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太后萧燕燕,应该有很多人对她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吧。萧燕燕可以说是辽朝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位女性人物,而且是一位掌权者,这样的人,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古代的吕雉、武则天等等。萧燕燕时期的辽朝发展的非常好,那为什么萧燕燕不像武则天那样,自己称帝当皇帝呢?萧燕燕执掌大权却没有称帝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萧太后简介 萧太后,本姓拔里氏,名绰,小字燕燕,后来她的家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因此也叫萧燕燕。从小聪明伶俐,而且她很好的诠释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名言,《辽史·卷六十三列传第一》记载:早慧。思温尝观诸女扫地,惟后洁除,喜曰 :"此女必能成家!"也就是说萧思温萧绰的几个姐妹一起扫地,其他姐妹都草草收场,只有萧绰仔细的打扫,将地面打扫的干干净净,萧思温很高兴的说,我这个女儿将来肯定有一番成就。 对待扫地都如此,对待其他事情也不会含糊,萧绰的父亲由于拥立辽景宗有功,被封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尚书令、魏王,并且征召萧绰入宫,由于有萧思温这个靠山,萧绰刚进宫就被封为贵妃,两个月后就被封为皇后。 好景不长,萧绰的父亲萧思温第二年就被刺杀,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让萧绰倒下,反而让萧绰迅速成熟起来,协助体弱多病的辽景宗处理朝政,这个时期的萧绰跟武则天当时的情况很相似,皇帝都体弱多病,萧绰和武则天都很有政治才能,对于萧绰做的决定,辽景宗只是听个通报,不做干预,在萧绰的治理下,辽国日渐强盛,经济进入正轨。 平心而论,景宗耶律贤才智平平,人却不错,在契丹的各位皇帝中,还是说得过去,能够招贤纳士,糟糕的是身体,比萧燕燕想象的还要差,因风疾经常头晕目眩而无法临朝听政,这恰恰给了萧燕燕参政议政的机会,协助丈夫处理国政。 熟读经史的萧燕燕很清楚,历朝历代对于后妃预政都是持否定态度的,称为"牝鸡司晨"。虽然说草原游牧民族其习俗与体制都为皇后干政提供了便利,但真正能左右政局的也只有辽太祖的皇后述律平一人。 萧燕燕十分清醒地意识到:维护耶律家族的统治,辅佐丈夫合理地处理军国重事是她的出发点。于是,得到景宗与文武大臣的认可,景宗谕令群臣,皇后亦称"朕暨予",这就表明她的一切就是皇帝的一切,担负起日理万机的重任,使身体愈发虚弱的景宗有更多的时间享受一下,摆脱了更加让他头疼的事务,很自然地完成了权力的交接,让皇后萧燕燕成了契丹王朝事实上的统治者。 2、萧燕燕执掌大权 为了社稷的安危、祖宗的功业、民族的兴旺,她不让须眉地主持朝政,显示出女性独尊的特殊风采。 没过多久体弱多病的辽景宗就逝世了,留下了萧绰和耶律隆绪孤儿寡母守着整个国家,当时耶律隆绪才十二岁,辽景宗临终之时他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但是当时的情况是主少国疑,萧绰迅速抓住了事件的根本,那就是两个最有权力的大臣。 据说,这位萧太后也是一位极为风流的太后,他与韩德让的故事不胫而走,连宋朝朝廷也有所耳闻。宋朝的大臣获悉这个消息后,觉得是天赐良机,想当然的认为如此不检点的女人肯定将国家治理的一塌糊涂,觉得正是对其用兵的大好时机。于是,这些大臣便向宋太宗进言出兵契丹,此时的宋太宗也正雄心勃勃,一心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便准许了这个请求。于是,在雍熙三年发动了对辽的战争,起初还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但后来宋军完全被辽军所击溃,一路仓皇而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雍熙北伐,当然结局我们都知道,北宋大败。而杨业由于没有等到援军而被契丹活捉,誓死不降,在这场战争中殒命。 此外,我们熟悉的另一场战争——澶渊之战。此战,如果不是寇准力挽狂澜,坚持让宋真宗御驾亲征,激励了上气,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呢。由于真宗的鼓励,士气一下子大增,个个同仇敌忾、视死如归。辽将萧挞凛在察看地形时,被宋军用弩射中身亡。这下子辽军出师不利,不得不与宋朝达成和议,双方约为兄弟之国,规定宋朝每年向辽输送三十万金帛。此后,双方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维持了百年的和平状态,为两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澶渊之盟可是说是达到了双嬴的目的。 3、萧燕燕为什么没有当皇帝 按照萧绰的能力,她完全可以效仿武则天,但是她还是将权力还给了耶律隆绪,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有政治才能的女人不在少数,难能可贵的是对权力的放下,萧绰并没有像学武则天,而是归政给自己的儿子,开创了辽国的盛世,也让辽国的权力平稳过渡。 尽管岁月的沙尘会遮掩历史长卷的辉煌。但沧桑过后,萧燕燕的形象依旧风采照人。有关她的传说,有关她的业绩——不管是正史上的记载、野史上的传说、演义上的扭曲,像是一面光怪陆离的多棱镜,折射出萧燕燕多彩多姿的人生。真中有假,虚中有实,令人雾里看花,使得这位享有盛名的契丹女性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而传奇的色彩。 承天太后萧燕燕执政期间,文臣武将,人才辈出,星汉灿烂,业绩辉煌。 《元史》对其评价挺高,认为"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而《宋史》则对之污名化,"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我们自然明白,宋人显然是立场遮蔽了事实。我们今天再来看待萧太后的时候,自然应该跳出这种陈旧的窠臼,单纯从她的行为本身来做一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