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藏书浩瀚,为了有效地保存这些文化遗产,清代宫廷除了开辟专门的藏书场地以外,对各种善本典籍包装也很重视,借助宫廷造办处以及地方工艺作坊制作出具有高艺术水准的装具。漆器髹饰工艺在装具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工艺种类有素髹工艺、雕漆工艺、描金工艺、填漆工艺、镶嵌工艺等。与同时期其他器物的同种工艺比较,这些装具的制作工艺、装饰纹样及艺术水准等基本相同,并且设计构思巧妙,装饰和保护功能并重,具有很高的工艺研究价值。 髹饰工艺在装具中应用的原因 (一)保护清宫藏书 清代统治者承袭前朝王室收藏典册的传统,一方面将明代宫廷遗存的书目收归清室,顺治、康熙二帝都曾下诏书搜集明代档册、典籍,乾隆皇帝进一步扩大征书范围和力度,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多次颁发诏谕,从全国各地大规模征集图书万余种,另一方面不断编纂新书,由皇帝亲自干预的"钦定""御批""御纂"的官修书目有1300余种。经过两百多年的积累,清官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可谓天禄之琳琅。 清代皇帝这些珍贵的藏书视若珍宝,广辟藏书之地,除了设置专用场地、由专人保管以外,为了传延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皇室特别看重这些典籍的包装能对其产生最直接的保护作用。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下设漆作、油作、木作、金作等工艺作坊,还有各地盐政、织造负责制作皇室日用器物,同时也承接各类善本装具的制作,这些装具常见的漆器髹饰工艺有漆工艺、木工艺、金属工艺、织绣工艺等。漆器髹饰工艺因为其绚丽的装饰效果和独特的保护功能,被大量应用在善本典籍的包装上。常见的有素髹工艺、彩绘工艺、雕漆工艺、描金工艺、雕填工艺等,其造型与图案设计精巧,选用材料考究,制作工艺精良,这些装具本身已经具有很高的工艺研究价值。 (二)髹饰工艺的特性 清代宫廷善本装具中髹饰工艺的主要材料是大漆,具有极强的粘接力,木质、金属、宝玉石等材料均能粘接,在干燥以后不怕潮湿环境水汽的侵袭,其粘接性能要远高于鳔胶。漆液炼制时添加的也多是天然矿物颜料,色彩稳定性好,经久不易变色,诸如朱砂、雄黄、铅丹一类的颜料自身还有驱虫的作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朱红漆碗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的朱红色漆层,从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战国和汉代漆器文物来看,在天然漆的保护下,木胎和夹纻胎保存依然完整如初,即便胎体损毁了,漆膜依然光亮如新。此后历代先民都选择天然大漆来髹涂器物,以达到防腐防潮的功效。清官善本装具选用大漆作为髹涂材料正是因为天然大漆干燥以后有防水、防腐、防蛀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阻止各种水汽的侵蚀,可以效地保护器物,并保护器物内存放的善本典籍。 大漆在干燥以后,经过打磨退光、泽漆揩光或者抛光等工序以后,温润、典雅而又深沉,质感细腻如玉般光滑,并且没有冰凉的触感,接近于人的体温,适合抚触把玩,所以深得历代皇室宠爱。