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奔驰的愚公 我称汪国栋为愚公,因为他平时低眉顺眼,一副大智若愚的样子,还因为他农村长大,走向城市,逢山开路,遇水摆渡,敢为人先,大胆开拓,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认识他先认识丫山。 那是2005年4月2日,《芜湖广播电视报》组织一些作家去丫山游春,"心怡坊"栏目编辑王毅萍动员我去,听说爬山我就发怵,但盛情难却,有车接送,丰田越野大吉普,好车,是花海石林旅游公司老总汪国栋的,想是他的邀请,客随主便吧。 没进南陵城,沿途就见不少大幅广告,蓝底白字,写在民房墙壁上:"万亩牡丹园"、"全国最大的丹皮生产基地"……勾勒出花山石海的美丽景色,让人心驰神往。 过了县城,地势渐高,进入山地后,山下是悬崖绝壁,远边是仰如卧佛的高山,路呈"之"字形,总在急转弯,路边杂草丛生,乱石凹凸,山地高寒,还没透出绿意来,荒山野岭,怎么可能有美景? 山顶开阔起来,岗巅路侧,能看见周围连绵群山,山山相连,峰峰相望。路并不连贯,越来越狭窄,还有挖掘机在继续开山,听说那家伙每小时的租用费近百元,回望我们走过的路,简直就是用钱铺出来的。 观赏了奇峰异石、清泉瀑布、百草千花后,方觉不虚此行——果然钟灵毓秀,融石林、溶洞、瀑布、峡谷、天坑、暗河、山顶湖景观为一体,独具特色,想不到芜湖有这样神奇的自然景观,开发这片土地的人有眼光,有魄力! 来到公司驻地,我坐在阶梯下的车里,看见一双穿着圆口步鞋的大脚从山门里迈出,大步走下,主角出场了:方脸大耳板寸头,面部波澜不惊,衣服颜色暗淡,但,朴实里显出豪华,沉稳里透出精明,在众人簇拥下,他目不斜视,钻进一辆豪华小车里走了。 坐奔驰的愚公,他就是这一山之主汪国栋。 后来,我为丫山写了一整版文章,名为《神奇的丫山》,《广播电视报》以我为"模特"出了一整版《人生处处有风景》的图文,我宣传丫山,报社宣传我,汪国栋没人宣传。 因为目标显著,汪总想必记住了我,后来在芜湖约请我与几个文友为丫山风景区宣传策划。他依然不苟言笑,听得多说得少,我们提议发起一次征文,他答应了,安排有条不紊,以后几年没往来。 今年他又找我去策划宣传,我的意见是丫山的抒情文字过去报刊发得太多,现在如果改为写《丫山的传说》,刊登后还能出书,书能在景点销售,是个花钱不多收效长远的事。他说考虑却没下文,想是后来举办了大型牡丹节,请了蒋大为等著名歌星演唱,搞了轰轰烈烈的活动。 不久,又听说他在开发板子矶,建设了环山栈桥、山上亭阁,"五一广场"拆下的大型铝合金风帆雕塑,也被他弄去重新组装在山岩上,成为渡江登陆处的标志,还建立了渡江战役纪念馆,足见他的眼光与心计。 这时,我正在整理专门写人物的散文,准备出一本集子。以前文章有的过时了,想补充几个典型,于是想到丫山庄主是个人物,他应该是有故事的。电话打去,他说在北京,出席全国乡镇企业先进大会,回来与我联系。 我以为他是托词,要写的人物不少他一个,就把这事忘记了。他却没忘,突然派车来接去。中山堂最后大厅里面还有个小院,办公室在小院里,古色古香,如博物馆的一间,里面还坐着两个省报的编辑。汪总表情平和,没有客套,说原来打算向几个人一起介绍情况的,想是我去迟了,他已经要送客。 后来,他挤牙膏一般介绍经历,两只手机不停地响,同时处理各种事务,语言简短而急促,我一上午只记了一张纸就告辞了。回家再看他给的三份材料,有关如何创业的具体事迹介绍太少,只是让我知道他原来是个从事多种经营的大老板。 他出生于无为贫困农家,初二停学,十七岁就背着行囊外出打工,每天所得才1块5毛钱。进入芜湖微型电机厂带来命运的转机,因为遇见个好师傅,教他学会了水电安装,带他承包工程,走上经营道路。 1989年,他开始营销电缆,勤奋踏实,不仅脱贫而且走上富裕道路了,为什么还要再创建那么些企业呢?他说要"产业报国、实业兴邦"。 汪国栋是个敢想的人,也是个雷厉风行付之于行动的人,坚定的信念与脚踏实地的苦干,使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成功。他的大手笔,首先是开办轮渡所。起初的动意还是行路的艰难吧?在走南闯北跑经营时,长江天堑经常耽误他的行程。 1998年,他成功地创建了万里长江民营第一渡——繁(昌)无(为)汽车轮渡公司,在还亏损的情况下,为打开码头通道,他还收购兼并了江海公司荻港修船厂、繁昌供销社荻港轧花厂等国营企业。《人民日报》给他做了专题报道:"民资可用,民力可为",是对他的充分肯定。《安徽日报》报道时又加了"开明与精明"的编者按。 他是开明的,思想具有前瞻性,敢于大刀阔斧地创新。他也是精明的,深谋远虑地考察,精打细算地投资: 2003年,创建繁昌县汽渡石英矿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成立丫山花海石林旅游有限公司,投建丫山风景区,景区先后被授予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安徽省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考基地。