩子"奶睡"的时候,最后一口奶并没有吞咽,整个口腔浸泡在牛奶中长达一夜的时间。 有一些宝宝喝的奶瓶里面装的还是含糖量很高的配方奶。口腔内的致龋菌利用奶液里的糖产酸,经过一整夜的时间,牙面会被腐蚀,使得牙齿的无机物产生脱矿,从而造成奶瓶龋的发生。婴幼儿龋病的治疗难度很大,多半由于宝宝低龄,难以配合,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治疗,给爸爸妈妈和医生们很大的困扰。 除了给牙齿清洁带来困难,增加了乳牙患龋病的风险之外,孩子躺着喝奶还有可能造成咬合关系的异常。孩子在躺着喝奶的时候,家长常常会为了锻炼孩子握持能力而渐渐的让孩子自己举着奶瓶。由于考虑到高温消毒的安全问题,很多家长改用了份量比较沉的玻璃奶瓶,奶瓶的重量加上奶瓶里的牛奶,使得孩子往往在举着奶瓶的过程中把握不好角度,使得奶瓶更贴近鼻子,宝宝往往习惯性的下颌前伸,从而造成一些孩子前牙反合。这种错颌畸形在乳牙期可以进行矫治。没有能够及时矫正的孩子颌骨发育会受影响。而这种影响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6、乳牙不需要刷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疑问"乳牙也需要刷吗","乳牙可以不管,等将来换牙就好了"。其实这些观点是错误的。乳牙不仅是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咀嚼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常恒牙列的形成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父母从孩子长第一颗牙开始就要刷牙了,而且要长一颗刷一颗牙!刚刚萌出的乳牙,其表面的硬组织发育还不完善,矿化程度较低,此时幼儿的食物多是又软又黏的,这给致龋细菌的大量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容易使牙齿患龋病。为了预防乳牙患龋,父母除了严格控制儿童的含糖饮食,还应每天为孩子清除牙齿上的菌斑、软垢,保持口腔清洁。 每次吃过奶或吃过饭后都要喝点白开水,冲刷一下口腔中残留的奶或事物残渣,等孩子一岁多,父母就可以买儿童专用的牙刷给宝宝刷牙了。 乳牙列时期是儿童开始发音和学习语言的主要时期,正常的乳牙列有助于儿童正确发音,若儿童时期乳牙龋坏,尤其是上颌门牙的大面积龋损或过早丧失,则发音学习语言都会受到影响。乳牙在儿童颜面美观方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满口乳牙龋坏的孩子是不愿张口说笑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重视和保护乳牙甚为重要,特别在乳牙萌出后就应该加以保护,使孩子们都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7、乳牙长的不好也没事 很多家长认为乳牙反正也是要换掉的,好不好都没关系,殊不知乳牙的情况会影响到恒牙乃至骨骼的发育异常 ,比如儿童乳牙期间是牙齿排列反合(俗称地包天)就会影响孩子上颌骨的发育不全或下颌骨发育不对称,导致颜面部不美观或咀嚼功能异常 严重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有一些宝宝因为乳牙有很严重的虫牙,导致成人牙长出来的就是带着虫牙长出来的,这是因为成人牙的牙胚是长在乳牙胚的下面,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成人牙的牙胚和乳牙牙胚离得越来越近,细菌就会沿着坏的严重的乳牙的牙根接触到成人牙的牙胚,使得宝宝的成人牙在没长出来之前就被细菌侵蚀了。所以宝宝发现长虫牙就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不要等到严重时才发现治疗的重要,那时已经追悔莫及了。 还有宝宝因为个别牙齿不好牙齿过早的被拔出或脱落,这样脱落的牙齿旁边的牙齿很容易向没有牙的位置倾倒,这样等宝宝换牙时,成人牙没有位置就只能在旁边找个位置出来,结果就是导致了孩子的牙齿不整齐,没有在一条弧线上,牙齿如果不整齐会影响孩子的面型发育,这样就需要做正畸治疗才能恢复孩子正常的牙齿排列,才不会影响面型的正常发育。 8、安抚奶嘴对牙齿发育没影响 对于让宝宝使用安抚奶嘴的影响,一直存在不确定的声音。有的家长喜欢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有的担心影响以后的成长与发展,觉得不应该使用。 如何将它的利与弊进行比较看看呢 一、婴儿使用安抚奶嘴的益处 1、安抚奶嘴能够有助于宝宝入睡。