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压伤的芦苇的读后感大全


  《压伤的芦苇》是一本由余杰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3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压伤的芦苇》精选点评:
  ●算是文笔不错的。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书摊廉价所得
  ●最后面的演讲部分让我觉得仿佛坐在讲堂里面一般。
  ●书给三星,序多给一星。
  ●余杰近年只有恨而没有爱,落入他所厌恶的某党的斗争哲学之中,看问题极端片面,时评文章与现今通俗水货无异,为了反抗而反抗的姿态已经让人厌倦甚至厌烦。
  ●高中时期看的,回头再看看,内容记不确切了。
  ●朋友,你听见了吗?
  ●怎么说呢。我最爱的是序言,而且只爱序言。
  ●在纯真年代喊出的真实声音。
  ●很不错的杂想.. 爱,有爱,才有情!
  《压伤的芦苇》读后感(一):很激烈,也很深刻!
  在高一的时候读到他的书,的确是很幸运,读完后有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这是我读其他书很少感觉到的。余的书一般是尖刻,激烈,充满一种理想主义和人文关怀,尤其是在反思历史层面和中国当下现实问题上表现的相当充分。幸好,中国有些独立思想家,否则真的是太让人悲哀了
  《压伤的芦苇》读后感(二):压伤的芦苇
  很早以前就听说了余杰的大名,可惜当时给我的影响是张狂,而我一直就不喜欢那种通过张狂的个性无原则的批判别人达到出名的目的的人,不知为何当时为何会对余杰有这种影响,估计应该是媒体的误导或者是自己的浅薄。
  终于,我看到了这本书,《压伤的芦苇》!也许是自己通过读了很多书普及了很多公民的基本常识,看到了很多社会的阴暗面后,遂能深刻理解余杰的诸多观点了。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多次有击节赞赏的冲动,不自觉手舞之足蹈之。
  这是一本随笔集,收录了余杰的一系列文章,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赤字与星斗;第二辑,舌头的功能;第三辑,俄罗斯的暗夜;第四辑,曾经的校园。全书读完,最喜欢的就是他的代序和在他在北京广播学院的演讲。
  他对各种社会问题深刻的透视和批判,他的那种透过批判所显露出来的对芸芸众生对个体生命的悲天悯人的关怀,让我深深感动!
  准备系统的读读他的其它一些书,更加完整的了解他!
  《压伤的芦苇》读后感(三):以爱为纲
  《压伤的芦苇》在2002年出版,标志了余杰从文风到思想的一个大转变,标志了他的写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将爱提升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将爱作为生命与写作的核心与本质。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不妥协、不媚俗、不平则鸣,但更多了些以前所没有的深刻与独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字,接近爱,传达爱,分享爱—爱既蕴含在温柔与宽容之中,也隐藏在尖锐与锋利背后。
  以前的余杰,是一个剑拔弩张的斗士,有着青春的激情、对真理的渴求、对常识的捍卫和对启蒙的坚守,有着血性和凌厉,却略显鲁莽和情绪化,显得敏感而好斗;从这本书开始,我看见了他对爱的发现与觉醒,看见了他平凡的姿态、博爱的心、以及同以往一样关注现实的思考。
  在书中,除了针砭时弊之外,余杰还以很大的篇幅带领读者走进了"俄罗斯的暗夜",讲述了我们很少接触到的俄罗斯的文人和英雄们—俄罗斯文学和鲁迅先生的文字,这本是余杰的两大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柱。
  从《火与冰》到《压伤的芦苇》,我看到了一个渐渐内敛、渐渐冷静、渐渐理性、渐渐温和的余杰。
  《压伤的芦苇》读后感(四):余杰同学,最近可好?