大漆可以髹涂在金属、木头、陶瓷等胎体上,并且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可以加入各种颜料调配色彩,也可以和螺钿、金属、木头以及各种宝玉石相混合。经过炼制的大漆和颜料混合制成色漆,髹涂在器物上做出的光素漆器质朴可人;在素髹器物上描绘、戗划或雕填各种金、银以及各种图案,华丽典雅;髹涂百余层以后雕刻出山水、人物、花鸟、灵兽等造型,栩栩如生;和螺钿、玉石、象牙、珊瑚等材料混合使用做成的镶嵌器物光彩夺目。 乾隆时期的善本装具尤为精美,漆器髹饰工艺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与保存善本典籍,更是要装饰、美化和提升其存在的意义。清代宫廷广聚全国各地能工巧匠,继承了历代漆器髹饰工艺,在承明代的基础上将漆器工艺的应用提升的更高的水平,那些精美的髹饰装具设计极为巧妙,从使用功能出发,以保护善本典籍为主要目的,常见的形式有匣、盒以及箱、柜、经板等。其制作遵循传统漆器髹饰工艺,从胎体到地仗层,从装饰纹样到雕刻手法,与同时期的其他髹饰器物相比,工艺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宫善本装具的胎体制作工艺 清官善本装具的髹饰工艺种类可谓千文万华,无论使用那种装饰工艺,其制作过程都包括胎体层和髹饰层两个部分。清官善本漆饰装具的胎体多使用木质,工艺手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板材的拼合,用漆液或者鳔胶将木板粘接在一起。第二种是榫卯结构,榫卯之间还会使用漆或者鳔胶加固。胎体制作选用的木料要求性能稳定不易变形,多用楠木或者杉木,由于表面要覆盖漆层,所以不会使用紫檀、花梨等硬木。 地仗层是胎骨与漆饰层之间的一个夹层。主要作用有二:一是保护胎骨,阻止胎骨因湿度和温度的变化产生膨胀或收缩以至胎体开裂;二是作为底衬,为表层各种漆饰工艺打基础。清官典籍装具的地仗层使用血料地仗和大漆地仗两种工艺。 地仗层根据器物的等级和体量,在施工过程中还会有一些具体差异。按照麻与灰的层数来划分,有一麻五灰、三麻七灰等区别。所谓的一麻五灰指在木胎上施一层麻五层灰。一麻五灰的血料地仗与大漆地仗除了粘接的媒介不同以外,其它工艺步骤基本相同。前者木胎处理完之后有汁浆,施提缝灰,施粗灰,粘麻或裱布,施压布灰,施中灰,施细灰,钻生等这样的基本步骤。后者在木胎处理完以后有钻生漆,施捉缝灰,施底灰,粘麻或裱布,施压布灰,施中灰,施细灰,钻生漆等步骤。汁浆是在木胎上刷涂一遍油浆,钻生是在木胎上刷一遍稀释过的生漆,目的是使油浆或生漆渗入木纤维以增加其强度。提缝灰和捉缝灰的目的是填平木胎上的缝隙,也叫靠骨灰,血料地仗用的是砖灰与血料和油满的混合物,大漆地仗用是砖灰与生漆的混合物。施粗灰与粘麻或裱布以及施中灰、细灰两种工艺方法的差异也体现在使用血料与生漆的不同。相比之下大漆地仗工艺对胎体的保护强度要好一些,在漆器上使用的历史也更长,但是成本相应要高。清官漆饰装具地仗层两种灰质都有,其中描金、雕漆工艺多用血料地仗,莳绘工艺多用大漆地仗;体量大的器物多使用血料地仗,体量小并且珍贵的器物多使用大漆地仗。 地仗层中裱糊在胎体上的材料不限于麻,还有棉、丝、皮、纸等,《髹饰录》中记载明代以前就有用革、韦衣,当时则以布代皮,还有以麻筋及厚纸代布。清官漆饰装具地仗层以夏布为主要的裱糊材料,夏布是一种麻质的纤维织物,可以有效防止装具的胎体因为环境变化导致胎体膨胀与收缩而产生变形或者开裂。