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级民主管理模式研究》课题中期述职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对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薄弱,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教师给学生讲的道理、提的要求、定的方向,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只有听而不问,信而不疑,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班级管理效果差。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过分信任学生,班级大事小事由学生作主,教师放手不管,学生的管理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差,班级管理混乱。 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存在很大的缺陷。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基于以上情况,面对现状,我们认识到班级管理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通过几个月的班主任高级研修,立足班级实际,针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弊端,确定了 《小学班级民主管理模式研究》这一课题。 二、概念的界定: 自主管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为目的的班级管理体制或管理模式。"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小学班级的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小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社会适应性等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转载请注明来自:好范文网http://www.haoword.com/) 三、理论依据: ( 1 )主体教育论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符合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要求的教育影响,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民主管理要求学生把班级目标转化为个体目标,以主人翁态度参与集体管理,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集体与个体共同发展。 ( 2 )动机激发论 动机激发论旨在创设一种每个人对达成集体目标作出努力的公开承诺的情境,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关系相互作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民主管理通过共同的班级目标、管理任务分工、角色分配与轮换、集体奖励等方式实现,使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对班级的贡献是班级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从而牢牢树立"荣辱与共"、"人人为人,我为人人"的共同意识。 ( 3 )集体教育论 集体教育论的倡导者认为:集体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将学生从原来的"班级消费者"转变为"公益劳动者",每个学生在班级中从旁观者、消费者变为参与集体共同的工作,起到了公益的作用和加强凝聚力量的作用。每个人在班级承担一项任务,不管能力大小,但都能为班级作出独特的贡献,通过集体教育来发展学生。由此可见我们的民主管理模式与集体教育原理是一致的,它也是我们的理论论据之一。 ( 4 )促进发展论 维果茨基、皮亚杰等促进发展论的倡导者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茨基曾指出:"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在"最近发展区"概念中,他强调教育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与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合作之中,作为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结合的学生民主管理,通过学生内部的急诊、磋商、讨论、协调等方式,达成某个问题的共同意见与解决办法,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关系渊源。 四、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1 、培养学生民主管理能力,能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通过民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在班集体中得到比较和体现,得到形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的民主管理能力,启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应有的行为规范的观念和习惯。 3 、培养学生的民主管理能力,面向全体学生,能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发挥自身的潜能,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4 、培养学生的民主管理能力,形成开放型的班级管理,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 五、课题研究 的管理 1 、在课题成立初期,建立了以苏晓静为组长,几名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苏晓静具体负责协调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并起到指导作用。 2 、确定 科学有效的课题研究思路。 我们立足学校实际,整合班级管理的全面工作,形成研究合力,努力提高有关班主任的理论素养,提高教育科研质量。在实验初期,课题领导小组教师共同研究、积极参与实践,尽快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班主任,从而为今后能成为班级学生民主管理活动的指导者、协作者而打下基础。 六、课题实施情况简介: 在区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小学生班级管理现状及自身发展要求,我于2009 年3 月份,正式确定这一课题。经过与同校的班主任老师交流,发现我们的研究课题有相近之处,考虑到自身研究水平的不足,为使大家的课题研究形成合力,我们将大家的研究课题进行有效地整合 。经过努力奋斗,我们创造性地制定课题研究活动计划。积极开展班级管理问题表象调研活动,积极探索小学生实施班级民主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探索班级民主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现将我们这段时间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做如下汇报。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时间及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梁才中心小学四( 2 )班、六( 2 )班、六( 3 )班学生 研究时间: 2009 年 4 月~ 2010 年 1 月 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 、调查法:调查学生平时参与班级管理的情况。 2 、等组实验法:实验班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对比研究,了解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实验后其效果是非优于学生未参与民主管理的实验前。 3 、经验总结法:总结培养学生民主管理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力求提高学生的民主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民主管理意识。 4 、理性思辨法:培养学生的民主管理能力与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关系,及与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教育素养的关系。对研究资料进行理性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八、具体研究步骤: 1 、准备阶段:(2009.4 ~2009.5 ) 设计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2 、实施阶段(2009.5 ~2009.12 ) ①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内容的研究 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内容与小学年龄特征适宜性的研究,研究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适宜的自主管理的内容。 ②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法的研究 通过班级管理中的养成教育和活动的开展,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逐步引导学生从教师提出要求、教师帮助到学生自主管理,主要研究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功能的研究 这一阶段主要研究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对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作用的研究。 3 、总结阶段:(2010 年1 月) 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进行理论归纳,总结出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九、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 (一)前期研究: 1 、班级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 在担任班主任以后,随着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对校园环境的进一步熟悉,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第一,班级制度与学生行为脱节严重。 班级管理制度可谓详尽,在开学初,教师进行了详细地制定,完善后也在墙上公布,明确规定了学生在班级里应该遵守的行为,但结果却相反,制度在学生眼中只是形同虚设,常常被置于不被重视的尴尬境地,尽管费尽心机强化班级制度,但效果不十分明显,经常有学生出现违纪违规现象。 第二,班干部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班级里的班干部可谓健全,大至班长,小至小组长,配备周到,工作也到位,但班级里时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事,同一问题屡处理屡反弹,班干部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班干部职能效应总是不尽人意。 第三,班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疲软。 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原来基础比较薄弱,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明显,这一势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班上的男同学,经常性上课睡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谓是尽心尽力了,可班级工作的某些方面总是不尽人意,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焦虑感尤如《孟子》中所记载的梁惠王所说的那样:"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 、引起思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学生自觉意识不到位,制度本身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班主任的工作方式缺乏艺术性等等。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班干部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班级规章制度并没有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没有真正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与指导。 在这种情况下,再怎么完善的规章制度都只能是一纸空文,没有多大约束力和指导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本人觉得" 民主"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学生的民主作用发挥得越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也会发挥得越好。实行班级民主,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事的能力,锻炼学生管理才干的方法。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能充分发扬民主,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来构建班级民主管理 的新模式呢?如何来实现**书生所说的" 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呢?如何让学生真正对班级里的管理制度保持应有的尊重与实践? 3 、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班主任和有关任课教师要有明确的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意识,并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贯彻的方式;二是充分发挥班委的核心作用,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人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一套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 通过 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 (二)民主化班级管理途径的探索 根据班级现存的问题,要构建班级民主化管理新模式必须切中要害,本着" 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功" 的育人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实现了学生自主有效管理的目标。 第一、发挥班委会的职能平台,营造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 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的基础上,扩展班委会的职能平台,细化分工职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民主化管理营造" 自主、开放、立体" 的管理环境。通过实行班干部竞聘制度,经过民主公平竞选演讲,形成了一套得力的班委成员,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成为班集体的核心和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此外,为了消除班级管理的局限性,广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凸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巩固班级凝聚力,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为民主化管理组建了立体式操作平台。班级还开设" 一日制班长" 活动,通过采用值日班长轮换形式,由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轮流当一天班长,履行班长的职责,全权处理当天的大小事务,记录当天的各项活动情况、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意见,以及对班级工作的建议等,来主动配合班委开展工作。班级设立了班级违纪处理合议庭,通过广泛调查取证→ 对照校违纪违规处理办法→ 作出处理意见→ 处理意见书面通知违纪人、书面报告班主任 等规定程序公正行使职权,使班务管理更具透明化。 第二、制定严格合适的班级制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校有校纪,班有班规,纪律是搞好学习的保证。本学期初,经过全体学生的集体讨论,制订了适合班级情况的制度,每一条款都通过全体学生举手表决通过,制定了班级公约 ,确立了" 文明学生" 评比标准 ,细化了文明学生的评估细则 ,让学生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每周公布学生的表现得分 ,在管理中实现自主教育,创设一个健康的自我教育环境,使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在班级占主导地位。此外,学生还进行了有效的制度创新,如卫生包干制的实行 ,强烈的责任心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每位同学自备垃圾袋 ,包干负责自己的及其位子周围的垃圾,这样不仅彻底清除了卫生死角,而且还使班级卫生保洁工作上了一个台阶,它使班级的每位成员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 。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位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三、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展有效的班队课建设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学习并不是学生的唯一任务,而只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① 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改变班级教育价值取向单一化的现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最能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则是班级的班队课。