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陆民+康颖峰 【摘 要】民主政治发展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政府的必然选择。在民主化浪潮面前,统治缅甸长达数十年之久的军政府也主动选择了妥协。若民主能够在缅甸获得成功,印缅双边关系必然会更加密切。缅甸民主转型有利于印缅扫清交往外部障碍,并加强在国防安全、经济贸易以及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当然,印度在享受缅甸民主改革所带来的"红利"之余,在政治外交等方面同样面临其民主进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缅甸的民主进程虽然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其民主的结果却是不可逆转的。作为缅甸的邻邦,印度政府应该做出改变,主动去适应民主的缅甸。 【关键词】民主转型;印缅双边关系;机遇;挑战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it is also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government.The junta, which has dominated Myanmar for decades, has opted for a compromise. If democracy can succeed in Myanmar, India Myanmar bilateral relations are bound to be more closely related. Myanmar"s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is conducive to India and Myanmar to clear up external obstacles to communication, and strengthen bilateral cooperation in the areas of 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 economic and trade, social and livelihood, and so on. Of course,India is enjoying the bonus of the democratic reform in Myanmar, in terms of politics and diplomacy, it also faces a series of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its democratic process. Although the democratic process in Myanmar will be a long process, the result of democracy will be irreversible. As a neighbour of Myanmar,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should make a change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apt to the Democratic Myanmar. Keywords: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India Burma bilateral relations;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民主政治發展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政府的必然选择。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留给独裁政府的生存空间已经所剩无几,在民主化浪潮面前,统治缅甸长达数十年之久的军政府也主动选择了妥协。2003年8月,缅甸军政府颁布了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政治路线图计划[i]。2008年,在国内外的重压之下,军政府宣布将于是年5月通过公投颁布新的宪法,并且承诺将在2010年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新的政府。2010年,缅甸如期举行全国大选,这终于给缅甸的民主进程带来了一丝曙光。 尽管赢得2010年大选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拥有很深厚的军方背景(该党的前身"联邦巩固发展协会"即由军方主导成立,军方领导人此前一直担任协会的名誉主席职务),新任缅甸总统吴登盛也是军人出身,但这毕竟为缅甸的民主转型开了一个好的兆头。2015年11月,缅甸举行了全国性议会选举,这一次"全国民主联盟"大获全胜。次年,在联邦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的"全国民主联盟"顺利通过议会选举的方式推举吴廷觉出任新的缅甸总统,这意味着缅甸的政权时隔半个多世纪以来真正再次回归民选政府,这是缅甸民主变革进程中的里程碑。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中心地带,与地处东南亚西端的缅甸隔海(孟加拉湾和安德曼海)相望,且两国在陆地上也有着长达一千多公里的边界线。作为依山傍水的近邻,印度与缅甸两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印缅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因此,缅甸局势的发展变化无时不刻影响着印度的国家利益。如今缅甸正处于民主转型的进程之中,这对于印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缅甸民主转型对印度的机遇 针对当前局势的分析,缅甸民主转型最终能否顺利完成还不得而知,而且民主转型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动荡。但我们应该看到若民主能够在缅甸获得成功,印缅双边关系显然会更加密切,印度的国家利益会更有保障。缅甸的民主进程对印度来讲事关重大,意味着全新的机遇。 (一)缅甸民主转型有利印缅扫清交往外部障碍 出于打击边境分离势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方面的考虑,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缅关系有所回暖。1992年下半年,由于印度同意缅甸重返"不结盟运动",印缅两国关系开始出现缓和的迹象。1993年,印度外交秘书迪克西特访问缅甸后,印度政府同意缅甸国内的发展纯属内政,并减少了对缅甸国内民主运动的支持和人权问题的批评。1994年1月,印缅两国更是实现了时隔6年以来的首次政府高层会晤。1998年上台执政的瓦杰帕伊政府同样重视发展同缅甸的关系,但是由于印度部分高官继续支持流亡于印度的反缅甸军政府势力以及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印缅两国间关系并不稳定,双边关系并未深入发展。endprint 显然,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其显然更加愿意同民主的缅甸政府打交道。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意识形态是影响国家双边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之前军政府独裁的政权性质使得缅甸与世界政治格局主流格格不入,也让印缅双边交往面临意识形态上的重重阻挠,印缅外交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如今,转型后的缅甸与印度同为民主国家,两者在意识形态方面显然更有共同语言,印度政府同缅甸的交往至少在意识形态方面将不再面临困难。另一方面,民意是支撑国家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往军人统治下的缅甸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民众的批评与抵制,印度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民众并不支持政府同一个独裁的缅甸军人政权关系过于密切。例如,当缅甸1988年爆发全国性抗议活动和1990年举行全国大选时,印度非常支持它的民主运动发展;当在大选中惨败的军方势力宣布选举结果无效时,印度更是第一个站出来进行谴责的国家。1995年,印度甚至向昂山素季颁发了"尼赫鲁促进国际了解奖";随后的几届印度政府,也收容了不少缅甸难民与政治人士。[ii]印度政府的上述举措明显离不开强大的民意支持。现今缅甸开始民主转型,民选的全国民主联盟政府上台执政,缅甸再一次被国际社会所接纳,这样印缅关系深入发展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二)民主转型有助于印缅在各领域的双边合作 1、国防安全领域 众所周知,印度东北部的反叛武装一直活跃于印缅两国边境地区,并将缅甸作为后勤基地,不时对印度境内进行武装袭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届印度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尽管面临重重阻难,印度政府仍然在上世纪90年代就着手与缅甸改善关系。首先在军事领域,印度同缅甸政府军开展了有限的交流。1994年5月,印度陆军参谋长钱德拉·乔希上将访问缅甸,这是1988年9月以来印度军方首次访缅;1995年,印缅两国根据1994年达成的协议展开了一场名为"金鸟"(Golden Bird)的联合军事行动,旨在打击边境地区的武装分离势力。2000年1月6日,印度陆军参谋长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利克上将率团访问缅甸。次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兼陆军总司令貌埃上将率团对印度进行了回访。西方国家认为这次军事互访是里程碑式的,意味着印缅多年以来的互不信任关系濒临解冻。7月初,马利克上将再次率团访问缅甸,并会见了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iii]2006年11月,印度国防部高官谢卡尔杜特与缅甸副大将、军政府第二号人物貌埃会面时,同意向该国提供"先进轻型直升机"、退役的T55主战坦克、口径105毫米的大炮、装甲运输车、弹药,并帮助其完成俄罗斯、中国战机上航空电子设备的升级。(虽然不清楚这些武器是否已抵达缅甸,有报道称交易已在2008年实施。)在这次会面中,印度还承诺,为缅甸军队提供打击反政府武装活动方面的培训。去年缅甸军政府镇压国内示威浪潮后,多个人权组织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对缅甸军政府实行武器禁运制裁。虽然这一呼吁得到了美国国内的广泛支持,但要说服长期替缅甸辩护的中国与俄罗斯绝非易事。印度悄悄暂停军火交易,不但可避免受到全面武器禁运的波及,还可以在各国争吵完毕后恢复。[iv] 近年来,印缅边境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化已初见成效。为了改善印缅边境地区的安全局势,有效打击边境地区的武装叛乱和跨国犯罪活动,两国政府建立了内政部长级会谈、边防部队间磋商以及地区边境委员会等机制。[v]印缅边境安全信息共享、联合巡逻与合作管理等机制建立以及后,两国边境地区反政府暴力及跨国犯罪活动已经明显减少,但印缅边境地区的安全环境仍然比较脆弱。[vi]特别是关于打击印度叛乱武装方面,印度指责缅甸军队大部分时间都是出工不出力,甚至缅甸军方会有人向印度反叛分子提前泄露印度军队的行动计划以换取报酬。[vii]从实际情况来看,印度的指责是有其根据的。众所周知,印度反叛武装在缅甸境内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罂粟种植、毒品叛卖和武器走私,而他们要想顺利进行这些活动就少不了向缅甸军队缴纳"好处费"。因此一旦边境上的印度分离势力被消灭干净了,那就无异于是切断了军方一条收获颇丰的财路,缅甸军队显然不会同意这么做,所以缅军与印度分离分子沆瀣一气的情况未必就不会发生。与此同时,印度和缅甸在打击跨边界的反印度政府武装叛乱问题上存在分歧。缅甸政府与"那加民族社会主义委员会(卡普兰派)"签署了有关在实皆省的三个行政區实行自治的协议,而这引起了印度政府的不满。虽然缅甸多次承诺打击境内的反印好战分子,但并未采取有效行动驱逐反印叛乱势力。[viii] 全国民主联盟上台执政后,为了巩固自身政权的稳定,民盟政府必定会对缅甸军队进行"大洗牌",以便从最大程度上消除军队对政局的影响力并解决军方独裁时期内部贪腐等一系列遗留问题,同时加强对军队的掌控。2016年以来,缅甸军方加强了对自身国内少数民族分离武装的围剿力度,这也间接打击了盘踞在印缅两国边境上的印的叛乱势力。