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西南大学颁布了《西南大学本科生阅读名著考核与管理试行办法》,其中规定,选修学生需在学校专家推荐的120本(种)、11类书籍中选择10本进行精读,通过考试即可获得两个通识教育学分。 但没想到的是,这门课程的考试竟变成了学生和老师间"斗智斗勇"的闹剧。西南大学教务处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科长欧国凡说他和同事们正在"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怎么处理好这次考试引发的骚乱,二是如何将这门课程的程序和制度继续完善。"但我们还在思考一个问题,该如何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读书、爱读书,而不是当作一种任务。" 喜不喜欢阅读,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养成了阅读习惯,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要让他读书非常难,或者只会功利地阅读,明明是使思想更具力度、深度和广度的事,却费力不讨好。之所以有人觉得阅读枯燥无味,是因为没有培养出阅读兴趣,对阅读非常排斥。但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他就会到书中汲取营养,认为阅读有着无穷的乐趣。 如今,很多学生背负着较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又疲于应对各种考试,严重缺乏专心阅读的时间和心态。从小学到大学,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也没有打下阅读的基础。在有时间阅读的时候,又不知道自己应该阅读什么,左右为难,索性远离阅读。进入社会,在职场打拼,又面临着工作的压力,更没有心情去阅读。但无论什么原因,远离书本、远离阅读,都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家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长基本不会去倾心阅读,更不愿意沉溺在书中,只是喜欢参与社交、健身舞蹈、美容、按摩、养生……有的甚至将业余时间全部用于打麻将、赌博……这样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喜欢阅读的孩子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是慢慢培养,逐渐提高的。对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落实,怎么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激发出来,让兴趣养成习惯,习惯变成能力。到大学时就不会为了学分而读书,而是主动地读书,读一切有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