因为婴儿吮吸的反射性心理促进化学物质的生成,如对抗压力、帮助睡眠。因此,让宝宝吮吸安抚奶嘴能够帮助他们进入睡眠,以及在夜间醒来后继续入睡。这是婴儿自我安抚的一种方式,直到他们成长到有足够的能力以别的方式调节自我情绪。 2、当宝宝开始长牙及在之前的时间里,吮吸安抚奶嘴可以帮助小家伙对抗乳牙萌出过程中的不适。 3、对于早产儿,使用安抚奶嘴更利于喂养,因为这可以锻炼宝宝的吮吸能力。 4、婴儿刚出生时会吮吸自己的拇指、手指,甚至拳头。使用安抚奶嘴可以阻止他们继续"吃手"-用安抚奶嘴代替宝宝习惯性的将手放嘴里。 二、婴儿使用安抚奶嘴的弊端 1、如果向宝宝过早引入安抚奶嘴的概念,会阻碍宝宝接受母乳喂养,并且会妨碍妈妈建立良好的喂养习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会导致婴儿的喂养问题。为此,专家建议父母们在婴儿出生后6周,再让他们使用安抚奶嘴。 2、当安抚奶嘴使用超过12个月的时间,可能会影响学习说话、发音、吐字的机会。 3、随着宝宝渐渐长大,安抚奶嘴的戒断也会很困难。这无疑也是父母们需要权衡的一个方面。 4、安抚奶嘴给牙齿带来的常见问题,比如:上牙在下牙的后面,而不是前面,这叫做反咬合,也就是所谓的"地包天"。上门牙伸出到下门牙的前面,这叫做深覆合,也就是所谓的"天包地"。上下门牙不能咬合,也就是所谓的"开合"。 这些错颌畸形都需要在恒牙早期甚至乳牙期就开始矫治,否则会对孩子的咬合咀嚼效率以及颌骨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综合来看,安抚奶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起到安抚的作用,但是使用时间过长,还是会给孩子的颌骨发育以及语言发育带来一些阻碍。 9、龅牙是需要矫正的 龅牙要看是恒牙,还是乳牙,如果是乳牙一般不去动。只要在门诊那边嘱咐家长改掉相关的不良习惯就可以了。如果是恒牙产生的龅牙,换牙之后产生的龅牙就要到12岁左右,所有的恒牙都换齐了,再进行定期矫正治疗。 10、乳牙排列有缝恒牙会整齐 这个间隙要看怎么形成的,正常的乳牙在萌齐20颗乳牙的时候,上下牙列是没有间隙的,牙齿排列非常紧密,间隙随着上下颌骨生长形成间隙,我们叫生理间隙,这个是正常的。 如果他是由于一些外伤,由于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间隙,对以后恒牙长出来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不过牙列如果发育得足够的话,对以后恒牙的萌出是有好处的,恒牙比乳牙相对体积都要宽大一些,要是乳牙牙列没有任何缝隙,可以说恒牙牙列长出来会有一些拥挤。 11、乳牙不退就要拔吗 乳牙是孩子在婴儿期开始萌出的牙,一般生后6~8个月乳牙开始萌出,一岁有6~8颗乳牙,共20颗,通常2岁半之前出齐。 另一副是恒牙,在孩子6岁左右长出,替换乳牙,陪伴我们一生。可是有时候我们的继承恒牙已经萌出,而乳牙未能按时脱落,该怎么办呢?其实这种情况叫做乳牙滞留,应该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 乳牙滞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继承恒牙萌出方向异常,使乳牙牙根未吸收或不完全吸收;还有当继承恒牙先天缺失、埋伏阻生以及异位萌出,都不能促使乳牙脱落;还有一些全身因素,如佝偻病、侏儒症以及某些遗传因素等都可是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最常见的表现是在孩子换牙期,下前牙滞留,后继恒牙于舌侧萌出,呈"双排牙"现象。那么乳牙滞留有什么危害呢?首先滞留的乳牙占据了恒牙萌出的正常位置,恒牙可能会异位萌出,影响牙列正常咬合关系。其次滞留的乳牙或残根可导致菌斑堆积,食物嵌塞,会影响口腔卫生,使邻牙增加患龋病的机会。 当恒牙异位萌出,乳牙尚未脱落,应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解除恒牙萌出的障碍。下颌滞留乳牙应尽早拔除,长在后面的恒牙会自行调整到正常位置。 在换牙期间,松动牙齿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不适,家长要告诫孩子不要用手拽、晃动牙齿,避免感染。家长可以给孩子易于咀嚼的食物,应加强口腔卫生,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以利于孩子换牙。 