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演讲的力量普通人逆袭的个法宝从普通


  文/镜晓娴
  普通人逆袭,靠的是什么?
  普通人逆袭,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你是否选对了事情?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在选对了事情之后,才轮到把事情做好,和做事情的技巧和方法。否则,别说通过努力逆袭,事情选错了,不努力还好,你越努力越有可能陷入僵局,甚至会陷入困境。
  那对于一个没有资金、好的家庭背景、人脉,甚至没上过好大学的普通人,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情,才是人生的出路呢?
  有个出生在河北农村的姑娘,父母都没读过什么书,家里除了姑娘,还有她的三个哥哥,所以日子过得非常苦。这姑娘非常努力,考进了北大,但北大并没让女孩有好的发展,毕竟能考上好大学的人,还是很多的。所以姑娘就思考出路在哪里。
  偶然的机会,姑娘参加了《超级演说家》演讲比赛,从来没有演讲经验,最后却获得了演讲冠军,获得冠军后,这姑娘在某平台讲了一次课,售价99元,有100多万人来上课,姑娘的人生一夜之间从寒门学子,到年入过亿的知识网红,这姑娘就是刘媛媛。
  让普通人逆袭的,往往不是学历、背景和家世等等外在条件。而是一个人对于逆袭的认知。如果你问一些成功人士,作为普通人,做什么事情可以快速崛起,他们一定会给你三个答案:阅读、写作、演讲。
  但即便知道逆袭的答案,还是会有很多人说,道理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那为什么道理知道,却做不到呢?
  衡量知道唯一的标准,是行动的改变,而非口中的知道和感觉。
  有次我参加一个演讲活动,遇到了一段经典的对话,观众问:"为什么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演讲者回答:"真正知道道理的,其实过的都还不错。"
  衡量知道唯一的标准,是一个人行动是否有改变,而非口中的知道和感觉知道。而逆袭的核心就是通过改变行动而改变命运,而非仅仅知道就能改变命运。
  比如,刘媛媛原以为考上北大能改变命运,马上行动考上了北大,后发现仅仅上北大不足改变命运,又马上行动参加了演讲,最终获得了演讲冠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但一定还会有人说,阅读、演讲和写作,都不会呀。逆袭从来都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学也不做。就拿演讲来说,在《演讲的力量》一书中,一个没有任何演讲经验,7岁的非洲小孩,都能站在拥有几亿观众的TED演讲台上做演讲,最后还获得各所名牌大学的橄榄枝。
  所以,只要你愿意行动,生命就会还你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原理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而《演讲的力量》这一本书,就足以让不会演讲的人快速入门,按照书中的方法练习,一个人的表达能力,足以轻松超越80%以上的人。
  为什么要从演讲开始?演讲是一种输出,在演讲的背后,其实是包含了阅读和写作的,你学会演讲,事实上等于学会了演讲、阅读和写作三个技巧,为什么呢?
  4个步骤,小白也能成为演说家
  《演讲的力量》作者叫克里斯·安德森,是一名因创业失败快要破产的创业者,在他创业失败前收购一个公益演讲平台TED,来参加演讲的人,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演讲活动所有费用是通过卖演讲门票来的,每年都有800多人来参加,其中不乏一些像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这样大咖。
  安德森接手后就开始准备下一场演讲活动,但安德森先生也是出生于普通家庭,并没有好的家庭背景和人脉。虽然往年来参加的人很多,但他一个也不认识,他接手后几乎没人买票,于是安德森就一个个拜访,一个月下来就卖掉几张票。
  被逼急了的安德森先生,在TED前创始人举办的最后一场演讲活动上,毫无演讲经验的他硬着头皮,做了一场18分钟对TED演讲平台的展望演讲。当时,面对800多双眼睛,因为过于紧张站都站不住,只能坐在一张凳子上演讲。演讲结束后,全场都站了起来为安德森先生鼓掌,当场就卖出了200多张下一场演讲门票。
  这短短十几分钟,不仅让TED成为了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演讲平台,而且安德森先生的公司,因为演讲获得了投资起死回生。至今为止18年过去了,数百人因为在TED上演讲,有获得投资的、名牌大学邀请的、挽救濒死企业的等等,最终成功逆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于是,安德森先生多年来,把培养优秀演讲者的经验和方法,写成了《演讲的力量》,书中从如何找到演讲主题,到如何收尾都有详细的步骤。但我根据便于执行为前提,把演讲方法整理为5个步骤,如果你想更好掌握的细节,可以精读此书。
  001、演讲的第一步,是学会阅读,找到重要资料
  会阅读有多重要?读一篇文章,会阅读的人,一眼就能找到文章核心内容。不会阅读的人,看完了说一句:"艾玛,写的真好啊"。好在哪里?不知道。
  刘媛媛在参加演讲比赛时,并非开始就获得第一名的,第一轮结束后差点被淘汰,只有鲁豫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回家后刘媛媛用了3天,收集了几百位著名演讲人的文章、视频、书籍,学习从语气、动作到表达的技巧。短短一个星期演讲技巧就突飞猛进,最后干掉了硅谷有丰富主持和演戏经验的美籍华人,以及拥有炉火纯青演讲技巧的鬼马书生,成为了这场演讲比赛的赢家。
  刘媛媛夺冠凭的是什么?就是学习能力,如果不去寻找这些资料,即便有这些资料不知道如何抓住重点,她还能成功吗?可能未必!