目前看来,民盟政府统治下的缅甸军队将改变之前对印度叛乱武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开始在相关问题上同印度政府积极合作。[ix]再者加强同印度的安全合作同样有利于缅甸解决自身的少数民族武装叛乱问题,民盟政府会努力缩小同印度在相关问题上的分歧。 由于印缅两国隔海相望,因而海上安全合作成为两国安全合作领域的新方向。作为孟加拉湾沿岸的两个重要国家,印缅两国显然在维护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的海上贸易航线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x]印度前总理辛格于2012年5月29日在仰光的演讲中就指出"印缅需要拓展双边的安全合作,这不仅对维持边境地区的和平极其重要,同时也对保护加尔各答和实兑之间的贸易航线安全是必不可少的。"[xi]2013年3月9日,缅甸海军军舰抵达印度东部港口城市维萨卡帕特兰进行访问,随后两国海军在科科群岛附近海域进行了联合巡逻。这次海上联合巡逻行动对印缅两国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这是双方自2003年以来首次独立举行联合海军演练。同年7月,缅甸海军参谋长德瑞访问印度,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海军在联合作战、培训、后勤供应方面的合作,将现有关系提升到新水平,促进能力建设和能力提升"等方面达成了共识。2016年2月,两艘印度军舰访问缅甸仰光迪拉瓦港,随后印缅海军即就"举行联合军演与扩大防务合作"一事达成协议,这再次凸显出印缅海上军事安全合作不断深化的趋势。[xii]未来,印缅两国将在高级官员互访、舰艇互访、武器装备提升、人员培训以及机制建立等层面继续展开合作,同时双方还将寻求两国海军联合演习常态化。endprint 综上所述,印度与缅甸的国防安全合作是两国双边合作领域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印度需要缅甸拥有足够的实力来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和贸易线路的不受威胁;另一方面,缅甸也需要借助印度来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以对付国内的少数民族武装叛乱。因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缅甸政局民主改革的深入,印缅两国间的国防安全合作也将随之深化。 2、经济贸易领域 同军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有所不同,新上台的全国民主联盟政府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必然会实行更加自由的经贸政策以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我们都知道,军政府时期的缅甸被国际社会所制裁,而且军人们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也不太愿意与国际社会打交道。毕竟任何坚固的堡垒都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从最初的"苏东剧变"再到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导演的"颜色革命",许多的例子足以让缅甸的将军们对外来事物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事物充满排斥。受此影响,印缅的双边经贸往来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典型的例子是,1980年至1981年度,印缅双边贸易额只有0.124亿美元。[xiii]1994年签署印缅边境贸易(IMBBTA)协议后,两国边境地区主要是采用边境贸易方式开展双边贸易,但是仅允许12种商品交易。[xiv]除此之外,尽管印度商人在缅甸进行了投资,但是他们的这些投资却得不到任何官方保障。因为商人们开办的工厂、企业往往会被军政府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征收和"国有化",商人们甚至得不到有关的补偿。因此这也导致印度等外国商人对军人统治下的缅甸很少有投资的兴趣。 自2011年缅甸开始民主转型以来,随着印缅双边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在推进经贸合作领域方面的合作达成了高度共识,一系列机制化措施的建立使得印缅双边经贸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11月,印度政府在对缅甸的边境贸易中增加了22类商品,使两国之间的边境贸易清单从以前的40类增加到62类。[xv]此外,印缅两国政府已经达成默契,允许边境两侧40公里内同一族群民众进行自由贸易及走亲访友,[xvi]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另据缅甸国家计划与经济发展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30日,缅甸政府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已经达到441.24亿美元,实际FDI流入达340.59亿美元,其中印度位居第10位,约占缅甸FDI实际流入量的0.82%。[xvii]随着2012年11月缅甸联邦议会表决通过外国投资新法案,包括印度在内的外商直接投资即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xviii]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后,外国商人们对缅甸市场更加期待。民盟政府不仅会更加开放,还会纠正军政府之前的陋习。昂山素季已经表示,法制才是缅甸得以长久发展的关键,为了增强外商对缅甸市场的信任,民盟政府将建设廉洁的、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的司法机关,在缅投资的外商的合法权益将受到法律的保护。[xix]除此之外,缅甸议会还通过了新的《外商投资法》。我们发现,《外商投资法》中的一些条款对印度在内的外国投资者十分具有吸引力,比如取消了对外商投资额的最低限制;提供五年免税期(从正式投产的那年算起);提供长达7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政府担保不会对外资国有化;同时还为外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所得利润减免50%的税收(有条件地)。