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


  "嘶啦"一声,你撕掉了一张废纸,并把它揉成一团,潇洒地扔进了垃圾桶,"哐当"一声,又丢进去一个还残留着一些液体的玻璃瓶,"哗啦"一声,一碗剩菜也被倒了进去……这一切,都是我们不需要的"垃圾"。
  当你把这些垃圾扔进垃圾桶的时候,是否想过它们最终去了哪里?在处理它们时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垃圾分类"这四个字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七彩蒲公英小队的成员们开始了一站站的走访与实践行动。
  一、参观学习:"垃圾分类"知多少
  8月25日一大早,我们集体前往位于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内的垃圾与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叔叔带我们来到大门后边的垃圾填埋分类处理模型旁,让我们直观清晰地了解了运到垃圾填埋场后的垃圾是被如何处理的:平时扔到垃圾桶的垃圾,被清运车运过来堆到一定的厚度时,覆膜工人会给垃圾盖上专业薄膜,防止渗透及散发,污染地下水和空气,破坏生态环境。每天,有一千多车垃圾从城市各处运过来,一年的垃圾量就可以填满五分之一个西湖!工作人员在酷暑中顶着烈日、忍着刺鼻的气味认真分拣、处理。我们在感到无比敬佩的同时也明白了:如果能进行垃圾分类,将会让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减少工作量,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对于社会、经济、生态都有很大的益处。
  在之后的"垃圾分类知多少"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学得认真、问得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比如我们注意到玻璃瓶罐、镜子等玻璃制品是可回收垃圾,但盛装化学制品的瓶子以及灯泡却是有害垃圾。最后,小队的每位成员都通过了"垃圾分类知识大考核",能将所有的垃圾进行准确无误的分类,收获满满。
  二、采访宣讲:碧水蓝天靠大家
  离开天子岭,队员们马不停蹄,直奔社区、街头、地铁站,去寻访环卫工人和普通市民。我们先是跟随环卫工人工作了两个小时,零距离体验清洁城市的艰辛,感受推进垃圾分类的紧迫与困顿。
  说到垃圾分类问题,每位环卫工人都变得神情凝重:"你看看这些垃圾桶里,各种垃圾都有啊!"确实,我们在街头观察到,大约只有一半的市民在扔垃圾时会仔细观察垃圾桶上的标志,不少人只是随手一扔。我们从打开的垃圾桶发现,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里的东西差别不大。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并不尽如人意,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我们给他们送上防暑降温物品,以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城市美容师"的工作环境和强度值得大家关注,他们的劳动成果更是需要大家共同爱护,从点滴做起,"垃圾分类"就是最好的开始!
  随后,我们来到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通过对30位市民的街头采访,发现大家基本上对垃圾分类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怎么分比较糊涂,尤其是其它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混淆度比较高。只有60%的市民有垃圾分类的习惯,还有40%的市民坦陈自己平时扔垃圾比较随意。统计下来,对于"垃圾分类"懂得最多的居然是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这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也印证了我们今天的活动是多么有必要。我们现场发放了100份《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大家答疑解惑。市民们纷纷为我们的大力宣传和认真讲解点赞。看到大家都愿意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城市的碧水蓝天,有我们一份小小的贡献!
  三、活动思考:付诸行动永不停
  通过这次的小队活动,我们不仅更加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懂得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知道要身体力行地去做好每一件与垃圾分类有关的事情。当然,活动之后,我们也有一些小小的思考:
  1、垃圾分类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教育。正所谓: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带动一座城市。
  2、是否可以在社区建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从宣传教育到实施处理,规范管理。
  3、每个小区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小小比赛,在积分换取礼物的同时,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4、每个家庭也应该准备相应的几个垃圾桶,让垃圾从源头就进行分类。
  5、建立法规政策,收取一定的垃圾处理费用。扔置混合垃圾的进行相应的处罚。
  6、学习日本,合理调度垃圾车运输时间,分类收集各类垃圾。
  7、将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家庭、社区树立成典型,进行奖励及大力宣传,从而影响更多的家庭和社区。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废弃物和垃圾处置",重视垃圾分类,人人付诸行动,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让我们一起行动,让垃圾去往正确的地方,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杭州更文明!
网站目录投稿: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