12、乳牙不好没关系,早晚要换掉的 儿童龋齿患病率越来越高,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66%,龋均为3.5,也即2/3的孩子均匀有3.5颗蛀牙,可仍然有很多家长都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掉,坏了也没关系,不用治疗"。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但发现孩子长了龋齿,一定要及时处理,绝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 龋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龋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影响孩子吃东西。乳牙龋坏容易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发育,因为龋齿会引起疼痛,孩子就只能只吃软的食物,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让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龋齿还会影响新牙的生长,造成牙齿不齐。 如果孩子龋齿严重,容易被小朋友嘲笑"烂牙",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最好的口腔保健、牙齿护理、龋齿预防,理应从宝宝出生后开始!不要因为宝宝还没长牙就忽略了宝宝的口腔护理。在乳牙萌出前,妈妈应每天用纱布蘸清水或淡盐水轻擦宝宝牙床,长出乳牙后也要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宝宝的小牙,早晚各一次,亦可购买专门的指套刷,蘸清水或淡盐水为宝宝清理牙齿。 在这期间,应避免宝宝含奶瓶睡觉,因为入睡时,奶瓶内的液体会成为口腔内致龋细菌的极佳培养基;另外,奶瓶液体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细菌分解产酸,侵蚀牙齿,形成龋齿。当孩子可以进食米饭时,家长应注意不能让孩子养成把饭含在口中、边吃饭边玩的习惯。因为米饭中同样含有糖分,长时间滞留在口腔中也会产酸发酵,产生蛀牙。 现在的牙科治疗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观,在儿童蛀牙的治疗过程中,首先基本能保证孩子没有疼痛的感觉,尤其是在专业的口腔医院、拥有儿童口腔医师资格和懂得幼儿心理的牙医那里,孩子的治牙过程会很顺利。 而如果蛀牙早期不积极治疗,而等到孩子牙齿基本全烂光了才来治,这时大多要进行较复杂的根管治疗(俗称抽牙神经治疗),更有的因无法保留而只能拔除,孩子的痛苦必然会增加。所以,口腔科的每一位专家都希望家长重视孩子的口腔问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每3~6个月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去定期检查,进行必要的预防,及早的龋病治疗。 宝宝牙齿好坏对以后的影响 童乳牙如果早期不注意,不光对他年龄小的时候整个成长会有影响,另外会对他恒牙有影响,对整个的面形发育,心理发育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首先乳牙阶段没有一副健康的牙齿,儿童的饮食问题会无法得到一个非常完善的状态,会影响他的全身发育。比如说会有一些不好嚼的东西,对他的消化系统,对他的成长包括身高都会造成影响。 乳牙不好会造成儿童的疼痛,疼痛影响孩子的睡眠,而且乳牙会影响儿童心理发育,比如门牙,孩子门牙这个位置很多都是提前萌发,因为这个是最早生长出来的。它坏了以后,儿童在笑的时候,或者跟别人谈话的时候,首先暴露的就是前面这几颗牙齿,如果没有了,或者变成了烂根,别的小朋友会笑话他。长大了之后可能这么一点点小细节对整个儿童心理发育影响非常大。 当乳齿因为龋蚀、病变、疼痛,无法正常咀嚼时,就容易使小朋友养成偏食的习惯,不喜欢吃肉或蔬菜等纤维较多的食物,如此一来,就会造成营养不良。 乳门齿若太早龋蚀断折,尤其是在三岁之前,对发音就容易造成影响。另外,还有一个较易被疏易的问题就是美观因素,小朋友会因为乳门变成灰黑甚至折断,而变得不太开口说话或不喜欢笑,觉得自己的牙齿不好看,而丧失自信心。 除了以上的功能外,乳齿尚有引导颚骨及恒齿生长的功能,有正常咬合的乳齿列,颚骨的生长才有正确的方向。