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与中国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有着惊人的相似。用道家经典《道德经》中"道"与"术"的概念来解读恰如其分。项目管理对当代项目经理的能力发展,以及中国企业在日趋激烈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抓住机遇,制胜未来方面的价值也更加凸显。 在我参与的公开演讲或企业会议中,经常会被问到"项目管理是如何帮助个人和企业达成目标的?"每每到这个时候,职业素养会让我按照PMI的知识体系和标准将项目管理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一方面是让大家了解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也是对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推广,但是今天,我想说点不一样的。 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铁道部的一名项目工程师,多年以后回想起来那时候做的工作内容就是一名项目经理,之后一路走来,跨行业及领域, 在多家跨国企业的工作,让我接触了太多的项目和一线的项目经理们,也更坚信了我现在PMI协会所从事的事业,将国际化的项目管理理念和价值落地中国,这一坚持一晃就是10年,我和团队一起见证了这些年来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亲身感受了项目管理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价值。 今年正值PMI成立50周年,作为一家项目管理专业的国际性组织,如何让项目管理的种子深植于中国,生根发芽健康成长,帮助中国企业屹立于世界的舞台上,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而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一个关键点, 就是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与中国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如此惊人的相似,甚至是不谋而合。 "道术合一"的现代项目经理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模式。《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余言,其中讲到了"道"和"术"的概念。"道",指的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术",指的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引申开来,"道"可以解释为宏观战略,"术"可以解释为技术技能。对于"道"与"术"的关系,老子用"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一言蔽之。 项目经理入行,首先接触的就是"术"。在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使用大量的知识、标准、流程、工具和技术来确保项目的成功。换句话说,必须把这个"术"练好,这是基础。我们看到在20年前,项目经理具备了这些术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了。但今天却未必!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20年前全球大的环境相对单一,市场及客户的要求也比较简单。而在当下,20年前那些项目经理需要具备的"术"虽然依旧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技能,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了。在这种大背景下,环境之间的制约、沟通就变得非常复杂,那么企业需要项目经理具备哪些关键技能才可以支持它实现盈利及长期战略目标呢? PMI通过全球大量的市场调查,在3年前正式发布了当代项目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技能,比照之前的项目管理三要素(俗称项目三角),我们也可以称这个人才技能要素为人才三角(见上图)。 PMI人才三角有三个边,他们之间是相互发展和制约的。最基础的是技术项目管理技能,指业务能力。比如做IT的项目经理,必须要有IT的业务能力,做建筑要有建筑的业务能力,这是基础。从"道与术"的角度看,这个业务能力,就是"术"。 另外一边叫领导力技能,英文名叫Leadership。它更多关注的是指导、交流、沟通这些软技能。因为做一个项目,需要协调不同的资源,需要跨部门协作,所以对领导力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业务能力是"术"层面的事情,那Leadership这个软技能是什么呢?从大的视角看还是"术"的范畴,但又比业务能力的"术"高级一点。因为它不仅仅局限于业务能力。用《道德经》里讲到的"道"、"法"、"术"类比的话,领导力技能有点像"法",它其实是一个接口、一个通道,"术"层面的工具、流程,籍此通向更高层面。 PMI人才三角的第三边,是战略与商务管理技能。项目一定要有方向性,和企业的战略规划相结合,否则很难达到真正的成功。所以,第三边关系到项目管理的方向,涉及到企业战略。显而易见,对于项目经理们来说,你所从事的项目支持并吻合企业的总体战略,成功率一定会大大提升。所以整体看来,技术项目管理技能是纯粹的"术",领导力技能是从"术"往"道"的转换,战略与商务管理技能就纯粹是"道"的概念了。 当今竞争日趋激烈和快速变化的环境催生了更多、更复杂的项目。组织不仅要提升组织层面对项目、项目集和项目组合的管理,更要保证执行项目的人具备合适且充分的能力。项目经理人将承担将企业战略转化为现实的重要角色,担任更具战略性的關键职位。 PMI人才三角也就是现代合格的项目经理人所需具备的理想素养组合了。项目经理不但要知"术",还更要了解"道"。"有术无道,止于术",这样的项目经理聚焦于"术",眼光受局限,可能会忽略了项目与企业战略这个"道"的关联,而不能创造与企业利益相一致的价值,那么这个项目也不能全然谓之成功。而那些"有道无术"的项目经理人们,具有长期发展方向和目标,有时虽然自身没有专业知识,但可以通过自身学习,或者寻找到有能力的专业项目管理人才,一样能过取得最后的成功,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以"求术"来实现我们的"道",这也是当代项目经理人们的成功必由之路!"以术入道,以道引术","道术合一"的综合型项目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项目管理是抓住机遇的"硬本事" 2018年,中国经济继续温和放缓。企业正面临着全方位的变革:市场竞争加剧,科技飞跃式发展,市场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这样的复杂环境,在向企业发起挑战的同时也释放出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抓住机遇的前提需要企业既要有判断力更要有"硬本事"。企业家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力是基于企业战略视角,对错综复杂的商业状况进行深刻理解和分析,并做出决策,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它跟企业战略是一脉相承的。但光有判断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将战略真正落实下去的"硬本事"来抓住机遇。各种规模和类型的项目就成为战略落地的载体,通过一个个成功的项目实现公司的发展创新。从这一角度来看,项目管理的能力无疑就是帮助企业抓住机遇的"硬本事"。 现在我在和很多企业高管交流的时候仍然会被问到,什么是项目管理①?