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个成语拼成的春秋齐国史


  原创 2016-12-26 桓大司马 文史宴
  文史宴
  微信号 wenshiyan80s
  功能介绍 我们试图剥去高深学问的清冷外衣,为大家献上文史的盛宴,激发更多朋友对文史的兴趣。我们与阙里书院关系密切,对专业经史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关注阙里书院!
  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代首屈一指的文化大国,给我们留下不少成语,有些可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大司马搜罗了95个, 现在就用这些成语来贯串齐国史,把齐国史讲一遍,用紫色标出的是成语。
  齐太公
  齐国始祖姜太公,一名吕尚,姜姓吕氏,源出于西羌,成长于东方,在商纣王统治的岁月里,直到年老也没有发达。宋代王楙的《野客丛书》说他老婆马氏也因为他混得太差,离他而去,看来这位扫帚星马氏也不完全是《封神演义》原创的角色。
  其时纣王无道,西方周人部族的首领、周文王姬昌欲图灭商,姜太公就西入关中故地寻找机会。
  纬书《尚书中侯》说,姜太公在磻溪钓鱼时,得到一块玉璜,上面刻着:姬受命,吕佐旌。后来他果然做了周朝的佐命元勋。清代宝鸡知县徐文博在姜子牙钓鱼台旁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上题写"孕璜遗璞"四个字,表示那块玉璜是这块岩石孕育出来的。
  孕璜遗璞
  《史记》说姬昌一次打猎之前,按当时惯例占卜会得什么猎物,卦辞是"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并没有说霸王之辅是什么动物,《封神演义》就给发展成周文王梦见的一只插翅猛虎,这插翅猛虎名叫飞熊,不久他就访得了姜太公,是为飞熊入梦。
  对姜太公与周文王相遇,《汉书音义》称之为乌鹊暴集,乌、鹊两种鸟的本性不能共存,通常是要争巢相斗的,姜太公与周文王虽然身份、经历迥异,却能和衷共济,好像乌、鹊突然就和平共处了。
  姜太公为周族用计削弱商朝,消灭商朝的死党崇国,击败密须、犬戎等部落,在此过程在治军上也多有贡献。
  《六韬》记载,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即位,问姜太公,作战时怎样使用手下的"股肱羽翼"之臣,姜太公认为应予以细密分工,其中安排奋威四人,带兵进攻时动作迅猛,做到风驰电掣,出乎敌人意料之外。
  周武王乘商朝主力讨伐东夷,大举伐纣,牧野之战大破商朝临时组成的奴隶部队,商纣王登鹿台自焚。但周族不过是讨巧战胜,其实力远逊于商朝残余以及与商朝同族的东夷。
  《牧誓》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
  因此,周武王虽然攻克朝歌,依然十分焦虑。刘向《说苑·贵德》记载,周武王问群臣怎么办,姜太公说,喜欢一个人,可以兼及到喜欢他屋上的乌鸦,爱屋及乌,不喜欢的话连他的奴仆都不喜欢,不如把敌对的都做掉算了。
  周武王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采取了周公的怀柔政策,以殷人治殷,令纣王之子武庚管理殷商遗民,另派三个弟弟管叔、霍叔、蔡叔监视,是为三监。
  不料周武王英年早逝后,三监因嫉妒周公辅政,独掌大权,竟与武庚联合,发动叛乱,同时淮夷的徐夷,东夷的薄姑、奄等大国一时俱反,周朝好不容易得来的天下竟有分崩离析之虞。
  于是周公与姜太公通力合作,经历三年苦战,宛如战神一般,击败了比周军强大得多的商与东夷联军,将这滔天大祸平息下去,随即东营洛邑,镇抚东国。
  东夷大国薄姑、奄都被周军灭国,周公将薄姑国故地封给姜太公,是为齐国;将奄国故地封给自己长子伯禽,是为鲁国。
