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万便利店柳暗花明


  "开门第一单生意就是来买烟的。"
  上周一,周倩婷回到东莞市万江共联社区,重启了关停半个多月的便利店。
  平日里喧嚣的街道依旧冷清,她用力推起卷帘门,飘起一阵尘烟。进店第一件事先用消毒液清洁每个柜台,擦洗地面,为了迎接这天开张,她还特意囤了很多口罩。
  街上行人寥寥,好在有群老客户一直期盼着她的回归。虽然分不清口罩下是谁的脸,但熟悉的声音和笑容又都回来了。
  和周倩婷一样,因疫情而停摆的便利店主们正在陆续回归,一些便利店主甚至在疫情期间24小时坚守着。当卷帘门拉起,灯光点亮,它们成了生活基本保障,和城市人在疫情中的一份精神慰藉。
  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国内便利店平均开业率达到80%左右,这场回归也让便利店们面临了两难境地——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费用压力山大;另一边开门营业还要预防着安全问题。
  一场疫情,让这些扎根于城市零售细胞,集中爆发出了些许矛盾,有着强大供应链支撑的日系便利店崭露头角,维持着传统经营方式的夫妻老婆店们面临更多压力,但互联网还在用不同方式带给这些小店们新的转折与契机。
  便利店回归,意味着各种考验,不单是给予,也是自救。
  "不开门的每天都是坐不住的"
  在疫情期间,比烟民们买烟更焦急的,就数便利店主们。
  "周边的人走的越干净,我离开的越不放心。"在东莞市太和路经营便利店的刘彤华对「电商在线」说。他的便利店经营面积有180平米,平日里一天的流水有5000元左右,毛利率达20%。
  便利店这种小型的零售业态,大多开在临街商铺或者社区内,缺少商业综合体一样的集中管理和安保系统,商品摆在店内,发生偷抢事件的概率很高。
  太和路周边以工厂为主,生活和工作的也大多是外来人口,春节一来,工人们回了老家,受疫情影响,临近2月底了,复工大军也还没真正回来。
  原本计划大年初四就开门的刘彤华,将开门时间推迟到2月份。这是他度过最长的春节,不营业就是净亏,他自然内心焦急。
  周倩婷的便利店开在小学附近,周边还有很多工厂职工的宿舍,闭店期间,她觉得每天都是如坐针毡。
  "太闲了,还是怀念平时忙碌的感觉,很多老客户一直在微信里问我什么时候开门。"
  除此之外,店里的食品保质期也像倒计时一样,时刻悬在店主们心里。
  牛奶、饮料和食品是刘彤华店里主要销售的商品,为了在保质期间出清,他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买一送一,或者打折出售,但几天下来,效果并不明显。
  "这段时间大家消费很谨慎,如果不是生活必须品,大家宁可不买。"
  去年,刘彤华的便利店接入了天猫超市,疫情下可以通过外卖平台多出一条渠道,并且平台对小店卖不完、在保障范围内的商品可以申请理赔。
  刘彤华告诉我,复工后,店里的销售情况有了很多变化,往年这走亲戚时买的礼盒、整箱饮料,反而是米、面、油等基础物资消费变多,很多非食品类的商品比如洗手液、消毒液等逆势成了明星产品。烟和泡面也成了复工以来最好卖的商品,这也让他不得不改变进货策略。
  "周边的人流量没有恢复,店里的销售就很难谈得上起色,进货更要谨慎一点。"
  便利店也需要安全感
  周倩婷的店平常要到后半夜2点多才关门,如今她晚上11点多就选择闭店了。
  "身后的大排档不开门,晚上的客人都没了,开太长时间没意义。"
  80后的周倩婷是这条街上最年轻的便利店老板,她的店靠着丰富的网红零食火遍整个社区,很多商品也主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
  复工后,如何继续维系网红食品的供应成了挑战,很多当地经销商都不派送了,她只能在零售通上采购,要么自己开车去拉货。
  "看到她的店又开门了,我觉得心理踏实很多,好多想吃的东西终于有地方买了。"一位老客户如是说。
  实际上,便利店复工是一种两难选择,给了消费者安全感的同时,店主们也需要安全感。
  对于周倩婷来说,消毒液、口罩、防护镜是她每天到店必备的东西,赚不赚钱都不是最重要的,生命安全才是根本。
  "我们这份生意的风险就在这,你控制不了顾客来自哪里,接触过哪里,只有自己做好防护。"
  安全之外,房租物业成本是便利店主们最为担忧的部分。
  (店内最近较为冷清)
  刘彤华的店每月租金约6000元,不复工,这份房租就要硬扛,但复工后,每天的流水最高也就1000元,收入不及平日的四分之一。
  刘彤华希望,特殊情况下,相关部门也能出台些帮扶措施。"国家虽然有相关的减免政策,但针对个体户的只是倡议。"
