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善用老板思维


  2018-06-20
  文/Windy Liu
  最近后台收到了一位读者的留言,深有感触。
  前段时间她把做好的方案交给领导之后,结果被批评得惨不忍睹,而后来将方案调整之后,却依然漏洞百出。
  她不知所措,停下了手头的工作问自己——
  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一个方案,竟然两天都搞不定?
  到底我工作这10年都做了什么?
  我到底该怎么办?
  她思考了良久依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最后一个人默默跑到公司写字楼的卫生间里哭了半个小时。
  十年的工作经历,却拿不出一个完善的设计方案,这的确让人倍感焦虑和恐慌。
  有的人用一年的时间获得了别人十年的经验,有的人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这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1. 给自己打工 VS 给别人打工
  工作中,总是存在着两种角色——老板和员工。
  老板和员工在一家公司,一个部门的比例常常就是1 : N,换句话说,大部分普通的职场人都是员工,而非老板。
  作为员工,我们对于工作往往会有以下两种工作态度:
  · 给别人打工
  · 给自己打工
  职场上绝大多数都是『给别人打工』的人,他们最在意就是所谓的"公平",而在他们的世界里常常会有这样的言论——
  "你付了我多少薪水,我就干多少事情。"
  "凭什么都要我做,又没给我升职加薪!"
  "你傻不傻啊,就那么点钱,还拼命加班?"
  把工作看做是『给别人打工』的人,抱持的是一种『员工思维』,总是喜欢精打细算,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直接跟当下实实在在的金钱回报挂钩。
  而在『给别人打工』的人眼里的傻子,是另一部分少数人,秉持的工作态度是『给自己打工』,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总是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相比于『给别人打工』的自作聪明,『给自己打工』的人看似"吃亏",实则是真正地"赚大发了"。
  因为在给自己打工的人的思维逻辑里,当他们把一份工作做好,其实是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了两次:
  一次是把时间卖给了老板,获得了相应的薪水;
  另一次是把时间卖给了自己,获得了成长,提升了能力。
  选择去把一件事情做到两份收益,这背后就是一种『并联思维』,把工作和成长结合起来,在完成了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了个人的成长。
  其实,『给自己打工』的人,正是拥有了『老板思维』的人。他们懂得用老板的视角去检视自己的工作,从而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思考,去行动,人生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相应的收获也会自然增多。
  2. 愿意承担不该你承担的责任
  在一个公司里,员工做得多的是解决问题,而老板做得多的却往往是承担责任。
  当一个员工更愿意承担责任,甚至是承担不该由他来承担的责任的时候,那他其实就拥有了『老板思维』。
  前段时间朋友请吃饭,因为他刚刚升职成为项目经理。
  在朋友呆的这个项目里,之前他的上级经理直接撂挑子走人,留下了一摊子烂事。项目组里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因为项目的状况非常糟糕,客户投诉不断,而最终的结果也难以预料,项目也许说没就没。
  这个时候,朋友竟然主动站出来,愿意去处理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周边的同事都劝他先和HR谈条件再动手干,但他却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锻炼自己和证实自己能力的机会,所以就咬牙坚持着做了下去。
  结果过了几个月,从HR到部门老总,都主动找他谈话,要给他升职加薪,而且幅度比他自己之前期望的居然更高。
  承担更多的责任,意味着你要走出舒适的『执行区』,踏入到未知的『学习区』去接受一些新的挑战, 但同时也意味着你可以获得一次锻炼自身能力,实现职场跃迁的机会。
  总是有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老板不够重视自己,那你有没有反省过,你做过什么别人都不愿做的事情吗?你承担过别人都不愿承担的责任吗?
  懂得『老板思维』的人,更能看到责任背后的机会,而他也清楚地知道,当自己愿意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候,才有可能从众多同僚当中脱颖而出,打造出核心的竞争力。
  3. 懂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的老板,就会发现那些在职场上能够独当一面的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懂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在职场上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其实就是不仅仅把事情做完,而是懂得把事情做到圆满。
  完成和圆满之间的距离,正是『员工思维』和『老板思维』之间的差距。
  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是一个人在职场上的一项核心能力,而它也正是拥有『老板思维』的人所具有的特质,因为在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给自己打工』的人总是会不断地追问自己——
  我还能做点什么才能让整件事情更圆满呢?
  就像你要组织一场会议,拥有『老板思维』的人,往往更懂得全面地去构建一个详尽的计划:
  1. 会议前的准备——
  会议室是否订好?会议相关资料是否齐全?相关的与会人员是否通知?演示要用的PPT是否能正常播放?
  2. 会议进行的过程中——
  会议的主题是否明确?大家在讨论时如果偏题该如何应对?如何把控好会议的时间?是否有人及时记录讨论重点?
  3. 会议结束之后——
  会议的议题是否解决?是否能有一个会议讨论结果的总结邮件?会议结果需要找到哪些人来落实?是否有遗留问题需要继续商讨?
  完成了一个任务只是你做了工作中该做的事情,而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得完满,才是你足够优秀的证明。
  4. 优秀,来自于高标准高要求
  如果你总是呆在工作的舒适区,不愿意接受挑战,也不愿意持续反思,那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李笑來老师曾在他的文章中说过,『给自己打工』的人他们在做每件事情每个任务的时候,往往都会有以下两个标准:
  1. 是否对得起拿到手里的这份薪水
  2. 是否对得起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而拥有『老板思维』的人,也正是如此,于他们而言,相比起现阶段手里的那份薪水,时间和精力花在何处,是否获得了相应的个人成长,这其实要重要得多。
  职场上,缺的从来不是机会,而是一个人的思考能力。
  善用『老板思维』的人,往往就是职场中的有心人,他们更懂得捕捉机会,更善于深入思考,从而总是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懂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都是『给自己打工』的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不想做老板的员工也不是好员工。
  那些『给自己打工』的人,他们都清楚地知道,当下为别人打工的种种付出,努力,勤勉,其实都是在为未来真正给自己打工而做的必要准备。
  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敢于对自己下狠手,对自己从来都是高标准,高要求。
  生活也从来都是公平的,你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那你就要在十年后为自己的职场挫败感埋单,十年领一样的工资。
  如果你正处在职场的迷茫期,不妨试着从平庸的『员工思维』过渡到优秀的『老板思维』,持续地构建自己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让十年之后的自己,真正地拥有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
  左岸记:老板们常常要在信息不充分、未来不明确时做出抉择。他们可能是凭自己的直觉,即感性思维;也可能凭自己的逻辑,即理性思维。他们最不能容忍的是辩证思维,比如说"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观点对中有错,错中有对;任何事情要一分为二来看;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为这些说法不能帮助他做出决定。而他必须从两项或多项中选择唯一的最佳方案。相反,"员工思维"却可以是辩证思维,反正不要做最后的抉择,更不用担心错失机会。当然了,在政府部门供职例外,在那里,"老板思维"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因为"员工思维"即使不能让你飞黄腾达,至少也能让你明哲保身。但又有一个例外,就是真的做到大Boss级别的,就又不能总是这个辩证,那么也好了。
网站目录投稿: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