乳门齿太早丧失,容易造成过度闭合,下颚骨较为前突,产生恒门齿前交叉咬合,而乳齿因龋蚀或其它原因太早丧失,如果没有任何保护的措施,可能造成恒齿的萌发空间丧失,使得恒齿排列不整齐,有些齿列矫正的问题,便是因为乳齿没有妥善照顾,任其败坏腐蚀,等到了解其严重时,大错已经铸成,必须花一大笔矫正费用,甚至得用假牙来修复了。 一般新生儿在喝完乳品后,因为还没有长牙齿,所以可先用温湿的纱布轻轻擦试牙床,让小宝贝先习惯擦试的感觉;等到牙齿萌生后,在每天喂食后睡觉之前,也要重复这些动作,每颗牙齿都要擦试干净。满周岁后,便要带小宝贝做牙科例行检查,请专业的牙科医师检查,并指导更正确的口腔卫生知识。 此时可以开始训练小朋友用手拿杯子喝牛乳,逐渐把奶瓶喂食戒除,以免上颚骨突出,造成暴牙或开咬。等孩子大些,便可以开始教他们正确使用牙刷,此时使用牙膏与否,视小朋友对牙膏的接受度及是否会漱口而定。牙膏是刷牙时的辅助品,把牙齿刷干净才是重点,没有使用牙膏刷牙就刷不干净的观念是错误的。 一、影响面容美观。 二、牙齿不齐容易导致刷牙刷不干净,所以容易长龋齿和牙石,影响牙齿和牙周健康。 三、因为上下咬合关系不好,会影响吃饭,咀嚼功能下降,加重胃肠负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四、有些少年儿童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受到别人嘲笑,因而变得自卑,影响心理健康。 五、影响发音。 为减少孩子牙齿畸形出现,家长应留心观察孩子口腔习惯,如发现孩子有咬铅笔、吮指、咬唇、咬舌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纠正。早期采取一些简单治疗,可用很短时间阻断畸形的发生和发展,牙齿通过正畸治疗不仅能让孩子拥有迷人的笑容,而且可以防止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疾病的发生。暑假是孩子矫正牙齿的好时机。 宝宝长牙后注意事项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不知不觉一颗小牙齿偷偷的在小宝宝的嘴巴上冒了出来。但是,就在一颗颗小牙陆续报到的同时,危害宝宝小牙齿的因素也都冒了出来。那么,宝宝长牙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一、了解长牙 应对所有事情首要注意的就是时间,要在宝宝乳牙长出来之前好好的准备。在宝宝长牙期间好好的注意。宝宝:第一颗乳牙冒出来的时间通常在宝宝6个月大到1岁之间。在你高兴的同时,也意味着你的担心要开始了。 因为宝宝全部20颗乳牙长齐的时间在宝宝2-3岁之间。但是宝宝的牙齿也牙龈是十分的脆弱,想要清洁可不能像大人一样,用一只牙刷使劲的刷,要保护小宝宝的小牙齿,可要有细心的步骤。 二、知道长牙症状 俗语有云:"七坐八爬九发牙",父母亲常用此来评估宝宝的发展或发育是否有问题。家长常会担心:"我的宝宝长牙时牙龈为什么会红肿呢?为什么长了两颗牙不整齐呢?是否因为缺乏钙质的原因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常会困扰父母亲。那么宝宝长牙会有什么症状呢? 长牙是身体成长的自然现象,从理论上讲并不会有任何其他病症。不过,长牙的过程就像种子从土壤里面冒出来,必须突破一些障碍。 也就是说,在牙齿努力钻出牙龈的时候,牙龈周围难免会有类似伤口的地方,以至有不适的感觉。如果这个时候口腔清洁度不够,那么牙龈发炎的几率就会很高,而且还可能导致发烧。 多数宝宝在长牙时,长牙处会有红、肿、热、痛的局部反应,此外,长牙时牙床易感觉不舒服,口水也会比较多,有些宝宝甚至会有轻微发烧、腹泻或者牙床有血肿,每个宝宝出现的症状不同,有的宝宝在长牙时甚至不会有感觉。 三、清楚长牙顺序 虽然每个宝宝的乳牙发育时间不会完全相同,但是总体来说,20颗乳牙的萌发顺序还是有迹可循的。宝宝平均长牙年龄为出生后6到8个月,大概是从下面或上面门牙开始长,接着长侧门牙,之后会跳过犬齿,先长第一乳臼齿,再长犬齿,而后再长第二乳臼齿。 以长牙时间来说,前面几颗门牙长牙时间的间隔短,但后面比较大颗的牙齿,就需要较长的时间了;第一乳臼齿到第二乳臼齿,甚至需花上1年才会长完,而乳齿全部萌出完全大约是2岁半到3岁之间。 不过有些小朋友一出生就有牙了,此时的牙称之为出生牙,传统认为出生牙不吉利是毫无根据的;出生牙是正常的乳牙,只不过太早长牙,由于牙根还没发育完全,牙齿会摇晃,容易被不小心吸进去,或造成喂母乳困难,多半会提早拔掉,但基本上说出生牙是不常见的现象不过家长不需太担心。 四、注意长牙期的营养 我们先来说说矿物质钙、磷,缺少他们,小乳牙就会长不大,坚硬度差,容易折断;而适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坚硬度,不受腐蚀,不易发生龋齿。