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湿猴理论被科学的寓言


  流言:五只猴子关在笼子里,笼子中有个梯子,梯子上有串香蕉。每当猴子尝试拿香蕉的时候,会触发一个机关,向所有的猴子泼冷水。一段时间后猴子们老实了。此时若用一只新猴换出笼内的一只,新猴刚准备拿香蕉,就被另外四只猴一顿好揍。于是,大家都安静了。 如此重复用新猴置换出经过水淋的猴,最后把所有五只老猴全部取走。这时奇迹发生了,五只新猴都没有淋过水,但是它们都不去碰那个香蕉。因为它们知道,碰香蕉会被别的猴子打。但至于为什么会被打,它们谁也不知道。 真相:
  慢慢成为科学实验的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中有被淋湿的猴子,有恶作剧的科学家,还有对特定社会关系的隐喻。后来由这个故事还总结出一个名词:"湿猴理论(Wet Monkey Theory)"。不过,这个"理论"实在是有几分都市传奇的味道。它究竟是从哪来的,又是如何传播开的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个故事的出处还是比较清楚的。大多数网站都提到,它出自一本名叫《为未来竞争(Competing for the Future)》的商业书籍(谷歌图书已经有电子版[1])。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是加里·哈梅尔(Gary Hamel),美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另一位是普哈拉(C. K. Prahalad),密西根商学院的企业管理教授。 他们在书里说,是从"一个朋友"处听来的实验。这个所谓的"实验"是否真实存在我们下文讨论。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将这个真实性存疑的"实验"写成通俗读本,引入大众文化圈的,正是这本商业管理领域的书籍。而最早将这个书本上的故事转载到互联网上是一家商业网站,他们则对这个故事有明确的定性,称它是一个"寓言"(fable)[2]。 或许是受限于2000年之前网络的不发达,早先这个故事流传得并不广泛。直到21世纪,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这个故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近三年。在传播的过程中,"湿猴理论"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提到它是从哪来的,也忘记了它本是一个商业寓言,而是将其描述得越来越像是真实的科学实验。 它的细节也在传播中逐渐变化:不同版本中,猴子的数量各有不同;实验的步骤发生了改变;用作负面刺激的冷水也被改成了电击。最令生物学家抓狂的是,故事的某个中文版本中甚至出现了详细的实验数据[3]!显然作者唯恐它不像真实的实验,不惜"杜撰数据"(话说这可是学术圈的大忌)。 在论述这个"实验"之后,各家都有对它的解读:有的教育人们不要扼杀新人的积极性;有的拿这些猴子作为模型讨论企业文化;还有的从中看到了人性的险恶。不过不管细节怎么改变,"实验"的流程、结果都与《为未来竞争》中那个寓言大致是一致的。
  猴子,猴子!你湿过么?
