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颜体匾文书法探赜


  颜体字是唐代颜真卿所创写的一种字体,千余年来备受人们重视。颜真卿为唐开元进士,封鲁国公,幼时就爱书法,后曾受张旭的传授,其书法结合篆隶和北碑的笔意,开创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一一颜体书法,被书法家奉为楷书"颜、柳、欧、赵"四大家之首。其书法融合着他高尚的人格和忠厚、奇伟、仁和的儒家文化精神的主脉。颜体书法对后世影响甚巨。按照儒家传统的审美观点,艺术家的作品,无不是其人格力量的外现。
  洛阳匾额馆所藏匾额中以颜体书写的匾额,无不传承着这种大气凛然、刚正端严、雍容大度的雄伟形象。
  一、馆藏匾额颜书匾文书法赏析
  一般说来,颜体字用笔平正道劲,结体开张宽博,给人刚健雄浑的感觉。颜真卿所写碑帖流传下来的很多,如果具体分析,其艺术特点不是简单的评述,要言之,颜字在不同的时期,是有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的。后人评论,他的字和年岁并进,笔法也随之变化,但严肃方正,不可侵犯的神姿,是始终如一的。
  洛阳民俗博物馆匾额馆所藏的2171方匾额中,以颜体书法风格题写者不下百余方,这些以颜体书法题写的匾额,若依颜真卿各个时期的书法风格来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以"睦姻可风"和"慈竹荫长"匾为代表的第一时期颜体书匾的书法特征。
  "睦姻可风"匾(图一),长180厘米,宽93厘米。上款为"追颂大监元星口石老先生大人懿行",下款"大清宣统元年仲冬月下涴谷旦亲族仝顿拜"。此匾为亲族送给石星口老先生的功德匾。宣统元年即公元1919年。
  "慈竹荫长"匾(图二),长215厘米,宽105厘米。上款为"袁母温孺人八十寿额",下款为"民国廿一年吉月吉日立"。此匾系众乡亲为袁母八十大寿所立。慈竹:母爱,因慈竹杆枝森束如母子相依,故民间常用来比喻母爱。民国廿一年即公元1932年。
  以上两匾为洛阳匾额馆馆藏颜体题匾第一个时期的主要书法特征。其主要特点是:结体匀整,字划粗细较为一致,字法平易易于模仿。然而其用墨厚重,初看字有些肥厚,细看则丰胰中骨骼分明,柔和中刚劲自出,宁静内向,呼应紧密,细细品之,不难发现,其柔毫重墨落笔,内蕴风神,力在字中。此种书法特征,正是颜真卿早年时期书法特征在民间传承的具体体现。
  2.以"慈爱"和"阃范"匾为代表的第二时期颜体书匾的书法特征。
  "慈爱"匾(图三),匾文:马母陈太孺人幼归太学生谨斋,君母家窑沟于先慈为族妹,晋笄后浚遗一子一女,太孺人修理家政,教孤有法,女归许氏,许早夭,太孺人抚恤孀女两孩,勤劳备至,女家铭感,恳予为一言,以志厚德焉。中华民国十三年喜月吉日,愚外甥高祐顿首题书,愚外孙许德尊顿首拜立。
  "阃范"匾(图四),款识:卫母李太孺人,性行淑德,幼归俸甫府君。府君有外孙女自襁褓失恃,孺人抱归抚育之,及笄,于归孙君,顺舟令孺人甫殁而府君亦寻归道山孺人将大祥,顺舟自以身托葭莩不忍泪口其德,而乞言于予,予为略次其事而额诸间。民国十九年七月初二日里人高韦占题书。下有两印:一为"洛阳高祐之印"一为"福堂氏"。
  孺人是古代贵族、官吏纸母或妻的封号。《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日后,诸侯日夫人,大夫日孺人,庶人日妻"。宋代以后,通直郎以上封孺人,朝奉郎以上封安人,朝奉大夫以上宜人。并随其夫之官称。笄,女子成年之礼。高祐(1872-1955年),字福堂,号竹逸,洛阳偃师人。少时颖悟,勤奋读书,年未二十即得郡试第一。其治学严谨,酷爱书法。其书宗颜真卿兼及蔡伯喈、黄山谷,朝夕苦练,数年后书法大进。写字援笔立就,不加强削。其笔苍劲,点、画、捺、勾,如走龙行蛇,刚柔相济。所书匾幛、碑碣、墓志、寿屏、中堂等深受人喜爱。以上两匾概为代表馆藏颜体题匾第二个时期,其书法特征主要是用笔笔力内敛,收敛锋芒,笔画圆厚。给人一种从容大度,端庄精妙的感觉,字字之间随无一笔相连,然气脉贯通如一气呵成,结字秀丽,肥而有趣,渊雅醇厚,法度井然。此正与颜鲁公中年通达居庙堂之上,其兼济天下之抱负而得于心而应于手传于道也。
  3.以"巾帼完人"和"藏珍"匾为代表的颜体书匾第三个时期书法特征。
  "巾帼完人"匾(图五),长209厘米,宽103厘米。上款:大阃范叶母藏太孺人淑德,下款:中华民国二十年十月上涴之吉,乡众仝立。此匾为一贞洁贤孝匾,巾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匾文意在赞美匾主人是一完美女性,堪为女中楷模,民国二十年即公元1931年。匾文行楷书,剔底平雕阳刻,上下款隶书阳刻。边框浮雕纹饰,四角及下边中部各为一蝙蝠,上边中部为一寿桃,上下边左右两侧为暗八仙图案,左右边框各有一器物图案,其寓意为"五福捧寿"、"吉祥如意"等。
  "藏珍"匾(图六),长77厘米,宽50厘米。该匾为书房门上的斗方心。藏:收藏、储藏。珍:珍宝。古人视书为宝,将书房比为藏珍之地可见一斑。
