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是一本由白取春彥 / 冀劍制著作,商周出版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平裝,页数:2019-1-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一):读有感 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白取春彦 正如在作者所述,"这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哲学思考与生命实践之书。汲取12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从不同侧面检视人生。" 一提哲学二字,似乎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遥远,习惯性地问自己,有用处吗?看了能涨工资吗?说实话,真有这样的任务:做老师时,要求暑假期间读《红楼梦》,可是本心里并不喜欢,不是因为不好,而是那个时候欣赏不了,但是单位要求,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如同嚼蜡心生腻烦。我不喜欢这种被逼着做应该做的一件事,中国学生或多或少的上学阴影吧?但事实上,在自己所读过接触过的读物中,亦不乏作者白取春彦在书中罗列的12人,但我们国产的也有不少,只不过因为哲学这一概念源于西方,很难仅凭二字予以界定。上至老子、孔子,再有朱熹、王阳明,近有冯友兰。 而作者也说了,本书"从苏格拉底的认知自我入手,弄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汲取休谟的自我意识,理解叔本华的孤独和穆勒的自由,在弗洛姆和萨特的引领下驱动自我成长。唤醒内在的更高的自我,活出想要的人生。" 与其说这是一本哲学之书, 不如说这是一本人生之书, 在房间里独自一人细细阅读, 未来一定可以成为生命的养分。 若事先告诉我们人生和人类是怎么一 回事,且一点也不神秘的话,我们就会失去生存的动力。同样地,若是提早给了我们足够用一辈子的 金钱的话,那么接下来数十年,我们应该也会失去工作的意愿了吧。未知的事物总是能吸引我们的注意。世界是未知的,我们的身体、生命和生存方式也都是未知的。真正能够回答"人类 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就是自己实际上的生存方式。 那就打开此书寻找答案吧!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二):人生值得不值得? "明天对于世界而言,永远是一个奇迹。"——柏拉图 忽然就想到了医生李文亮。 通过"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的朋友圈和微博,了解到这名34岁的英雄,这个大写的人,还是一个有些文艺,有些浪漫,还有些深情的人。大雨天想吃橘子,就穿着拖鞋就往水果店跑;每次经过火车站,都要点一份炸鸡和可乐;看《庆余年》的时候,他会说"肖战好帅啊"。 他希望能够做一个简单而纯粹的人,喜欢苏格拉底的那句"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 他为苍生说过话,而你我皆苍生。李文亮医生希望做一个简单而纯粹得人,人虽去,声不沉...... 审视的英语原文是examine,更贴切是检查,检视。我觉得这句话不是指审视好再过,相反它是有连续的趋向,应该是先走了再回头审视目前的生活。这意味着需要先把答案填进去了,才能够检查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理想人生答案。 所以重点并不是有无审视,而是过,从而得到反复的自省以后校准自己的人生。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新的名词:校准人生。检视一下,常犯错,屡反省,从未改,究竟是人性惰。 于是日记、周记、月度总结、年终总结,在记录中整理、反思、前进...... 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以反省为核心,也就是强调对自身观点和态度的检视能力。我这样说话做事的理据是什么,有没有别的可能,权衡利弊的标准是普适的吗,反对意见的合理性在哪里,吾日三省吾身。 心理学家最初的动力往往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哲学家最初的动力可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困苦,还有社会学家,历史学家,都是抱持着巨大的责任感带着自己过往的鲜明印记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很多最后都郁郁而终。所以当他们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是幸福的,值得过的。 但是是谁决定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的每年每月、每周每日、每分每秒?真正过着经过检视的人生的人在哪里?值得我们过的那种人生在哪里?有做过选择的人在哪里?我指的可不是那种在既定架构中所做的次要选择,而是人生最主要的选择:对架构本身的选择。有谁真正选择了自己的人生?看完了这本书,也许你能找到答案。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三):因有知,而有畏 有这样的一则新闻,某专业因为冷僻,每届学生便为"单传"——所有老师围绕他转,看似有些滑稽,却在背后映射人们的偏见——专业的"实用性"大于兴趣。恰好,哲学就是这样的。 有一位朋友入校的成绩很高,但她不按常理出牌,最终选择了一个冷门的西方哲学。"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多年前,成龙演的《我是谁》电影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一旦让你真的沉寂下来去思索,恐怕到白头也不一定会有答案。 哲学解决的就是内心的问题。追根溯源,将世间万物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通过某种思绪抑或定义联系起来进而形成完整的体系。