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黄色的皮肤,黄色的眼睛,俗称为黄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新生儿黄疸",在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这是由于婴儿身体里的胆红素物质累积而引起的。那么,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生理性黄疸 这是新生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有现象。一方面,胎儿在母体为满足自身对氧气的需求拥有许多不成熟的红细胞。出生后,这些红细胞会逐步破裂,将大量胆红素释放到血液中去,使得血液中胆红素含量远高于正常值。另一方面,新生儿的肝脏还不那么健全,不能代谢如此多的胆红素。这就造成了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1.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含有可以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孕二醇,这就降低了人体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从而发生黄疸现象。其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在达到峰值后,新生儿继续出现黄疸现象并有加重趋势,哺乳后尤其加重,停止哺乳后黄疸现象有所减轻,但恢复哺乳后依旧加重。此种黄疸不会引起新生儿身体不适,也不会影响其食欲,故对新生儿健康并无大碍,可用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喂养,待病情有所好转后再给婴儿食用母乳。 2.溶血性黄疸 此类黄疸是由亲子血型不同而产生,以ABO溶血最为常见,发病率大于10%。亲子两代血型,与患病几率和严重性的关系,如下表: 3.感染性黄疸 此病症是因为肝细胞被细菌或病毒所感染,代谢能力下降所致。其中,病毒感染大多发生于子宫内,以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最为多见,细菌感染则容易产生败血症黄疸。此种黄疸的特点是持久不退,或退后有发,周而复始。 4.阻塞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如果新生儿胆道出现了畸形发育,如胆道阻塞等,则会出现该型黄疸。其主要表现:出生1-2周后(有的新生儿会达到3-4周)出现相关症状,且病情逐步加重,甚至大便也变黄,或出现类似陶土样的白色。通过B超,可以发现并确认病情。 5.药物性黄疸 若是新生儿使用VK3、VK34,或新生霉素等药物,均有引发该病的可能性。 6.其他 某些遗传病可能是诱发因素。比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球形红细胞增多, 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1.生理性黄疸: 首发于面部和脖子,然后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通常在出生2至3天时出现,4至5天时可达到顶峰,约1周后大多可自行消退。症状较为严重的新生儿,黄染部位遍布全身,甚至呕吐物也呈现黄色,时间可持续至少1周,但大小便颜色正常,也无贫血和肝脾肿胀等现象。从发生几率上看,早产儿发生生理性黄疸的几率高于正常新生儿,其程度也较为严重。 2.溶血性黄疸: 往往伴随有贫血和水肿现象,新生儿的肝脏、脾脏等也会随之肿大。 3.感染性黄疸: 有原发性疾病,往往伴随发热等症状。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发的黄疸,患儿食欲将严重下降,并有肝功能损害。 4.阻塞性黄疸: 皮肤泛黄或呈现绿色,肝肿大,硬化,大小便皆变深色,粪便呈现出类似陶土的灰色或白色。血胆红质超标,有出血的可能。部分病人会出现骨骼疏松。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新生儿黄疸是可以预防的。简单介绍预防该病的几种方法: 1.对于曾经生育过黄疸儿的女性来说,可服用中药以做预防。 2.有肝炎病史的孕妇,需密切监控其血液中抗体的变化。分娩前后,对其本人和婴儿均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 3.如果夫妇血型不合,则新生儿有发生溶血性黄疸的可能性。此时需要对新生儿的羊水和血清进行化验,来防止上述病情发生。 4.观察新生儿巩膜,并判断何时起病以及何时消退,可及早发现黄疸。 5.孕妇应作息有常,饮食有度,不食生冷与刺激食物,以防自身身体受损而影响下一代。 6.注意不要让新生儿着凉。同时,开始哺乳的时间要适当提前。 以上就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希望小编总结的这些常识可以对各位家长有帮助哟。如果您对更多有关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本站来查询搜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