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为何把牛奶倒入大海


  壹近日和一朋友闲聊,他突然问我为何当年美国的奶牛场主把牛奶倒入海中,廉价卖给工人不好吗?希望本文能帮我们解开这个多年的困惑。 —— www.
  近日和一朋友闲聊,他突然问我为何当年美国的奶牛场主把牛奶倒入海中,廉价卖给工人不好吗?至少还可以收回一部分成本,就是白送也比倒掉好嘛,至少落个好名声!为何倒掉呢?朋友称这个问题困扰他多年,今天希望我能够帮他揭开这个多年的困惑。
  "我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来解释这种现象吧",于是我和朋友开始了一场闲侃。
  一、汤姆把牛奶倒入了大海中
  汤姆是生活在米国乌有城城郊的一位奶牛场主,不知何故,方圆数百里就这一家奶牛场,汤姆的奶牛场有2000头奶牛,每月产奶2000吨,这些牛奶供应乌有城的市民和周边农村的农民。牛奶售价是每吨500美元,每吨牛奶的生产成本是300美元。因此汤姆一个月可以赚40万美元。
  在大学读MBA的儿子杰瑞正在对当地牛奶市场进行调查,这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意在巩固并实际应用课堂上学到的供求理论。
  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杰瑞向父亲指出了他的一个惊人发现:"这些年你平均每个月损失130万美元!"。
  这话让老汤姆很不高兴:"危言耸听。"
  "我反复核实过了,情况的确如此。让我给你解释一下吧。"
  "说来听听。"
  "咱们每月生产的牛奶卖给乌有城市民1000吨,乡下的农民1000吨。乌有城市民平均收入是乡下农民的两倍多,对这些市民来说,牛奶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并且花在牛奶上的钱占其整个生活支出的比重很小。"
  "这我知道。"
  "我的市场调查表明:即使奶价翻两番,即每吨2000美元,乌有城市民对牛奶的需求也基本不会下降。"
  汤姆了解乌有城居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凭多年的经验和生活直觉他觉得儿子的这个调查结果很可能是真的。不过他立刻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可乡下的农民很穷,根据我的经验,每吨500美元,也就是每公斤25美分,是他们能够承受的上限,超过这个价格他们就不会买牛奶了。而我们每月的牛奶产量是2000吨,城里只能销掉1000吨,为了全部卖掉这些牛奶,我们只能卖500美元一吨。好在这样每月也能赚40万美元。"
  "要是能够卖给城里人2000美元一吨,乡下人500美元一吨就好了。"
  "这不可能,乡下人会把我们的牛奶转手卖到城里,2000美元的价格不可能维持。"
  "我知道,那为什么你不只卖给城里人呢?2000美元一吨!乡下人我们就不供应了。你想一想,每吨卖500美元,卖2000吨,一个月才赚40万美元;而每吨卖2000美元,虽然只能卖1000吨,可是一个月要赚170万美元。"
  "可这个月我们已经生产了2000吨,要是买2000美元一吨,多余的1000吨难道倒掉不成?"
  "是啊,倒掉很可惜!可是倒掉它们,我们还可以赚140万美元,不倒掉它们,我们就只能赚40万美元;毕竟赚钱才是我们的目的。而且你也只能倒掉,否则没人相信你真的会卖2000美元一吨。"
  老汤姆知道杰瑞的分析是对的!犹豫再三,他终于痛下决心:倒掉1000吨牛奶!
  可能这一决定对他的冲击太大了,他的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竟说出了后来自己也觉得颇为可笑的一段话:
  "那以后怎么办?难道要每个月生产2000吨,倒掉1000吨吗?"