《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便是将生活与思索相联系形成一个立体的思考模式,从认识自我开始,进而让一生充实。 中国志怪小说中有这样的一则故事,某地的居民异常富有,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有人长时间观察后知晓秘诀:那些人少说多做。比其大多数人的聒噪和无所事事,那个地区的人往往把握住时机能较好的利用资源。看似是利益驱使的选择,实际却是思维模式的运用,那些人在环境的熏陶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较好的把握。"知己"是应率先做好的事情。万里之行,始于足下,而最为关键的那一步就是战胜内心的自我。 就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反观书中提及的苏格拉底,说到的便是这个思想。他提到的"无知之知"和中国儒家所提提倡的"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如出一辙,不仅是对自我能力的合理评估,更是对他人和周围的世界的敬畏。这世间,一定会有知识的盲区,一定也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勤修苦学和扬长避短便成为后期的追求。人生不是一条道走到黑便会一帆风顺,审时度势是必须且必要的。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于人生的审视。 因有知,而心存敬畏。敬畏他人,为他人的付出努力而喝彩;敬畏自然,为自然的大气磅礴而赞美;敬畏生命,为生命的点滴奇迹而感叹。 又想到,那些"单传"的学生后来被采访,他们没有抱怨与遗憾,反而乐在其中、享受其中。他们选择人生的所爱,这样的人生,刚刚起航,因有知,而有畏,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读后感(四):不要放弃人生思考的权利 ——《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有感 不要放弃人生思考的权利 ——《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有感 有位伟人说过,知识有三大来源,生产实践、科学实践和社会革命,其实他还有第四种来源,这就是对上述三大知识的整体认识、把握和思考,这就是我们人类独立的思考、思维、思辨。这对于一个独立人格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理性支柱,是我们行为、情感和事情结果的根源。若没有经过这样的检视,这样的人生又有多少价值可存留? 拿到《未经检视的人生的人生不值得过》后,我并没有迫不及待的翻阅里面的内容,而是从目录详细看看那些星空下的仰望者的名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弗洛姆、休谟、康德、尼采、索绪尔、萨特、穆勒等,他们或者从"认识自我"求自知,或者以无知之知求溯源,或者剖析灵魂深处求自我,或者探讨社会关系懂幸福,或者脱离情感求理性,或者预设目标求超越,或者在了解孤独和的自由下驱动自我成长————总之,他们在贡献自己的思考、思维和思想引领人类对自己、自我、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 《未经检视的人生的人生不值得过》这本书,以对话的角度简要介绍了12位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生活、工作的思考和应用,可以说是简明、通俗的哲学普及书籍,就像数理化一样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现象,是将枯燥无味的哲学生动化、具体化了,也是将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进行哲学阐述和辨析,可以说是深入浅出,对初次接触哲学和哲学思维的人来说,无异于是一次有趣的思维体操。 善恶、美丑、雅俗、是非、正邪,对立而统一的整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评价的尺度,这些很多时候取决于判断主体的感性因素,尤其是重要关键时刻,很难在脱离主观意愿下有非常理性的认识。对待人生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尤其如此,往往被眼前、短期愉悦情感替代正确而长期、痛苦的选择。如果每个人都学会用一种比较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探讨人生中看似没有意义却很有价值的事情,我想每个人的生活和收获将会有很大的不同。哲学家是如此理性的思考,以至于有人提出要让哲学家来当国王、法官。由此可见哲学思维和思考的意义、影响。 看这本书的时候,刚好看了个电影《汉娜阿伦特》,讲述的是犹太裔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参加纳粹罪犯艾希曼庭审时,看到艾希曼在自我辩护过程中执行屠杀犹太人命令时没有任何独立思考时引发的她对以往认知的颠覆,通过参加报道审判艾希曼撰写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提出著名的"平庸无奇的恶"观点,由此而引发的争论让他陷入感情、事业、思考的困境。通过观察审判席上的艾希曼的冷漠无情的表现,汉娜阿伦特认为,这个双手沾满了犹太人鲜血的刽子手自己始终认为只是在"毫无思考"和判断的执行一项元首的命令——屠杀犹太人,这种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判断就简单执行命令的人,直接放弃了他的思考的权利,而这个权利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思维上最本质的地方。 看似两个毫不相关的书籍和电影牵扯在一起,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需要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否则将导致"平庸无奇的恶",这比有目的的恶给自己和人类带来更大、更深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