其间,还新建了展示皖南风情的民俗博物馆;2005年,开发板子矶旅游项目,并在渡江战役登陆地筹建"渡江战役纪念馆";2005年在南陵县创建芜湖铁木画有限公司,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和多项大奖;2006年,创建凤阳汽渡石英矿业有限公司;同年,组建了安徽国游集团并任董事长、总裁;2007年,创建了芜湖丫山旅游运输有限公司;2008年,九华漂流风景区也被他收购,专家誉为"起点高、硬件设施好、旅游资源丰富",3A创建工作通过验收…… 身上担子重,头山光环多:2005年12月,汪国栋荣获团中央颁发的"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同年担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2007年,荣获首届"芜湖创新创业优秀青年"称号,2009又被评为首届芜湖青年经济人物…… 他的经营,集汽车轮渡、码头、仓储、物流、矿产、旅游、休闲、娱乐、度假、工艺品生产、电线电缆制造、旅游房产开发、民俗博物馆一体,是跨区域、跨行业、多元化并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总资产已达两亿多元。 但是,我从来主张"文章不写一句空",不惟有钱人投笔,也不愿写如企业简介般空洞的资料文章,我只写有故事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显然,汪国栋是个有许多故事值得去书写的人,只是他太低调了,怎么挖掘他的有关资料呢? 当机立断 投资丫山 半个月过去,突然接到个陌生青年的电话,说他曾经是汪总的助手,现在黄山工作,特别要他到芜湖来,专门为我介绍当初开发丫山情况。我惊异汪国栋过人的记忆力,而且,他在不动声色时就把事情安排了。 张振武是个年轻的老总,当初在马仁担任要职时两人相识的。那时,汪国栋已经拿下了板子矶旅游项目,打算开辟红色旅游景点,但是对岸是国营中海集团修船厂,不方便进出,所以按兵不动。 2003年12月,汪总问张总,在他所接触的地方,哪里有景点能开发?小张带他去了安徽绩溪大章山峡谷等。可是国栋不满意,说想在芜湖附近找景点,自然资源要更好的。小张想到了丫山,听说那里前身名为西山风景区,1987年与九华山、太极洞等景区齐名,199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后者已经名扬四海了,丫山连一条旅游线路都没有打通。 2004年4月4日是清明节,汪总与小张上山了。盘山道路仅仅是2米5宽的砂石路,特意把奔驰车的底盘升高,七弯八拐,最后只能在西山小学停下来。 学校放假,一群小孩拿手电筒问他们是否要导游,说进溶洞需要照亮。给他们20元钱,孩子们就从蟾蜍观天带他们开始看起,看了双燕石、海浪石,再到燕倪洞……来到峡谷,没路可走了。看地势险要,汪国栋叫孩子回去,两人手脚并用,沿着悬崖绝壁走出峡谷,看到一片整齐的树林绿意昂然,芳香的气息弥漫在林间,听小张说是楠木林,每棵口径不大,想是曾经被砍伐过的,汪国栋意识到,开发风景区也是为了保护资源,突然增强了使命感。 往下走,"雨花"从天而降,上下裸露的钟乳石钙化层泛着黄色,苔藓很厚,小张惊奇地告诉他,这只有九寨沟才有的钙化瀑布,华东太少见了。原来瀑布出水虽量大,但上面断开,形成珠帘瀑布了。汪国栋兴致勃勃,抓着大树下到谷底,遇见一妇女在一个造型奇特的溶洞门口卖食品,进洞看了后向她询问情况。女人见他们不像一般游客,积极地说:"你们要了解更多,跟我哥哥联系吧,他叫蒋国清。" 汪国栋要来手机号码,联系老蒋到饭店吃中饭。一问才知道,打丫山主意的人很多,既有外籍人,也有浙江老板。考察了一年多的浙江老板那天也要来,蒋国清就是在等他。虽然他们都有开发意向,但一算,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至今还没人签订协议。 老蒋说,这里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景点很多,带他们去了龙山、南陵湖、张氏祠堂、双龙井……漫山遍野的牡丹花含苞欲放,想到花期灿烂时的美景,想到开发空间的宽阔,汪国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看这里有开发价值,回去与家属通通气。"接着又补充一句,"我讲话是算话的,浙江人投资200万,我投资500万差不多了吧?马上我就打十万定金来。"蒋国清提醒他,投资旅游周期长,见效慢,是有风险的。