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瑞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 瑞希在线(ID:ruixizaixian01) 作者 | 孙瑞希 01:
二宝爸:年入50万,仍觉得活着太累,怎么破? 白涛(化名)是个二宝爸爸,在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担任要职,平时工作忙压力大。最近一年,白涛明显感觉工作和生活都不在状态,工作频频出错导致焦虑,回家没有好心情总和老婆吵架,吵架导致心情更坏,工作更不在状态。 上个月领导将一项本由白涛负责的项目转给了别的同事,这让白涛更加郁闷,他时不时地感觉工作没意思,活着没意思,生而为人活得太累。他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白涛觉察到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但身在迷局,却总是跳不出来。 接到白涛的求助电话时,我在上海的培训课程刚刚结束,收拾行李准备搭乘第二天的早班机返程。还没开口说几句话,白涛就抑制不住情绪,失声地哭了起来。我默默地等他整理好情绪。 平静了一会儿,白涛慢慢讲起了他的故事。 白涛早前供职于东北某大型汽车制造集团,去年,该集团经历人事剧震,大批管理人才及技术人才另谋出路,被其他汽车制造企业高薪挖走,白涛就是其中的一员。 白涛被某民营汽车制造集团以高级技术人才的身份引进,薪水翻了一番,他随后把家从北方搬到了南方,并在企业所在地购置了新的住房。随后不久,白涛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也随迁到南方。 白涛动员父母一起随迁,但年近七旬的老人家习惯了在北方生活,说什么都不肯。妻子小美在老家有一份不错的工作,随迁后没有公婆帮忙照顾孩子,小美只好做了全职太太。民企和国企的氛围就是不一样,薪水高压力也大,充满活力但竞争氛围也浓厚。 现在的白涛已经没有了国企的铁饭碗,他戏称自己捧着一只随时都可能砸掉的"金饭碗"。家里新买的房子每月要还不少房贷,小美全职照顾孩子们没有工作,又少了一份收入。白涛算了算,尽管薪水翻了一番,但因为买了这套房子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要还房贷,他的职业生涯阶段,一下子由发展期回落到生存期。 一个人赚钱,供养全家,白涛觉得担子不轻。他总是害怕自己会突然失业,让家庭陷入困顿之中。这种焦虑让他忍不住总去关注那些制造焦虑的话题。他把"时代抛弃你,连声再见都不会说"挂在嘴边上,开始拼命地工作,希望用绩效换取职场的竞争优势。 加班久了,身心俱疲,回到家里白涛倒在沙发上懒得动,话都不愿意多说一句。儿子嚷嚷着让他陪着玩耍,被他厉声呵斥,小美想和他说几句贴心话,他挥挥手说很烦。慢慢地,家里开始变得冷冰冰的。他一回到家,原本欢声笑语的孩子们立刻收敛了很多,小美的脸色也很难看。更多的时候是吵架,夫妻俩都带着情绪,三言两语说不到一起就吵了起来。 想着不是吵架就是冷战的家,白涛的工作热情就降了下去。他总是发呆,一遍又一遍问自己:这么拼命图个啥?有一次,白涛给领导的报表弄错了一个重要数据而被领导斥责,他很窝火,这要是以前的脾气,他立刻怼回去,但现在,他有房贷有俩娃,只能忍着。 他开始越来越嫌弃这份工作,也越来越讨厌小美,无数次他咬牙切齿地说:要不是为了孩子…然而,孩子们对他似乎并不买账,他们已经不像原来那样腻着爸爸、亲近爸爸了,一想到这些,白涛就感到无比绝望。 02:
多维度的平衡,才能提高生命质量 事实上,很多职场中人都面临着白涛这样的困境,他们希望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为家人赚取更好的生活,却往往因为牺牲了与家人共处的时间而不得不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 实际上,生活不是只有工作一个维度,更是个人追求所有人生角色的历程。人的行为方向受到三种时间因素的影响:一是对过去成长痕迹的"省视";二是对目前发展状况的"审视";三是对未来可能发展方向的"展望"。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的,过去是现在的成因,现在又是未来的基础。 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里,我们身上承担着数个角色,每种角色都需要时间精力的投入。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得越清晰越全面,就越能顺利地实现角色的目标与任务,就越符合社会和家庭的期望。一个人只有符合社会和家庭的期望,他才会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接纳与欢迎。 在本文中,白涛在工作轨迹发生改变后,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者"这个角色中来,这导致他不断减少"父亲"、"丈夫"这两个角色的投入,导致了家庭的不和睦。 事实上,每一个社会角色之间都是交互作用的,某一个角色上的成功,可能带动其他角色的成功,反之,某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角色的失败。 白涛总认为在工作与生活中做好平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他做出了"非此即彼"的选择。但实际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我们得给自己设不同的目标,只要盯着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一个阶段内也不用每天平衡,阶段内靠近平衡就可以了。 正如《死时谁为你哭泣》的作者罗宾·夏玛说:"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让这件事变得很难。" 我们的生命不是只有一个维度,而是多个维度。只在一个维度取得成功在很多时候是个可怕的陷阱。大多数人都希望能过上一个温暖的人生,因此,想要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需要以理想的目标为导向,对现实进行优化,在生涯理论里,这叫角色饼图。 03:
