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治理施工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排放污水、噪音、扬尘、固体废弃物污染水土资源及周边人居环境等,文章从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治理施工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绿色环保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9)05-0027-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高速扩张,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費现象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严重破坏了人居环境,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一、党和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治国理政的十分重要而突出的位置,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健康发展。
  1."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政策性文件,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生态文明领域的40多项重大改革方案,已基本形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蓝图。
  2.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落实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管理思路、管理手段、考核机制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
  3.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进而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得到全面提升,实现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1.水资源的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会严重污染地表水甚至是饮用水。在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施工中,通常会使水质的含沙量有所增加。不少基础设施工程邻近国家水源保护地,一旦发生水体污染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2.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
  除建筑本身占用土地以外,施工过程又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土方等会破坏地表和周边植被,并在大雨的作用下,容易引起局部甚至严重的水土流失。此外,在建筑施工中存留的大量弃土弃渣,如果处置不当,会影响周边的自然环境。
  3.施工扬尘污染
  施工扬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在运输材料过程中,由于公路凹凸不平或装运过于饱满等原因而造成的抛洒,以及车辆后真空吸力所造成的道路扬尘;二是工地装卸、堆放材料,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表面干燥、松散被风吹所引起的扬尘。这些扬尘不仅会严重影响沿线居民的生活以及环境卫生,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大气中的浮尘含量,甚至给沿线路旁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
  4.施工废气污染
  施工现场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等。由于此类废气具有污染物种类多、毒性较大的特点,以及污染地一般都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通风状况一般都不佳,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5.施工噪声污染
  噪声排放是居民和社会各界反映最强烈和最常见的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捣过程中易产生施工噪声污染,此外还有建筑施工、土方运输以及其他各类建筑材料的载重汽车行驶所产生的噪音和各种施工机械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监测数据表明,搅拌机所产生的噪声级可达到75dB-88dB,而重型载重汽车在加速时其噪声级可以达到88dB-93dB,这些对周边人居环境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6.各类悬浮物及固体废弃物
  建筑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如水泥块、砂石碎粒等,它们有很大一部分散失在工地周围,造成污染。此外,来自施工现场的水泥、粉煤灰和土石粉粒等粉状建筑材料中的悬浮物由于地表水的冲刷而流失,还有一部分会沉淀在周围的土壤中,对土壤造成污染。
  7.生活垃圾
  在建筑工地,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工作和生活,他们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时进行处理,也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三、施工现场污染防治主要措施
  1.落实管理责任
  施工企业要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严格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企业应成立"环境管理委员会",即环境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领导和决策本单位环境管理节能减排工作,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委员会主任。建立各级环境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层级、部门、岗位、人员环境管理责任。同时从管理层直到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经营规模和地域范围配备专(兼)职环境管理人员。
  2.严格过程控制
  企业要组织落实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取证工作。每年要定期组织环境管理节能减排教育培训工作,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规章制度以及环境保护专业知识。要积极向各单位推广环境管理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实施经验,并定期奖励优秀单位及个人,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每年应以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和节能减排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环境管理的宣传活动,并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加以实施。
  每年要定期组织对环境污染风险进行排查,对排查J"的污染源和风险点登记造册,制定控制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对象包括:
  工地围挡应砌筑式、装配式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移动式围挡高度不低于2米。围挡应连续设置,不随意开口,保持干净、整洁。不大于5米间距必须设置立柱,底部设400毫米高防溢座。
  施工现场进出道口及场区通行道路应采用混凝土硬化,强度不小于C25,厚度不小于220毫米,长度不小于15米,场区内其他道路应采用装配式材料进行硬化,场区内非道路或承重地面应进行绿化或覆盖。
  施工车辆出入口必须设置固定冲洗区域,車辆冲洗区域必须配置人工或自动冲洗设施,冲洗设施应有效可靠,冲洗区域必须同步设置排水沟、三级沉淀池,定期清淘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
  按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建立项目夜间施工许可证管理台账。夜间施工前在工地大门等张贴夜间施工许可证,向周边居民履行公示、告知义务。现场高噪音施工设施必须采取封闭措施,邻近敏感区域的围挡上方应设置降噪棚等降噪设施。
  分基础、主体、装饰装修阶段绘制总平面布置图,按施工进度调整总平面布置。材料分类堆码,整齐有序,易产生扬尘的建材应按规定存放,露天存放物应给予遮盖,长期存放或超过一天以上临时存放的土堆以及非施工作业面的裸露地面应采取覆盖措施。
  堆放超过三个月以上不使用的堆土应进行绿化,拆除废料、弃土等应及时清运。覆盖材料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目数不低于2000目/100平方厘米。采用密目网覆盖时,应拉紧绷平,密目网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10厘米,密目网之间应用扎丝绑扎牢固,绑点间距不得大于1米,密目网中央部位纵横应至少每3米设置一个压固点,每张密目网拐角部位应有压固点或地锚钉。裸露面积超出1平方米的裸土、建筑垃圾必须进行覆盖,雨后土方面层干燥前必须覆盖。现场除道路、加工车间以及材料堆码场地外的地面,必须采用覆盖或绿化措施。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沥青、皮革、塑料、橡胶、垃圾以及其他会产生有害有毒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设置专职保洁班组,每天对现场进行保洁工作。现场围挡、场内主干道、建筑物周边应设置喷淋降尘设施,土方开挖、回填作业、爆破作业、基坑周边应设置喷淋降尘设施。场内应配置流动式洒水车,每万平方米的配置数量不少于1台,长期保持施工现场出入口及左有100米内道路的清洁,手架、附着式提升架应用密目网或钢板网进行封闭,并定期进行清理。泥土、干粉砂浆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采用密封式罐车运输,现场零星砼、砂浆搅拌必须采用封闭防尘措施。材料堆码区域或临时生产加工车间地面应采用透水砖等可周转硬质砌块铺设。
  场区内必须设置封闭式建筑垃圾收集站,如果遇上四级以上风力天气,应停止土方开挖、土方运输、土方回填及房屋拆除等作业;对于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用湿法作业,桩基、基础施工应设置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堆土晾晒区。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保持有效。
  在建工程必须由当地政府部门办理排污许可手续。现场设置排水沟及三级沉淀池,生产污水经沉淀后排人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区必须设置隔油池、化粪池,生活污水达标后排人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经沉淀或处理后的中水应循环使用,减少污水排放量,排污口设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有关部门规定。
  多高层建筑物、构筑物内清理垃圾须采用密闭式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类堆放,堆放场地应封闭严实。建筑垃圾土方砂石运输车辆应保证手续齐全,并采取措施防止运输遗撒。建筑工程渣土消纳手续齐全,委托有资质单位对现场固废物和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建立外运管理台账。
  企业各级还应建立健全环境管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生产、办公、现场生活区中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统计监测,不断提升环境管理节能减排的信息化水平。所有在建项目必须配置扬尘污染监测系统(TSP监测仪)。局重点工程以及大型、特大型项目还应配备用于环境监测的专业仪器设备,如:噪声监测仪、水质检测仪、粉尘采样器、有害气体采样器等。
  3.夯实应急救援
  企业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以及负面社会影响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处置,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原则。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各层级、各部门立即自觉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严肃责任追究
  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事件追责机制,对发生环境事件的单位和个人逐级追究责任。
  责任追究方式包括约谈、通报批评、行政处分以及经济处罚。其中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调离岗位、辞退、开除。
  对在建工程存在重大环境隐患或发生环境事件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 人进行约谈。约谈后,仍未整改到位,对相关单位及主要负责人强令整改并通报批评。
  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等级和内部调查结果对事件相关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详见环境事件追责标准。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深刻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昭示着我们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我们不仅肩负着企业白身发展的重任,更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历史责任,必须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及节能减排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思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7,(7).
  [2]庄维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及污染控制措施[J].居舍,2018,(34).
  [3] 赵升琼,建筑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原则及技术[J].集团经济研究,2012,(8).
  [4] 王跃进.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2,(7).
  [5]李文希.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J].城市建筑,2013,(16).
网站目录投稿: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