  既然故事本身只是个寓言,那么在真正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中,有没有人做过类似实验呢? 拿猴子作为实验对象的科学研究确实不少。不过,流言中那样向猴子泼冷水不让它们吃香蕉的实验是真没有。这个"实验"从它的设计本身来说就是极不规范的。既没有对照组,也有没任何措施排除干扰因素。而且在香蕉面前,猴子真的会止步于冷水吗?德克萨斯大学的人类学教授布兰布利特(Dr. Claud Bramblett)与猴子们共处了30多年,他对这个故事是这样评价的:如果你把香蕉放在猴子够得着的地方,就别想再拿回你的香蕉(大意如此,原话见参考资料[2])。 文献检索也没有发现与故事中的描述完全一致的实验。与之最接近的实验,是由斯蒂芬森(Stephenson)在1967年针对恒河猴(一种猕猴)的一项行为学研究[4]。因为年代久远,这篇文献已经很难找到了。好在很多其它的文献都引用过它,我们还是能够间接的了解这个实验的情况。 在这个实验中,相同性别、相同年龄的猴子被两两关在一起。在它们身边有一个装置,若是触发则会受到惩罚(没有提到惩罚的具体方式)。配对的两只猴子当中,其中一只受过训练,知道这个装置的作用;而另外一只未受训练的却不知道。 实验者观察到:一只受训练的猴子会在它的"室友"靠近触发装置时,伸"手"将它拉开;还有两只受训练的猴子则是露出威胁的"面部表情",同时身体摆出害怕的姿态。而有过上述经历之后,那些未受训练的猴子在单独与装置关在一起时,触发装置的次数大大减少了(和没有配对经历的普通猴子相比)[5]。 受限于当时的理论与技术,这些行为并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不过这个实验却很经典,被之后的多篇科研论文和出版书籍引用。谣言粉碎机调查员推测,流言中这个寓言故事的撰写者,很可能也是受了这项研究的启发。 斯蒂芬森的实验与"湿猴理论"中的描述有以下两点区别:1,实验没有提到梯子、泼水等复杂的设置,也没有作为奖励的香蕉,只有作为惩罚的刺激;2,实验只是偶尔观测到猴子的阻止行为,也不能确定这种行为的动机,这与群猴不约而同攻击新来的猴子以阻止它触发惩罚当然不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斯蒂芬森的实验,其意义在于研究在灵长类动物中,后天学会的行为是如何在交流中被传递的。这是动物行为学领域的一个很基础的课题,远远不能用管理策略、人性等概念去解读。
  为什么要追究猴子的故事
  不出所料,这又是一个被当真了的想象。不过,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故事原本就不是在讨论科学。为什么要和一个管理学上的小寓言较真呢?谣言粉碎机,认真你就输了! 但是,谣言粉碎机调查员认为,或许这个故事在管理学中有一定的意义,但如果把它当做真实的科学实验,则会加深公众对科学研究的误解。在科学研究中,实验是用来验证某种假设的,而不是用来类比、隐喻某种现象的。 而且科学实验力求严谨,除了上文提到的要设置对照组(例如斯蒂芬森的实验中就对比了没有配对经验的普通猴子的情况)、排除干扰因素(例如选用同样性别、同样年龄的猴子),在结果解读时也必须谨慎,避免过分联想,无限引申。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是建筑在单独某一个实验结果上面的,而是要经过认真、反复的讨论和验证,积累足够的实验结果后,才会逐渐被科学共同体所接受。科学借此来保证它自身的正确性,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这就是科学值得相信、值得依靠的原因。但是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某项科学实验发现……,这说明……"这样的描述。 严格说来,这样的描述并不能全面展示真正的科学研究,它省略了这项研究之前的长期积累,以及这项实验有关的质疑、讨论与验证过程,会使人误以为一次成功的实验就能总结出巨大的科学理论。事实上,当我们谈论科学研究时,我们谈论的是枯燥、反复、艰苦的工作所获得的海量的、可靠的数据,而非仅仅是一些异想天开的实验。 结论:谣言破解。"湿猴理论"首次出现是在一个管理学方面的书籍上。它所描述的实验,经过仔细的文献检索,仍然无法在现有的学术资源中找到与之相符的研究。根据科学研究的一般要求和文献发表、引用规则,基本可以判定这样的实验并不真实存在。这个寓言故事在管理学上或许有一定的意义,但它涉及的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则是不严谨的。真正的科研不是这样做的。
  参考资料:
  [1]Competing for the future.Gary Hamel,C. K. Prahalad
  [2]Please Don"t Feed the Consultants
  [3]企业文化建设
  [4] Stephenson, G. R. (1967). Cultural acquisition of a specific learned response among rhesus monkeys. In: Starek, D., Schneider, R., and Kuhn, H. J. (eds.), Progress in Primatology, Stuttgart: Fischer, pp. 279-288.
  [5] Rosenblatt, J.S, et al. Social Transmission of Acquired Behavior: A Discussion of Tradition and Social Learning in Vertebrates.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BEHAVIOR. 1976, VOL 6.
  本文来源果壳网(guokr.com)
网站目录投稿: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