  齐鲁局势
  莒、莱、郯等都是东夷国家
  《史记》载,姜太公简化礼仪,接受齐地东夷的习俗治政,五个月后就向周公汇报齐国安定了,而伯禽改变鲁地东夷的习俗,让他们遵从周礼,三年之后才向周公报告鲁国安定。
  姜太公听说后感叹:鲁国后世要做齐国的小弟了,政治平易近民,老百姓才会心悦诚服啊!到唐朝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平易近民演变为平易近人。
  《野客丛书》说姜太公富贵后,跑掉的老婆马氏又找来了,姜太公倒了一壶水在地上,说能把这水收进壶里,咱们就同归于好。覆水难收,那自然是收不回的。当然这个故事出自两千年后的宋人之手,并不是很靠谱。
  齐襄公
  姜太公给齐国定下的方针,使齐国一直是东方强国,并且得到了代周室征伐之权。西周灭亡之后,中国进入春秋时代,天子失权,诸侯争霸,郑庄公成为小霸,齐僖公也不甘示弱,多次会盟,征讨不臣,史称僖公小霸。
  齐僖公之子齐襄公即位后,继续僖公的事业。不过齐襄公荒淫无道,跟妹妹文姜通奸,败露后居然做掉妹夫鲁桓公,他又好大喜功,常常对外征战,强加在兵将身上的负担很重。
  有一年瓜熟之时,齐襄公令连称、管至父受命驻守葵丘,约定第二年瓜熟时派人替换他们,及瓜而代,结果到时间了却违约,命令他们继续驻守。二人忍不了,发动政变做掉齐襄公,齐国大乱。
  齐桓公
  齐襄公统治后期,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公子小白见齐国政乱,分别出奔鲁国、莒国。
  齐襄公死后,二人争着回齐国即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抄近道赶到公子小白之前,弯弓搭箭,射中小白带钩,结下一箭之仇。但小白装作中箭而死,公子纠以为没人跟他争了,就慢慢的走,结果小白抢先一步进入齐国即位,是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
  齐桓公的师傅鲍叔牙与管仲相交莫逆,深知其能,于是推荐管仲主政,齐桓公也不记仇,赦免管仲,令他主持国政。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二人的友情被称为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当时中原大国鲁、卫、郑、宋、晋纷纷处于内乱之中,南蛮的楚国和北方的狄人不断攻击华夏诸国,华夏文明有灭亡之虞。
  这时的周王室实力大减,无人朝贡,管仲建议齐桓公尊礼周天子,这样齐国的代天子征伐之权能够让更多诸侯认同,然后以此为号召,团结各国,征伐夷狄,捍卫华夏,齐国自己也实现霸业,是为尊王攘夷之策。
  管仲首先为齐国增强经济实力,当时齐鲁各有知名的织物,后世称为齐纨鲁缟,但当时鲁国的织物叫绨。
  管仲请齐桓公带头穿绨,齐国大臣与平民纷纷效仿,成为时尚。同时管仲禁止齐国人织绨,所有绨都从鲁国进口,还给卖绨的鲁国人奖励,结果鲁绨供不应求、价格猛涨,鲁国人民不再种粮,全力织绨。
  管仲等到鲁国的耕地荒芜,就下令禁止鲁绨交易,抬高粮价,结果鲁国的绨积压成山,粮食却没有多少,只好高价买粮,之前赚的钱全吐出来不说,还闹起饥荒。齐国不但狠赚一笔,还逼得鲁国为买粮而臣服。此后管仲屡屡使用这一手,连强大的南蛮楚国都中了招。
  齐桓公自己也求贤若渴。《韩诗外传》记载,齐桓公设当时最高的礼仪"庭燎"(在庭中燃起火炬)来迎接贤士,但他庭燎招士许久却没贤士来投,最后来了个自称会九九算术的乡下人。
  齐桓公说九九算术不稀罕,你这点能耐还不足以称为贤士,乡下人说要是我这种只会九九算术的人你都加以礼遇,比我强的贤士看到了,还怕他们不来吗?齐桓公一想也有道理,就高规格接待了此人,不久四方贤士果然纷纷来投。
  卫国贤人宁戚也想投齐桓公,但他贫困没人引见,他就驾着牛车到都城门外找机会。有一次齐桓公出行,宁戚扣着牛角作歌,让齐桓公看见:
  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
  齐桓公听到这首求官的牛角之歌,立即觉得此人非常人,交谈之后加以重用。宁戚担任齐国大司田,对齐国农牧业发展大有贡献。
  宁戚饭牛
  齐桓公的度量也比较大。《庄子·天道》记载,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在堂下做车轮的匠人轮扁突然走上堂来,说你读的都是古人的糟粕,这是对国君相当大的冒犯,齐桓公让他说出个道理来,不然就得处死。
  轮扁说,我做轮子,轮孔太大太小都不行,要做到大小刚刚合适,必须手和心高度契合,这种得心应手的感觉,用言语是说不出来的,所以古人真正的精髓,也无法通过语言说出来,你看的书不过是他们留下来的糟粕罢了。齐桓公觉得有理,也没有治他的罪。
  虽然这个故事多半是庄子原创的,但安在齐桓公身上,也说明他认为齐桓公有这个度量。
  管仲对齐桓公也多有劝谏。《管子·戒》说,言语容易传播,不翼而飞,所以让齐桓公言语要谨慎。
  管仲也推荐贤才,《管子·小匡》中,管仲说自己虽能为相,但在得军心,令三军视死如归这一点上,不如王子城父,请求封王子城父为大司马。
  管仲对政治也有许多见解,被认为是法家的先驱。
  《管子·小匡》中,管仲认为应该让士、农、工、商四民分别聚居,不要杂处交流,这样他们就可以专心钻研相关技能,不会看见其他的东西而心思变动("见异物而迁焉"),可以安心从业,也就是不会见异思迁,方便管理。
  《管子·立政》中,管仲认为为政必须做到"令则行,禁则止",也就是令行禁止,政府法令推行到百姓之中,能够像意志指挥身体各部分一样,贯彻到底。
  在齐桓公和管仲的励精图治下,齐国国力大增,齐桓公的霸主生涯也随之开始。
  公元前663年,山戎进攻燕国,齐国救燕,班师回国时迷了路,管仲认为老马识途,让大家跟着老马行军,果然找到了路。前661年,北狄攻破邢国都城,齐桓公助邢国迁都;前660年,北狄攻灭卫国,进行大屠杀,齐桓公助卫国遗民复国。
  老马识途
  公元前656年,面对肆无忌惮消灭华夏国家、咄咄逼人的南蛮楚国,齐国决定以中原霸主身份予以打击。齐桓公联合诸侯,率八国之兵击溃楚的盟国蔡国,在楚国边境耀武扬威。
  楚国派使者来问,你在北海,咱在南海,就像牛和马哪怕发情也引诱不了对方一样,风马牛不相及,完全不相干,你是干嘛来了?
  齐国虽强,但基本上是钱和策略撑起来的霸主,军队战斗力不一定能胜过楚国,所以管仲并不想跟楚国真打,只是要在口头上讨楚国的便宜,好在霸业上再加上浓重的一笔,所以不敢质问楚国搞得如火如荼的灭国运动,那样要是楚国硬顶就没法下台只能打了,于是他找了两件风流罪过来责问:
  王室祭祀时需要漉酒用的苞茅,你们不进贡;当年周昭王(西周中期,距此时已几百年)南征你们,不明不白死在水中,你们必须给出解释,不然我们就揍你!
  楚国一听,知道了齐国的意思,于是半软半硬的回答:不进贡苞茅是我们的错,马上就改;周昭王怎么死的,你们问诸水滨,到水边去问空气吧,咱不担这个责。
  齐国正好借坡下驴,与楚国在召陵盟誓而还,威望大涨。在天子失位的情况下,齐国凭借太公时获得的征伐之权和尊崇王室带来的号召力,以霸主身份代替天子统领华夏诸国,北却诸狄,南服荆蛮,解除了华夏文化覆灭的危机,因此获得华夏诸国一致的尊崇。
  前651年,齐桓公与鲁、卫、郑、宋、许、曹等国在葵丘会盟,为华夏诸国定秩序、立盟约,周天子也派人参加。规定五项盟约之后,誓词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孔子称赞齐桓公与管仲挺身而出,以霸主身份整合诸侯,抗击四夷,保全华夏,夸他们匡正天下乱局,是一匡天下。
  葵丘之盟
  齐桓公本是一个贪图享乐,心志不坚的人,在巨大的成绩面前骄傲是再正常不过了。一次他跟管仲、鲍叔牙、宁戚饮酒正欢,他的师傅鲍叔牙趁祝酒时进言:希望你不要忘记没当国君时,出奔到莒国的日子,勿忘在莒。齐桓公当即醒悟,再拜说我一定不会忘的,一定会好好治理国家的!