  杰瑞哈哈大笑:"怎么会这样!倒掉牛奶只能是这一次,以后我们就不需要生产这么多了,所以倒掉这个月多余的1000吨后,我们接下来宰杀掉1000头奶牛,辞掉部分工人,把多余的牧场和养牛场租出去,这样每月的生产成本可以降到30万,销售收入200万,每月纯利润就是170万美元了。"
  第二天,汤姆的奶牛场做了一件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把1000吨香喷喷的牛奶倒入了海中,然后宰杀了1000头奶牛,并且将牛奶的价格翻了两番。自然,汤姆挨了不少骂。可是除了骂,人们也无可奈何。对于穷人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喝牛奶了。而城里人仍然购买汤姆的牛奶,尽管对这样的大幅涨价也很不满,可也没办法,方圆几百里只有汤姆一个奶牛场。
  二、为何把牛奶倒入大海
  虚构了上面的故事,我为朋友解释道:
  "导致将牛奶倒入大海这种极端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垄断。关于垄断,经济学的基本结论是:垄断的结果通常是产量比起消费量明显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而垄断价格却明显高于社会最优水平。
  倒掉牛奶这种行为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宁可闲置生产能力也不愿增产降价,其目的是为了维持垄断高价带来的高利润。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不少,中国的电信市场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我们知道,中国的电信话费是美国的数倍甚至十多倍,两国用的是相同的通讯技术,中国电信行业的运营成本不应高过美国,从道理上讲,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中国电信行业的运营成本应该低于美国。其高昂的话费完全是垄断所致。为了维持垄断利润,我们的电信公司宁愿大量闲置通讯能力,也不愿意降价。可以说中国的电信公司天天在把牛奶倒入大海里。"
  "中国的电信市场还是垄断格局吗?"朋友有些疑惑,"不是有多家电信公司吗?他们之间没有竞争吗?"
  "中国的电信市场尽管不是由一家企业垄断,其真实状态却仍然是一种垄断格局。固话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把持着南北市场,两者市场基本没有重叠,何来竞争?而且其话费利用行政手段予以强行固定,是一种事实上的价格卡特尔(价格联盟)。"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市场可是重叠的,两者应该有竞争的啊!嗯,我知道了,他们的话费也是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固定的,他们事实上也是一种价格卡特尔。"
  "简言之,垄断通常导致供给过少,价格过高。它剥夺了穷人的消费权利,同时又迫使富人支付了更多的货币。垄断会导致明显的效率损失。一次性的倒掉牛奶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而长期闲置通讯能力当然是一种更大的资源浪费!"
  "让富人多掏点钱倒没什么,剥夺穷人的消费权利就太不道德了!"朋友插嘴道。
  "可惜,垄断并不能起到均贫富的效果。恰恰相反,它扩大了收入差距!剥夺穷人的消费权利是不道德的,这是垄断的一个明显弊端;但另一方面迫使富人多掏钱并不能起到劫富济贫(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恰恰相反,它导致的是一种一群小富人补贴一个大富人的结果。这不但不能缩小还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像上面那个例子,是乌有城市民这些小富人补贴汤姆家族这个大富人。"
  "国有垄断的情况和这不同吧,它们是国有企业,利润应该归国家所有,国家可以用这些利润造福于民嘛!"
  "逻辑上如此,但事实并非如此。而且即使是为民谋利,也不能采取垄断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严重损害效率,也损害公平!国有垄断公司利润自然不能归其管理者及员工所有,但是这些管理者和员工可以通过增加个人收入,提高职工福利、扩大在职消费,增加在职闲暇等办法来将部分垄断利润转移为管理层和员工的个人福利,为了将这种做法合法化,许多时候他们不惜损害效率,这些做法明显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本来,尽可能扩大内部人福利是国有企业的一个普遍特征,但是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这样做的空间有限,毕竟过高的运营成本会使其丧失竞争力,使其陷入亏损甚至破产!而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没有这个约束,他们没有竞争者,他们增加的成本完全可以转移到价格中,或者通过降低利润来实现,前者损害消费者利益,后者损害国家利益。"
  "是啊!在咱们国家,在国有垄断公司工作可是端着一个金饭碗!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当下的中国,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富人。我曾听说,一个并不富裕省份的移动通讯公司的普通干部年终奖也数万元呢!"