  便利店是整个零售业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约为13.5万家,较上一年增长10.3%,预计2020年门店数量将接近15万家,总销售额达2800亿。
  去年底,刘彤华本来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就是今年再招聘个店长,做大规模,增加一些新的运营思路,但疫情来袭,所有的节奏都被打乱了。
  供应链的保障
  李红萍也在疫情中改变了自己的原计划,她在大连经营着一家乐哈哈超市,开在甘井子区凌水社区,周边坐落着4个商业小区,人口密度很高。
  这个春节,李红萍留守在大连开店,长期做生意让她做出预判,疫情期间,其他门店都要关门,自己的店只要还开着就有更多机会。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春节期间,她的店面流水是去年的三倍多,很多以往销售不太好的商品,都被抢空。
  "买泡面的也不挑口味了,买调味料的也不在意品牌了,现在是不愁卖,只愁没货可卖。"李红萍说。
  但这份因坚守而赚来的钱却有如"在刀尖上行走",李红萍的超市旁有一家水果店,就因为有确诊患者曾进入过而被封闭,店员还被带走隔离。
  "现在想到还是很后怕,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恐怕就不开店了。"李红萍坦言。
  实际上,真正在疫情中坚守下来的便利小店并不算多数,大部分还是以品牌连锁便利店为主。
  赵亮是大连罗森小平岛店的员工,疫情期间他们的店坚持着"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的准则。
  赵亮介绍说,店里的情况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周边主要是居民住宅,客源比较稳定。相反,罗森主打的饭团、熟食等抢购速度比以往更快,奶制品的需求也更高。
  "疫情之后,店里关闭了堂食功能,即便如此,这些熟食还是卖的很快,每天早上9点是进货的时间,高峰期到了中午基本饭团就卖光了。"赵亮对「电商在线」说。
  赵亮说,便利店能够继续保持营业主要是靠强大的供应链系统,其饭团等食材的加工商都是本地工厂,不会受到物流的制约,同时各类零食百货也能维持供应,这些都是支撑其持续营业的基础。
  (每天上午9点都是补货时间)
  便利店在紧急时期提供服务在国外早已有先例,在日本,便利店有着"第四基础设施"的称号。这是因为许多门店都有警察、政府机关和非营利性机构服务的接入。持续探索便利店的社会性作用,这让便利店不仅销售商品,还能参与保障公共安全。
  便利店们的新自救
  在这次疫情中,中国本土的便利店也以自己的方式发挥着"应急救灾"的作用。基于互联网的发展优势,与电商平台的密切合作,便利店找到了新的出口。
  便利店与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平台提供外卖服务,扩大服务半径;开在社区的便利店也能发挥"最后一公里"作用,成为电商平台的生鲜自提点。
  刘彤华目前的重心就放在了生鲜生意上,他在春节前做了当地一家线上生鲜配送公司的区域代理,把社区周围的客人拉成了社群,每天用户线上下单,线下就可以到他门店提货,虽然毛利率不高,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他的便利店生意。
  在此之前,便利店和生鲜卖场很难做到融合——对于习惯线下买菜的40、50后人群来说,便利店的价格偏高缺乏竞争力,再加上便利店的蔬菜品种数量有限,吸引不了大爷大妈们驻足精挑细选。
  但在居家隔离期间,消费者对生鲜价格敏感度下降,便利店的地理优势得以发挥,恰好完成了两种业态的结合。
  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的探索是,在已有的"一键到车"服务中上线蔬菜礼包组合。用户不需要下车,只需在加油时通过App购买,加油站的员工将商品直接放到你的后备箱中。中石化方面表示,卖菜服务在疫情过去之后还会继续实行。
  没有条件引入生鲜菜场的便利店也灵活运用现有资源,比如江浙沪地区的罗森和7-Eleven推出整袋的冷冻食材,包括包子、烧味串等鲜食,既能为便利店销库存,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对于便利店们来说,各种新的尝试和改变正在发生,无论是日系便利店的"中国化"改造,还是传统便利店的升级,它们都在用"最小"的形式,承载着居民的"最大"需求。
  ,
网站目录投稿:乐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