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某学校一五年级女孩在上了两节作文课后坠楼身亡,女孩的遗物是一篇被老师批改过的作文。经一个月的调查,当地相关部门公布了对当事教师的处理决定。 但是,从前期的调查通报到最后的处理决定,都没有提到作文批改的相关事宜,而舆论对此事的评论却主要围绕作文内容和老师的批改展开,并且观点对立鲜明。既然事件已经尘埃落定,笔者就从专业的角度谈谈这篇作文。 作文的题目是"《三打白骨精》读后感"。文章开头指出:"读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三打白骨精》,出自罗贯中的《西游记》。"接着就是对"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复述。最后是谈感想:"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教师给这篇作文的批语是"传递正能量"。 作为一个教语文30多年、有数千篇文章写作实践的老教师,笔者认为,这个老师这样批作文,还有无数教师为这种做法辩护,反映出来的是不少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 作文教学的基本功能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语言和言语的习得和历练,如汉字、词汇、语法、修辞、表达方式、文体、构思立意等;二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如书写习惯、积累习惯、观察习惯、修改习惯、交流习惯等;三是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如积极的体验与细腻的情思、严密的思维与精确的表达、热爱生活并思考生活等;四是做人教育,即将品行、礼仪、伦理、修养、道德、理想、价值观等教育融入作文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作文指导和自己的习作与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要实现这样的作文教学,教师必须是一个情思细腻、情感丰富、热爱生活、善于思考的人,也必须是一个写作者。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指导、修改、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历练中不断成长,并不断提高对写作的认识和兴趣,形成主动写作的习惯。 一篇作文只批"传递正能量"5个字批语,没有体现出上述要求。写《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常规思路是批判白骨精的险恶,赞扬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和高强武艺,也可以批判唐僧的黑白不分、猪八戒的搬弄是非以及沙和尚的和稀泥。学生的感想正是批判了白骨精这一类人,老师却批了"传递正能量"。也就是说,在这个老师看来,任何批判都不是"正能量",只有赞扬才是"正能量"。即使像《三打白骨精》这样的故事,也只能赞扬、不能批判,哪怕是批判白骨精的险恶,也是在"传递负能量"。 既然老师用"传递正能量"5个字直接否定了一篇具有批判色彩的作文,那我们再说说"正能量"。真正的正能量,应该是弘扬真善美,更应该是揭露假恶丑。因为假恶丑本来就是社会的毒瘤,只有揭穿它,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切除它,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可如果把"传递正能量"变成压制揭露和批判假恶丑的借口和工具,就走向了"正能量"的对立面。用"传递正能量"做借口,不允许一个小学生揭露和批判"白骨精",这不正是在给"白骨精"及其后面更隐秘的假恶丑提供护身符吗?这样的"作文教学",哪里还有什么"正能量"可言? 再说那些用考试成绩说事的教师,他们自己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作文教学,却又把自己的不作为推给了考试制度。"作文想得高分,就得写正能量。"如此"教学观"实在是荒谬至极。仅凭以不变应万变的"传递正能量"五字诀,学生是学不会作文的,当然也是得不了高分的。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思辨,学会写自己的生活,作文分数自然差不到哪儿去。 最后再说两个细节。一是小学生写的"罗贯中的《西游记》",老师没有指出问题,说明老师的眼中只有"正能量"而没有其他。二是老师的"传递正能量"5个字写得非常潦草。老师给学生的作文批语,是对学生的指导,更是和学生的交流,从书写到表达都给学生以最直接的示范。像这样的批语,指导、交流莫要说起,"范"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