  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齐桓公很快就故态复萌,重新易牙、竖刁、卫公子开方等奸佞之辈,但不让他们插手政事,管仲知道他的性格,看在没有乱政的份上也就予以放纵。到管仲快死时,终于让齐桓公放逐这三个人。
  齐桓公答应了,但不久就觉得生活无趣,忍受不了,又把三人召回。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重病,这三人扶立齐桓公的庶子公子无亏,导致太子昭逃亡宋国,诸公子爆发内战,三人堵塞宫门,不准任何人进宫,一代霸主齐桓公竟活活饿死。
  北宋苏洵评论说: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弹冠这个典故虽然出自西汉贡禹因好友王吉被征为高官,预感到自己也要当官了,遂去弹掉官帽上的灰尘,但弹冠相庆连起来用却是从这里开始。
  齐孝公
  齐桓公死前曾将太子昭托付给宋襄公,故而有志称霸的宋襄公率军伐齐,助太子昭复位,齐国人本来也不服公子无亏、竖刁一党,于是里应外合灭了乱党,迎太子昭即位,视为齐孝公。但齐国经这么一折腾,国力大衰,霸业也就此终止。
  继齐图霸之宋襄公
  齐孝公末年趁鲁国爆发灾荒,进攻鲁国,并且对鲁国使者展喜耀武扬威:怕了吗?展喜说百姓害怕,士大夫不害怕。齐孝公笑了,说你们穷成这个鸟样,凭啥不害怕?
  展喜说,我们凭的是齐鲁二国始祖太公和周公的盟誓,凭的是齐桓公团结诸侯,你做儿子的不会跟他背道而驰,所以我们有恃无恐。齐孝公对父亲霸业的逝去束手无策,闻言惭愧无地,下令退兵。
  齐顷公
  从公元前643年到公元前609年,经历齐孝公、齐昭公、齐后废公、齐懿公、齐惠公,每次君主去世之时都要爆发政变,到齐惠公晚年齐国终于逐渐安定,公元前599年,齐顷公即位,预示着齐国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不过,这将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晋国强势崛起,成为率领中原诸国对抗南蛮荆楚的盟主,而齐国毫无存在感,这让齐顷公非常不满意。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军,晋国霸业中衰,于是齐顷公跃跃欲试,想要挑战晋国的盟主地位。
  晋国中军佐郤克、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卫国大夫孙良夫出使齐国,三人分别是独眼龙、秃头和瘸子,齐顷公正想挑事,于是也找了一个独眼龙、一个秃头和一个瘸子带他们进见,并且让老娘萧同叔子把他们当马戏看,萧同叔子笑得花枝乱颤,丝毫不顾忌他们的感受。
  独眼龙郤克
  郤克怒发如狂,回国后就要求伐齐,晋景公一时没有同意,但晋国执政士会察觉到郤克无法忍辱,可能会生事,于是让出执政之位。郤克主政后,齐顷公先发制人,进攻鲁、卫,郤克当即组织晋、鲁、卫联军伐齐救卫,公元前589年,齐晋鞍之战爆发。
  此次齐军锐气极盛。联军到达卫国时,齐国上卿高固突然单身冲入晋军,扔石头砸翻一位车主,随即抓了他,驾着他的车跑回齐营,把他绑在桑树上,鼓舞齐军士气,并且向晋军挑衅说:我余勇可贾,还有剩下的勇力可以卖,你们想要勇力的来找我买吧!
