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一片房地产去库存的压力下,深圳房价却是一骑绝尘,不仅一年普涨四成,在当地最新的土地拍卖中,尖岗山一地块的楼面地价达到79907元/平方米的新高,以楼面价计,成为2015年的全国地王。 深圳房价逆市暴涨,对资金流形成强大的聚集效应,源于深圳对人才的吸附效应。而其吸引人才的要素,第一无疑是经济,一线城市中,深圳在民企发展和技术创新两方面最具优势;第二则是环境,一线城市中,深圳最少雾霾,气候舒适宜居。 而无论创新还是环境,都与深圳最早转型有关。上世纪90年代末,深圳就开始有意识地减少接纳"三来一补"企业,转为扶持高技术企业。由此溢出的产业,许多被东莞所承接,后者由此成为世界工厂新的心脏。 虽然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东莞经济高速成长,但制造业必须升级转型的话题,其实一直与增长如影随行。腾笼换鸟的提法,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已被提及有年。然而,突破舒适域总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未来的困境,总是让位于当下的"闷声发大财"抑或得过且过。温水煮青蛙的结果,是今天许多制造业者仍在供给侧改革中步履维艰。 不过,产业链条上,有居危思安者,也不乏居安思危的进击者。康敬伟属于后者。凭借长年稳定服务华为等大客户,他的科通原本已在传统供应链领域打下一片天地。而与此同时,这一行业也处于被互联网+所改写的前夜。不满足于当下舒适域的康敬伟,于是主动对接互联网,于3年间搭建起科通芯城的大平台;之后又对接着眼未来的智能硬件领域,建构了硬件创新平台硬蛋,他的梦想是打造一个制造业的Uber。 在众多制造产业链的参与者陷入愁云惨雾之时,完成转型的科通芯城,今天市值已过百亿,且仍处于生长之中。 2015,是中国经济的持续转折年。步入转型深水区的中国,开始探寻改革牛的上下求索。我们作为看客也是目不暇接,不仅见证了政策与市场之手的交替发力,在股市上制造出人意料的潮涨潮落、大喜大悲,也旁观了万科、徐翔等参与者的命运突变。如今,经济仍如在迷雾中穿行,但可以预见,2016年,变革仍将继续。微观的个体,如何谋求生机?无论科通还是它总部所在的深圳,堪为一个示范。无论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手将如何施加影响,互联网+产业的轮廓却已初步清晰,我们需要做的,或正是突破自己的舒适域,投身转型,不断试错,在一次次的交学费中向未来商业模式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