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婚姻观演变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摘 要】人类婚姻从原始社会到私有制,经历了以自然条件为主导到以经济条件为主导的过程,其中婚姻包含的因素大部分为均为门第、财产,少数也有爱情的成分,而中国古代的婚姻观也并没有逃出人类婚姻历史的演变进程,在经历了时代的变化之后,对于现代社会人们尤其是女性的婚姻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爱情;婚姻;婚姻观;传统女性;现代女性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罗素认为爱情"是指包含着充分情感的关系和那种既是心理又是生理的关系"。爱情,作为人类社会社会生活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从古至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而婚姻观是对婚姻的基本态度,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也在发生变化,在当代中国,沿袭了数千年之久的婚姻观受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冲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婚姻观的变化体现社会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婚姻家庭的发展模式。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婚姻观的变化趋势。
  一、人类婚姻基础演变的历史
  (一)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婚姻
  歷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古老的原始社会,人们依靠大自然的条件维持基本的生存,同时人类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两性关系从最初的血缘群婚发展到了偶婚制,人口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人类也逐渐学会了依据自然条件来限制子女婚配的范围,进而来提高人口的质量和社会生产力。在整个人类的原始社会中,经历了漫长的婚姻家庭的发展阶段,因此,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中,自然条件无疑是人们婚姻关系缔结的重要基础。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只能依靠人类自身的力量来与自然抗衡,于是对于人口的要求更甚于其他的条件,人们对于婚姻的概念,只是出于纯粹的生理上的需求和繁衍壮大种族的需要,而这些都是受自然条件支配的。私有制尚未出现,人们对于经济还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所以婚姻的基础就只能是自然条件。
  (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私有制社会婚姻
  随着人类婚姻对象可选择范围的不断缩小,自然条件作为婚姻基础的原始社会历史使命走向了终结。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变革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选择的支配作用幵始逐渐减弱,自然选择对于人类自身的生产作用也不断变化。在人类私有制社会阶段,婚姻关系形成的基础不再是自然条件,而被逐渐显现出重要性的经济条件所取代。恩格斯说:"在对偶共居中,群已经缩减到了它的最后单位,仅由两个原子而成的分子,即一男和一女。自然选择通过对共同婚姻的日益扩大的禁止而进行的;在这一方面,它再也没有要做的事了。因此,如果没有新的社会动力发生作用,那便没有可以从对偶共居中发生新的家庭形式的原因了。"①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家畜的驯养和繁殖为家庭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女性失去在家中应有的地位,成为男子机械的生育工具。而对于私有制社会的婚姻,恩格斯就此进一步揭露了资产阶级婚姻家庭关系的本质。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私有制社会中,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婚姻都是由双方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就这点而言,常常是权衡利害的婚姻"②所以,在私有制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统治的原因,经济条件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人们婚姻关系的基础。
  (三)婚姻中包含的因素
  1、门第
  "门当户对"一直是婚姻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门第在婚姻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清王朝,门第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更是重要,清人婚姻论门第与财富,而且更加看重前者,认为良贱是更不易逾越的鸿沟。18、19世纪的中国,门第等级在婚姻中至关重要,门当户对是婚姻必须遵从的规则,尤其在官宦阶层,择婚不论门第,形同有罪,要受到处罚。同时财产也是婚姻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家境殷实的人家在婚姻中占有明显优势,康熙《上虞县志》第2卷中指出"富家嫁女务侈妆奁之丰厚,贫家许字大索重金,甚有因嫁女而荡产,缘娶妇而倾产者,以至穷苦小民,老死而不能婚"。③
  2、爱情
  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都是儒学思想占统治地位,宋代程朱理学更是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讲究"男女之大防",人性的七情六欲是被压抑的。封建社会主张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婚姻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子却可以三妻四妾,这种现象我们也能再文学作品中窥探一二。例如在《红楼梦》里,《西厢记》被称作淫词艳曲,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偷偷地读,封建社会才子佳人的爱情是不被接受的。贾母等明知贾宝玉深刻地爱着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却依旧选择了宝钗,可见封建统治者眼里,爱情在婚姻里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此外历史上出现的为了国家民族去和亲的女性也不在少数,全部都体现出封建统治者对于爱情的不重视,爱情是权力、财富等的附属品。
  二、传统爱情观婚姻观
  纵观古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儒家许多思想在当时都促进了封建社会文明的发展,但是它所包含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男女有别等思想观念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男女之间情感的发展。在封建社会中,一名女子往往是深居闺中,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异性,并且在两性关系上所推崇的是"发乎情,止乎礼"的观念,这些观念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并且,古代人们对爱的表达方式,也不像现代人这般大胆直白,他们对爱的表达比较委婉,例如李商隐在他《无题》里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④诗句中没有情爱的字句,却能将对爱情的坚贞和相爱之人心灵相通的情感含蓄地表达出来。可见,中国的传统爱情观是一种含蓄内敛的爱情观。
  孔子也曾讲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可见在孔圣人眼里,都将女子与小人归为同一类人,明显是对女性的贬低,完全体现了当时男尊女卑的思想,表现出女性在婚姻观方面没有自主权,体现了封建统治之下男权中心论的传统婚姻观。受男权中心论的影响,女性具有较大的依附性,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下的中国女性,社会地位较低,她们在婚姻问题上缺乏自主选择权,通常都是父母兄长包办的,即当时所称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与此相反,中世纪的西方虽然女性地位较之男性地位低下,但是与中国传统的婚姻观相比,西方对于爱情婚姻的的态度相对开放。尤其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倡导的人文主义,其核心便是提倡人性,主張人生的目的就是最求幸福,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人性、人权以及人欲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倡导人们尽情去享受生命。因此,西方男女在恋爱的道路上相对于中国古代而言就更加自由、更加平等,他们没有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们在爱情和婚姻方面直接的、充满激情的、大胆奔放的。