  而学习能力哪里来的?就是通过阅读不断完善升级知识体系,刷新原有认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而来的。想学会演讲,首先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002、学会摘录,是做好演讲的关键,会记录才能会写作
  或许有人说,阅读很难啊,读不进去啊。那是因为你没有目标,所以才读不进去,根本不是你的能力问题。刘媛媛的阅读目标是成为演讲冠军,所以三天搞定众多书籍和资料;我一天读一本书,写一篇书评,目标是为了在偏远贫穷地区,建立公益图书馆,让更多人可以通过阅读改变命运。
  有了目标就有了阅读动力,而能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条件。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靠灵感输出,你坚持不了几天了。可能又有人说了,不会写作啊!
  写作,并非是让你一开始就成为富兰克林这样的著名作家,大多数人放弃写作,就是因为一开始就想一篇文章,写出个名气,这种可能性太小了。
  练习写作最好入门的方法是摘录。如果你实在没有基础,你就把读过的书,重要的核心内容都摘录下来,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半年后你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我在报社的时候,有位作者第一篇文章就上头版,他就是这么干的。而刘媛媛同样也是记录收集的书籍和所有资料的重要核心内容。
  003、好演讲的核心,用逻辑递进结构,满足观众核心需求
  满足前两个条件,第三步你需要做的是,根据来听你演讲的群体,分析出他们的核心需求。比如,安德森先生为什么能十几分钟卖掉200多张票?就是因为他演讲核心是,通过演讲来解决为世界解决问题。这么大的宏伟目标谁不想参与呢?
  所以,你面对什么人群,就要找到他们的需求,演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你通过讲话,表达你解决问题的观点和具体的方法,以及最后大家能够获得什么好处。演讲并不是要说自己很厉害,展现自己,这一点一定要注意。TED演讲台上,曾经有位很厉害的嘉宾,上来说自己牛被观众鄙视,结果惨淡收场。
  《演讲的力量》书中有句话,我印象很深。说演讲其实就是给观众送礼物,什么礼物呢?一个解决难题的方法、一个刷新认知的观点等等。总之,演讲主题一定要站在观众需求的角度上,去为观众解决问题的,而不是自嗨。
  而演讲的递进结构是:第一、从一个故事说出要解决的问题;第二为什么要解决问题、第三、不解决问题有什么坏处,第四、解决后有什么好处;第五、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是什么,第六、最后是呼吁行动的美好愿景。
  其实写作也是这个逻辑。所以,你会发现,演讲会了,阅读和写作也就会了。但做好一次好的演讲,你不仅需要把握好结构和递进关系,还要写好逐字稿,进行排练,练的次数越多,成功概率越大。
  004、掌握演讲的多种形式,会变通,人生才有更多可能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讲,哪有什么演讲的机会啊?一个人之所以不能突破成长瓶颈,就是做了知识的奴隶,知识是什么?是改变我们行动的工具,工具怎么用还不是你说的算?如果你被工具左右,那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局。
  演讲就止面对几百人一个形式吗?大家认为我写文章,是不是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一种演讲?无论学习、生活或工作,不被固有思维束缚,能够举一反三,突破惯性思维,你才有技能超越他人,实现逆袭。
  面对几十人、几百人的演讲机会是不多,但你可以制造,怎么制造?做一场社群分享、在某个平台写文章等等,只要你是面对大众,输出你的观点的,本质上来讲都是属于一种演讲。
  而在你开始练习的时候,写作可能是提升演讲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写作有基础了,再去社群做分享,再去卖课程做导师,粉丝多了最后再几十人几百人做分享,这都是一种演讲,也是普通人最好的逆袭路径。
  把不会的学会,是改变命运亘古不变的永恒
  文章的最后,我想对我的粉丝们说一句话。很多粉丝给我留言,说自己对于每天读一本书,写一篇书评只能望洋兴叹。我想说,最初我也是做不到的,我经历了3年的学习,和不断试错迭代,走了很多弯路。而且这期间没有任何人是支持我的,连我亲妹妹都是反对的。说公司做的好好的,干嘛这么辛苦去读书,读书把人都读傻了。
  这让我真的体会到,成功路上真的是不拥挤的,且不被理解的。但你只有去做别人不能轻松做到的事情,你才能获得别人获得不了的机会。如果人人都觉得是机会,那还能算机会吗?如果一件事情,你轻松就能做到的,它还能改变你的命运吗?
  把不会的学会,才是改变命运亘古不变的唯一途径,没有人可以轻轻松松成功。我们也不要奢望在做的时候,获得别人的支持和鼓励。就现在而言,国民阅读总量不足5%,你很难跟一个不在同一频道的人,把话说到一个点上。
  甚至你们的价值观和需求也一定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你发现都一样,说明你做的事情,并不具备改变命运的力量。对于演讲也是一样,少数人会才是逆袭的机会,每个人如果都一上来就跟马爸爸一样的演讲一番,你还有机会吗?共勉!
网站目录投稿: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