国栋却毫不犹豫地表态:"没关系,如果不行,就当我那500万输了。" 蒋国清当过教师、会计、文书、团书记、党支书、县政协委员等干部,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当书记时积极从事旅游扶贫开发事业,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被省和国家的旅游、人才、书画、科技、自然资源、中医等学会接纳为会员或理事,发表过一百多篇有关旅游的文章。1984年,他与当地领导请江苏与安师大的专家来调研后,倡导和发起创立了西山风景区,由于基础薄弱、缺乏资金投入、山区的面貌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现在,仿佛天外来客,今天才考察,就说要开发旅游景点,他能比浙江老板更有钱?他们考察了一年多,到现在一分钱还没拿出手!于是,他只是默默地察颜观色,心想,这个老板是不是中午喝了酒,有点兴奋过头啦? 一路走去,汪老板经常停下来,看见旅游的客人就问:"你们认为丫山风景怎样?你们看有开发价值吗?"得到别人一致的肯定,他高兴极了,亲切地对老蒋说:"国栋国情,我们都有个国字,真是有缘啊!"一直到下午四点多钟,汪老板叫老蒋一起去何湾镇镇政府谈开发的事,他没有跟去,但第二天就向镇上汇报了,说自己看出了来人的诚意,只要他投入资金真干,那就让他开发吧,我们不能再等待了,老百姓盼致富眼睛都望穿了。 汪总当天下午到了镇上,值班的副书记说政府领导正在芜湖党校学习。他又赶紧回芜湖,在车上联系了镇长,说自己想投资开发丫山。镇领导当然高兴,当晚在芜湖见面洽谈。三天汪国栋后再去何湾镇镇政府,就把草拟的投资开发合同分给在场的领导,又拿出了一包钱:"如果你们同意,我这十万块定金马上就交!" 别人考察一年都没做出决定,这个老板三天就签订合同,哪有这么憨的人?他有那么大资本吗?不仅外人怀疑,他家里也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已经不惑之年了,尽管在家族里不是最富有的,但现有的家财也享用不尽。即使投资,也应办实业,旅游是投资战线长、回报更缓慢的产业,何况25平方公里的面积太大了,谁把资金往穷山上甩?不是傻瓜是什么? 汪国栋是个有主见的人,他认准的理,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看见,山上的农民需要脱贫,他想到,开发丫山是为芜湖建设窗口环境,他立志,就是要当个现代愚公,果断地说:"你们全体反对都不行,我一定要搞!"他觉得,丫山的人亲山水好,连动物也跟他有感情。后来,他多次讲过这样的细节:在一个村庄,有条小黑狗发现了来人,一直跟着他走了许多路,后来他要上车,那条小狗还守在他的车门边,舍不得他的离去。"小黑"的追随,似乎对他开发丫山也起到了良好的预示。他说:"首先是丫山物尽天泽的地理条件促使我下定决心开发,另外,关键是我有信仰,我有佛心。虽然我也许不具备开发5A级旅游景区的实力,但我却有开发5A景区的胆量。众所周知,五年前,尽管有不少人提出开发丫山,甚至浙江人发5A景区的胆量。众所周知,五年前,尽管有不少人提出开发丫山,甚至浙江人花了大力气考察论证,但最终还是由我来开发,因为我跟丫山有缘。" 张振武也决定与汪国栋同甘共苦,从马仁山辞职。4月9日他们在南陵正式签订了合同,一期投资5000万,拿到了50年的开发经营权。三天后,与会计、保安进驻了丫山。买下乡镇合并后原丫山乡镇府扎寨安营,拉来了生活必需品,有的房间还有人住着没搬出来,汪国栋已经叫人开始打扫粉刷,然后就带着小张又上山去考察。 远远地听见了锣鼓响,还以为山上有人办喜事,等车停在西山小学前,敲锣打鼓的人一拥而上,向他们说着感激的话,这才知道,他们是当地的农民,知道来人是改造丫山、造福当地的,几百村民自发集中起来欢迎他们。汪国栋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眼框潮湿了,除了与大家握手,除了说谢谢,想不出更多的话。 丫山镇老政府处地叫小蓝山,何湾镇镇政府党委柳书记提议,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你们来了,这里就叫栖凤山庄吧,表示十分欢迎与支持。汪国栋是贫苦人家出生,走南闯北什么环境都住过,但丫山第一夜却让他终生难忘:没电没水、漆黑一团、没有家具,只有把门板拆下来当床,没有饭吃,只有吃方便面,想到开发建设,他几乎整夜没合眼。 他是芜湖市第一个坐奔驰的人,直接从天津海关提出的奔驰S600,在同名车中档次最高,价值200多万,是他推销电缆买方抵债的。他舍不得给别人开,从开拖拉机时就抓方向盘,现在技术特好,从来不请驾驶员。上丫山后,还有那么多企业要打理,来来往往、上山下山,单程也有80多公里,路况又不好,他却一直自己开车。 