地仗层中的灰也有很多种,《髹饰录》记载:垸漆,一名灰漆,用角灰、磁屑为上,骨灰、蛤灰次之,砖灰、坏屑、砥灰为下(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171页)。垸漆就是漆灰,各种灰中以角灰和磁灰质地最好,前者使用鹿角制成的灰,质地最疏松,后者是指用瓷器制成的灰,质地最坚实,可满足不同的需求;骨灰指的是兽骨制成的灰,蛤灰指的是蛤蜊壳制成的灰,档次稍低于角灰和瓷灰,砖灰指的是砖头制成的灰,坏屑是指烧坏的砖瓦等制成的灰,砥灰是指用砥石制成的灰,这三者档次最低,清官典籍装具使用的灰以砖灰最常见。清官善本装具的髹饰层制作工艺 清官善本典籍装具的装饰工艺常见的有雕漆、描金、戗金、填漆、镶嵌以及多种工艺的综合应用。其中雕漆工艺以剔红和剔彩为主,戗划类多为戗金工艺,填漆工艺常与描漆和戗金同时使用,镶嵌工艺以嵌螺钿和百宝嵌为主。 (一)雕漆 雕漆工艺在元明两代已经成熟,明代善于藏锋、精于打磨的雕刻特征,与清代刀锋毕现、不加磨退的整体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部分清代善本装具中的雕漆工艺却略微有别于同时期的雕漆器物,原因在于这部分装具是佛教经典的包装,所雕刻的内容也多是佛教人物造像,或者是与佛教相关的法器,圆润的轮廓要比外露的刀痕更符合所雕刻形象的思想内涵,所以磨退则较为普遍。而在其他内容善本装具的雕漆工艺则又和清代总体的雕刻风格一致,这也成为清代雕漆工艺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雕漆工艺中的剔红在经书装具中最为常见,其次为剔彩。剔红是用笼罩漆与红色颜料调和,然后层层髹涂,达到一定厚度,再雕刻出通体红色的造型。剔彩工艺在技术要求上比单色的剔红、剔黑和剔犀要复杂,髹涂雕刻层时要在漆胎逐层髹涂红、绿,黄等色漆,每种色漆要髹涂积累到预设的厚度,然后根据设计纹样逐层雕刻,雕刻过程中要把握好每层色漆之间的厚度,每层色漆都不能铲去过多,也不能盖住底层的另一种色漆。 雕漆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制作胎体。一般漆器的胎体都可以作为雕漆的胎体,以木胎、铜胎为主,善本装具多用木胎。素胎做完后,要在胎上髹漆、裱布、施漆灰或者血料灰,完成地仗层后再做一遍底漆并打磨平整。第二部分是髹涂雕刻层,雕漆中雕刻的就是这层由漆液与颜料堆积起的一个厚厚的漆层。雕漆工艺髹涂的漆叫做笼罩漆,是天然漆与桐油的混合物,其中漆与油的比例不是恒定的,一般夏季桐油要比漆多一些,因为这一时期的气候适宜天然漆的干燥,而冬季则是漆要比油多些,因为冬季天气寒冷,空气相对湿度也不高,漆多一些能够增加笼罩漆的干燥性能。专业的制作漆器人员可以利用荫房调节髹漆干燥环境的温度与相对湿度,《髹饰录》中记述的"夜静"指的就是荫房,将髹涂过的器物放入荫房的主要目的是保持一个稳定的温湿度环境,以有利于漆液氧化成膜。每次髹漆后不能让漆液表面完全干燥,其干燥程度应该把握在将干未干之时,判断标准是用手指触碰漆面,略微粘手且叩之有声,不至有漆液粘在手上为佳,这时髹涂下一道漆液才能使两者结合紧密。倘若等漆面干燥后再髹漆,两个漆层的结合就会不够紧密,雕刻完毕容易出现脱层现象。相反,如果漆层底部或者凹陷、拐角等存漆较多的部位不干燥,在进行雕刻时会发现这里的漆仍然是粘稠状的,会因不稳定产生脱层。每层髹漆的干燥除了环境因素以外,漆液的厚度也很重要,不能髹涂太厚,否则除了干燥速度慢以外,还会出现漆皮起皱的现象,每遍漆的厚度控制在0.1—0.2毫米之间。当髹漆的总体厚度达标后可以开始雕刻。 第三部分是设计纹样并且进行雕刻。雕漆要在雕刻前将图案设计好,并且拷贝在做好的胎体上。