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各地高考陆续发榜,高分学霸频上热搜。与此同时,"高考失利怎么办"的话题攀升到"知乎"热搜榜前五。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发文援引了这样一组数据,参加复读的学生中,超过七成首次高考成绩在二本线以下,多一年的付出能让他们平均提高40分。 以往主要是"落榜生"选择复读,近年来,达到一本线却选择复读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在一些地区,这一群体的数量呈连年上涨趋势,大有取代考分没上线或志愿填报失误而被动复读的群体。 奔着名校而去,这些高分考生的抉择本无可厚非,名校的性价比与含金量是普通高校无法比拟的。进入名校,既是考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最佳例证,也是获取更好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宝贵平台。然而,把高分复读率连年看涨归因于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未可限量的发展前途等的强大引力,显然与事实相悖,也有失公允。 一则根深蒂固的社会第一学历优势使然。作为目前最公平、最严格的国家选才考试,高考选拔的高标准、严要求为高考带来了高认同感,这也使"第一学历"院校被赋予特别的价值。本科名校毕业意味着披上了一件高能外衣,备受社会青睐。即便在今年的"最难就业季",名校毕业生就业率更高也是不争的事实。《长三角"双一流"高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显示,长三角8所"双一流"高校都实现了95%及以上的超高就业率。 二则名校毕业生就业后的经济效益远超复读成本使然。中国薪酬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9000元的有4所,分别是清华、北大、北外和上海交大。8000至9000元之间的高校有38所,基本都是985或211高校,普通高校毕业生薪资与名校差距悬殊。 三则继续深造后续发展使然。在名校研究生的推优、申报、面试过程中,第一学历的影响不容小觑。据报道,北京大学2019年接收的推荐免试硕士生中,94.8%的学生都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推免机会极少,即使有推免机会,面试同样要面对第一学历问题,被淘汰的几率较大。 因第一学历非名校,名校研究生毕业后,在企业招聘、社会就业、公务员招考等竞争中,也面临着第一学历"歧视"。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出于教育政绩考虑,会给考上"清北"等名校的学生和学校重奖,这也刺激学校想方设法鼓励部分高分考生复读。 凡此种种,看似都与名校有关,都属于名校光环的衍生效应,但实质确是偏颇社会认知、不当教育观等社会因素在名校身上的"附着物"。逆转高分考生扎堆复读趋势,还需持续做好正面教育引导与规则修正,让大众回归理性适切的教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