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智的女病人开始说:"您总是说,梦是一个得到满足的愿望。那我现在要讲一个梦,它的内容完全是您的理论的反面,因为在里面我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您能通过您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吗?这个梦是这样的: ‘我想举行一个晚宴,但是家中除了一些熏鲑鱼外什么都没有。我想出去买些东西,但是又想起来,这是周日下午,所有的商店都不开门。然后我想打电话叫些外卖,但是电话又坏了。结果我只好放弃了举行晚宴的愿望。’" 我当然回答道,只有通过分析才能真的了解梦的含义,同时我也承认,这个梦乍看是十分合理、有逻辑的,并且确实像是愿望得到满足的反面。我说:"但是,这个梦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您知道,梦的激发物总是来源于前一天的经历。" 分析:病人的丈夫是一个老实能干的屠宰工人。他在一天前对她说,他越来越胖了,因此想减肥。他要早起锻炼、控制饮食,最主要的是再也不参加晚宴了。——她大笑补充说,她丈夫在固定聚餐日认识了一位画家,画家想给他画像,因为就画家所说,他从来没见过像他那么让人印象深刻的面孔。她丈夫以他一贯的直率粗犷的态度拒绝道,他很感谢,但是他觉得对那个画家来说,年轻漂亮的小妞的屁股也会比他的整张脸更有吸引力。女病人此时深爱着她的丈夫,并且又取消了他一番。她还请求他,不要给她买鱼子酱。——但是这是什么意思? 据说,她从很久以前,就希望能在早上吃到鱼子酱,但是又不舍得破费。当然如果她向丈夫提出要求,就可以立马迟到鱼子酱。但是她却请求他,不要给她买鱼子酱,这样她就可以取笑他更长时间。 这个理由在我看来很缺乏说服力。在这样一个不足的解释后面一定隐藏着不愿告人的动机。人们可以想到受伯恩海姆(Bernheim)催眠的患者。在被催眠后如果被问到他们的动机,他们不会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而是会捏造一个显然不成立的理由。关于我的病人所说的鱼子酱的事大概是与此类似的。我发现,她需要在生活中制造一个未被实现的愿望。她的梦呈现的也是愿望受阻而不是欲望满足。那她为什么需要一个未被满足的愿望呢? 至此引出的事件还不足以解释这个梦。我给她压力,让她继续说下去。在短暂停顿之后——她好像在克服某种阻力——她继续说道,她昨天去拜访了一位女性朋友,她其实是嫉妒她朋友的,因为她丈夫总是一再表扬这位朋友。幸运的是这位女友长的骨瘦如柴,而她丈夫喜欢体态丰腴的女人。 "这位瘦弱的女友说了些什么呢?" "当然说起了她的愿望,她想要更强壮一点。她还问我:‘您什么时候再邀请我们做客呢?您做的菜太好吃了。’" 这样这个梦的含义就清楚了。我对病人说:"在您朋友提出要求时,您大概是这么想的:我当然会邀请你了,然后你就可以在我这里吃的胖胖的,好让我丈夫更喜欢你!我还是别举办晚宴了吧。这个梦告诉你,你没法举办晚宴,这符合你不想帮助女友长胖的愿望。人们会在交往中吃胖这个道理,您是从您丈夫的减肥决心中了解到的,因为他决定通过不再参加别人家的晚宴来减肥。"现在只是还缺少一些能够证明这一解释的东西。梦中关于熏鲑鱼恰好还没有做出分析。"您梦中为什么会出现熏鲑鱼?""熏鲑鱼是我女友最爱的食物",她说道。我恰好自己也认识她女友,并且知道熏鲑鱼对于她就好像鱼子酱对我这位病人一样,她们虽然喜欢,但只允许自己享用很少一点。 还可以用另一种更精妙的方式对这个梦进行解释,这种解释还需要另一些附加条件。这两种解释彼此不矛盾,而是有重叠部分,并且可以作为很好的例子证明,和其它精神病理结构一样,梦也常常包含双重意义。我们都知道,我的病人同时在梦中和现实中让自己的愿望落空(关于鱼子酱三明治)。她的女友表达了一个愿望,也就是希望能长胖一点。而她会梦到女友的愿望没有实现,对此我们毫不奇怪。这就是她本来的愿望,也就是希望她女友长胖的愿望不要实现。但是她没有梦到这点,却梦到自己的愿望没有实现。如果她在梦里指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女友,她把自己放到了朋友的位子上,或者我们直接说她把自己认同为女友,那这个梦就可以被做出新的解释。 我认为,她在现实中也是这样做的,她让自己在现实中愿望也得不到实现就是这样的身份认同的表现。但是这样癔症式的自我等同有什么意义?对此需要进一步的阐释。自我等同在癔症病情机制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它能使患者的病情表现他不仅能作为一个人进行体验,而且能分裂为多个人,同时要承受多个人的痛苦,他要通过他个人的方式来扮演戏剧中多个人的角色。人们可能会反驳我说,这只不过是众所周知的癔症式的模仿,癔症患者能够模仿他所看到的别人的症状,同时能够将他的这种印象上升重现为同情。但是这里说的只不过是癔症模仿的心理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跟遵循这个过程的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与癔症式的模仿相比,心理活动更加复杂一点,它与潜意识的结尾过程相对应,通过一个例子可以说清楚这点。比如一个患有某种特殊抽搐的女病人与其他病人同住一个病房,而医生有一天早上发现别的病人也出现了这种抽搐,他一点都不会感到惊奇。他会直接说:其他人看到了那位病人的症状并且对其进行了模仿,这是一种心理传染。对,但这种心理传染是通过下面的方式发生的: 病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一般说来要超过医生对他们的了解。在医生查房之后,他们就彼此询问。如果今天有一个病人发病了,其他人很快就会知道,这是因为她收到的一封家信使她重新想起了爱情的愁苦。她们的同情心被激起来了,会不自觉地认为:"如果这样的原因能引起这样的症状的话,那我自己也可能会患上这样的病,因为我也有相似的情况。"如果人们意识到这样的结论,那他们就会开始害怕自己真的也会患上这样的病,这就进入了另一种精神范畴,很可能害怕的疾病真的就会发生了。也就是说自我等同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出于同样病源的同化作用。它表现为一种相似,涉及到的是处于潜意识中的共同点。 癔症患者的自我等同最多地表现在性关系中。女癔症患者最可能(当然不是惟一的)将自己等同为与其发生性关系的男人,或者等同于与同一个男子发生性关系的女人。语言中有"两个人好得像一个人一样"这样的表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自我等同发生在癔症幻想中或者梦中,在里面人会想到性关系,而它不一定非得是真实发生的。前面说的女病人向她的女友表现了嫉妒之情(尽管她自己也承认,这是不公平的),并且通过编造出一个症状(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来把自己等同为女友,这完全是癔病的思考方式。这样的过程还可以被解释为:在梦里她把自己等同为女友,因为她觉得在现实中的夫妻关系中女友代替了她的位置,而她想取代女友在她丈夫眼中的地位。 摘自于—— 《梦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