纹稿以白描稿居多,设计者要用线条的形式把图案之间的前后空间关系标明,然后再将二维的线条转换成三维的浮雕立体空间,雕刻过程中要反复描画被减低部位的纹样,要求艺人具备绘画和雕刻两项技能。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剔彩雕漆匣(图一),匣高28厘米。宽25厘米,进深26厘米。盒表层为朱漆,雕刻佛法诸神形象、法器、景物,底层黄漆雕刻锦地。匣四壁及顶面雕刻数百位造像,刀法娴熟,刻画细微。匣顶面刻有长条形开光,开光内雕刻"乾隆御书楞严经"。另一件装具《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六卷》的云龙纹漆匣,匣四壁及顶面从底到面依次通髹黄漆、绿漆和朱漆约百余层,然后雕刻五只龙纹造型,周围饰以海水纹和如意云纹。再如装具《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六卷》的云龙纹漆匣(图二),匣四壁及顶面从底到面依次通髹黄漆、绿漆和朱漆百余道,然后雕刻五只龙纹造型,周围饰以海水纹和如意云纹。 (二)描金 由于黄金的贵金属属性,不同工艺所使用的黄金状态和表面处理手法也不同,因此描金工艺可以细分为多种。传统的描金漆器是以描绘为主,装饰图案以线条的形态存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开始流行用金粉做晕染的效果,把金粉象用墨一样描绘花鸟、山石等形象,把工艺和绘画结合在一起。清官善本装具装饰中既有线条形式,也有线条与晕染结合的形式。 广义上将所有使用金粉或者金箔来做漆器装饰材料的工艺都称作描金,具体的工艺操作中金的使用手法有贴金、上金、洒金和泥金等,金的成色可以分为库金、赤金、田赤金等,使用两种以上成色金的工艺又叫做彩金象。贴金是涂完金胶漆后将金箔贴敷其上,操作时使用竹制金箔夹子,夹住一面带有包装纸的金箔,使金箔与金胶面接触,将包装纸压在金箔上,用软毛刷或棉团轻轻擦拭,然后将包装纸揭去并放回荫房,待金胶漆完全干燥,为了使金色光泽更亮,还可以垫一层牛皮纸并用手指或木块碾压金面,使其象镀金一样光亮。 乾隆三十八年开始译注的《满文大藏经》耗时17年完成,总计有两千余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有76函,其装潢形式选用的是传统的梵夹装,夹经页的藏经板用的是朱漆描金工艺,使用的是线面结合的描金形式。多数藏经板都是通体髹朱红色漆,板的中心描绘藏传佛教中的八宝图案,周围饰以卷草纹,板两端嵌透雕花板,花板表面通体贴金。这些藏经板使用的是贴金后再用黑漆在图案上勾描线条的方法,在北京地区称之为平金开墨。 《御制五福五代堂记册》的装具使用的是彩金象的上金工艺(图三),和贴金不同,上金、洒金和泥金用的金都是金粉而不是金箔。匣通体髹朱漆后上库金粉,然后识纹堆起龙纹和祥云,龙纹再施库金金粉,云纹则施以赤金金粉,形成带有明度变化与冷暖变化的彩金象效果。清代手工金粉的做法是将金箔放入带有纱网的粉筒中,用笔刷将金箔搅碎,并使金箔屑从纱网的一端漏到另一端,形成粉状,这样的粉状会因为纱网的目数太小而显得比较粗糙,还需要继续研细:将金粉放在小碗内,加入适量的白芷胶水或鸡蛋清,用臼石在碗内轻轻研磨,或是放在两只掌中相互研磨,直到胶液挥发至感觉发粘研磨不动时,将其在温水中化开,脱去胶液,将沉淀的金粉再次用上次方法研磨,反复数遍,使金粉变得细腻如泥状,干燥后成为极细的粉末,使用这种粉末制作的漆器,金色的光泽温厚质朴,没有刺眼的贼光。上金是在描饰或髹涂好的金胶漆将干时用棉球蘸取金粉擦敷在金胶漆上,浓淡虚实靠个人手感来把握。