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夏夜的臭虫


  臭虫,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消失多年。因此,现在的娃儿们可能真不知其为何物。这个身长不足4毫米棕红色扁平小虫的恶行劣迹,对老一辈的南京人来说,那真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旧时的南京,民居多以砖木构建,家具几乎是清一色的竹木制品。那些竹木的缝隙是小小臭虫极佳的安生立命场所。入夏,身体薄得几乎看不出厚度的它白天躲在板壁、床板以及家具的缝隙中,夜里便倾巢出动爬出来吸食人血。被叮咬过的地方肿起一个小疙瘩,奇痒难忍。用手碾死它时会散发出一种说不出的特殊臭味儿,可能就是因此而得了这么一个带"臭"的名字吧。
  与虱子不同,臭虫几乎不会爬进人的衣服里。这是因为它仅将一双前爪抬起搭在人的身上吸食血液,一有风吹草动,可以迅速逃遁。最易被臭虫叮咬之处,是身体与床板、卧具或家具接触的地方。小时候,放学归来趴在桌上写作业,常会被桌子缝隙里的臭虫咬出一串串红疙瘩。如果拿根缝衣针,肯定能从桌子的缝隙里挑出几个来。夜里被它咬醒,只要翻开枕头,准会看到几个甚至几十个惊慌地四处逃窜。整个夏天,自傍晚到清晨,空中蚊子飞,床上臭虫爬,"飞机加坦克"立体式进攻,扰得人彻夜难眠。
  对付臭虫的办法是,经常把竹床、躺椅、棕绷、床板等等容易藏臭虫的物件,或是放在六月的骄阳下曝晒;或是系上绳子丢到秦淮河里浸泡;或是对着臭虫的藏身之处用开水烫;或是用和成泥巴状的"六六六"粉把那些洞洞、缝缝来个"填平补齐"。南京人还有个习惯,就是每天睡觉前总要把席子卷起来竖着往地上"跺"几下,以便将臭虫"跺"
  得掉出来。这个方法还真有效,掉得多时都来不及用手来消灭,只好用脚踩。
  为了逃避臭虫的骚扰,人们往往宁愿睡在地上。谁知有时仍甩不掉臭虫的"追逐",不用多久它就会"循着肉香"到地上来开它们的"party"。记得有一次,我想了个绝招:
  在席地而卧的四周,用水圈出个隔离带,心想这下总能安稳一时了吧。殊不知好景不长,刚迷糊了一会儿就被咬醒。看着四周尚未干涸的一圈水,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它会泅水过来不成?正愣着,忽然觉得天花板上似乎有点什么小东西飘飘忽忽掉下来,落在我身旁。凑近一瞧,不由得大吃一惊,是臭虫!天哪,它竟然懂得"空降"!
  臭虫的繁殖力极强,一个夏天能繁衍三至六代。以往家家都遭臭虫危害,天天都在消灭臭虫,但是,哪一家也做不彻底,似乎臭虫总也消灭不完。
  建国以后,随着持续性地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臭虫渐渐从我们身边消失。南京人的夏夜,又多了一些舒适和美好。
  那么,南京人什么时候才能像告别臭虫那样告别蚊子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网站目录投稿: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