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分神作跟拍年这个中国黑户的故事看哭了千万日本人


  经常有人问到关于阶级的问题,比如穷人要如何翻身,底层阶级要如何上行,普通人如何改变自己乃至家庭命运。
  今天,临公子想聊一部特别的纪录片。
  华人导演张丽玲用了10年,跟拍一家三口的聚散离合,制作成这部名叫《含泪活着》的纪录片。2009年在日本上映,在没任何宣传情况下,票房居然打败了同期上映的《阿凡达》,成为当年票房No.1。
  豆瓣评分高达9.2分。
  我第一次看到这片名,觉得有几分煽情色彩,可看完之后,除了难以描述的感动和震惊,更多的是对主人公丁尚彪,和他的妻子及女儿的敬意。
  这是普通的三口之家,却又是如此不普通的三口之家。
  01、启程
  1989年6月12日,35岁的丁尚彪在上海虹桥机场与妻子和女儿告别,去往日本。
  这趟行程,没有退路。
  老丁初中毕业后成了知青,下乡到安徽农村,回到上海后年纪已经不小了,加上没有什么技能,成为最普通的底层工人,在食堂做薪资微薄的炊事员。
  他每天都想着怎么多挣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35岁这年,他花5毛钱买到一份日本高校招生资料,他将其视为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决定孤注一掷。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他要上大学。
  妻子陈忻星也支持他。
  于是他们花了两个月时间,找亲朋好友借了42万日元——相当于他和妻子不吃不喝15年的工资总和。
  老丁满载憧憬,风尘仆仆地来到日本才发现:语言学校位于北海道极其偏僻的地方,人迹罕至,附近是废弃的煤厂。
  原以为到了日本就等于成功了,没想到,只是个起点。
  而且还是个糟糕的起点。
  老丁为了留学负债累累,同时还要承担高昂的生活费和学费,要尽快打工还债。可在穷山僻壤,连很多当地人都找不到工作。
  没办法,他只能逃出学校跑到东京。
  雪上加霜的是,他在东京的转校申请未能得到通过。这么一来,他失去了在日本合法滞留的签证和自由回国的机会,"黑户"也无法合法求学和就职,只能打些杂工。要么就只能回国,下半辈子打工还债。
  弗兰克尔 《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
  "人类最后的自由,在已给定的环境下选择态度的自由。环境可能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唯有改变自己的态度。"
  此时的丁尚彪做了一个影响未来15年,甚至影响他这辈子的决定——
  送女儿出国念一流大学。
  用老丁的话说他好不容易出来了,"就像赛跑一样,这个接力棒我已经拿了跑了那么远,所以我的目标再把这个接力棒最后交给女儿。"
  丁尚彪改变了想法,可不变的是,他依旧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02、打拼
  单枪匹马身在异乡、加上黑户身份,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注定不好过。
  为了挣钱:老丁在日本同时打3份工,一天忙碌十几个小时,等做完最后一份工作下班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连末班车都没有,他只能沿着铁轨步行回到狭小的出租屋。
  为了省钱:回到家他要自己做饭,买前一天最便宜的菜。出租屋没有厕所和淋浴室,半夜澡堂也关门了,老丁就用塑料布在厨房围出块小地方洗澡。
  还要面对家人的质疑:家人一直劝他回国,他铁了心要留在日本打工。妻子都怀疑他在日本是不是"有人"了。老丁说,钱全部都寄给你了,都是为了孩子以后留学啊。
  其实远在上海的家人也不好过。
  妻子陈忻星省吃俭用,丈夫寄回来的钱除了还债,她几乎没用过,想给女儿攒足学费。日常生活就靠她在针织厂的微薄收入支撑。
  她默默坚守着两人的约定。
  好在,女儿丁晽特别懂事争气,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丁晽在复旦大学附中读高三这年的生日,父亲通过上海的广播电台,点播了歌曲送给她。她珍惜地保存着这段录音。
  苏芮的《牵手》,里面的歌词可以说是一家三口的真实写照: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
  …… 也许有了伴的路
  今生还要更忙碌
  所以牵了手的手
  来生还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没有岁月可回头
  节目组到上海拍摄老丁的妻子和女儿时,老丁拜托纪录片节目组,将拍他在东京的录像带给妻女看。
  母女顿时泪流满面。
  真的8年未见了。
  1997年,女儿丁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以后你要自己一个人去闯了。
  -我们都老了。
  去美国前一夜,陈忻星对女儿说。
  从此三个人,分隔三地,天各一方。
  03、见面
  最让我泪目的,是两次见面。
  丁尚彪到日本的第8年,女儿去美国上大学,中途在日本有24小时的中转时间。
  离开时女儿还在上小学,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18岁少女。在日暮里车站相见时,父女之间隐隐有些陌生,但任凭时光如何磋磨,都挡不住血浓于水的亲情。
  简单朴实的对话,让人欣慰的同时又鼻子隐隐发酸。
  "你长高了。"
  "这鞋子跟高"
  "你要好好减肥了。"
  "用不着减肥。"
  "你开双眼皮了。"
  "你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段等下减掉。"
  老丁带女儿去他第一份打工的地方吃饭,骄傲地向认识的店员介绍:"这是我女儿,要去美国读书了。"还带女儿看了他刷碗的地方——
  就是在这里,他不知疲倦地一个个地刷脏碗,一点点地凑够了女儿的学费。
  24小时一晃而过,由于没有合法身份,老丁不能送女儿去机场只能在前一站下车。
  父女默默无言,谁都不想表现出太多难过让对方担心。
  "你哭了吗?"
