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金秋八月里的一天,即将西坠的夕阳如少女娇羞的脸儿,在一团彩云背后时隐时现,闪射出万道霞光,给近郊的芝加哥自然博物馆抹上一层微红的金辉,威武庄严的博物馆好似笼罩在神秘的童话仙境中一般。博物馆门前的园圃中,有几百种美国濒临绝种的植物,在这里正长得茎秆粗壮,生机勃勃‑‑‑‑‑‑ 下午六点,下班的铃声响过,工作人员陆续走出博物馆的大门。各个工作室逐渐变得静寂,变得空无一人。唯有一个工作室的门还未锁上。霞光穿过云缝又透过玻璃窗,映射在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身上,只见他日渐消瘦的脸,如夕阳版画中的脸谱一般: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如两团闪亮的火苗一般,更衬托出他一脸的刚毅,更显得精神矍铄。他正奋笔疾书。只见他突然停下,眉头显出条条皱纹,好似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题…… 原来这位老人就是世人瞩目的美国自然博物馆的研究是——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他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南美洲毒蛇的研究》这篇论文。这位老人就有这样的习惯: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很难控制自己,凡是人世间的一切俗事皆抛脑后,他已忘记时间的流逝,已忘记自己的身心。他从座椅上慢慢站起,手握拳从后面捶两下有点酸疼的腰,步履蹒跚的来到工作室的一角。只见屋角放着一只玻璃箱,里面正关着一条满身花纹的一米多长的美洲毒蛇,它眼睛凸起,在昏暗处眼睛放出两束幽蓝的凶光。这种毒蛇剧毒无比,如中毒蛇,几小时就会让人扑向黄泉路。只见卡尔·施密特博士拿着一根二尺来长的铁丝,他打开电灯,顿时室内一片雪亮。他将玻璃箱盖错开一条细缝,将铁丝伸进箱中,在蛇身上触了一下,那巨蛇便凶猛地掉转头,张开大嘴,吐着芯子,博士正好要观察毒蛇的口腔,他看得是那样的专注,忘记了一切。突然,蛇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向缝隙,顶开了玻璃箱盖(般的蛇是顶不开箱盖的)。使劲在博士的受伤咬了一口。他感觉似触电如毒蜂蜇一般,热辣而疼痛,博士突然意识到自己遭到了毒蛇的袭击,他立即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迅速返回自己的工作台前…… 不知何时,乌云已笼罩了天空,黄昏时分,更显得天昏地暗,霎时,风声大作,窗外飞砂石,咔咔嚓嚓的树枝断裂声不时传来。突然,一道刺眼的闪电一闪而过,紧接着便是一声轰隆隆震天动地的巨响,如山崩地裂…… 只见博士一手抓起电话,一只微微颤抖的手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可是电话突然如死了一般毫无反应,博士知道电话线一定是被狂风刮断了,此时,博士却显得异常的冷静,但他已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电话不通,又远离交通便利的要道,求生简直毫无可能,他心里默念道: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还能做些什么呢?对,我要将中毒后的症状、感觉详细记录下来,为拯救更多的中毒者,为医生的治疗,为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我虽然不能再研究了,就让我的记录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一点方便吧。他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作了如下记录: "六点十分左右的被蛇咬中毒,体温很快升到了三十九度五,胃剧痛、燥热,耳鸣,睁开眼时眼皮痛……" 此时,博士已浑身疼痛而无力。他眉头紧皱,牙齿紧咬,从脸上那坚毅与痛苦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正在凭着坚强的意志,正在同死神进行着诛死的搏斗。他眼望着桌上的小巧的座钟,将它拉到自己的身旁,那哆嗦的右手紧捏着笔继续写道: "四小时了,我的伤口、鼻、嘴开始出血……我看不见温度表了。情况非常严重……血从鼻子和嘴里淌出来了,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开始脑充血了……" 博士已是七窍血流不止,大口大口的喘息,眼看就要缺氧窒息。他只觉得眼冒金星,房顶与大地旋转起来,他实在无力支持了,上身一歪,从椅子上倒了下去,手旁的小座钟也被撞落地上,"砰"的一声响,外壳已经摔碎,时针正指向十一时二十分,似如这位巨人的生命一样定格永恒。这位科坛巨星,就这样殉落了。 "咔嚓——轰隆隆……"响声如巨轮沉闷地滚向天边,一片树枝状闪电耀眼的一闪,同时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炸响。好似为博士的壮举而惊叹,又好似为博士送行。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不屈的坚强毅志,为自己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为人类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财富;为研究人中毒蛇的情状,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资料;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为后人对南美毒蛇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卡尔·施密特博士不屈的精神,他对科学的热情追求的高尚品格,将光耀史册,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