丫山居住环境不好,晚上有野猪、白天有毒蛇,汪国栋不是不怕,而是没时间顾及那么多。为方便考察,平时皮鞋都塞汽车里,上山就换上步鞋、圆领衫、休闲裤轻装上阵,经常在山路上遇见毒蛇,大家都很紧张。汪国栋连忙站定,吩咐道:"不要动,我们一动它就动,让它先动。"一直到蛇游走才松了口气。 为考察,汪国栋走遍了丫山每平方米土地,地方大、景点多,开发难度不小,他失眠了,吃安眠药都不管用,一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的觉,还要自己开车。张总为他的安全担心,两次提醒他找驾驶员,汪国栋都摇头。第三回小张生气,故意说:"汪总,你休息不好开车也不安全,我们怎么放心跟你?一周内你不把驾驶员找来,我走人,不跟你干了!"汪国栋依然没说话,但几天后终于找了个驾驶员来。 百折不挠 开发丫山 我第二次到丫山,是2009年6月16号,相隔4年,它有哪些变化呢? 高大宏伟的皇家园林式的门楼屹立在前面,南陵县政府赠送大狮子分列大门两边,门楼上面两层是办公及会议的地方,可谓一物两用。汉白玉小桥在左边,通向宏伟的宾馆,高山郁郁葱葱,楼台亭阁隐约可见,最显眼的是一座艳丽的小亭,红柱黄瓦,飞檐翘角,下面却还有两层,最底下似乎是个圆桶,没见过如此模样的建筑。返程路上才听人介绍,这是为山上供水的水塔,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别出筑。返程路上才听人介绍,这是为山上供水的水塔,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别出心裁的构思,当然是汪总的杰作啊! 集团副总周总带我上山,依然是九九弯曲,当年石砂结构的大路已经拓展成双行水泥公路,玉带一样绕山盘旋,两边景物也大不一样了。车一直开到西山,停在一个悬崖绝壁之上的平地,看见两边的博物馆,一个是地质博物馆,一个是奇石展览馆,面积不小,石头更多,千奇百怪,美不胜收,还有根雕,巧夺天工,怪异非凡,再加一些动物标本、化石等,丫山的宝贝不少啊。可惜还没来得及加说明,寥寥无几的标牌不足以给它们验明正身。穿过博物馆两边的大门洞,就是石海迷宫,乱石成阵,比诸葛亮当年的八卦阵可复杂多了。那是深海石林群,造型各异,场面壮观,气势磅礴,漫步在吊桥之上俯瞰石林群全貌,更感慨天然造物的鬼斧神功之妙。 当年看到的乱石露出地表不多,大部分被埋藏在泥土中,四年多才让那些如妖似怪光洁可鉴的石头们大露峥嵘。汪总的设想不错,请民工把泥土挖走,运到下面,平出两个博物馆的面积还有一片停车场,可谓废物利用,一举两得。车再下行一段路,就到西山宾馆与会议中心,两者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若放在城市里,起码也是三星规格。 这地方似乎来过?我在记忆里搜索着,转身看见会议中心侧面有一处熟悉的巨大奇石,想起来了——这是丫山一景"蟾蜍观天",它的身后似乎还跟着几只小蛤蟆,守着路口,似乎呱呱叫唤,说前面有更美丽的景色…… 的确,丫山美景才开始。从它身边拾级而上,前面将有九寨沟才有的鈷蓝色的湖水,有黄龙才有的梯田一般的钙化层,有庐山三叠泉一般飞流的瀑布,有马仁那样青葱成片的楠木林,有天堂寨那样幽静的峡谷,有云南那样峥嵘起伏的石林,有张公洞那样开阔奇特的溶洞……似乎,人间的美景都能在这里找到克隆版,我给它们概括了一下:九寨海子,云南石林,张公溶洞,宜兴地河,天堂瀑布,灵壁奇石,马仁楠木,洛阳牡丹……自然克隆,袖珍版本,天下景观,微缩丫山。 然而,吸引我的不是美景而是开发建设美景的人,其中也包括丫山上的人,他们都是一群当代愚公,我是来采访他们的。 进了会议中心大厅,左边靠壁的几张桌椅吸引了我的注意,靠背都是七弯八扭的根雕,与平坦光洁的桌椅面浑然一体,简直是绝妙的艺术品!坐在那宽大而又别具匠心的椅子上,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我舍不得走了,不想再到客房或者会议室休息,就在大厅一角开始了采访。 孙朴松现在是丫山风景区的书记,他是当地人,当年的村干部,也是首批开发丫山的发起人之一,可是家乡的开发一直没效益,于是到外面打工去了。2004年4月回来休假,村里人争先恐后地向他报告好消息。听说有无为的老板来投资开发,他很兴奋,立即去找汪总,跟着辞去工作,第二天就投入到丫山的开发建设中了。 五天以后的4月9号合同签订了,4月17号推土机进场工作,4月28号,盘山公路就开始铺石子,不到半年时间,前期清理和景区道路工程已经胜利完工,可以接纳几百人住宿的西山宾馆已经建成,大型停车场也完全竣工。2005年建起了水塔,修好了近三十多里路的游步道……进展可以用"神速"二字来形容。 当年九月,汪国栋亲自选地址,开始了门楼建设,12幅设计图,他横挑竖选,自己参与策划,定下了这高大华丽得与丫山的朴素不太相称的大门楼,这是他的起笔,他是在勾勒丫山锦绣的未来! 他办事不仅讲求效益,而且吃苦耐劳。