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爱生如子爱校如家都没问题就看是不是真爱


  我们一直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时下,有评论者对"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一种"私爱"。只有拥有"爱满天下"之心,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
  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爱的效应,揭示的就是这一本质。皮格马利翁爱的期待,让少女雕像复活。学校教育就要以对教育情有独钟的爱和对学生视若己出的爱,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应有的光彩。这种爱,超脱了动物本能,具有宗教般的虔诚,既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般的期待,更有心无旁骛的无私和执着。
  有人说:爱自己孩子的是人,爱别人孩子的是神。如今的校长和教师,早已走下师道尊严的圣坛,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但对学生无私的爱却丝毫不能弱化。否则,就会背离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干出误人子弟、甚至违法乱纪的勾当。时下,无论是应试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戕害,还是教师有偿家教的失德,乃至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规现象,究其根源,就在于缺乏"爱生如子"和"爱校如家"的教育情怀。哪有"爱生如子"和"爱校如家"的校长和教师无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健康发展?除非这种爱不是发自内心的真爱。
  世纪之初,有专家曾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教育缺什么?说到底,作为最大民生的中国教育缺的是教育人应有的爱的情怀,是对教育宗教般的爱,是对教育一往情深、对学生视若己出的爱。拥有这份情怀,时下教育的诸多问题,如有偿家教、体罚侮辱学生等自然会迎刃而解。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应是"爱满天下"最好的注脚。一个人没有"爱生如子"和"爱校如家"的教育情怀,而奢谈"爱满天下",这种大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永远不会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求真的教育既要"仰望天空"地"爱满天下",更要落地生根地"爱生如子"和"爱校如家",这应当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网站目录投稿: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