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吊脚楼,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那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古城,弥漫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那些用木头撑起的吊脚楼,随处散发着淳朴的湘西风情。 江雾朦胧,小船悠悠,空灵的歌声缓缓地飘过来。情窦初开的少女倚在窗前,做着属于自己的爱情梦,身在吊脚楼,心却早已沉醉。 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地区的老建筑,最原始的雏形是一种干栏式民居。 当人类的记忆尚处于模糊不清的原始时代的时候,有巢氏创造的吊脚楼就作为最古老的民居登上了历史舞台。 它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吊脚楼是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清秀端庄,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 无论是吊脚楼群,还是单家独院,都坐落在风景极佳的地方,茂林修竹环绕周围,小桥流水穿梭其间,甚至不少吊脚楼群掩映在古木翠竹中,就像一幅幅山水画。 其他国家也有着类似的建筑,柬埔寨的高脚楼同样是建在水上。 《旧唐书》载:"士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 同是为了防潮与热带的毒虫,高腳楼和湘西的吊脚楼格局差不多。 高脚楼大致都建在洞里萨湖边上,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位于柬埔寨境内北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 水上人家的房子都是用木头搭建的高脚楼,屋里陈设极其简单,一家人吃喝拉撒全在屋里。 随着柬埔寨的雨季开始,水面会上涨,许多高脚屋都会用船拉着搬迁,到更靠近岸边的地方安置。 这种房屋的神奇之处在于,只要把高脚屋的固定装置一拆,4个人便能抬着房子移动…… 这里的建筑个性非常鲜明,柬埔寨人的高脚屋都以棕榈叶为墙和顶,和湘西吊脚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踏上马拉西亚的主岛兰卡威,那么在眼前是一望无垠的橡胶林与水田,其间散布着传统式的高脚屋。 水光粼粼,以捕鱼和种田为生的岛民三三两两,构成眼中一幅极为悠闲的画面。 在这充满古老传说的岛屿上,虫唧蛙鸣是大地沉沉睡去的催眠曲。 美丽的西双版纳的傣族的竹楼历史悠久,记载最早见于魏书。竹楼又称傣家竹楼。 他们居住的竹楼是用各种竹料(或木料)穿斗在一起,互相牵扯,极为牢固,7级地震也不会倒塌。 傣族人选材考究,伐木适时,并对竹子浸泡处理,居住时辅以烟熏,可延长房屋寿命。 竹楼造型美观,外形像个大帐篷。有人说像诸葛亮的帽子,也有人说像开屏的孔雀。相传远古时傣家人无处可居,天神变成美丽的凤凰,扬扬双翅,暗示人们屋脊盖成人字形。 散布在山水间的高脚楼,让寂静千年的大地变得生动起来,让平淡无奇的日子变成永恒记忆。 其实无论是高脚屋还是吊脚楼,都是前人宝贵的生活经验的传承,但如今它们是越来越少了。 就像沈从文在给夫人的信中写道:"这里的小河两岸全是如此美丽动人,我画得出它的轮廓,但声音、颜色、光,可永远无本事画出了。你实在应来这小河里看看,你看过一次,所得的也许比我还多,就因为你梦里也不会想到的光景……" 老人也说,湘西吊脚楼的没落以上世纪60年代为分界线。"他们认为这是迷信的东西,因为是‘悬的,他们觉得‘悬的东西不好,都要改造成四平八稳的楼房。他们不知道老百姓住这个房子是有经验积累的,是和气候、地形有关的。" 最后的这批吊脚楼,簇成了一片,紧紧地贴在江水附近。也许是这种紧贴固执的力量,使得它们防守住了最后这片净土,它们终于相互依偎着站到了今天。 它们固执地挺着沧桑的脊梁,一日日孤独地老去。 我们亲眼看到钢筋水泥建筑正逐渐流行,吊脚楼却成为了一个"守江人",永久地守着这个地方。 墨汁和靛青在宣纸和棉布上尽情渲染着它们的沧桑,惟独当地一种神奇的烙画工艺,能让人透过岁月,看到它们曾有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