  三、现代女性婚姻观的发展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新型的共产主义社会婚姻观进行了美好展望,在彻底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之后,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男女真正实现平等,爱情才成为婚姻的基础,恩格斯指出,"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派生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候,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存在了"⑤。在共产主义社会,经济条件不再是婚姻欢喜的枷锁,男女双方自由平等,爱情和婚姻第一次在社会范围内统一起来。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恩格斯对于未来家庭的美好设计,在我国现阶段还不能完全实现。虽然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来讲,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使我国目前暂时还处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阶段,社会生产力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社会的道德规范、法律、风俗和舆论等等还不能完全摆脱封建社会的影子。这就意味着,我国婚姻还不能像恩格斯所设想的那样完全是以爱情为基础,而是以爱情为主、经济条件为辅的综合性的基础。同时,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目前社会发展处在转型时期,社会各个方面发展不均衡,与之相适应人的思想就具有了多样化的特点。
  尤其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年轻一代,他们的婚姻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逐渐开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的生产效率提高,科技发展,个人以及社会联系区域扩大,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充分更新,个体的意识增加,追求变革、讲求个性成为人们重要的价值取向。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婚姻观变化较为显著,经济的独立、社会的地位的提高,使得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新时代的女性对自己的婚姻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与旧时代的女性大不同,女性婚姻观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教育使得女性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女性不仅仅止步于家庭,她们更多的也参与到社会公共劳动中,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独立的经济能力,逐渐摆脱了经济上和人格上对于男性的依赖。
  2、女性幸福标准的变化
  婚姻不再是女性人生幸福的唯一标准了,过去的婚姻关系中生育作为女性人生的重要指标,而现代社会中,婚姻只是女性生活中的一个环节,不再是唯一的归宿。经济的独立以及内心的强大,女性在精神生活上不再依赖男性,甚至拒绝婚姻、不婚者、丁克一族也比比皆是。
  3、女性社交范围广泛化
  拥有工作接受教育的女性,其社交范围比之前的女性大了很多。相比之前女性走入婚姻,以相夫教子为美德,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而现代女性由于职业和教育的关系,社交范围扩大,这也依靠了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的联系更加密切,异性和同性朋友更多,所以女性也更多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4、女性依旧期待爱情
  尽管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中,爱情是婚姻生活的奢侈品,甚至羞于启齿,但是新时代女性走入婚姻的主要因素,依然是爱情。不仅要遵从男女平等的前提条件,充分享受自由恋爱,不再是父母长辈包办婚姻的牺牲品,要求婚姻自主的权力,自主决定婚姻对象,自主决定婚姻模式等等。女性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创造新生活的决心,内心都渴望婚姻自主不为任何非感情因素而决定婚姻关系,双方都要忠诚于家庭和对方。
  尽管新时代女性的婚姻观也处在摸索阶段,但是新时代女性对待婚姻的态度却是要求双方忠诚于婚姻,明确婚姻责任。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女性婚姻观方面呈现出的积极变化,我们也会发现一些消极思想也正在腐蚀年轻一代,例如高额彩礼、婚礼攀比现象严重,很多相亲节目甚至出现了拜金女现象,这都无疑对核心价值观的建立起到了不良影响。对于这样的消极现象,我们不仅要抵制,还要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出发予以制止。
  四、结语
  时代的变化,历史的变迁,使得人们的婚姻观也在发生变化。虽然中国传统封建婚姻观的烙印还没有完全祛除,但是人们正在抛弃落后的、腐朽的婚姻观念。在中国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因素还在影响我国的婚姻观,尤其是女性婚姻观,因此我们要保持积极方面的变化,警惕消极变化,防止消极变化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改善女性婚姻观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如此我们也能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释:
  ①②⑤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M].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7:51,68,77
  ③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M].商务印书馆,2000:200.
  ④王钟陵.古诗词鉴赏[M].上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105.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M].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7.
  [2]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M].商务印书馆,2000.
  [3]王钟陵.古诗词鉴赏[M].上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
  [4]安丽梅.论正确的家庭观及其在青年中的树立[J].北京教育,2017(8).
  [5]徐静雯.当代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实证解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7(6).
  [6]余逸群.80"后"青年群体特征的解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7]马昭,霍月红.中西方文学作品爱情观对比研究[J].芒种,2013(4).
  [8]于桂敏,王艳秋.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J].理论参考,2015(3).
  [9]丁俊芳,贾然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当代80"后"的启示[J].教育纵横,2010(12).
  [10]李煜.婚姻的教育匹配: 50 年来的变迁[J].中国人口科学,2008(3).
网站目录投稿:亦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