开发丫山是个大投入、缓收入的事业,资金需要太大,他把其它企业赚的钱都用来供养丫山的建设。尽管他是丫山的决策人,但在集体的会议上,他又是个普通员工,每次开会,如果不是他主持,都在职工中听别人发言。 尽管花费30多万元请浙江大学设计了规划图,但他一旦有新的设想,立即又进行修改。比如说原来打算修商业一条街的,考虑到现在的人流不多,毅然决定搞会务中心。他不仅有愚公的精神,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聪明的头脑。在开发"五一洞"时,七十多米长的筛子洞、盘丝洞盘旋贯通,那么些土方怎么运输出来是个一洞"时,七十多米长的筛子洞、盘丝洞盘旋贯通,那么些土方怎么运输出来是个难题。他日夜思考,于是提出从中间打洞两边开挖的办法,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一条开拓了十几年没有竣工的丫山旅游线路,在他的手下建成了,九个大S型,清一色的徽派建筑的宾馆,皇家建筑的门楼,都使丫山旧貌换新颜。一个省级领导来考察以后说:丫山是一座天然的巨大宝藏,汪国栋就是掘宝的栋梁之材。 "创业艰难百战多",有谁知道他付出了多少精力、财力与毅力?开发初期,他曾得到过90%以上的丫山乡亲的热情支持,包括开路、清理石林等等。因为开发丫山功在大家,利在千秋,打造丫山不仅仅是20年、50年或者100年的事情,更在于它能让丫山民众子子孙孙受益。他说,丫山不是他汪国栋的,他投资营建的一草一木,一楼一舍都带不走,它归根到底是丫山人民的利益,是何湾镇的利益,是南陵县的利益,更是芜湖市的利益所在。 即使在全国,民营开发这么大旅游景区的也寥寥无几,更何况像他这样实实在在巨额投入,他说:"我汪国栋开发丫山图的是什么?如果我不投资丫山,相信不比任何人过得差。让我痛心的,不是我至今得不到我老婆的理解,也得不到我家人和亲戚朋友的理解,而是得不到你们大家的理解,如果你们不支持,不理解,我还有什么信心?!" 四十对就白了头发,至今不会跳舞,去年为了应酬才学会打80分。经常不在家里,享受不了常人能够享受的天伦之乐。他的儿子上小学,可他一年送不了几次,他的父亲还要上班,因为劳累过度,居然晕倒在景点……每当说到这里,他都语近哽噎,潸然泪下……很多人说他头脑有病,其实他不是头脑有病,他是有心里"有病",这个毛病,就是心系丫山,心痛丫山,这么好的资源没能开发,如同他的儿女聪明伶俐却在吃糠咽菜一般。 为了投资丫山,他已向家族举债1600万,贷款1400万,把自己一幢别墅也抵押了98万。因为受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他的国游集团5个旅行社全线亏损,年亏损额达500万元,其中丫山投入最大,亏损也最多,几乎每天都要亏损5000元,严重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整体运营。丫山一百多个景点都牵扯着他的神经,总要事必躬亲,总是费神操劳,自己也叫苦:"你们辛苦哪里有我辛苦?我买的进口安眠药吃,晚上还是睡不着觉……"是的,他现在每天几乎彻夜无法入睡,完全依赖四五种进口安眠药安眠药,那么操劳应该瘦了才对,但他服用的安眠药有发胖的副作用,所以看起来却心宽体胖的,只有难得一见笑容的面孔显得心事重重。 他也一肚子苦水,只有在班子会议上倾诉:"虽然我现在年纪不大,但寿命一定比你们短,因为人累心更累,又不图名又不图利,做了好事却得不到你们理解,你们如果不支持我,我还图什么呢?"说到动情处,眼泪也流淌下来。 但他无怨无悔,他说他今年四十四岁,"等我六十四岁时,我儿子还要向丫山投入。要建造丫山完美的景区,是要靠几辈子人努力才能达到的理想,我只希望大家能理解,能支持,放眼长远,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汪国栋才敢继续投入啊!" 丫山的投资将近一个亿了,只有牡丹花开的时候才能收回一点效益,他喜欢六这个数字,这是一个平安、祥和的数字。但今年的牡丹节他居然亏损了六十多万,真让他痛心疾首。 但作为芜湖的形象工程,打造它,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讲求效益,这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职工与老总都有信心。为此,他不遗余力地投入,用其它几个产业的收入来支持这个景点的付出。以至于,他的国游公司开会时,丫山的领导与其他领导见面,就会有人说:"我们赚的钱都给你们丫山用了。"而丫山的人也说得好:"等我们开发好了,你们可以到丫山养老啊。" 这里是华东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了保护生态,由石林到石海迷宫,他建造了全长180余米的栈道,登上530个台阶,人在天桥上,沿途可观赏动植物原生态,可以看见景区最壮观的景点"珠帘瀑布"。