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牙齿萌出时间延迟及牙周组织病变等现象,而且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 维生素A能维持全身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少了它就会使得上皮细胞过度角化,导致小宝宝出牙延迟,当维生素A缺乏影响牙釉质细胞发育时,就会使牙齿的颜色变成白垩色。而缺乏维生素C可造成牙齿发育不良,牙骨萎缩,牙龈容易水肿"出血"。 维生素D的作用是增加肠道内钙、磷的吸收并促使钙、磷在牙胚上沉积钙化,一旦缺乏时就会出牙延迟,牙齿小且牙距间隙稀。所以,妈妈们,要好好注意为宝宝的牙齿加道菜,添加需要的营养。 五、搭配好长牙期的饮食 宝宝的小牙齿长出来以后,就意味着宝宝要开始增加食物的种类了,宝宝终于开始吃辅食了。但是,很多的妈妈就产生的疑问,宝宝开始吃辅食了,要开始断奶了吗?又喝奶又吃辅食,如果以后宝宝不肯断奶怎么办?喂母乳期间宝宝长牙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哺喂?需要戒掉母乳吗? 其实,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现在很多宝宝都坚持喝母乳到1-2岁,而且还是妈妈亲自哺喂,这些宝宝并非没有长牙,但是宝宝本身就会用含乳的方式来吸吮,所以不至于伤害到妈妈的乳头。当然,如果宝宝长牙后经常咬伤妈妈的乳头,那就建议将母乳挤到奶瓶中来哺喂。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妈妈觉得母乳和牛奶是流质食物,所以误以为喝完后不需要洁牙,其实,只要进食,那就必须清洁牙齿,如果奶垢得不到清除,一样会囤积在牙齿表面和缝隙中,伤害到宝宝的牙齿健康。 六、警惕奶瓶性龋齿 奶瓶性龋齿是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常任由幼儿吸吮奶瓶而进入梦乡,放纵牙齿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如此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使整排牙齿发生严重的龋齿,还会造成齿列不整。 要预防奶瓶性龋齿,每次喂完奶都要用白开水给宝宝漱口,或直接帮宝宝刷牙并清洁口腔。另外,切记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 七、注意对牙齿的日常保护 很多宝宝喜欢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及吮吸奶嘴等,在咬这些物体的时候一般总固定在牙齿的某一个部位,所以容易在上下牙之间造成局部间隙,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牙齿局部的小开合畸形。 而且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经常磨牙,当宝宝正在长牙的时候,虽然家长已经能够看到长出来的牙齿,但其实牙根还未长好,因为牙根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完全稳固,就像盖房子的地基还未打好一样。因此,如果此时宝宝经常咬太硬的东西,就可能使牙齿受伤或神经受损等,甚至牙齿的排列也会受到影响,比如长出暴牙等。 要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就必须从0岁开始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喝奶起,最好坚持每次喝完奶都给宝宝清洁口腔,以纱布清洗或给宝宝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对清洁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洁一次。 结语:长牙是每个宝宝都会经过的一段时间,宝宝快要长牙的时候,宝宝的牙龈会相当难受,出现很痒的情况,甚至会不知不觉的去咬一些东西,如果宝妈维护不当的话,宝宝的牙龈就可能会受伤,等宝宝牙齿长全时又会担心牙齿不好,要想宝宝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妈妈们就要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时,就要懂得保护宝宝的牙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