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在市直属学校各高考点全面启用了自行开发的校园食品安全云守护平台。绍兴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原"阳光厨房"的基础上应用AI和物联网技术,目前已实现9项不规范操作行为和6项环境设备异常状态的精准管控。该系统开发了18项风险管控场景,从以往单一的"后厨可视",全面升级为违规行为和设备环境"可识别、可抓拍、可感测、可远程、可示警"。此外,平台还充分发挥大数据治理的作用,建立一张全天候全维度数字防控网。 利用先进的智能设备,借助科技智慧的力量,通过"机防"实现对学校食堂经营行为的全程、全天候监督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消除食品安全监管的时间、空间死角,填补传统的人员监控可能存在的漏洞,大幅度降低校园食品安全风险。但是,"机防"不是万能的,不能因为有了"机防"就忽视"人防",更不能让必要的人防"退位"甚至"缺位",形成新的监管漏洞,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在"机防"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人防"策略,重新部署人防的重点领域、环节、措施,构建"机防"加"人防"的安全监管体系,织密织牢食品安全监管网,确保师生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监管范围方面,要对"机防"可及的领域进行必要的延伸。比如食材的选用,"机防"的监控重点在采购后的食材加工,限于对食堂经营者操作行为和食堂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但对食材进入校园、进入食堂前的采购过程少有关注。相应地,要将"人防"工作的重点和重心外扩、前移,通过食材溯源、食材经销人登记备案,查看相关食品合格证、采购票证等手段,加强食材安全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不卫生、不健康、不安全食材进入校园食堂,把好食材入口安全关,让学生吃得健康。 监管环节方面,要在"机防"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密化。比如对食堂从业人员行为的监控,"机防"只能做到对人员着装及加工流程等表面行为的粗放式监督,无法做到对食材加工过程中,诸如营养均衡、安全搭配等较深层次问题的关注和管控,而饭菜留样一般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才会调取查验。因而,"人防"工作要由餐后备查改为提前介入,不定期进行餐前抽检抽验,守好最后一道关,降低学生用餐风险,让学生吃得安全。 监管措施方面,除了学校严格监管、食堂经营者严格自律之外,在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权利部门监管的基础上,可适度引入学生、家长等校内外监督力量,搭建学校食堂安全监督平台,畅通意见建议反馈和评价投诉渠道,以监督促改进,以评价促提升,为学生提供健康、安全、优质的供餐服务,让学生吃得舒心。 "机防"可以部分替代"人防",但不意味着有了"机防"就可以放松"人防",甚至丢了"人防"。只有"机防""人防"并重,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充分、全面的食品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