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谁说讲孝道就是鼓励孩子发展假自我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都在提倡"孝顺",孝顺父母、孝顺长辈。但近日微信上流传着一篇文章《孝道是人性的逆袭》。文章指出,孝这个字,其实有点空,真正要命的,是"顺"这个字。顺,即孩子"顺"老人的意。这样做的代价是,孩子的真实自我被牺牲了。孝道,就是在鼓励孩子发展假自我,不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成为他自己,而是以父母的感受为中心,成为父母期待中的那个虚假的人。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乃至现在的客体关系心理学都是相悖的。
  "孝"这个字难道真是空的?在儒家看来,"孝"不但不空,而且是做人的根本。《学而》篇中,有子曾说过这样的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为人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犯上,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作乱,没有这样的人。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起来了,做人治国的道理就有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为"仁"的根本啊!儒家认为,"孝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孝弟",才能够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否则,便有可能犯上作乱,做出一些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可见,"孝"无论从个人修养,还是对国家、社会的影响而言,都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但是,子女在侍奉父母时,对于同一件事情,如果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双方意见发生分歧时,此时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是一意孤行,与父母对抗冲突?还是对父母百依百顺,不管父母的意见是否正确都要照办?显然,这两者孔子都不赞同,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八佾》他认为,做子女的首先要做到"几谏",即委婉地劝说父母,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其次,如果父母不听从自己的意见,做子女的也不能顶撞父母,而是对父母恭敬而不违背,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具体说来,这段话揭示的道理在以下两种情况有不同的处理:
  一种情况是对于生活中的"小事",若双方看法不同,可能是父母的意见正确,也可能是子女的意见正确,此时子女就要把自己的意见委婉地向父母表达出来,父母如果不听,仍然坚持他们的意见,子女就要暂时保留自己的想法,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至于谁对谁错,最终要靠事实来检验。如果最终验证是子女的意见正确,此时孩子也不要怨恨父母,他们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事实面前父母的意见正确,子女对父母就应当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吃一堑长一智,把这次经历当作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从这一角度看,孔子对子女的这一要求是对的,既体现了子女对父母感情上的尊重,也体现了父母和子女人格上的平等。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高考填报志愿,父母和子女之间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上往往会产生分歧,作为子女最好多听听父母和长辈的意见,因为他们毕竟是过来人,不要凭着自己一时的冲动,造成终生的遗憾。
  另一种情况是在大是大非的事情面前,父母的意见或者某些做法明显违背公理正义,谁都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比如某些贪官污吏,某些作奸犯科者,还有一些不孝之人,他们也有子女,对于他们的行径,做子女的当然也要"几谏",如果几谏不从,做子女的是否也要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如果这样的话,子女岂不成了父母做坏事的帮凶?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某贪官的儿子,在其父亲影响下,飞扬跋扈,变本加厉地搜刮钱财,最终全家人都成了罪犯,父亲更是罪上加罪。当然,也有很多"出污泥而不染"的子女,对父母"几谏"后,虽"敬"但"违",有的把父母从违法犯罪的边缘上拉了回来,有的虽然没有拉回来,却在思想和行为上与父母划清了界限,这样做无疑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
  无论哪种情况,孔子其实都不赞成子女对父母百依百顺式的"愚孝",他主张子女在父母面前有话就要说,有意见就要表达,父母有明显做得不对的地方,子女就要委婉地劝谏,最好能说服父母,实在说服不了,就要保留自己的意见,但也不要失去对父母的尊敬,导致互相仇视。可见,儒家所倡导的"孝顺",并非鼓励孩子发展假自我,也不是以父母的感受为中心,成为父母期待中的那个虚假的人。这与"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封建伦理纲常似乎是两回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要求子女尽孝并不是固执已见,也不是剥夺子女在父母面前说话的权利,要求子女事事都顺着自己。在进行重大决策前,有时候不妨也听一听子女的意见,以尽量少犯错误或者不犯错误,因为做父母的也是人,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难免会犯错误,子女的意见有时候是正确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子女掌握的信息要远远多于父母。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学会孝敬长辈,另一方面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家庭气氛,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机会,只要孩子说得对,他们的意见也应当虚心采纳。
网站目录投稿: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