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集中暴露了"羊"这一物种特征:如果头羊做出了一个有别于平常的举动,后方的羊会纷纷效仿,哪怕是无意义的,甚至有害的。这一现象也被广泛地用于形容"迷惘的人聚集成群"这一状态。通常来看"羊群效应"是有害的,但有一重要的防范措施,便是增强自身的判断能力。 马克吐温笔下有一经典的例子。《百万英镑》的男主人公亚当·亨利在成为百万富翁之际,帮助了一位濒临破产的英国金矿主,投资其在南非好望角的金矿股票,买了两万股。凭借亚当的影响力,好望角金矿的投资者很快挤满了伦敦金融证券交易所。而在老公爵戏弄亚当藏了他的支票后,投资者又一呼百应地抛光了好望角股票。那些不理智的投资者们就是这样,不在乎好旺角到底有没有金子,只是随势而动,将自己引向了危险的境地。 谣言的传播同样动用了人们集群的思想,"三人成虎"中的魏王便是听了三人的言论,就跟随大流了。近几年才被国人重视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更加形象地阐释了这一原理——"我只要跟随大部队的 脚步就绝对没有问题"。 "羊群效应"同样牢牢禁锢了中世纪的欧洲。可在一群温驯的"白绵羊"里却出现了一个跳脱的"黑羊"怪胎——伽利略。他用天文观测推翻了"日心说"思想,在天文学上打开了一扇崭新之窗,更引领中世纪的欧洲人走向探索科学与真理的大门。由此可见,保持自己对是非真伪的清晰判断是多么重要,不盲从并能开拓创新,往往能迎来更健康的秩序,更先进的技术。 "羊群效应"却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由冷水海域向暖洋进发去产卵的沙丁鱼群,它们的迁徙之旅便是很好的证明。鱼群集聚在一起,个个紧靠,时时注意自己四周的同类,以便让自己的行动和同伴保持高度一致,甚至每一次鱼鳍的挥动频率、方向都毫无偏差。这样的团队协作,使原本个体弱小的沙丁鱼,成功实现产卵的数量大大提升。同样,因为真挚热诚和一腔爱国之心,抗日志士在一声"集结号"下奋勇杀敌,促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适时而用,保持清醒,我们应正确看待"羊群效应",羊群不再无用的沉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