  "对于国有垄断公司的普通员工来说,说他们是富人有点夸张了,说他们是中产阶级也许更符合事实。但有一点,应该是一个客观的结论:他们的劳动付出并不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但他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却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国有垄断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特权阶层。因此,可以说,当垄断企业的所有权掌握在私人手中时,垄断的结果是穷人丧失了消费权利,同时一群小富人补贴了一个(一小群)大富人。而当垄断企业是国有企业时,垄断的结果依然是穷人丧失了消费权利,与此同时,一群小富人补贴了一个特权阶层。总之,垄断不仅损失效率,还损害了公平。"
  三、差别定价:一种矫正垄断效率损失的市场化手段
  "垄断必然带来上述效率损失吗?"朋友问到。
  "通常如此,不过不同情形下效率损失的程度有所不同。如果能够实施价格歧视,垄断的效率损失会小一些。"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大致说来,指的是一家企业在出售一样的产品(服务)时,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的现象,也可称为差别定价。这种定价方法现实中相当普遍,比如同样的飞机座位、同样的宾馆房间,个人订购和团队订购的价格就不一样。
  实施差别定价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企业必须能够自己制定价格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差别定价只能在竞争不完全的市场中实施。其次,企业必须清楚消费者分成不同的群体,并且不同群体货币支付能力不同,即企业必须能够分清向谁索取高价,向谁只能索取低价。最后,企业必须能够阻止可以支付高价的顾客却支付低价购买商品。满足这三个条件,企业就能实施价格歧视,并从价格歧视中谋取到更大的利润。
  如果汤姆能够进行差别定价,向市民索取一吨2000美元的价格,而仍然向农民索取500美元一吨的价格,他的垄断利润最大可以达到190万美元,而且没有损害农民的消费权利。此时,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就小一些。"
  "可汤姆无法阻止农民把牛奶倒卖到城中,也就是他不满足第三个条件,所以他就只能倒掉牛奶了。"
  "未必做不到。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也许是完全可能的。我们暂且把奶牛场放在一边,我给你讲一个情况与之很相似的案例吧。
  某国际知名公司发明了一款激光打印机,打印速度很快,譬如说每分钟打印60页,其生产成本是1000美元。市场调研表明这种打印机的客户分为两类: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这些机构用户,这些用户很需要这种速度的打印机,它们甚至愿意支付一万美元的价格。第二类客户是个人用户,他们的最高支付意愿是1500美元。因此,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如果能够向机构用户索取一万美元,而向个人用户索取1500美元,将可以获取最大利润。问题是如何阻止机构用户用1500美元的价格购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家公司将不得不放弃个人用户,把价格定在一万美元的高价位上。最终,该公司想出了一种办法,它把这种打印机分为两种款型,A型就是上述这种打印速度每分钟60页的打印机,而B型是在A型中加入一个芯片把打印速度降至每分钟5页!A型价格是一万美元,B型价格1500美元,这样就有效地阻止了机构用户支付低价。这种差别定价模式在电子产品中非常普遍,许多软件就分为专业版和普通版"。
  "我明白了!汤姆可以把牛奶做成两种不同质量的产品,譬如说把最新鲜的、有害细菌含量少的牛奶以2000美元一吨的价格卖给很在意牛奶质量的城里人,而不新鲜的、细菌含量较多的以500美元的价格卖给农民。这听来有点缺德,这不是坑穷人吗?"
