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崇尚智慧,但往往不得其门而入。 实际上,掌握大智慧的诀窍在于:如何正确地认识"绝对"和"相对"两个概念。 从科学的角度,提倡客观和绝对;从哲学的角度,则崇尚主观和相对。 比如水和火,科学家认为水火不容,哲学家则会认可水火可以既济。 从客观来看,宇宙万物皆有其独立之自性,如水火之不同,水火之间是绝对的; 从主观来看,宇宙万物皆无有独立之自性,水火可以既济,水火之间是相对的。 绝对,意为隔绝、对立,水即是水,火即是火,决不能混为一谈; 相对,意为相依、互对,犹如水火虽形象有别,但其本性为一也。 中国儒家,虽向来主张善恶分明,正邪不两立,但亦重视相依共存之理。 如孔子的"仁",即是指二人、多人之间的依合关系,是相依相持的,非绝对的。 道家则提倡万化同体、宇宙同源,世事无绝对。 如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万物一如,无有长短、高下、美丑、善恶等待之别。 佛家更明确提出缘起性空之说,一切事物、现象皆是从缘而起,本性皆空。 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世间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一切皆空无自性。 佛家所说之空,并不是虚无的意思。 空,是指一切事物均非独立、非永恒,因缘(他)相对而起,因缘(他)相对而灭。 所以,要获得智慧,必须真实地明白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正确地认识到自、他的相对关系,明了一切人、事,皆是息息相关、相依而成。 所谓"仁者无敌",即是指真能体会仁的圣人,就不会将自、他对立; 一切都与自己相辅相成,没有绝对的对立物,绝不会把他人看做敌人来排斥和消灭。 仁,本意是指果仁。 果仁在核内是两相依合的,在相合处,有生芽引果的功能。 犹如《易经》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即是相对,阴阳变化,而万物化生也。如阴阳是绝对的,则天下无物也。 所以,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世事无绝对"的古训。 一切皆为缘起,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相对即相依。这就是宇宙之实相、人生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