  齐晋主力遭遇于鞍地,齐顷公表示要灭此朝食,灭了晋军再吃早饭,于是率齐军发起总攻,击伤晋军主帅郤克,下军司马韩厥的左右也被射杀,一时势不可挡。不过晋军是百战之师,郤克又矢志复仇,带伤督战,齐军终于战败,齐顷公也险些被擒。
  齐国被迫割地求和,郤克想要齐顷公的老娘萧同叔子为人质,加以凌辱,报复被辱之仇,并且想要齐国田地的道路都改为东西向,方便晋军随时东侵。齐使国佐回复说不可能,并且指责郤克失礼,说你们非要逼人太甚的话,我们大不了背城借一,背靠城墙进行最后的决战。
  晋国担心齐国与楚国联合,最终同意了齐国的求和。此战之后,齐顷公轻徭薄赋,存问病残,善待百姓,齐国国力迅速恢复,为下一轮争霸做好了准备。
  齐灵公
  齐顷公之子齐灵公,用晏弱、晏婴父子为相,攻灭胶东半岛的莱夷,让齐国面积扩大一倍,继续与晋争霸,不过在公元前555年的平阴之战中惨败于诸侯联军,因楚国攻郑以救齐,晋军方才退去。
  齐灵公有段时间喜欢看女人女扮男装,于是都城里的女子也都着男装,齐灵公禁止都城居民这么干,规定谁这么干就撕坏她的衣服和带子,但仍然无法禁止。晏婴说你自己爱看女扮男装,却不准别人这样做,这好比店面上挂着羊头,里面卖的却是马肉,名实不一,这句话后来发展成挂羊头卖狗肉。
  挂羊头卖狗肉
  晏婴说只要宫里不女扮男装了,外面自然也不会了。齐灵公照办,一个月后都城居民果然不女扮男装了。
  齐灵公晚年想废太子光,另立宠姬之子公子牙,齐灵公病重时,与太子光交好的崔杼秘密接回太子光,灭掉公子牙一党,齐灵公惊怒而死。太子光即位,是为齐庄公,继续与晋争霸的大业。
  齐庄公
  齐顷公开始,几个君主都比较尚武。《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一次齐庄公乘兵车出猎,看见一只螳螂举起前臂,想要跟他战车滚动的车轮搏斗,齐庄公感叹螳臂当车的勇气,说这螳螂要是人,就是天下勇士了,让驾车的绕道避开。勇武之士听说此事,都愿意为齐庄公效死。
  螳螂勇士
  此时晋国诸卿势大,架空国君,诸卿之间内斗激烈,栾氏家主栾盈被陷害,出奔齐国。齐庄公大喜,厚待栾盈,让他潜回领地曲沃,组织家兵袭击晋国都城绛,并且亲率大军为后继,登上太行山,跨过孟门关,但因栾盈事泄,晋国加强防备而退回,不过也攻取了晋国的朝歌,象征着晋国的霸权开始衰落。
  齐庄公素来跟崔杼交好,后来发展到跟他老婆棠姜也"交好",还把崔杼的帽子拿出来赏赐下人,搞得齐国皆知。崔杼忍无可忍,与庆封合谋,做掉齐庄公。齐庄公的卫士卢蒲癸假意投靠庆封,帮庆封做掉崔杼,娶了庆封的孙女庆姜,在庆姜的帮助下灭掉了庆封一党,给齐庄公报了仇。
  有人问卢蒲癸:你的卢氏和你老婆的庆氏都出于姜姓,同姓不婚,你们在一起真的好吗?卢蒲癸回答说,现在的人引用《诗经》,都是断章取义,只取自己需要的意思,不顾及原本的意思及其他方面;我也只需要老婆庆姜人好,不需要顾及同不同姓了。
  齐景公
  齐景公是齐庄公之弟,为崔杼、庆封所立,即位初期并无实权。前545年崔、庆之党尽灭,齐景公方能亲政,重用晏婴,趁着晋楚中衰,一时有复霸之势。
  此时晋国内部有六卿争权,楚国则苦恼于公族实力太强,吴国在侧翼的威胁太大,两国都不想争霸下去,于是在公元前546年举行第二次弭兵之盟,约定各国尊晋楚双方都为霸主,晋楚争霸至此结束,同时也反映出两国实力衰退,对外战争有心无力。
  不过齐景公前期,田、鲍与栾、高二氏内斗不已,齐景公并不能贯彻自己的政治意图,所以在晋国面前还要装孙子。