  "有一些。和理想状态相比,这是一个次优的结果,不过对于某些市场,如上述打印机市场、软件市场,很可能这是我们能够达到的最好结果。人们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实际上火车硬座和软卧的服务质量差别很大,主要目的未必是降低硬座运营成本,更可能是阻止软卧客户购买硬座。很早就有人对此评论道:‘这伤害了穷人,但并不是因为想伤害穷人,而只是为了吓走富人’。"
  "看来垄断必然是坏事。"
  "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垄断都必然是坏事,专利形成的垄断有助于创新。我们前面所讲的打印机、软件的例子,其实都是专利(知识产权保护)造成的垄断市场,在那种市场中,上述差别定价方法形成的结果大致已是社会能够达到的最优结果了。在这种定价策略下,垄断带来的效率扭曲已经很小了。"
  "可是仍然有,比如说上述B型激光打印机中加入的芯片纯粹是一种资源浪费!同一功能的软件设计两种版本也纯粹是一种资源浪费。"
  "从理想状态来看,的确如此。只是在人类社会现有的约束条件下这应该是能够达到的最优结果了。如果你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一种能够增进社会福祉的好制度,你就能够认识到我这里所说的结论。"
  四、可否用行政手段有效地矫正垄断弊端?
  "有没有办法消除垄断的弊端?"
  "西方各国很早就认识到了垄断的弊端。但是,在各国反垄断的实践中,人们却发现矫正垄断弊端困难重重。
  对于上述奶牛场这种垄断,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要消除政府管制,允许自由进入,竞争最终会把牛奶价格降到一个合理水平,可以想象,汤姆奶牛场的暴利会诱使很多人在乌有城周围开办奶牛场,2000美元的垄断价格不可能维持太久,除非政府对开办奶牛场设定了严格的进入壁垒,比如牌照制度。
  这种思路适用于大多数垄断产业:放宽政府管制,降低进入壁垒,利用进入者或者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减少垄断弊端。
  对于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产业各国曾经尝试过各种办法矫正垄断弊端。大致说来,实践过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种是对垄断产业实施国有化。西欧各国多实施这种做法。这样做的基本想法是国有企业可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这样既可以保持自然垄断的技术效率,又可能避免私人垄断追求利润最大化带来的垄断弊端。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效果很差,国有垄断产业普遍效率很低,产品(服务)价格不一定低,质量和服务态度却很差,而且往往还出现巨额亏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各国兴起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的。
  第二种做法是垄断企业依然是私人所有,但实施政府管制。其中比较严格的一种管制方式是政府定价,即由政府管制部门来制订垄断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就像咱们国家电信服务价格由信息产业部来制订一样,基本的定价方法是在成本之上加一个合理的利润。"
  "这种方法挺好,牛奶的生产成本是300美元,加一个合理的利润100美元,每吨价格400美元,很合理的。"
  "事情并不如此简单。人们忽略了信息问题。我不用奶牛场的例子,因为这种产业放开竞争就可以了,不需要政府管制。我用上面的打印机案例,因为那是一种专利产品形成的市场垄断,难以通过引入竞争解决问题。
  如果那款打印机只有A型和一个一万美元的高价,个人用户买不起,这显然意味着很大的效率损失。即使是A、B两款,B型看起来也纯粹多余。政府定价的思路就是只允许这家公司生产A型,并且以1200美元左右的价格出售,这样所有的用户都买得起,而且企业也赚取了一个合理的利润,当然是一种有效率的结果。这种管制思路的各个部分都很完善,唯一忽略了一点:政府管制部门和公众如何准确了解企业的内部信息,比如这款打印机的生产成本是多少?1000美元的生产成本是我们随口举的例子,真实的生产成本只有企业知道,政府很难拿到这个信息,如果企业告诉政府A型打印机的生产成本是8000美元,而政府又无法核实,就只能接受这一数据,然后制定一个一万美元的价格,这和垄断价格有什么区别?
  更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也许管制部门可以获得企业的真实成本信息,企业也有办法对付:一种是故意做大成本;另一种是收买管制部门,让管制部门站在企业而不是社会利益上。比如说,管制部门准确地了解到了打印机的生产成本是1000美元,可是他却向公众宣布生产成本是8000美元,从而一万美元的价格是一个合理价格。这种现象现代经济学称之为‘俘获’和‘合谋’,合谋是一种中性的说法,俗语就是‘勾结’。也就是说,这种管制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效率,也不能有效维护公平,却导致了大量腐败。西方各国在多年的管制实践中发现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也曾出台各种措施予以防范,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放松管制(所谓自由化),通过减少行政壁垒,引入竞争来减少垄断弊端。
  其实,上述问题在我们国家同样存在:公众了解铁路部门和电信部门的真实运营成本吗?它们现有的运营成本是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吗?铁道部和信息产业是站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制定价格吗?