项目管理能给我的企业带来什么帮助?企业追求的是效率,根据他们的认知,似乎项目管理和企业能否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没什么直接关系。可事实并非如此。 PMI每年都会针对全球企业和项目管理从业者们做一系列专业调查,并发布《职业脉搏调查》,希望揭示项目管理现状和未来趋势。2018年调查结果显示:全球项目管理成功率平均值约在60%,只有8%的企业成功率达到80%。有将近40%的企业项目成功率低于60%。前者我们称之为"冠军组织",后者为"绩差组织"。总体规律我们发现,冠军组织只有1.4%的资金风险,而绩差组织的资金风险达到了29.1%,两者相差近21倍。由此可见:有效的项目管理是实施企业业务战略的关键,也会对企业的生存及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因为项目管理不到位而导致资金浪费的现状,究其原因与企业高管没有充分意识到项目管理对组织战略的重要驱动作用,并积极参与,提供充足的支持有关。2018年《职业脉搏调查》数据表明:如果企业有80%的项目能得到高管的积极参与,帮助打通执行层的项目经理和企业决策层的沟通渠道,增强组织内跨部门、跨业务的互相协作和支持,要比那些得到高管参与度小于50%的企业在项目成功率上高出40%。所以,企业高管能更多认识到项目管理与战略保持一致的价值也是组织能抓住机遇的前提之一。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无论任何企业和组织的战略和规划,最后都会通过具体的项目来落地并加以实施,所以通过这个角度来看,没有一个企业离得开项目和项目管理! 正如武侠小说家古龙先生所说:问题并不在于有几成机会,而在于你能否把握机会。若是真能完全把握机会,一成机会也已足够。 敏捷概念—"道与术"动态关系中发展 "道"是眼光,大局观,是战略;"术"是手脚,实践论,是战术。"道"统领"术","术"服务于"道",在"得道"、"循道"的前提下讲究"术","道"也离不开"术"的具体操作和落实。因此,"道与术"存在的关系,不仅有继承性,"道"出自于"术",之后发展壮大,高于胜于"术"。二者在继承中完善,完善中发展"道"的新高度。还有一层相对性,即不同层次的"道与术"可分为小、中、大,当开始时"小术"发展为"小道",然后逐渐发展为"中道"、"大道",这个过程可以根据需求不断演变、止于至善。 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用户的需求日益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这种高速运转的环境,迫使企业和项目管理者们探索新的模式以应对这种情况,"敏捷"概念应运而生。从最开始敏捷作为一项单一技能被企业团队内小范围使用,到现在Scrum、XP、Kanban等各种敏捷实践被广泛应用,很多企业已经见证了团队级敏捷的成功和优势,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尝试进行敏捷转型。在这一股浪潮中,敏捷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敏捷多少和找到最适合自身的方式,朝正确的方向快速奔跑起来的问题。在这过程中,开始作为"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敏捷,已经慢慢被很多企业提升到组织甚至公司战略层面,从"小术"发展为了"中道"甚至"大道"。 2018年《职业脉搏调查》结果显示:组织敏捷度对于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获得商业成功至关重要。有71%的受访企业表示,在过去5年中变得更为敏捷。敏捷也作为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的重视。这一趋势在中国经济转型和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今年考取PMI-ACP?(PMI敏捷管理专业人士)认证的人数多达三千余人,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我相信这样的趋势会继续保持下去。 PMI(中国)每年都会举行项目管理大奖的评选,希望以此来推广获奖企业成功经验,促进中国企業的项目管理最佳实践的发展。我们发现,这些获奖企业都具备一些共性,其中有三个特质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企业高管都高度认可项目管理对企业战略的价值和意义;二是企业在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投入,并且有清晰的项目经理职业晋升通道。三是在项目管理新方法和技术方面勇于创新,敢于探索。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PMI进入中国的二十周年。中国仍然是一个蓬勃发展、无限潜力的大市场,我希望在这次新经济浪潮中,中国企业和中国广大的PMP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目前在中国已有25万PMP之多②),能充分把握住这个百年一遇的时代良机,发挥自身的优势,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代项目管理相结合,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我们期待着…… * 作者陈永涛先生现担任PMI(中国)董事总经理,全面负责PMI在中国大陆的业务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大中华区)的企业客户市场。陈永涛先生于2009年初加入PMI。此前,他曾任甲骨文公司(Oracle)大中华区政府,教育和医疗(GEH)业务发展总经理,负责甲骨文GEH业务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发展。在任职甲骨文之前,陈永涛先生曾分别在富士施乐公司(Fuji Xerox)和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任职7年和9年,担任公司多个高级领导职务。陈永涛先生的职业生涯始于在铁道部担任工程师/项目经理。在职业生涯中,他通过与包括教育部和人事部在内的各个中央政府部门及行业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工作经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注 ① 项目管理是在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工具和技术的运用来满足组织特定成功标准的团队性实践。 它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和基因被广泛认可,成为现代组织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管理方法和员工能力。 注 ② PMP全称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是全球公认的项目经理最重要的行业认证之一。目前全球有近89万PMP在几乎每个行业中担任着将组织战略转化为现实的重要角色。中国大陆地区截止2018年,PMP持证人数已超过25万,这意味着全球每四位PMP中就有一位来自中国。 附文: PMI简介 PMI(项目管理协会)是项目、项目集和项目组合管理领域的全球最大的协会。成立于1969年的PMI,通过全球通用的标准、认证、资源、工具、学术研究、出版物和交流机会等,为全球超过三百万专业人士创造价值,促进职业生涯发展,提高组织成功率。2008年底,PMI(中国)正式成立,致力于推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职业化和全球化,提高中国及亚太地区各类组织机构对项目管理价值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促进项目管理的应用为组织创造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