[xx] 我们注意到印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东向政策",而缅甸作为连接南亚次大陆与东南亚地区的陆地桥梁,其在这项政策中的地位无可替代。我们可以预见,民主变革后的缅甸将变得更加开放、自由,其在印度"东向政策"中的沟通作用将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缅甸,印度与东南亚国家的来往将更加便捷、频繁,印度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会更加密切、全面。可见,民主转型后的缅甸不只是促进印缅两国经济的发展,它对带动整个南亚——东南亚地区间的经贸往来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社会民生领域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军人封闭式统治让缅甸的发展极为落后,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极其低下,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民盟政府执政之后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完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缅甸庞大的市场需求显然对包括印度在内的外商资本拥有无法抗拒的诱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印度资本在缅甸的民生与基建领域已经占据了先机。比如,在缅甸的医药品市场行业,印度药品所占的比例达到了37%,对于外国企业来说这已是一个惊人的比例了。[xxi]近些年来,为了配合政府的"东向政策",将加强同缅甸的联系,印度企業更是在缅甸大兴土木,积极参与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著名的就有"加拉丹综合过境运输项目"、"印缅跨国铁路网络项目"以及"印缅泰三边高速公路项目"。[xxii] (1)"加拉丹综合过境运输项目" 整个项目由两部分构成:实兑深水港和货运码头建设工程及从实兑沿加拉丹河北上至加莱瓦的内河航道疏浚工程;从加莱瓦到米佐拉姆邦的高速公路建设。根据2008年印缅达成的协议规定,由印度政府投资该项目,两国企业合作开发,工程建设期限为5年;2012年两国首脑会晤后,工期缩短为3年。 (2)"印缅跨国铁路网络项目" 印度正在建设及规划的铁路有3条,分别是"德里—河内"铁路、"印度—新加坡"铁路和"实兑港—敏巫"铁路。2012年5月印度总理到访缅甸后,两国成立了"联合工作组",跨国铁路网络建设项目进入快速实施阶段。 (3)"印缅泰三边高速公路项目" "印缅泰三边高速公路项目"起始于印度阿萨姆邦的古瓦哈蒂,从印度东北穿越缅甸全境后进入泰国的湄索,全长1360公里,计划于2016年前完工。其中印度负责跨印缅边境地区路段的建设;缅甸境内的中间路段由缅甸政府负责,印度为其提供部分优惠贷款;而泰国政府则负责出资建设缅甸东南至泰国边境城市湄索这一路段。此外,印度还计划与东盟合作将"印缅泰三边高速公路"从泰国、柬埔寨延伸至越南的胡志明市。 印度在这些工程项目中付出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同时也为接下来印缅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加强同缅甸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的合作不仅给印度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同样对印度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合作,缅甸普通民众更容易将印度看做"真正值得信任的朋友"。除此之外,拉拢缅甸,是印度"向东看"战略的关键一步。根据该政策,所有邻国均是印度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最佳跳板。缅甸是"孟印缅斯泰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不但在这一地区能源和旅游等发展项目扮演重要角色,还有望推动印度东北部的经济发展。事实上,印度的真正用意之一,还在于遏制中国不断扩大的地区影响力。[xxiii]endprint 以往缅甸军政府为了巩固对内统治,在对外合作交流方面持消极态度。受此影响,外资参与缅甸民生基建显然困难重重。尽管印度从军人政府那获取了参与的"优先权",但是行动过程中难免受到种种束缚。上文中曾提到民主转型后,缅甸面临的首要任务便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因而,新执政的民盟政府必将对印度参与缅甸的建设大开绿灯。 (三)缅甸民主转型有利于印度边境地区和平稳定 1、难民危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的欧洲难民危机凸显出和平稳定的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安定是多么重要。在军政府时期,每年都会有因国内冲突而导致的缅甸难民涌入印度境内,这给印度尤其是东北各邦的治安带来了一定的压力。2016年民选政府上台后,缅甸即将开启新一轮的国内民族和解谈判,缅甸国内的紧张局势将有所缓解,这对印度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来说显然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消息。 2、我们知道,印度东北各邦同样活跃着不少的少数民族武装分离势力,他们的恐怖袭击是导致印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罪魁祸首。[xxiv]而民选政府上台后所发起的新一轮的缅甸民族和解谈判显然为印度国内的民族和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范,若印度国内民族矛盾得以解决,其边境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将迎来又一个全新的机遇期。 