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历史系研三学生小春给记者讲述了发论文的经历。2014年8月,他把一门课程的作业发给了《黑龙江史志》投稿邮箱,第二天就收到了"用稿通知"邮件,被告知论文被采用,但需要将640元版面费汇到一个银行账号。交钱后,稿子一个多月后被刊发了,几乎没有改动。(7月27日半月谈) 这样的事少见吗?早已见怪不怪了。杂志要生存,作者也要生存;杂志要卖,作者愿买。可是,真正催生这种版面卖买关系的是某种人事管理体制和学术考核制度。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卖版面的杂志不是好杂志,买版面的作者不是好作者,更不能说,那些抄袭论文、不加审核就刊发论文的人品质都有问题。如果发表论文的指标性要求不废除,那么,即便对版面买卖行为进行再多的批评、指责,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大学教师要评聘副教授,通常被要求在SCI收录的期刊上至少发表5篇论文。不仅如此,论文是学校每年一度的最重要的考核项目。有的大学要求在读研究生毕业前至少得发一篇论文。就算是中小学,教师评高级职称,按规定也得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或在省级期刊上发表两篇。否则,就别想评。 假若我们为评聘职称而发表的论文确实有学术价值,那么,这应该是好事,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学术走向繁荣。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有学术价值的职称论文实在是太少,大量的职称论文不过是互相抄来抄去的垃圾文章。大多数中文论文从未被人引用过。其学术价值在哪里?对此,制度制定者难道不清楚?到底是谁在不切实际地要求广大教师发表职称论文?又是谁在不切实际地不看论文质量而拿论文数量和级别考核教师?为什么不取消将论文发表数量与职称、学位、学校政绩挂钩的规定? 有关资料表明,从覆盖面来看,教育类杂志涉及全国100多万所学校的1000多万教师,再加上教育研究部门、行政部门和学生,涉及到共2亿多教育人口。统计资料表明,从发行量看,目前全国公开出版的近一万种期刊中,49%是教育类,每年全国期刊总印数的40%以上是教育类期刊。虽然供教师发表论文的期刊看起来不少,但是,全国有100多万所学校1000多万教师,要这么多的教师都发表论文,现有的教育期刊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据测算,要满足中国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创办3.5万种学术刊物。这可能吗? 一些人看到了发财机会,甚至纷纷办起了非法期刊,效仿正规期刊收费,牟取暴利。虽然国家每年都在打击非法期刊,公布非法期刊目录,但是,只要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不消除,各种违规和非法期刊就难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