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影岁月中部十四


  自古以来——
  自己家的传统节日"春节"就是日子再苦再难也是要过的,俗话说道好:有钱没钱过个年,它是希望的象征,它会给人们带来好运,那时的人们的确也太需要运气那种好东西。
  盼着过上好日子,盼着日子越过越好。
  那时的孩子们多么渴望着过年,过年他们就能饱饱的吃上一顿黑地瓜面饺子,虽然那饺子里裹得全是菜,并且没有一滴油,可他们还是那么从早到晚的盼着,时不时地板着指头仔细地数着,扬起小脸问问大人:"娘!还有几天过年了?"
  "好孩子,还差两天,呵呵呵。"
  看着孩子那天真又开心的样子,大人那勉强的笑里有说不尽的心酸。
  一年来,一家人就是年三十那么一顿好吃的,哪家的孩子不盼着呐?可过一次年,几乎要用掉一家人接近半年的粮食,心里边着实的难受,但这些大人的话谁又肯对一个孩子去说呢?就苦苦的闷在心底吧,那样也许才会更好一些。
  一切就是因为穷,所以那个时候的水饺也就成了难得的奢侈品,年三十美美地吃完那一顿后,要想再吃就只有等到下一个"年"了。
  所以在那个时候,年三十因为吃饺子而撑死人的事也屡见不鲜。
  记得很清,当初在威海时,阿傻就曾经不止一次的给我说起过,他说他的父亲曾经亲口给他讲,他的村子里在那个挨饿的年代里,因为过年吃饺子真的撑死过人,当时的我听后根本不信,笑地前仰后合肚子都疼,苦难的日子里,没有被饿死,反而因为吃一顿饺子给活活撑死,现在的人谁会相信呢?
  可——那确是铁打的事实。
  阿傻的父亲花几毛钱从大集上买回来一车子大白菜,其他的就再什么也没买,连给孩子买点好吃的都没舍得,而那个时候阿傻的哥哥和姐姐都已经长大,长大的孩子早早就懂事了,他们从不闹着向自己的父母要这要哪。当爹娘的都心疼儿女,可……可他们只能默默的藏在心里。
  穷人家过年家里只要有大白菜,就能很开心的过个好年了,所以,阿傻的父亲他狠狠地买了一大车子,从集上推回家来。其实,人生在庄稼地里是用不着买菜吃的,天天守着黄土地种啥就长啥,还用的着花钱去买吗?可在那个集体吃大锅饭又是漫天乱刮风的年代,家家户户都是上顿接不上下顿吃了今天没明天,几乎天天揭不开锅,自家的粮囤里早已空了底儿,村外的土地里由于罕见的天灾,庄稼颗粒无收,那个时候别说地里根本就没有粮食,就算是有也不能私自拿来偷吃,否则被上面知道了是要出事的,只要被上面的人抓到了,那些人们就会召集全村的人们开集体大会,让那人自个儿站在台上,双手捧着一个小本本,面向群众认真的去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人就会深低着头对着那个小本本说:"我错了!我不该……!"如此这样一番折腾后才宣告结束。
  听老人们说,像那样的事在那个时候很多,可话又说回来,自个儿肚子明明已经空空的了,能眼睁睁的傻站在那里看着地里的那点粮食不去拿回家吗?人人都想活着,可活着仅靠手中的几张粮票,自己的一家老小就能够吃饱肚子吗?在地里发现了能吃的东西,谁能忍得住?不就是认个错吗?批斗批斗吧、游街就游街吧,只要不饿死咋样都行。
  说起粮票,一年到头一家人也就那么几张,再加上自己东奔西走挣来的那几块钱,哪能一下就全部花光呢?孩子大了也到了打扮的时候,应该给孩子买件新衣裳,可自己手里就那么几块钱,买了衣裳一家人吃饭就成了问题,所以阿傻的父亲只能对孩子说:"等以后日子好了,爹再给你们补上好不?"
  虽然孩子们并没有闹着要,可孩子的心那个大人不懂呢?所以大人说话的声音很小、很低,可眼圈红红的。
  过年了。
  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对子,小孩子们便紧跟在哥哥姐姐的身后边,手中紧紧的抱着那早已写好晾干的红对子,去自家叔叔大爷的家里挨户的贴,他们一路上打打闹闹、蹦蹦跳跳,不管是到那家的院中,都会有人在屋里高兴地对他们喊:"孩子,晚上到我这来吃饺子,啊?哈哈哈!"
  回答便是异口同声:"知道啦。"
  那叫声随着那活泼的身影很快的蹦跳着出了院门,消失在了暮色黄昏里。
  黄昏里,村里的各个角落便稀稀落落的响起鞭炮的声音,那是有钱人在庆祝春节,他们早已买了好多的鞭炮在自家的大门口兴高采烈的放着,而没钱人则都三三两两的聚到一起,远远地站在大街上听着,渐渐地直到那鞭炮的响声彻底没有了,人们便开始了自己的庆祝方式,更多的人聚在一块,谈天说地、你推我一把、我撞你一头、你骂我一句、我再回你两句,就这样整条大街便因着那笑声而不再寂寞,而他们的生活似乎也因这笑声而不再疲惫,此时间,大人孩子越聚越多,都是清一色的穷人、穷人的祝福很简单、穷人的乐呵也更简单。那欢笑声一直持续到后半夜,那个时候不管是谁的家里都没有闹钟,看时间只能看天上的星星。阿傻曾给我说,他的父亲告诉他,在那个时候他们的村里就有一个老人很会看,只要他一喊:"到时候了,半夜了,该过年了。"人们便欢笑着一哄而散,各自回家。
  "呕!走喽!回家过年喽!"
  "看把你给乐的,呵呵呵!"
  望着孩子那蹦跳的身影,大人的嘴里也挂满了笑。
  "过年喽!过年喽!"
  那些孩子一路小跑地跑回家,进门就喊。
  娘早已在家中等着,她正坐在炕上和婆婆说着聊着,昏暗的油灯摇摇晃晃的照亮不大的小屋子。
  "娘!娘!过年啦!过年啦!"
  还是忍不住内心的欢喜,那叫喊声从院子跑到了炕上。
  "听见啦!呵呵!"
  娘赶快的下炕穿上鞋,伸手撩开那厚实的棉门帘,来到外屋的灶台前,灶里早已点燃了干柴,锅里也早已添满了水,由于灶里的干柴在慢慢的然着,锅里的水早已给烧的冒了热气。
  阿傻的母亲,蹲下身伸手又抓了一把干柴放进了灶里,再用那根烧火棍轻轻的一挑,然后她把头一歪张嘴使劲往灶里一吹,那灶里便燃起了通红的火苗,火越烧越旺,不一会锅里的水就被烧开,水开了—就可以下饺子了。
  那个时候孩子们吃饺子的情景,现在的我们要花多少想象力才能想到呢?
  我不知道,你知道吗?
网站目录投稿:以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