为了确定瀑布的开发,他一天跑三次,满天雨花飞洒固然壮观,但水流下白白流淌太可惜了,他建议建成人工蓄水三道坝,形成了三个小湖泊。水三道坝,形成了三个小湖泊。 景区大门边的茶馆起什么名字?他召集大家商议,有人提议:我们这里邻近铜陵、池州、南陵,就叫三不管茶楼吧。尽管这名字让游客费解,但是有些实际,他还是同意了。 丫山拥有蜂窝状的群山,光大小洞口就有六十多处,著名的有燕倪洞、仙子洞、海龙洞、仙人洞等,洞洞不相同,洞洞有奇观,往往是山中有水,山水交融,地下暗河十分丰富。神奇的龙井湖洞窟会每天不定期地涨潮,半遮半藏在敞开的山洞里。南陵湖是在唐山大地震的第二天突然冒出来的,暴雨倾盆湖水不上涨,干旱少雨湖水不下落,而今只有虾子没有鱼。有趣的珍珠泉如今剩余面积不大,但只要有人在岸上拍手、垛脚、叫喊,它似乎就与人呼应,冒出一串串气泡……还有如九寨沟海子那样颜色美丽的湖泊,还有瑰丽传说的龙宫泉,还有充满宗教色彩的放生池、寺庙等……即使楠木林那里也有泉水,摸起来还有些粘稠,一定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近百个被水浸润的溶洞,难道就没有进深长、空间大的?国栋不信,这么些洞,只要开发出一两个,就更能提升丫山的价值。为此,他绞尽脑汁,组织了七人登山队,一处处考察摸底。为考察溶洞,他亲自下水探险。有的地方水太深,就用绳子捆在身上,打着手电筒,一步步地朝前摸索,直到水没过胸口、将齐脖子了,他才很不甘心地回返。 这天,他把下属又招集在茶楼里,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九龙洞里有水,能否开拓一下,蓄积起来?有人说:自然景点要自然,如果造坝放炮,把水炸没了怎么办?他费尽心机想办法,摆几块砖头在地下示范,把他的方案提出来:洞口加大,从芜湖铸造厂订制了两个大闸门,便于人工控制水流。改造好后,一天暴雨倾盆,洞里的地表水被挤压到山顶上。这时候汪国栋叫孙书记到现场观看:"你把时间算好,我们打开闸门,看山上流淌下来的瀑布水量与时间。"闸门一开,可不得了,20来米宽的水面,40来米高的落差,足足流了26分钟。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观!这样的大瀑布如果人工控制水流能够形成,定时给游客观看,等于把贵州黄果树瀑布搬运到安徽来了,于是大喜过望,以为他是歪打正着。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汪国栋也是个水电专家。 丫山考验汪国栋,溶洞与他捉迷藏。拿秋雨洞来说,如无底洞笔直地深入地底,里面还有什么东西?他从芜湖找来五人探险小组,自己不放心相跟着,看见三个队员垂直下井,对讲机报告:40米下有天桥,但以后越走越窄,50米以后又无路可走了。他纳闷:一个大洞口,怎么里面会没有大量的钟乳石? 开发"五一"洞那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洞口不小,据说大旱时老百姓从里面抽水抗旱,现在情况如何?他想看看洞里除了水还有什么?果断地决定把洞挖开。工程量不小,纵横交错地挖开170米,里面有90米的水道,顺水挖去,下面是河流,五个工人连续干了两年多,投入了二十几万资金,但洞里的容量并不大,到最后,被没顶的地下河水挡住了去路。孙书记亲自下去探明了情况,而且画了图给汪国栋看,他还不甘心:"我听你讲了,看过你画的图了,但是我还是要自己进去看看。"于是,不顾别人阻拦,他头戴矿灯,腰系绳索,深入地底,一步步淌水进去,直到没路可走。他还不罢休,办事迅速,又从市里找了潜水员来,可是里面黑咕咙昸的,水中不知道是否有空间,谁也不敢下,只好无功而返。 开发难,人际关系的处理更难。也怪他开发的力度太大了,性子太急了,按道理说,如果政府出面解决征地问题后再动工,他的压力就小多了。而且,他与政府签订的合同,价格也是政府制定的,但后来,征地价钱的矛盾都落到他的身上。当初敲锣打鼓欢迎他的农民,一旦觉得利益受到损害,也会找他的麻烦,有吵闹的人,有打架的人,有在施工时把挖掘机搞坏的人……最典型的一次是关于大门楼征地的事,好说歹说不同意,农民非要老板亲自来谈。汪国栋只能丢下自己的事去做通了工作,对方答应了才离开。工作人员立即行动扒了地,拔了树,农民却突然反悔,非要恢复他土地的原状,把大门口停着一个副总的小车泼上大粪。后来又有人近期把景区中巴车上也泼上大粪……又非得让汪总亲自出面才解决问题。 处心积虑 建设丫山 管理难,战线长,丫山的容量体量都很大,连当地职工都担心资金来源和老板投资的耐心。但汪国栋不担心,他担心的是人才不足。花钱、出力、劳心、受累……对丫山的感情越来越深,还在于了解这里的人文历史,更感觉这里文化底蕴深厚。 