二、缅甸民主转型对印度的挑战 机遇和挑战从来都是并存的,印度在享受缅甸民主改革所带来的"红利"之余,同样面临其民主进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一)国际合作领域 军政府时期的缅甸由于其自身政权的特殊性质,它往往不受外国政府的欢迎(缅甸军方高层同样排斥外来事物影响缅甸),外国投资商并不被鼓励同这一时期的缅甸打交道。因而上世纪90年代印缅两国关系"解冻"后,印度资本进入缅甸市场并没有遇到很大的挑战,除去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印度在缅甸的投资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竞争对手。而缅甸民主转型后,印度企业的这一理想状态被打破了。为了显示对民选的民盟政府的支持,同时也为了加强本国对缅甸政府的影响力,欧盟、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为本国企业赴缅投资大开绿灯,西方企业纷纷涌入缅甸市场,印度商人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了。伴随着选择的多样化,缅甸市场对印度资本和商品的依赖性会大大降低,印度商品对缅甸的出口市场会呈萎缩态势,[xxv]印度必须想办法扭转这一趋势。 此外,印度在缅投资企业的工作效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下的,印度早就规划建设的大多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长期议而不决或工程进展缓慢。在军政府统治时期,印度企业的工作效率就远远低于他们的中国同行,往往是中国企业负责的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但印度方面却离完工还遥遥无期,例如上文曾经提到过的"印缅泰三国高速公路项目"和"印缅跨国铁路网络项目",连接印缅泰三国的高速公路和德里至河内的铁路建设工程早在2003年瓦杰帕伊政府时期就已经启动,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未完工,甚至有部分项目还没有开工。而且印度负责的工程似乎大都是虎头蛇尾,其质量往往存在问题。所以這也是印度企业在与中国同行的竞争中处于下风的重要原因。为了保证民众的满意度和支持率,新的缅甸政府在社会生活方面挑选合作伙伴时无疑实行高效者优先的原则。现今民主转型后的缅甸所可选择的合作对象范围更加广泛了,印度所面临的不仅仅只是中国人的竞争了。印度为了维持之前的优势地位,必须主动做出改变。 (二)外交领域 在军人执政时期,由于国际社会的制约,除去中国、泰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可供缅甸选择的外交对象并不多。所以上世纪90年代印度透露出改善印缅双边关系的想法时,出于缓解国际压力和减少对中国依赖性的考虑,缅甸很快就给出了积极的答复。[xxvi]如今缅甸民主转型已经开始,民选的民盟政府肯定会改善同欧美国家的关系,在改善缅甸外部环境的同时减少对印度的依赖,缅甸政府的决策将不再同以往那样向印度"倾斜"。从某种程度上说,印度对缅甸的外交可能不会再像军政府时期那么顺利。 有来往就会有矛盾,印度同缅甸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能达成共识。长达数十年的殖民地历史经验教训时时刻刻提醒着缅甸人要独立自主,缅甸肯定不会事事都让印度人感到满意。印度就曾经指责缅甸打击边境上的印度分离势力不力,并且不久后印度军队便越境进入缅甸对分裂分子发动了攻势。[xxvii]印度的这些举动显然侵犯了缅甸的主权,但由于当时军政府在许多事务方面需要印度的支持,所以缅甸选择了忍气吞声。现在民盟政府上台执政,缅甸的外部压力大大缓解,印度对于缅甸政府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缅甸绝对不会再容忍印度的类似行为。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缅甸甚至可能在某些事务上借助欧美等西方国家对印度进行制约,毕竟让印度在该地区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对缅甸是不利的。如何应对民主化缅甸外交政策的转向,尽可能地趋利避害,这对印度领导层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 (三)缅甸民主转型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印度决策的难度 由于军方在缅甸政局中的独特地位,再加上全国民主联盟是第一次执政,所以我们可以预见缅甸的民主转型进程也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一帆风顺。 自从1948年缅甸宣布独立以来,从1962年至2015年,有长达五十余年的时间由军方或明或暗地掌握着权力,而且缅甸军方领导人坚信军队才是缅甸稳定发展的基石,军方就等同于整个国家,没有军队的支持,缅甸就将走向奔溃。所以即便国内的民主力量赢得了2015年的大选,我们也很难相信军方会将手中的权力拱手相让。一旦缅甸的民主转型过于激进以致威胁到了军方的利益,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军队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干预措施,再次对国家实施直接管制。[xxviii]此外,全国民主联盟自从成立以来,一直作为在野的反对派存在,其对缅甸国内的社会经济事务都不甚熟悉。所以在2015年大选期间,民盟在涉及社会、经济的问题上很少给出详尽的答案,民众无法了解到具体的相关方针政策。但现在作为执政党,民盟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它必须出台解决有关问题的政策。endprint 因此,可以看出,尽管民盟政府是民选的政府,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官僚,其之前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未必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再加上民盟政府之前从未处理过相关政务,所以印度政府在同缅甸方面交涉有关事务时也许会面临事半功倍的窘境。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民盟政府的统治并不完全稳固,缅甸军方完全有可能伺机而动。所以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印度在制定对缅政策时不可能将宝完全押在民盟身上,印度对缅交往既要符合民盟的想法又要考虑到缅甸军方的感受,同时还要顾虑国内及国际社会等因素。