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遭遇了特殊就业季。有媒体调查发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高校、部分专业为追求就业率"好看",变相要求毕业生提供就业证明等表格材料,以完成就业率统计。实际上,"表格就业""被就业"等虚报就业率现象并非今年才有,只是因受疫情影响,今年情况更为突出、严重。 为确保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客观、真实、准确,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要求,又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坚决杜绝"虚假签约""被就业"以及"就业率掺水、造假"等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然而,政策高压之下,"表格就业"现象依然突出。就业率注水问题并非完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诚信缺失所致,还涉及教育评价、招生计划、科研经费、课题申报等问题。仅追究高校就业率数据造假之则,无法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挤干"表格就业"水分,须标本兼治,综合发力,不但要压实高校落实"四不准"要求的责任,严禁数据造假,建立追责机制,还要完善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纾解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压力,从根本上挤干就业率水分。 着力转变高校就业评价机制,改变重就业数据、轻就业质量的评价方法。能否顺利就业是评价高校、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有高校甚至规定,专业就业率低于80%,下一年就停招、缩招。这种功利化的评价方式和办学思路,逼着学院不得不造假,导致学院只关注学生短期的就业率,最终影响高校的学科生态建设。 引入多主体数据统计,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机制。长期以来,就业数据都是由高校统计上报,这一机制给高校提供了自我美化甚至弄虚作假的机会。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加上造假手段较隐蔽,教育部门核查难度较大,效果有限。为此,可引入多主体统计机制,如高校、政府专职部门等同时统计,通过数据对比堵住造假漏洞,确保数据准确。 此外,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也不完全是高校的责任。大学生就业除了受高校教育质量影响,还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供需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仅用硬性指标要求高校、院系,重压之下,造假在所难免。建立健全各相关主体共同担责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给高校适度松绑,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指导帮扶,会让就业率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