因为有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前先在这里出家,"丫"字的来历传说就是他踩下的山凹。其它的寺院、祠堂、石桥等众多古迹,古老的姓氏宗祠,古代摩崖石刻,唐、宋、明、清时建造的十二座石拱桥等遗存,都是丫山宝贵的财富。大诗人李白在丫山居住并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后走上仕途,汤显祖就是在这里观赏了牡丹后产生灵感,回芜湖雅积楼写下了千古名剧《牡丹亭》,还有韦应物、王安石、陈翦、梅鼎祚等历史名流都在这里留下遗踪……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更加珍贵。 于是,他认识到,人才是宝贝。现在的丫山风景区老总金百平,就是他三年交往,三顾茅庐邀请来的。这个充满阳光的年轻老总远离繁华,甘于寂寞,第一天来丫山就到神仙洞拍了许多照片,从此爱上了丫山。用他的话说:"就是汪总的执着精神吸引了我,他为人好,有信念,能坚持,所以我放弃了较好的平台来到这里,不是为工资,过来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虽然压力很大,但想到汪总原来也是个草根人物,一个农村的孩子走出来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说明每个人都是人才,关键是否物尽其用。企业的生存,开发的矛盾不会少,现在虽然年轻,也不是享受成果的时候,我要把丫山当事业来做,能做到哪一步是哪一步。"现在他正积极地组织营销队伍、筹建拓展业务、打造文化丫山。 同时,汪总又多次召集省内旅行社总经理和省市各级旅游部门相关领导参观丫山风景区,品味丫山美食、游览民俗博物馆,让旅行社负责人更加真实地感受丫山风景区的魅力。 丫山的一草一木都是宝贝,丫山的人也是宝贝。当初支持他开发的蒋国清、孙朴松等都是他的得力助手。汪国栋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职工都说他对人不错。因为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深知农民的疾苦,那怕他开着奔驰,只要看见艰难上山的村民,只要车空着,他都捎带,对下属也同样吩咐。村里有红白喜事,他知道了都要送红包,逢年过节还去慰问孤寡老人。而今,用工尽量用山上的民工,过去他们种药用牡丹,四五年才能收获丹皮,十斤也顶不上现在一天的工钱。他想早点把丫山开发出来,游客多了,山民可以办农家乐,也可以让游客自己动手采集山上水果,促进果木发展,到那时,丫山就真正成为花果山了。 雷厉风行是汪国栋成功的诀窍之一。今天打定主意,明天他就能实施,游步道就是这样。100元一小时的大型机械租费他也在所不惜。下属提醒他:已经协商好的,政府负责三通一平,何必要我们自己花钱?他说:"等不及了,我自己拿钱先修!"不在景点区的征地本来也不该他出钱,他也出资不少。有朋友提醒他不能做冤大头,他却说他喜欢"吃亏是福"的格言。 道路修好后要清理石林,在石海迷宫那里,大量的泥沙把千奇百怪的奇异石头掩盖了大半截,比纯粹的挖山还要艰难。但他一旦决定,第二天就吩咐下面通知要一百个民工砍伐杂树野草。山上召集人也不容易,几十人边清理植物边挖土。他又思索如何在运土方面提高效益:水冲?哪里有那么多的水?吊车?大型机械如何能进入石林中运作?塑料桶倒?土很粘,操作不快……最后,他想到了用皮带机,人工挖出的泥土通过机械运下去,填起一片停车场,手下人都佩服他聪明。 知道牡丹有活血化淤的功能,八十年代就有人用花朵做菜烧汤,他又组织开发了牡丹茶,利用偏远地方摘花促根的方式收集花瓣,尽管还没形成规模经营,但已经实验成功。 性格决定爱好,爱好决定事业。他的爱好都不俗,当汪国栋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贫困、踏上致富之路后,他把爱好与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了:爱旅游促使他开发这项朝阳事业。目前除了丫山、板子矶两个景点外,他还把九华山漂流整体搬运过来,在芜湖市中心的赭山东大门设立了旅游公司,只要头天预约,第二天就有车送游客出行。 爱收藏可是种古典爱好。开始是喜欢古玩,后来喜欢古旧家具,再后来,民俗的东西都在他的收藏范围内。为此,他收集了29卡车的东西,大约有六千多件,目前暂时放在西凤山庄,蒋国清负责为他管理。陈列了18个房间,还只是他藏品的三分之一,还有5个仓库堆放东西,足以再开辟两个颇具规模的陈列馆。目前没收门票,也鲜为人知,但已经接待了几万观众。 据专家考证,丫山在中世纪前为浅海,沉积了厚度超过一万多米的沉积岩,3亿多年前山露出海平面,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形成丫山褶皱,具有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于是,汪国栋在开发的同时,也开始准备申报地质公园。