  公元前539年,齐景公让晏婴出使晋国。晏婴在中牟看见一个人反裘负刍,戴着破旧的冠帽,反穿皮衣担柴。这个人叫做越石父,反穿皮衣是为了爱惜皮衣上的毛,不想被干柴磨掉,晏婴看出他是个注重仪表的人,应该是破落的士人,于是向他的主人赎回他,把越石父招为自己的上客。
  后来晋平公一度想趁齐国卿族内斗,攻打齐国,派范昭(估计就是范昭子范吉射)去齐国观察动静,范昭先是讨齐景公的酒杯喝酒,晏子命令把酒杯扔掉,范昭又要齐国乐官奏天子之乐,也被拒绝。范昭回去后报告齐国知礼仪、有贤臣,不可轻动干戈。
  一场战争被晏婴消于无形,后来孔子称赞晏婴说,不出宴席的樽俎(酒器和食器)之间,却能知道千里之外的事,可以说在宴席上折冲,打退了敌人的战车。是为折冲樽俎。
  公元前532年,田、鲍战胜栾、高,晏婴让田桓子田无宇将栾、高家产献给国君,避免成为众矢之的,齐国公室力量增强,齐景公开始大展宏图。
  鉴于晋国实力强于楚国,对齐国威胁更大,齐景公为与晋争霸,第二年就派晏婴出使楚国,以结盟好。这时楚国是春秋著名逗逼楚灵王当政,想要搞点恶作剧,于是教科书上的"晏子使楚"上演了。
  晏子使楚
  楚灵王问齐国是不是没人了,怎么派你出使?晏婴回答齐国繁荣无比,居民众多,呵气成云,挥汗如雨,在路上走,肩挨着肩,脚跟擦着脚跟,摩肩接踵,怎么会无人呢?只不过用牛人出使牛人的国家,矬人出使矬人的国家,我最矬,就来见你咯。
  楚灵王讨了个没趣,入座饮酒,不久预先安排的楚兵绑了一个罪犯上来,说是齐国人,做贼被抓,楚灵王就问:你们齐国人都喜欢做贼么?晏婴说橘子生在淮南就是好吃的橘子,生在淮北就是难吃的枳,南橘北枳是水土不同的缘故,齐人在齐国就好好的,到楚国就做贼,可能你们楚国的水土容易让人做贼吧?
  楚国嘴头上的便宜都没讨着,更加尊重齐国。公元前530年,齐景公前往晋国,祝贺晋昭公即位,观察晋国动静。据说他们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渡河时,有一只巨龟衔住齐景公所乘之车左边的马,往大河中央的砥柱山即中流砥柱游去,幸亏齐国勇士古冶子斩杀这只巨龟,救了齐景公。
  齐景公与晋昭公会见时,明确表示将要挑战晋国的霸权,而晋国六卿争斗已趋白热化,也确实无暇他顾,只好忍了齐国的挑衅。
  但古冶子因此与另外两个勇士田开疆、公孙接居功自傲,晏婴有心除掉他们,就在宴席上拿出两个桃,让他们三人中功劳最大的两人吃桃,田开疆、公孙接表完功劳,把桃拿了,古冶子说出自己救齐景公命的大功,两人觉得丢人了,羞愧自杀,古冶子没想到他们会自杀,于是也自杀谢罪。
  汉代画像石二桃杀三士
  晏婴轻松二桃杀三士之后,推荐名将田穰苴为齐军统帅,填补三士的空白。齐国军政得人,齐景公的时代即将到来。
  前526年,齐国攻打徐国,鲁南苏北的徐、郯、莒三国一起臣服齐国。前523年齐国再攻莒国,晋国都毫无反应。
  巩固南部之后,齐景公开始西进。前522年,卫国爆发内乱,齐景公善待出奔的卫灵公,拉拢卫国。前521年,吴国北上攻宋,齐国救宋败吴,拉拢宋国。前517年,鲁昭公与把持国政的三桓(鲁桓公后代的三支贵族)决裂,战败后逃亡齐国,齐景公照例厚待鲁昭公,准备拉拢鲁国。
  鲁昭公见齐景公时,反省了自己之前不用贤臣、好听谄媚,齐景公觉得如果他能复辟应该是一个贤君,晏婴认为他如果有贤君的气质就不会落到这一步,碰到动乱再铸兵器,临难铸兵就算很快,也是没什么用的。
  不久孔子也来到齐国,成为高昭子的家臣,得以接触齐景公,也许想看看能不能帮到国君鲁昭公。
