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爷是老北京特色玩具,它究竟从何而来,众说纷纭。 清代袁枚在《子不语》中,有"兔儿神"的记载,说一位年轻巡按御史被派到福建,当地一位名叫胡天保的人喜欢他的美貌,总在窥视他,巡按御史知道缘由后,大怒,将他杀死。过了一个月,胡天保托梦给乡亲,称自己在阴间被封为兔儿神,需立庙祭祀。庙成后,求生男孩者多前往,香火不绝。 ▲泥制兔儿爷,清宫旧藏 此说穿凿附会,且有抄袭其他传说之嫌,未必可信。 其实,从汉代开始,国人便已将月亮与兔子联系起来,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中,月牙上就有一只奔跑的兔子,但比较写实,兔儿爷变成今天这副尊容,大概是明代才出现的。明《北京岁华》中记载道:"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 ▲泥制兔儿爷,清宫旧藏 兔儿爷为何"落户"北京 泥塑玩具各地都有,为何兔儿爷却是北京独有呢?究其原因,不外有三:★首先,这与老北京的城市地位相关,中国传统社会重心在农村,城市只是附庸,真正的市民数量极少,且流动性大,很难形成稳定的文化传承,而北京是明清两代都城,人口规模、商业繁荣非他处可比,有利于涵养民俗文化。★第二,传统泥塑行当市场狭窄,艺人难以生存,而老北京庙会为他们提供了空间,这里门槛低、人流大,只要有手艺,不愁没饭吃,这就鼓励了艺人们推陈出新,不断提高技艺。★第三,泥塑受材料限制,无法制作夸张的造型,但穿什么戏服、扎多少靠旗、骑什么坐骑,这还是颇有讲究的,老北京有深厚的京剧文化积淀,这份滋养与氛围,让泥塑艺人们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兔儿爷"俏皮话与非遗传承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曾经这样描写兔儿爷: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 然而,兔儿爷作为老北京文化的符号,一度几乎失传。新中国成立后,它被当成封建迷信,"文革"时,更无人敢做,随着老艺人先后逝去,兔儿爷已成绝响。 ▲泥制兔儿爷,清宫旧藏 与兔儿爷有关的俏皮话其实,老北京虽然祭拜兔儿爷,但拿它当回事的并不多,它和迷信还真不太沾边,老北京俗语中,净拿兔儿爷开玩笑。比如:"兔儿爷掏耳朵——崴泥""兔儿爷折跟头——窝了犄角""兔爷拍胸脯——没心没肺""兔爷戴胡子——假充老人儿"等等。 ▲泥制兔儿爷,清宫旧藏 1985年,工艺美术大师双起翔在几位老先生的帮助下,摸索着恢复兔儿爷制作工艺。由于传统兔儿爷都是泥制的,前人制作没有留存,大家只能凭记忆反复尝试,双老共做了三个版本,最终取得成功,今天市面上"骑虎兔儿爷"的造型,都仿自双老的制作。 2014年,泥塑(北京兔儿爷)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