经过几年的投入,2007年丫山风景区通过了安徽省级地质公园的验收。为保护地质地貌遗址,第二年又组织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地质公园的发展:制定了《丫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制度》,成立了地质遗迹保护小组,初步建立了地质遗迹保护数据库。 2008年12月8日,丫山省级地质公园正式开园,410平方米的省级地质博物馆和奇石馆同时开放,公园内主要景点137个,分为5个地质遗迹景区,游客不仅可以在郁郁葱葱的植被间徜徉于奇石林立,还可以到馆内集中参观地质变迁后的遗迹标本百多件。还有各类珍贵的古动物化石、妙不可言的根雕、水文地质景观、珍奇的动植物等。目前,丫山地质公园已被列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各种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了解有关喀斯特地貌的知识。 另外,丫山有丰富的石头种类,多少年来,就有农民找到好石头卖给外地来客,旅游景点的开发,无疑有力地保护了当地资源。 他要建造一座花果山,一年四季都有花。去年种植了紫薇、勺药、月季、观赏牡丹外,还想种更多的花。一天,他突然叫了孙书记:"你带车到处跑,沿路上看到有端午锦花籽的,都给我捋来。"孙书记到处转,向人要,有不好说话的就甩香烟,一下子收集了两麻袋。消息传开,乡民都以为那东西是宝贝,要不谁能开小车来收集那么多?现在,那些花籽都生根开花在丫山了。 大家都劝他,这么大座山,这么多景点,需要边开发边开放,不能遍地开花,否则投入大管理也难。汪国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地说:"你们老是说我遍地开花,我的心思你们不晓得?"只要是丫山人,谁不知道他的心思?就是想早点把丫山打造成一个优秀景点,可是,这么大面积的风景区开发,全国也没有一处是纯粹民营投资的呀。 花山石林间,而今建立了几十个草亭,四百元一个,自然不高档,但他觉得圆木围着,人坐着不舒服,还想有靠背的椅子。走到一个亭子,他看见里面凹凸有两块石头,笑道:"这里不是没有名字吗?就叫阴阳亭吧。"说着笑得哈哈的。大概,他想到牡丹如软香的女子,怪石是铿锵的石头,花海石林,阴阳结合,美人英雄,天然绝配了。 燕倪洞以奇特的洞口早被人熟悉,但经过开发后,却比原来扩大了三倍。神仙洞里面有菩萨,外面曾经有尼庵,可惜都在"革命年代"被摧毁了,现在若恢复又是一处名胜。 丫山的首绝当属牡丹,但几千亩都是生产药材丹皮的单瓣花,为提高观赏性,他引进珍惜品种,汇集了河南洛阳、山东菏泽以及英、美、法等国9大色系200多个精品的万余株花,浓艳芳菲,一株一簇连成一片,安家一年后,反客为主占领了山头、山谷、山坡的牡丹园。2006年.他还花费万多元引进了一棵百年生长史的牡丹王,身高有1.45米,花开时约300余朵,重达千多斤,放着鞭炮迎接系着红绳的花王上山时,他也亲自去抬。可惜花王水土不服,还是香消玉殒了,老总十分难受,几天不开笑脸,但在建造牡丹园中的阁楼时,他又身先士卒扛木头去了。 虽然,丫山比起太行山小得多,但建设一座山远远比摧毁一座山艰难得多。汪国栋是个当代愚公,他不仅要靠子子孙孙来开发建设,他还要依靠他的团队。所以,当地祖祖辈辈把丫山建成牡丹之山的村民是愚公,八十年代起就开发景点的蒋国清、孙朴松等当地村民是愚公、最早与他进驻丫山的张振武等是愚公,后来一届届进驻丫山的老总与山民们、职工们都是愚公,现在如上午的阳光一样清新的金总、周总都是愚公,当然,汪国栋就是丫山愚公的领头牛! 他们不仅有当年愚公百折不挠开山不止的精神,更是懂得科学技术、具有发展眼光、富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愚公。就在我第二次去丫山的中午,几个领导正给我介绍情况,汪总突然电话要他们火速赶回芜湖。我奇怪了,我来丫山的小车还是他专派的,怎么突然抽走我的采访对象?晚上他才电话告诉我,手下职务不低的领导突然辞职了…… 我想这么什么了不起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老总,既要留人也要放人,我正应他的要求给他推荐了一个文字很棒的人才,现有的与后来的人,只要跟汪国栋一样耐得寂寞,不怕吃苦,勇于开拓,执着于丫山的开发建设,那里一定会成为芜湖景点最集中、规模最宏大、设施最齐备、风景最优美的一流景区。 祝福丫山!感谢建设丫山的当代愚公! 来源摘要:李幼谦散文集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