  孔子博学多闻,很快就在齐国打出名气。此时齐国经济繁荣,文化昌明,孔子在齐国听大舜时代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但认为韶乐尽美却不尽善,缺乏教化之义,后来听了武王伐纣的《武》乐,认为这首才尽善尽美。
  孔子闻韶处
  西汉刘向的《说苑·辨物》中说,一只独脚的鸟飞到齐国宫殿前,展开翅膀跳来跳去,齐景公不知这是啥,意味着什么,当即想到请教博学多闻的孔子,孔子说这只鸟叫商羊,商羊鼓舞象征着天降大雨,赶紧去修治沟渠。齐景公照办,果然连日大雨,只有齐国避免了洪灾。
  齐国虽然有心拉拢鲁国,但也知道鲁国是晋国的底线,在晋国的警告下,直到鲁昭公病死,也不敢帮他复辟,孔子也早早的对齐国失望,回到鲁国。
  公元前506年,蔡昭侯因不肯向楚国令尹囊瓦行贿,被囊瓦拘禁三年,晋国士鞅组织会盟,号称要为蔡昭侯伸张正义,但晋卿荀寅向蔡昭侯索贿不成,与士鞅商议后,无意挑战楚国,帮蔡国灭掉沈国作为交代,会盟草草收场。
  这下晋国声望大跌,郑国亲晋派瓦解,郑献公也投入齐景公怀抱,卫灵公也因不满晋国,与齐国的联盟更加巩固。齐景公决定对晋国最后的铁杆鲁国动手,不过这次晋国反应很大,范氏的士鞅、中行氏的荀寅、赵氏的赵鞅一齐救鲁,齐国担心节奏太快反而刺激晋国六卿团结,暂且退兵。
  前502年,晋国执政士鞅病死,六卿争权加剧,齐景公趁机攻陷晋国在黄河以东的要地夷仪,卫国也向晋国进攻,晋国无意反击。前500年,鲁国失望于晋国的颓势,终于投入齐国怀抱,齐、鲁、郑、卫正式同盟,晋国霸业岌岌可危。
  齐景公复霸
  但也就是这一年,齐国贤相晏婴去世,齐景公痛失良辅,悲痛莫名。
  晏婴对齐景公多有匡正。齐景公早期励精图治,晚年有所懈怠,重用梁丘据等佞臣,苛待百姓,晏婴告诉齐景公,梁丘据对你只是苟同,只讨你个人的欢心,无益于国事,贤臣才能跟你作用调和,治理好国家,后来孔子遂得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结论。
  齐景公登牛山,望见国都繁华,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死,不由得落泪说,我有一天也会离开这繁华世界死去啊,佞臣梁丘据等也陪哭。晏婴认为牛山下涕过于贪得无厌,若是以前的国君都不死,君位怎么会传到你手上呢?批评齐景公不仁,梁丘据等谄媚。
  晏婴的车夫曾经为能给晏婴驾车而十分得意,得意洋洋,她妻子看了她驾车的过程后提出离婚,说晏婴是国之重臣,坐在车中尚且神情稳重,你不过是个驾车的却这么神气自满,我觉得你没前途了。车夫听了赶紧认错,之后谦逊无比,晏婴知道此事后推举他做了大夫。
  齐景公见晏婴为政清廉,生活贫困,曾经赠送晏婴千金,被坚决推辞。齐景公说当年齐桓公赐给管仲五百户,管仲都受了,你为啥要推辞我的赏赐?晏婴说圣人千虑,也有一失,千虑一失,比如管仲受封这事,愚人千虑,也有一得,千虑一得,比如我辞赏这事。晏婴最终也没有接受齐景公的赏赐。
  《晏子春秋》还记载,晏婴曾经给曾子送行,认为即使是君子,也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习俗移性,所以居必择邻,一定要选择佳士比邻和交往。不过历史上曾子比晏婴小70岁,所以这段话应该是后人附会的。
  晏婴虽死,齐景公的霸业还在继续。公元前497年,晋国赵氏内乱,引发晋国内乱,六卿分为范、中行与智、韩、赵、魏两方,齐景公大喜,直接插手晋国国政,大力支持范氏、中行氏。
  六卿争权
  三家分晋的前奏
  前496年,郑献公在齐景公的鼓动下进攻晋国。前494年,齐、鲁、卫联合北狄鲜虞部族攻晋,减轻范氏、中行氏压力,并让郑国运粮接济二卿。