经过民主选举确定每一期班队课组织者,激发了学生组织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找主题,找材料,等,班队课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课上也逐渐涌现出了喜人的成绩,我班学生在校合唱比赛中夺冠,班级所开展的" 爱我家园" 主题班会,效果非常好。这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使班级各种成果百花齐放。 以上几个方面仅是民主管理中的一些插曲,离真正的班级民主化还很远,我只能基于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真正实现班级民主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说明的是,民主化管理并不是凡事由学生来做决定,也并不是全部让班委会来管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好课和以身作则," 润物细无声" 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实施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效果 班级学生民主管理模式 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家长、任课教师和学校的认可,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一、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增强了班级亲和力 班级实现自主管理,使处在不同学习方向和层次上的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增强,班风好,学风浓,班级稳定而有活力。新学期开学初,班长就交给我一张由班干部民主讨论基础上拟定的座位表,每小组长又由全体成员民主选举产生,全面负责该组纪律和卫生。还在班级中开展德困生帮助活动,班团干部都实行了" 捆绑式(一帮一)" ,随时提醒德困生的日常行为,此外,让个别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也参加学困生的帮助活动,通过一对一的帮助,形成良好的具有亲和力的班级团队。 第二、塑造了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一新模式的实施,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和效果,更为学生整体素质以及终身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未来的学校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② 班级学生逐渐在班集体中由他律改为自律,增强了自我的责任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还通过各种途径帮助班级同学,团结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生命个体的知、情、意得到全面发展。在学校的日常卫生纪律检查评比中,我班总是名列前茅,各种先进也不断涌现。希望通过这种教育模式,能培养学生关心集体,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三、提升了班级的整体成绩,实现了班主任工作的优化 " 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 ,而" 德育的成功将有力地促进开发智育的进程" 。这一新模式的实施,使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不仅开发了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发展,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班级整体成绩稳步上升。笔者认为班级民主管理 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科学方法的掌握。另外,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使我从繁杂的琐事中解脱了出来,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科研等工作中去,着重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上,用最少的时间、精力获得了最佳的教育效果,实现了德育过程的最优化。 (四)构建班级民主化管理新模式的体会和感悟 民主化管理新模式 实施以来,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育效果,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 第一、班主任工作的质量,思考问题的缜密程度是班级管理模式改革成败的基础。一方面,班主任必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管理理念,能不断改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教育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此外领导的支持,同事的鼓励,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接受是班级管理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既要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将自己置身在班级集体之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又要协调好与家长学校、社会、等之间的关系。 第二、在实施过程中应避免班主任的" 角色偏离" 现象,创设班级民主氛围旨在形成一个民主、和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这需要积极有效地发挥好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班主任" 角色偏离" 的现象,即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逐渐削弱了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从表面上看似乎民主氛围很浓,什么事都由学生做主,而实质上是" 放养式" 的管理,这是对民主管理的歪曲理解,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其结果必然导致班集体的松散、混乱,以至成为" 乱班" 。 第三、班主任应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设班级民主氛围,实施民主化班级管理,应重在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形成责任感,首先要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参与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参与具体管理活动的实施以及考评工作。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越强,就越能发挥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这些活动要由学生的组织责任来保证,要给学生提供各种" 负责任" 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具有为班集体负责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班级主人翁的责任感。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个别环节还是不敢放手发动学生,认为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会,总是习惯取代学生的位置。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他们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老师往往误以为他们的能力差。 2 、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组织各种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民主管理意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3 、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我们课题人员显然还达不到,这主要是理论素养和某些能力还有所欠缺造成的。 4 、对个案的理解不全面,实践中对应该深入研究的部分,还只限于停留在表层,只求有,不求精,这样的态度是要不得的,需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 十一、下一步工作打算。 1 、进一步加强对班级民主管理策略的研究,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农村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2 .挖掘新的教育资源开展课题研究。 3 、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估体系,使班级管理工作日常化、科学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