  昨天下午睡了一个小时,导致晚上23:30上床之后,翻了半个小时,还是决定起来看会书。因为是在图书馆借的,所以决定看完一本再继续下一本,余华的小说集《朋友》,前面几篇基本都是相当地莫名其妙。
  这篇"鲜血梅花",除了没情节,有武侠的一切要素,幸亏不长,所以忍着看完了。下一篇,"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就不行了,努力地把前后联系在一起,使故事相对完整些,一看后面还有16页,放弃了,下次再继续。
  换一本吧,余杰《压伤的芦苇》,看封二简历,他73.10生于成都,现在已经40了,这本书是2002.1出版的,11年前了,很久没关心过他的近况,有时间搜一搜,就像前几天的卢跃刚,还真找出几篇长文。借这本书主要是出于回忆,想起2001在南昌和刘巍同学一起进书的情形,想起大学时读他的《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还有他的《香草山》(一个现代的古典爱情故事,当时传说是自传体小说,所以心想这男女主人公还真是奇葩中的奇葩啊)。
  先读了"我生命中的三个女性":奶奶,母亲,妻子(就是《香草山》中的宁萱),"我为什么写《香草山》","那年我高考",满足了一下对作者本人的八卦心理。
  其中有一段话很应景地为我前面读余华的烦扰做了注解:"小说就是故事"是一种极其糟糕的小说观念。这也是导致中国小说长期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上重复创作的重要原因。我愿意承接沈从文先生的努力,致力于改变大家对小说的既定观念、改变大家单一的阅读习惯。我想通过这本小说告诉读者朋友:读小说不是读故事。或者说,"读故事"的期望,仅仅适用于某一部分的小说。
  然后是"压伤的芦苇"(讲述了安徒生、朋霍费尔、特蕾莎修女、理查德.活慕布朗的故事)、"刘亮程:乡村里丰盛的平安(他的《一个人的村庄》好像还躺在老家的书架上,只看了前言)"、"尹珊珊:城市森林中的精灵"、"孔庆东:孔门幽默孔门泪"(那时他已经左了)、"王朔:流氓也是一种伪装"。
  和之前一样,他的文章就像是在开书目:《狱中书简》、《活着就是爱》、《蓝宝石》、《古拉格群岛》、《47楼207》(这本书当年进过几本?好像都卖了)、《空山疯语》,还有就是从《香草山》开始的《圣经》插录
  《压伤的芦苇》读后感(五):压伤的余杰
  随手拿起家中的一本书,其中收录了余杰的《压伤的芦苇》中的几篇文章,第一篇讲安徒生,便被触动。很快把其余几篇都看完,然后明白了"压伤的芦苇"象征什么。不得不说这是我度过的极具煽动力的人文作品,至少关于安徒生、朋霍费尔的那两篇,足以震撼人性,令人动容。这让我很想再去翻安徒生的童话,去读朋霍费尔的《狱中书简》。
  我对余杰这个耳熟但却陌生的名字产生一种好奇,看得出他的文章文采斐然,只是不知思想深度如何?印象中余杰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也许是媒体渲染的结果,我对他有种偏见,觉得他不过是沾了北大的光,有点才华就桀骜不驯,应该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愤青。有这样的成见,每次看到他的书也不以为意。但那几篇文章改变了我对他的先入为主的印象。
  从一个高调的舆论战士转变为如今谦卑低调的基督徒,余杰究竟经历了什么?而近年来他销声匿迹,是一直遭到媒体和外界的抨击和压制,还是信仰使然,我不得而知。于是搜索了关于他的一些信息,看到一篇特别的文章,细细读完,觉得说的中肯,摘录如下,希望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余杰。
  李更:哪些人在批评余杰?
  余杰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年轻人。喜欢的原因主要是我认为他具有这样一些优点:真诚,敏锐,坦率,正直,勇敢,再加上不多见的才气。他成为基督徒后,我就更喜欢了。我发觉信仰让他变得谦虚了很多,不再像过去那样狂狷自负。他信主比我早。虽然我信主的关键原因与他无关,但是,确有因为与他为伍而感到高兴和光荣的味道在里面。一直以来,他都在不断地受到批评。但是,像他这样一个风头正劲的人受点批评,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枪打出头鸟嘛。何况,适当的批评对他未必有害。所以,我一直不以为意。
  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自从他,王怡,李伯光三人与布什会晤以后,就象捅了马蜂窝一样,引来了无数马蜂的叮咬。而且,王怡和李伯光好像采取了什么防护措施,成群的马蜂不叮他们,专门对着余杰干。好家伙,看到这些批评者们的架式,仿佛时光倒流,文革时期把牛鬼蛇神批倒批臭的情景又重现了。在这种几乎一边倒的批评声中,我不由得警觉起来。我开始反省自己,看看我这个人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不喜欢,不赞同,甚至讨厌余杰,而我却那么由衷地喜欢他?难道是由于我太愚蠢,太单纯,太轻信,被余杰的假象欺骗了?这个问题对我很重要,它关系到一些原则问题上的是与非,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搞明白。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想,如果搞清楚了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在坚定地批评余杰,可能会有助于我想明白我的立场是对还是错。所以,我试着对反感以及批评余杰的人进行一下分类,看看其中有没有我能够理解,认可,甚至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的人群。
  首先,余杰是一个大家公认的积极追求民主自由的人。这样的人,肯定不受那些厌恶憎恨民主自由的人,团体或政党喜欢。不仅于此,甚至还会被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我是喜欢民主自由的。虽然我没有余杰那样的勇气和才能去追求民主自由,但我钦佩他的行为。我深信他的这个行为对中国以及所有中国人都是有利的。所以,我不能和那些反自由民主的人群,团体以及政党站在一起。