  不过范氏、中行氏在内战初期自恃强大,不理智的进攻了国君,成为晋国公敌,失道寡助,而晋国赵氏此时的当主是知兵善战的铁血人物——赵简子赵鞅,屡屡以少胜多,这几次救援多被赵鞅挫败。
  前493年,一直在内部掣肘赵鞅的智文子智跞病逝,智氏新主智瑶资历尚浅,赵鞅独掌大权,韩、魏悉心辅佐,晋军战力大增,范氏、中行氏屡战屡败,困守朝歌、邯郸二城。
  眼见晋国内乱即将结束,齐景公憋了几十年的一口浊气终于爆发,不再限制战争规模,派国惠子国夏率齐军主力大打出手。公元前491年,在赵鞅攻陷朝歌、邯郸期间,齐军跨过黄河,攻克晋国八座城邑,暂时将河北南部、山西东部纳入齐国版图。
  齐景公前期韬光养晦,后期纵横捭阖,终于在垂暮之年战胜强大的晋国,夺走晋国霸权,恢复齐桓公的荣光,可谓踵武前王。然而,伴随着胜利,齐景公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齐国的霸业也不过是回光返照,随着与齐景公一道逝去。
  齐景公时代,齐国卿大夫实力强大,国家远不如齐桓公时稳定。
  齐景公晚年喜爱宠姬芮姬,有意立其子公子荼为太子。芮姬出身微贱,公子荼浪荡无行,群臣劝齐景公在诸子中挑选年长而贤的人当太子。齐景公因为怕死,一直不愿提立嗣的事,又顾忌群臣的反对,于是尽可能拖延,临终时才委托高昭子、国惠子立公子荼为君,是为齐晏孺子,但新君毫无根基,国人不附。
  这就给了阴谋家以可乘之机。田僖子田乞联合鲍氏的鲍牧作乱,弑杀齐晏孺子,驱逐国、高二氏,田乞用计谋胁迫鲍牧立公子阳生为君,是为齐悼公。
  齐悼公因鲍牧一度反对立自己,与鲍牧不和。公元前485年,鲍牧弑齐悼公,鲍氏逃奔吴国,田成子田恒(《史记》避汉文帝讳改田常)立悼公之子壬为君,是为齐简公,齐国大权落入田氏一族之手。
  晋国执政赵鞅趁机伐齐,连战连胜,攻陷齐国北都高唐,杀入齐国腹地。第二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在艾陵之战中大破齐军,齐国因内乱招致外患,损失惨重。
  败楚、灭越、破齐、压晋
  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
  齐简公想利用近臣阚止夺回政权。公元前481年,田恒先发制人,杀死齐简公与阚止,立简公弟骜为君,是为齐平公。至此,齐国姜姓吕氏国君彻底成为傀儡。
  田恒弑君,害怕诸国兴师问罪,归还以往从各国夺取的地盘,交好劲敌晋、吴等国,齐景公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此后,齐国经历齐宣公、齐康公两代傀儡,田恒曾孙田和通过贿赂,让三家分晋后升为诸侯的魏文侯跟周天子说情,也被提升为诸侯,国号不变,吕氏齐国被田氏齐国取代。
  齐康公被迁到东海之滨,以一城为食邑,奉吕氏先祖的祭祀。齐康公死后,吕氏齐国彻底灭亡。
  齐国负海面河,有渔盐之利,交通便利,又工商辐辏,所以多富户;齐国风气自由,所以多奇士。春秋时代,齐国发生饥荒,富人黔敖在路边设食赈济,看见一个饿得晃晃悠悠的人走过来,就招呼他:喂,过来吃!那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样子的,最终因为拒绝不礼貌的施舍而饿死。
  还有一半的成语,请期待下一篇——战国篇。
网站目录投稿:如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