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青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特色食物,它颜色碧绿,口味丰富,馅料有很多种,有蔬菜馅的,也有肉馅的,甚至还有甜点馅的等等,深受人们喜欢。有些人做的青团会开裂,那么青团为什么会开裂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青团为什么会开裂 用水不对 因为每个人的做法不一样,所以做出来的青团也不一样,各种参差不齐。有做的好,自然也就会有做的差的,而做得好的青团,吃起来是软软的,并且带着艾草的清香味的,同时看起来就十分有食欲,圆滚滚的,非常可爱。而做得不好的,首先不说味道,只是看造型就差强人意了,做出来的不仅皮都裂开了,同时还十分的粘手,吃起来体验感非常差。 而之所以会遇到刚才说到的问题,多数都是因为很多人在做的时候放错了水,所以才会出现皮开裂,并且粘手,而且吃起来也不正宗。 在做青团的时候,在进行到揉面环节的时候,直接用煮艾草的水,并且加上艾草泥一起揉就行了。 面团没做好 面团的干湿程度以不开裂为佳,水分过多,蒸熟的青团容易变型,所以液体具体的量要根据面粉的吸水性酌情调整。 食材比例不对 准备澄粉和开水,混合后拌匀。澄粉和开水的作用就是让面团有粘性,这样揉出来的面团不容易开裂,而且蒸好的面团会比较透亮。 蒸好后可以趁热乎,给青团表面刷一层食用油,因为一次吃不完,刷一层油是方便存放,不至于以后表皮开裂。 青团放什么材料不会裂开 和面加点粥 从田中采来的"艾青",首先要放在水里煮沸,加进小苏打进行艾叶软化。胡阿婆说,以前是放石灰的,现在都改为用药店里买来的小苏打了。 煮沸5分钟后,把艾青从沸水里捞出挤水晾干,晾干的艾青要切碎(如果烧得很烂,不切也行)。将艾青、糯面粉和糯米熬的粥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匀。其中关键在于加粥这个环节,加粥后,做好的青团不易开裂。 加小麦淀粉 一个大碗里面,然后用大汤勺舀一勺小麦淀粉,然后加入适量的烧开的艾叶汁,一边加一边搅拌均匀,直到把面烫熟,这样做出来的青团皮才更有韧性不容易开裂。 用水补救 青团包馅料的时候,大家可以看一看自己的青团表面有没有开裂的现象。同样的,如果发现自己的面皮开裂了,用水补救一下就好了。 用热水青团不容易开裂 青团坯子准备好之后放蒸烤箱中蒸15分钟左右取出,不宜蒸太久时间,容易塌陷,没有蒸烤箱的可以采用蒸锅蒸,要开水上锅蒸,时间也是15分钟左右。 蒸熟的青团要趁热吃,凉了会发硬,一次没吃完的,下次可以重新加热后再食用。 表面刷油 青团在蒸前后都在表面刷一层薄油,可以防止青团在蒸煮和后续存储时开裂,影响青团的颜值和口感。 担心开裂的话,可以在包好的面团面涮一点花生油,垫在油纸上(没有油纸就直接在蒸笼格上刷一层薄薄花生油)。 蒸好的团子一定要刷一层油,防止开裂和表皮变硬,也防止粘手。 裹保鲜膜 青团裹保鲜膜可以有效防止青团保存时开裂,而且更容易拿取,建议使用耐高温的保鲜膜,方便后续再次加热。当然介意的伙伴,也可以蒸的时候去掉保鲜膜。 青团是用什么做的 传统的青团是以艾草捣成汁,然后加入糯米粉,揉成团,包入各种的馅料,最传统就是豆沙馅,如今慢慢拓展为咸甜都有。而青团皮的材料也从简单的糯米粉一种材料,加入了澄粉等材料降低黏度、增加通透度,让其好吃不沾牙、更具有风味和颜值。而让青团"色如碧玉"的秘诀除了艾草汁,大麦苗汁、菠菜汁等色泽翠绿的绿色叶菜汁都可以使用,不用拘泥于艾草。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传统习俗。在饮食方面,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已节的习俗,部分地区仍保留了禁火、冷食等习俗。 清明时节在阳历4月初,此时桃花芳菲,青草依依,万物生长,春意盎然。而青团作为清明节的一款代表传统美食,已经风靡数百年至今不衰。 青团也叫清明果、艾米果、艾粑粑等,清代江南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就有这样的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说的正是他的家乡传统美食——青团。 青团的家常做法 材料:草叶500克,水磨糯米粉500克,花生250克,黑芝麻50克,白糖250克,水280克左右,花生油50克,碱水4克 制作过程: 1.炒香花生芝麻。花生炒香,辗碎,芝麻炒香,与花生芝麻,适量白糖混合备用(可以尝一下甜度适中就好) 2.艾草洗净,锅中放水,水开后放入艾草(加点碱水,艾草做出来会更绿,颜色 更好看),再大火把艾草煮开,然后捞起来泡一下净水 ,再沥干水(艾草煮为的是去苦味)。然后放到料理机打碎,这样做出来的青团会很光滑,没有料理机的话只能剁剁剁剁剁! 3.剩下的白糖加入到280克水中,煮成糖水,加入刚才打碎的艾草,加入油,烧开关火。加入糯米粉搅拌均匀,然后搓成粉团。用这个方法搓粉,搓出来的粉团有韧性。(如果觉得太热,也可以放凉一点再搓,如果觉得太湿,粘手,就适量加粉,如果太干,就适量加点水,跟平时和面一个道理) 4.捏成等份的小粉团,像做包子一样,用手按平扁,放入刚才 准备好的馅料,搓圆,就可以啦! 5.团子垫上油纸,水烧开后放进锅中大火隔水蒸20分钟,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