  "你不要哭。"
  丁尚彪到站下车后,久久地凝望着车上的女儿。
  此时丁晽拼命捂着嘴,不敢回头,却再也无法控制地落泪。
  丁尚彪到日第13年,妻子去美国看望女儿在东京转机,他们终于有了72小时的相处时光。
  这次相遇着实来之不易。
  女儿出国读书后,陈忻星向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申请赴美签证去看望女儿,被拒签,再申请,再被拒签……5年,提交了11次,全部被拒签。
  第12次申请时,获得了签证。
  分别13年,这是夫妻见面的唯一机会。
  去接妻子的路上,老丁还在认真地计划着这三天要带妻子去哪些地方、去吃什么好吃的,考虑要说什么话,要做什么事。
  而真的见面时,两人只是笑着。
  老丁的眼神几乎没有离开过妻子。
  第二天,老丁拿着攻略带妻子逛东京。
  他们看樱花、逛公园、去寺庙虔诚祈祷、和坐在草地上的年轻人合影……脸上洋溢着许久未见的笑容,如普通的幸福夫妻那样。
  72小时匆匆而过。
  最后一天。
  像5年前那样,老丁送妻子去机场,他只能在前一阵站下车。
  像5年前那样,两人一路无言,彼此按下涌动的情绪。
  陈忻星不敢看丈夫一眼,直到列车启动了,她才匆忙抬手权当告别。等开车许久,她才绷不住开始啜泣。
  而丁尚彪此刻依然站在空荡荡的车站,看着妻子离去的方向默默擦泪。
  他不知道下一次见到妻子将是什么时候了。"这个就是人的生死别离啊", 老丁红着眼眶说。
  父辈爱情里最隐忍、最含蓄、最深沉的那面,莫过于此。
  04、团聚
  女儿在美国非常用功,一路读到医学博士,即将毕业成为妇产科医生。
  老丁直到这时才决定,结束异国打工生涯,离开日本回国。
  2008年丁晽结婚,老丁夫妇随后来到美国。一家人结束了分居多地的生活,终于团聚了。
  不过,忙碌的丁尚彪已经闲不下来了,继续辛勤积极地打工,还拿到了纽约当地协会颁发的优秀工作奖。
  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是从中获得了尊重,融入了当地社会。
  05:
  丁尚彪是无数普通人的一员,甚至可以说,他比一般人的运气更差、手上的牌更糟。   童年时遇到自然灾害,饭都吃不饱;   读书时遇到"上山下乡",黄金年纪只能在乡下干农活;   回到上海,年龄大了没文化又没一技之长,只能做底层的炊事员;   想用知识改变命运,借钱透支了家庭未来15年的收入,又被现实"欺骗"陷入绝境;   想用双手让家人生活得更好,却不得不与家人分离、独自在异国打黑工15年。   简直是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的人生啊。   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人——   他够坚韧。默默承担着别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过程中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要送女儿出国读一流大学""要改变家庭的命运"。   他够勤奋。同时打三份工,8年没请过一次假。休息日用来把钱汇款给家里。由于常年过度劳累,老丁才40多岁牙齿就脱落了好几颗,连上楼梯都有些摇摇晃晃。   他够拼命。在他看来,人总是要有一种拼命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干什么都不行。这种拼命其实来源于强烈的信念感。"努力工作,努力把孩子培养出来。"   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人,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家庭,合力奋斗改变了自身命运。   纪录片播出后,很多人质疑丁尚彪的做法是否过于激进?是否值得?   可什么叫值得呢?   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没有谁能对谁感同身受,值不值得也只有当事人自己说了才算。   很多人生活安逸却天天喊着无聊,想改变命运却不愿付出代价,丁尚彪用牙关紧咬的15年,改变了自己和家庭原有的轨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他的信念足够强烈,强烈到可以接受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去实现梦想。   除了坚持,过程中也有勇气和智慧。   说个细节吧。   老丁虽然打黑工,但还是坚持像日本人一样纳税。一来,考虑到万一被警察查身份,有税单就能从容些,二来,有了税单就可以去考各种资格证。   正因如此,老丁为了避免失业,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一口气获得5份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纪录片在日本上映后,制作团队原先非常担心日方会不会追究其黑户的事。结果不仅没有任何人追究,该片还荣获"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纪录片大奖。   离开日本之前,丁尚彪说的几句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脑海里:   "15年前走到这里,一直在想人生是很悲哀的,   人是很脆弱的。   但是人生是值得珍惜的,   (这是)很高兴的人生。"   这是一个人奋斗的故事。   这是两代人携手改命的故事。   这是三口之家一天复一天,一月复一月,一年复一年,用15年的坚守让梦想成真的故事。   希望这部片,能带给平凡的我们好好生活的勇气。   参考资料:   1、张丽玲|纪录片《含泪活着》   2、酷玩实验室|跟拍10年,豆瓣9.1,这个中国"黑户"的故事看哭了千万日本人
网站目录投稿:代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