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处于民主转型过程中的缅甸是考验印度政治家们真正实力的"验金石",处理好了民盟同军方两者之间的关系,印度在缅甸完全可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反之则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结语 缅甸的民主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缅甸国内以全国民主联盟为代表的民主进步力量同军方为主的保守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可以说缅甸现在是由两者共同执政似乎更为恰当,也就是说缅甸的民主化进程尚未结束,民主转型仍旧处于进行时。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以军方为首的保守集团仍将在缅甸的政局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形势短期内很难改变。 缅甸的民主进程虽然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其民主的趋势却是不可逆转的,缅甸作为印度的邻邦,其民主转型对印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上文中,已就民主化的缅甸给印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民主的缅甸对印度的国家利益既有积极因素也有不利之处,关键是在于印度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既然缅甸的民主变革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印度政府就应该主动在之前的对缅政策上做出一些改变,要主动去适应民主的缅甸,尽可能地为本国利益趋利避害,不要等到问题来了再时时被动、事事被动。当然这不仅仅只限于印度,这同样适用于其他与缅甸存在往来关系的国家和组织。 【参考文献】 [1]LAVINA LEE:"Myanmar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New Opportunities or Obstacles for India?",Contemparary Southenst Asia Vol.36,No.2(2014) [2]Vijay Sakhuja:"India and Myanmar:Choice for Military Cooperation" [3]Thin Thin Aung&Soe Myint:"India—Burma relations" [4]"Indo—Myanmar Relations in the Era of Phipeline Diplomacy",Contemparary Southenst Asia Vol.28,No3(2006) [5]LEE JONE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yanmars Transition",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2013 [6] 王卫:"缅甸军政府的转型及其前景展望",《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4期 [7]吴兆礼:"缅甸政治改革以来印度与缅甸关系的进展与趋势",《南亚研究季刊》2014年第2期,总第157期 [8]李昕:从"孤立"到"互联互通":印度对缅甸外交演变,《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1期 [9]彭念 张琪炘:"冷战后印缅海上军事安全合作评析",《战略安全研析》第131期 [10] Satu Limaye:"India-US and East Asia Relations: A Year of Notable Visits and Anniversaries," Comparative Connections: A Triannual E-Journal on East Asian Bilateral Relations,East-West Center,January 2013,p. 9. http:∥csis. org/files/publication/1203qindia_ asia. pdf. [11]"PM s Address to the Think-tanks,Intellectuals and Business Community in Yangon",May 29,2012,Yangon, Myanmar,http:∥pmindia. gov. in/speech - details. php? nodeid =1180. [12]"Indo-Myanmar Trade: India Adds 22 New Items",REDIFF,November 20,2012,http:∥www. rediff. com/money/ report/indo - myanmar - trade - india - adds -22 - new - items/20121120. htm. [13]C. S. Kuppuswamy: "India-Myanmar Economic Relations ", FPRC Journal,2013 ( 3 ), p. 187. http:∥ www. fprc. in/pdf/J -15. pdf. [14]李晨陽 瞿健文:"试论1988年以来印度与缅甸关系的发展",《南亚研究》2005年第2期 注释: [i] 缅甸军政府2003年8月宣布了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政治路线图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恢复中止8年的制宪国民大会、全民公决新宪法草案、依法举行大选和组成新政府等。