复盘生活的全貌,重新定义时间分配 角色拼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可以从生命意义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在每个角色上的时间分配。我告诉白涛按照下面的流程画角色饼图:列角色->算时间->画饼图(现状),画完后拍照发微信给我。 梳理白涛的人生角色,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工作者、爱人的丈夫、父母的儿子、两个宝宝的父亲、休闲者、学习者。 显而易见,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人生中最多角色的时期,白涛把大多数时间给了工作,占到65%,其次是作为儿子的10%,作为父亲的10%,而他分配给丈夫这个角色的时间只有5%,其他角色如休闲者、学习者各占5%。 看到白涛发过来的图片,我问他:"这是你满意的状态吗?" 白涛说:"不是。" 我让白涛重新分配时间,再画一幅理想状态下的角色饼图。 看到白涛发过来的图片,我告诉他,在众多的角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杠杆角色",也就是说,这个角色整体状态的提升会带动其它角色整体状态的提升。沉默了半天,白涛说,首先应该抽更多的时间给妻子小美。 这一年里,小美带着两个孩子有诸多不易,特别是从职场精英到全职"煮妇"的角色转换,让小美非常痛苦。但白涛一直没有觉察到小美情绪背后的痛苦,三天两头就吵架,在鸡毛蒜皮的争吵中彼此精疲力尽。家庭的不睦,直接影响了白涛的职业情绪,也是导致他近来工作效率偏低的一个因素。 看着白涛理想的角色饼图,我问他:"你在工作者这个角色中减少了25%的时间投入,能告诉我你准备怎样用40%的时间投入创造出更高的绩效吗?" 白涛想了想说:"应该是从提高工作效率开始。" 关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白涛还没有特别细致的想法,他希望我能给到他更具体的建议。 04:
远离低质量的忙碌,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 当我们通过角色饼图看清了人生的状态,就会发现——所谓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过是一个零和游戏,与其探讨平衡,不如探讨效能。低质量的忙碌,不如高质量的专注。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那里,只有高度的专注和深度投入才能获得最大的价值产出。 白涛的工作总是让他忙碌不已,他说他厌恶如此繁忙的工作。我问他:"你是真的厌恶工作吗?还是只厌恶工作中按个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的自己?"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提出了两个概念: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的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他给我们列了一个公式: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而我们之所以在工作中忙乱不堪且没有成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专注度不够。没有深度投入的低质量忙碌,只会让我们忙上加忙,继而心生懈怠。 克里斯·麦克切斯尼在《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中,为深度工作设置了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原则1:聚焦最重要目标 要事第一,全神贯注 原则2:关注引领性指标 分解目标,落实行动 原则3:坚持激励性记分表 记分衡量,一目了然 原则4:建立规律问责制 实时跟进,贯彻始终 聚焦目标时,不要去问"什么是最重要的",而应该问"如果其他各个方面都保持现有原状的话,改进哪一个方面才能给我们带来最大收益"。先确定最重要的整体目标,再确定下一级的最重要目标。所有的最重要目标必须有明确的完成时限和标准。 要在可以驱动引领性指标的事情上倾斜资源。选择那些你认为对达成最重要目标影响最大的行为。该指标应有预见性、可控性。 当面对成绩时,人们的表现将会发生变化。具体做法是将引领性指标和滞后性指标全部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量化成绩。需要的是选手型计分表。选手型计分表可由四个问题确定:(1)它是否简单?(2)它是否显而易见?(3)它展示的是引领性指标还是滞后性指标?(应同时有)(4)能否一眼从计分表上看出是否胜利? 一个对过去表现和未来行动计划的有规律的周期性问责,是执行力真正发生的环节。合理安排时间,让它能够在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中自由切换。然后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习惯,选择一套属于自己的深度工作方式。 "平衡"是我们对工作与生活最好的解答,每个人的平衡方式不一样,重要的是要先找到自己平衡的重心。当人生重新找回平衡时,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每一个方面的效能,让人生的整体价值最大化。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慢下来,给自己一个冷静驻足的机会,听听自己的内心,只有真正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活出自己。 关于本文: 作者孙瑞希,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NBCC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认证全球职业规划师/全球生涯教练,新精英生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授权讲师,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大学助成项目导师/教练,瑞希企业管理(长春)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14年职场历练,3年职业生涯咨询实战经验,约1200例生涯咨询案例,用真实的案例告诉你不可不知的职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