  以上两匾为馆藏颜体书匾第三个时期的主要书法特征。其特点是:结体趋向雄厚、凝重。用笔奇古、挺拔、劲峭。笔笔呈现出一种力拔千斤,刚正不阿的劲拔,最突出的特点是笔法上的灵活多变,以颜真卿的行楷做骨架,融以周秦古籀,汉隶和北碑韵致,所以其用笔方圆兼济,时楷时行,飘逸洒脱,高雅古淡,苍秀空灵。使人感觉游走山中,从平直之中生出险奇之境,令人赞叹。
  二、从颜真卿楷书特点看颜体书匾的艺术特质
  颜真卿的楷书在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有所不同,这与书法家在艺术道路上不断钻研不断求新不无关系,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
  据现在存世颜真卿书法真迹的研究表明,颜真卿书法的第一个历史分期,当以他44岁时书作《多宝塔感应碑》为代表,从此碑中可以看出他在这个时期的书法特点是结体平稳整密而失于平板,字法平易而字形方俊秀润,其用笔横细竖粗对比适度,横竖转折处略停顿而折下,特点明确,易于模仿。
  第二个时期以《东方朔画赞碑》为其代表,"此碑字法是以《多宝塔》为骨架,笔力内敛,收敛锋芒,笔画圆厚。又撇笔和撩笔收束,字形展长,大小合一,撑满字格。"基本上已为后期书法结体做好成功铺垫,此为第二个时期的特点。
  第三个时期以《谒金天王神祠题记》和《鲜于氏离堆记》为代表,其特点即在于整个字体外柔中刚,结字趋向雄浑凝重的平正。
  今人刘涛先生以此而将颜真卿的前期楷书总结出颜字书体之三变:"走出唐名家阴影是一变,由精整地法度转向雄浑圆厚为再变,三变即是化欹侧为平正。其演变地趋势,是一步步消磨笔划之方劲俊秀而转欹侧向圆浑,放弃结体之紧敛欹侧而接近宽博平正。"
  令人注意的是,诸如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与《东方画赞碑》风貌相近,然书法风格的差异却是不容忽视的。((多宝塔感应碑》虽然在用笔及结体已初具颜书独特的风格,但字体还较俊秀,用笔中的顿挫也不明显,多少还存留初唐楷法的体态,显得"少年英俊"。至《东方画赞碑》则结体、笔划更为平正,写得气势磅礴,厚重古朴,凝重俊伟。
  根据颜真卿不同时期的作品在结体和用笔上的不同,我们是否应把颜书的《多宝塔感应碑》作为颜书分期的第一个时期,而其他的依次类推呢?由此,推及洛阳匾额馆馆藏颜体所书匾额的书法艺术风格,因仁智互见之原因,他们的作品无不打上颜真卿书法各个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烙印,处处显现出颜真卿各个时期书法的影子。处处体现着颜真卿"心正则笔正"的忠贞孤傲,行笔则平易骨鲠、沉着、内敛的艺术特质。
  三、馆藏颜体书匾对颜书精神实质的传承与发展
  基于馆藏颜体书匾和颜真卿书法各个时期的书法特点之比照,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不同时期书法风格的形成,虽然都有着每个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有着共同的艺术审美眼光的凝聚点,他们都有着这种心灵契合的碰撞。譬如,颜真卿有着儒家文化的长期积淀和深厚的家学渊源。
  另外,这些题匾的官宦和士子,或因官场春风得意,或因失意而亲和自然,外界的影响势必引起个人世界观的某些转变,思想上融人的道家无为而治的因素也会自然渗透到其书法作品中去,这样从颜真卿书法风格之本源所吸收的汉简及民间书体《干禄字书》的影响。用笔更加刚劲疏放,易方为圆,以转代折。结体溢趋外密内疏,随字应变,无拘无束,虽现出平中求险,似拙反奇,正而不拘,庄而不板的艺术个性,既体现出儒家"养吾浩然正气"的精神,时常散发出飘然闲雅的逸气,在这样的书法中体现的已非是单纯的儒家精神而是体现了儒、道、释三家思想文化的糅合,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即是颜真卿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的精神实质,仅以洛阳颜体书法家高福堂为例,他出生在封建王朝即将崩溃的清朝,曾以县试第一而享誉中州,然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促使其也想出仕为官,以达到兼济天下之目的,然而,当他步人社会,封建社会的大厦已经倒塌,民国已经建立,此时他已小有名气,正在出仕与隐居的观望之中,日本鬼子的铁蹄踏入了中国大地,在此时,儒家忠君报国思想彻底改变了它出仕为官的念头,他毅然隐居乡间,教书育人,宁愿饿死,也不愿为日本帝国主义所用。这种思想体现在他书法中,他也才能写出类似馆藏匾额"慈爱"、"藏珍"这种用笔敦厚,笔力苍劲挺拔这样名扬中州的书法。此也许是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精神实质的传承与发扬吧。
  (
网站目录投稿: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