endprint [ii] LAVINA LEE:"Myanmar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New Opportunities or Obstacles for India?",Contemparary Southenst Asia Vol.36,No.2(2014) [iii] 李晨阳 瞿健文:"试论1988年以来印度与缅甸关系的发展",《南亚研究》2005年第2期,第20页 [iv] Vijay Sakhuja:"India and Myanmar:Choice for Military Cooperation" [v] Satu Limaye:"India-US and East Asia Relations: A Year of Notable Visits and Anniversaries," Comparative Connections: A Triannual E-Journal on East Asian Bilateral Relations,East-West Center,January 2013,p. 9. http:∥csis. org/files/publication/1203qindia_ asia. pdf. [vi] 吴兆礼:"缅甸政治改革以来印度与缅甸关系的进展与趋势",《南亚研究季刊》2014年第2期,总第157期,第22页 [vii] LAVINA LEE:"Myanmar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New Opportunities or Obstacles for India?",Contemparary Southenst Asia Vol.36,No.2(2014) [viii] 李昕:从"孤立"到"互联互通":印度对缅甸外交演变,《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1期,第54页 [ix] Vijay Sakhuja:"India and Myanmar:Choice for Military Cooperation" [x] 吴兆礼:"缅甸政治改革以来印度与缅甸关系的进展与趋势",《南亚研究季刊》2014年第2期,总第157期,第23页 [xi] "PM s Address to the Think-tanks,Intellectuals and Business Community in Yangon",May 29,2012,Yangon, Myanmar,http:∥pmindia. gov. in/speech - details. php? nodeid =1180. [xii] 彭念 张琪炘:"冷战后印缅海上军事安全合作评析",《战略安全研析》第131期 [xiii] 参见印度商工部商业局进出口数据库,http:∥commerce. nic. in/. [xiv] "Indo-Myanmar Trade: India Adds 22 New Items",REDIFF,November 20,2012,http:∥www. rediff. com/money/ report/indo - myanmar - trade - india - adds -22 - new - items/20121120. htm. [xv] "Indo-Myanmar Trade: India Adds 22 New Items",REDIFF,November 20,2012,http:∥www. rediff. com/money/ report/indo - myanmar - trade - india - adds -22 - new - items/20121120. htm. [xvi] C. S. Kuppuswamy: "India-Myanmar Economic Relations ", FPRC Journal,2013 ( 3 ), p. 187. http:∥www. fprc. in/pdf/J -15. pdf. [xvii] 参见缅甸国家计划与经济发展部网站,http:∥www. dica. gov. mm/dicagraph1. htm. [xviii] 吴兆礼,"缅甸政治改革以来印度与缅甸关系的进展与趋势",《南亚研究季刊》2014年第2期,总第157期,第22页 [xix] LAVINA LEE:"Myanmar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New Opportunities or Obstacles for India?",Contemparary Southenst Asia Vol.36,No.2(2014) [xx] LAVINA LEE:"Myanmar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New Opportunities or Obstacles for India?",Contemparary Southenst Asia Vol.36,No.2(2014) [xxi] Thin Thin Aung&Soe Myint:"India—Burma relations" [xxii] "Indo—Myanmar Relations in the Era of Phipeline Diplomacy",Contemparary Southenst Asia Vol.28,No3(2006) [xxiii] 中国与印度存在边境争议;两国边境线1962年还曾燃起战火。北京打算利用缅甸来发展偏远的西南地区(如云南省),并希望加强与缅甸在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方面的合作,从而满足其随经济增长而快速膨胀的能源需求。 [xxiv] LAVINA LEE:"Myanmar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New Opportunities or Obstacles for India?",Contemparary Southenst Asia Vol.36,No.2(2014) [xxv] LEE JONE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yanmars Transition",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2013 [xxvi] LAVINA LEE:"Myanmar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New Opportunities or Obstacles for India?",Contemparary Southenst Asia Vol.36,No.2(2014) [xxvii] LAVINA LEE:"Myanmar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New Opportunities or Obstacles for India?",Contemparary Southenst Asia Vol.36,No.2(2014) [xxviii] 王衛:"缅甸军政府的转型及其前景展望",《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