  其次,余杰是一个基督徒。在中国,绝大多数人是无神论者,没有任何信仰。其中一部分人,视宗教为迷信和精神鸦片,排斥以及反感基督教。这一类人也是不喜欢余杰的,尤其不喜欢余杰以基督徒身份为荣,到处炫耀,仿佛当了基督徒就高人一等似的。因为我也是一个基督徒,也是以基督徒身份为荣,也忍不住常常在人前透露这个身份,所以,这一群批评余杰的人是绝对得不到我的认同的。
  第三,余杰才气不凡,年轻有为,知名度颇高,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和地位。世人都有嫉妒心。尤其是那些自大骄傲的文人,嫉妒心就更是强于常人。余杰此次去美国和布什总统会面,本来就已经够让一些人嫉妒不满了。偏偏小布什为了表示亲密,还带领自己的几乎全套人马,特意选择在自己的起居室里与余杰等人会面。这次会面正好在胡哥去美国不久,布什对两者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是慎重严肃,公事公办;一个是轻松诙谐,心心相印。这种待遇上的差异,体现出主人和客人关系上的亲疏远近。虽然有人会说到白宫去见小布什没有什么了不起,说不定他本人要是接到邀请可能还不给布什面子呢。但是,我相信有很多人私底下是嫉妒的,而且,很有可能就包含在这些攻击余杰的人中间。对于余杰等人与布什总统的会面,我是很高兴的。最起码,这有利于让美国政府了解到中国家庭教会的真实情况。事实上,从布什总统提出的问题来看,他确实是被中国政府的宣传蒙蔽了。他以为,中国的家庭教会只要去登记,就可以走上地面见阳光。由此可见,这次会面确实是有实际意义的。对于那些因为嫉妒而攻击余杰的人,我一是同情,二是怜悯。此外不想再说什么,因为这样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
  第四,余杰是一个基督徒,但同时还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既然是公共知识分子,那么,在言论上自然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政治话题。这一双重身份,引起了相当一部分强调政教分离的基督徒的不满。本来政教分离主要是指的教会和政治的分离,为的是避免相互干扰和破坏。但是在中国,政教分离很大程度上被理解成教徒和政治的分离。也就是说,教徒不能讲政治,一讲政治,就会被扣上政教不分的大帽子。中国的很多基督徒,虽然对当局压制和打击基督教的这种政教不分的行为视而不见,一言不发。但对于基督徒发表一点对政府不满的言论却敏感得很,一旦发现,必给予严厉的谴责。这些基督徒对政教分离重视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几乎要求每一个基督徒都变成双面人,这一面是政治的,而那一面是信仰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呈现不同的一面。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但恕我直言,我确实无法做到,而且,我也不相信有人能做到。余杰此次的美国之行,因为是和一位"政客"见面,于是就有了理当挨骂的"罪行"。一个罪名就是屡用不爽的"政教不分"。意思好像是余杰既然身为基督徒,就不能以基督徒的身份与政治人物见面,否则就是政教不分。这种政教不分,已经到了政教隔离的程度,完全走向了极端,是十分荒谬的;另一个罪名就是指责余杰未经授权便私自决定代表家庭教会。这个指责已经被证明是无理取闹,蛮不讲理的。因为余杰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申明过自己是家庭教会的代表。对于用这个罪名批评余杰的基督徒,我是非常痛心和气愤的。基督徒应该是善良诚实的,怎么能用这种捏造的理由去批评人呢?我甚至怀疑,这些人是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第五,余杰是一个中国人,必须无条件的爱国。余杰因为是与一位外国的总统见面,并且说了一些不利于中国政府的话(虽然是实话),因此,就有了背叛国家的罪名,被一些人骂为汉奸。很有意思的是,持这一观点的人中,有很多是在美国的华人。他们为了把余杰批倒批臭,甚至不惜信口开河,捏造谎言。比如,有一位就说余杰是拿着美国政府的钱为美国人干事,还说余杰做这一切是为了拿到美国的绿卡等等。这些毫无根据的风言风语,只会让我鄙视,得不到我得丝毫认同。并且,也羞于与这些说话不负责任的人为伍。
  第六,余杰是一个有弱点的人,难免做错一些事。于是,一些高标准严要求,喜欢拿着放大镜挑刺的人,也把余杰当作了批评对象。尤有甚者,一些基督徒还喜欢拿我们的基督和余杰相比。以基督为参照系,谁不是劣迹斑斑呢?用这样的标准来看待人和要求人,是苛刻的,也是不合理的。神教导我们待人要宽容和有爱心。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人,显然是不符合神的教诲的。
  第七,也有一些人确实是怀着爱心和善意,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余杰的行为。这些人的言论,我不一定赞同。但是,能充分的理解。这些批评能真正起到积极的作用,会让余杰有更多的反思,警醒,谦虚等。我虽然钦佩,欣赏以及认同余杰的很多言行。但并不代表我会无条件的和他站在一起。我也会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审视他。只要发现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出现分歧,只要有机会,也会提出我的意见甚至批评。但是,这种批评在下面的前提下肯定是善意的,即:只要我认为他的用心和行为方式是好的,那么,我就会把他当作自己的兄弟一般给予善意的批评。
  以上七类人,应该包括了绝大多数余杰的批评者。经过这样的分类,我发现我的立场并没有大的失误,是值得继续坚持的。虽然在所有的批评意见中,不乏诚恳,客观和善意的意见。但是,总体来说,这样的意见还是太少。我希望,在我们的基督徒兄弟姐妹中,能听到更多善意,有爱心,能彼此造就的话,这样,才能让神喜悦,让人受益。
网站目录投稿: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