和贴金箔相比,上金与泥金的成本最高,因为用金量很大,漆工艺中有"一贴三上九泥"的说法,指的是同一大小面积上,贴金工艺使用一张金箔,上金工艺使用三张金箔,泥金工艺却要使用九张金箔。这件《御制五福五代堂记册》装具使用的是上金工艺,用金量很大,因此制作成本很高。 盛装《元版赵孟頫书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识纹描金银缠枝莲经匣,匣体通体髹朱漆后上库金作为底色(图四),然后识纹堆起花纹,匣顶部识纹回纹开光,并在开光内写"元版赵孟頫书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在突起的花纹和文字上施以赤金和银粉,制成彩金象效果,经过多年使用后金粉被磨损,露出红色的金股底漆,形成丰富的色彩效果。 (三)戗金 戗金工艺在清官善本装具中应用也比较多,因为用金量相对少。制作相对成本较低,但是戗划的金线还能和图案底色相互衬托,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 戗划工艺最早见诸于战国漆器上,但是成熟的戗金工艺在宋代的漆器上才较多出现,这种工艺既能表现细若游丝的线条,也可以象素描一样用细密的线条组合表现体块与明暗关系,戗入的金色线条与红色或者黑色背景漆产生强烈的对比,装饰意味很强。至明清时期,戗金工艺则较为常见,并且多与填漆工艺同时使用。戗金工艺使用特殊的钩刀在漆面上戗划出图案以后,在凹陷的图案内施以金胶漆,待其将干时戗入金箔或者金粉,然后将周围多余的金屑清理干净,人荫房干燥即可。 乾隆三十五年,乾隆帝为庆祝其母亲寿辰,颁旨御制金书《甘珠尔》,使用的装具是藏经板,经板的装饰工艺是朱漆戗金(图五)。板体通髹朱红色漆,戗划梵文与卷草图案并填以库金。经板两端嵌以雕花板,花板通体贴库金。戗金工艺除了使用在黑漆和朱漆的漆面上,有时还会用在紫檀、花梨等硬木材料表面。故宫博物院藏的一件戗金卷草纹紫檀经盒是《大悲心忏法仪轻经》的装具,盒为紫檀木质,盒面卷草纹和梵文,盒四壁饰以八宝图案和佛教人物造像,图案内戗填库金金箔,紫檀木的暗紫色光泽很接近漆面的效果,和金色卷草图案相得益彰,华丽而典雅。 (四)填漆 填漆工艺是先在漆面上或戗、或划、或钩、或刻,制造出用以留存漆液的凹陷空间,然后将漆液填充在凹陷处。"填漆,即填彩漆也,磨显其文,有干色,有湿色,妍媚光滑。又有镂嵌者,其地锦绫细纹者愈美艳。"(王世襄《髹饰录解说》第95页)黄成在《髹饰录》中将填漆分为磨显填漆和镂嵌填漆两种。磨显填漆是用湿漆描绘纹样,也可以在湿漆花纹上洒干色粉,然后罩透明漆或彩漆,干后将漆面下的花纹磨显出来,文质齐平,妩媚光滑。镂嵌填漆是在漆面上刻出花纹,然后填以彩漆,干后磨平,同样文质齐平。磨显填漆是用彩漆将描绘的花纹周围填平,使彩漆与纹饰齐平,镂嵌填漆是用彩漆将凹陷的花纹填平,使彩漆与原有漆面齐平。杨明注释说:"磨显填漆,麭前设文,镂嵌填漆,麭后设文。"(王世寰《髹饰录解说》第95页)因为磨显填漆工艺中髹涂的彩漆会将原有漆面覆盖,只将描绘浮起的纹饰磨显出来,而镂嵌填漆的漆面却要保存到最终,所以会在"麴"后刻花纹。镂嵌填漆"又一种有黑质红细纹者,其文异禽怪兽,而界廓空闲之处皆为罗文,细条,毂皱,栗斑,叠云,藻蔓,通天花儿等纹,甚精致。"(王世襄《髹饰录解说》第95页)这里是将镂嵌后填以红漆的各种锦纹作为背景,在上面描绘、戗划异兽和怪兽图案。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盛装《御笔题养正图诗》的漆匣,匣面先用特制的钩刀钩划出牡丹、水仙、梅花、松枝等纹饰,然后使用黄色漆、白色漆、粉色漆等色漆,填嵌在花卉图案的凹陷处,所填漆液在干燥后产生收缩,因此要在第一遍填漆干燥后再填以相同的色漆,最终使填漆部位略微高于周围的漆地,等待填漆完全干透,将填漆打磨至与周围漆地齐平,然后抛光或者泽漆出光。