  简言之,政府定价这种管制方式对信息和管制部门自我约束水平的要求太高,现实难以满足。"
  "还有其他办法吗?"
  "美国还曾经实施过这样一种管制措施:对某些产品禁止实施价格歧视,其管制动机是一种公平性考虑,就像你上面所说的,为了防止富人支付低价,人为地降低卖给穷人的产品质量看起来很不公平,它伤害了穷人。
  因此政府希望通过禁止价格歧视的办法消除这种对穷人的损害,管制意图很好。而且和政府定价那种方法相比,这种管制方法对信息和政府管制水平的要求要低很多,看起来容易实施。"
  "对啊,他并不要求管制部门了解企业的成本信息,只要观察其产品价格就行了,价格是个公开信息,容易观察,公众也容易监督。"
  "遗憾的是,管制动机很好,但是效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不仅没有增进穷人的福利,促进公平,反而进一步伤害了穷人,剥夺了穷人的消费权利,导致了更大的不公平。"
  "怎么可能?"
  "政府和公众希望在这样一种管制措施下,汤姆把牛奶的价格统一定在500美元的水平上;那家公司只生产A型打印机,并且以1500美元的统一价格卖给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
  问题是企业不会这样做,如果不允许汤姆实施差别定价,它就会把价格定在2000美元上,只向市民提供牛奶,对农民不再供应。在统一定价下,这样做利润最大。他是不会把价格定在500美元上的。否则也就不会发生把牛奶倒入大海这种事情了。同样原因,那家公司会把价格定在一万美元的高价位上,只供应高端客户。别说高速打印机,就是B型这种低速打印机低端客户也买不到了。逻辑很简单,在差别定价策略下,企业既要西瓜(高端客户支付高价),也要芝麻(低端客户支付低价),如果不允许差别定价,企业就会只要西瓜,不要芝麻。你想让他只要芝麻,怎么可能?"
  "怎么能这样?政府应该直接要求牛奶价格定在500美元,打印机价格定在1500美元。"
  "你又回到政府定价的路子上来了,忘记了我们上面的分析?"
  "真没办法。对了,用《反垄断法》消除垄断可以吗?"
  "美国的《反垄断法》实施效果还可以,不过该法对政府行政能力以及司法机关的执法水平要求很高,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出台这个法律很可能事与愿违。我曾经有篇文章《反垄断法,我们消费不起》专门谈这个问题。"
  "那我们没办法了?"
  "倒不必如此悲观。是的,我们达不到理想状态,但我们仍然可以有很大的改善余地。简单讲,减少政府管制,放开价格,放开进入,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竞争的力量。像我们的垄断产业,如电信产业,放开进入,放开价格,竞争的压力会迫使他们降低价格、改进服务。这些年来,我们已经体会到竞争的好处。只是还远远不够,政府管得还太多。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几家电信企业已经在悄悄地打价格战了,如果没有价格管制,这种价格战很快会把电信价格压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在家电行业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结果,在民航服务中我们也已看到这种结果,下面该是电信行业了。
  需要破除的一种思维定势是:不要认为市场存在什么缺陷就可以由政府来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不自然意味着政府就可以解决,许多时候,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来处理会更糟糕。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垄断存在很多弊端,于是诉诸于政府管制,但是实践表明,问题多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各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相继开始了私有化、自由化改革,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开始了市场化改革"。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今天给你介绍了垄断理论、差别定价理论和管制理论,帮你解开了一个多年的困惑,你该请客",我和朋友开玩笑。
  "没问题,今天饭局我买单。"
  哈哈!谁说知识不能当饭吃?
  文/杜洋君exlibat (微信:壹心理,onexinli)
网站目录投稿: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