这件填漆匣的装饰色彩丰富,色调统一,填嵌部位文质齐平,工艺水平很高。 另有一件《清人书御制冰嬉诗册》的装具(图六),使用的是镂嵌填漆工艺与戗彩漆工艺的结合。在匣的周身以及底座四周黑色漆地镂嵌回纹及花瓣纹锦地,然后填人红漆和绿漆,干燥以后磨平并抛光;匣顶面开光内万字纹锦地,然后戗刻"御制冰嬉赋",再填以蓝色漆。 (五)螺钿镶嵌 漆器镶嵌包含雕刻和镶嵌两个步骤,其中螺钿镶嵌工艺最多。螺钿镶嵌是一个统称,广义上可以将一切贝壳类的材料叫做螺钿,但材料与工艺的制作方法可以细分为很多种,螺钿可以分为软螺钿和硬螺钿两类。软螺钿是在硬螺钿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这种由厚至薄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审美取向的改变,另一方面也是工艺技术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硬螺钿有河蚌、砗磲之分,前者是河流中所产之物,后者是深海中的产物。厚螺钿的加工工艺与薄螺钿不同,厚螺钿一般采取挖嵌的方法,通常的制作工艺步骤是:第一步将厚螺钿按照设计图纸粘贴在加工成平片的钿片上,然后切割成形;第二步是把切好的钿片按图形贴在完成灰胎或底漆处理的器物上,将钿片的轮廓都拷贝在漆面上,并用刻刀将图形内的灰胎铲出;第三步是涂抹漆液或胶液,将钿片镶嵌于灰胎凹槽处;第四步是在粘牢的钿片及胎体上通体刷涂漆灰或其它灰浆,待其表皮干燥后将其打磨,将钿片磨显出来;第五步是在漆灰或其它桨灰完全干燥并收缩低于钿片时,髹漆数道;第六步是在漆液干燥后将钿片磨显出来;最后进行出光处理,出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擦漆出光法,另一种是推光出光法。 清官旧藏中有一件书匣,综合应用了螺钿工艺、描金工艺和莳绘工艺(图七)。匣四壁及顶面的边缘用菱形螺钿片拼贴成二方连续的图案,间以描金的菱形纹;匣四壁及顶面用莳绘工艺绘制山水风景,亭榭及山石的局部镶嵌螺钿片。这些螺钿片属于软螺钿,钿片加工的极精薄所以可以切割成细小的图形,所使用的工艺手法属于平脱工艺,在粘贴牢固以后罩漆研磨,最终文质齐平。螺钿片的色彩很丰富,以绿色和紫色为主色调,属于较为名贵的鲍鱼贝。匣面使用莳绘工艺绘制出暧金色调,点缀其中的冷色调螺钿片显得很跳跃,起到了点睛的效果。 清代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深淆巾国传统文化,尊奉"帝王敷治,文教是先"的方略,重视文教,在清官内广储天下图籍,并利用各种工艺美术手段来包装这些典籍,尤其喜好髹饰技艺,将雕漆、描金、填漆,螺钿镶嵌等丁艺应用在善本装具上。这些髹饰装具多数是在宫廷造办处制作,使用最好的材料不计工时成本,部分装具的工艺水平甚至超越了同时期的其他器物。除了奢华的装饰效果以外,这些善本装具注重使用功能,设计合理,很多装具表面的装饰图案与善本内容交相辉映。从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髹饰工艺中所使用的灭然漆和,朱砂、雄黄等颜料对善本古籍具有防潮.防虫等保护功能。这些设计巧妙,工艺精良的髹饰类善本装具代表了清代特别是乾隆时期的漆器髹饰工艺的最高水平,和那些善本一起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