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于德艺双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摘 要: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培养德艺双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是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需要承担的共同责任。本文就技工院校如何培养德艺双馨技能型人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立德树人 技能人才 改革创新 德艺双馨
  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
  "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现代社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可见,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是成人成才的根基。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高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国家将技师学院纳入高校序列,进一步反映出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目前,我国缺少真正能动手实践、具有高技能水平的一线操作人员。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主要指标:全国技工院校保持在2000所以上,年招生達到125万人,在校生保持在350万人,将拥有技师学院数450所,其中高级工班以上的在校生比例达40%以上。"十三五"时期,技工教育的指导思想中明确要求了要以立德树人和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技能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当下,技工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学生思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以及育人的方向性问题。各高校都在苦苦探索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技工院校应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深入研究思考,把培养德艺双馨技能型人才作为奋斗目标,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一、把握技工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特殊性
  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不同层次的学校(如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之间,既有共性的部分,也有各自特殊的要求。就技工院校而言,其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学校性质和办学宗旨看,技工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工人等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技能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和输送一线劳动者是其基本任务。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在办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求生存、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技工院校要从个性发展的高度培养学生个体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知识和竞争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现人生真正价值发挥教育的功能。也就是说,技工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还要加强其适应今后职业和生活的德育教育,传授其做人做事、安身立命、奉献社会之道。
  第二,从学生来源和构成看,技工院校学生的主要来源为应试教育中理论知识学习不占优势的中、高考落榜学生。受社会重学历思想的影响,这类学生在心理上普遍存在明显的或潜在的失落感、边缘感及挫败感。入学后面临新的起点和抉择,有的学生会立志奋起,决心走技能成才之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明显表现出心理准备不足,有随波逐流的,甚至存在破罐破摔的。就年龄阶段而言,与普通高校中以普通高中毕业的成年人为主不同,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正处于由未成年走向成年的阶段,心智还稍显稚嫩,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正式形成,这势必对这一类学生群体的教育提出特殊的要求。
  第三,从家庭情况看,多数技工院校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或交给学校、放任不管;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或虽然重视,但教育不得法,要么溺爱娇宠,要么简单粗暴等。换言之,这部分家长在如何当好家长及如何将家庭的物质、精神等资源有效用于子女教育这一点上是有很大欠缺的。而学校的德育教育没有家庭的参与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的,这就对技工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四,从社会环境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层次不断升级、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企业在选人、用人上也更趋科学、务实和理性,由片面地重视学历,到更重视职业能力,再到目前更加看重员工的个人道德修养。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用人的观念也在进步,学校人才培养观念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做出调整。
  二、技工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必须防止和纠正的几个认识误区
  1.重技能培养,轻品德教育
  主要表现为对职业道德的培养轻于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良好品德的教育轻于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领导在精力上和在师资、教学设施、课程量等教学资源配备上的投入比例远远低于在技能训练中的投入比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观念树立得不牢固,部分人认为品德教育主要是学生处、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的事情,没有很好地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培养目标模糊
  对立德树人的含义及目标任务的分析研究不够,或笼统地讲立德树人,没有具体措施;或旧调重弹,缺乏新意;或没有结合技工院校工作特点,缺乏针对性。
  3.培养手段单一
  没有针对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区分,甚至简单地把德育教育等同于学生管理、纪律教育和德育课程。方式方法陈旧,培养手段单一,未能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等加强教育效果。
  4.培养环境封闭
  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家长、企业和社会等的作用,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职业教育过分注重"以技能取人";二是德育教育难度大、见效慢,在急功近利等浮躁思想影响下,学校也选择了获取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期效益;三是主管部门对技工院校缺乏相关的专门指导,技工院校在实际工作中套用职业教育的相关要求和做法居多,对自身特殊性关注不够,不能结合自身具体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endprint
  三、改革创新,谱写技工院校立德树人新篇章
  1.端正培养方向,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这一办学根本任务
  技工院校在注重技能训练,即学生谋生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修身律己、安身立命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学会做工、做事,更要学会为人处世;不仅要学知识,也要学智慧。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当今社会中思想文化激荡碰撞,社会思潮跌宕起伏,技工院校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系好理想信念这枚"人生的扣子",在"厚德精技"上下工夫,真正做到"人才培养,德育为先"。为此,学校要调整工作布局,采取措施,使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的配备向德育教育进行必要的倾斜,以满足德育教育基本需要。
  2.明确目标内容,突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德"上,技工院校必须以此作为根本的指导和遵循,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把共性要求具体化。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个人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要求。具体到技工院校的学生而言,可以把 "责任"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教育学生对自己负责(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过好自己的一生),对父母负责(尊老敬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对社会、国家负责(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报效国家;关心他人,团结友爱)。在"责任"的基础上,可以讲"自律"(增强自制力,戒掉网瘾、烟瘾等不良习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可以讲"励志"(勤学苦练、立志成才),等等。
  3.注重方式方法,务求实际效果
  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对于立志奋起的学生,学校要帮助他们找到奋斗目标,提供展现的舞台,实施正面激励;对于随波逐流的学生,学校要帮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对于破罐破摔的学生,学校要找准他们心理症结,一方面规范其行为,使其改正缺点,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其优点和长处,运用正反激励,促其"浪子回头",迷途知返。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绝不轻易放弃一个掉队的学生,这是学校的责任。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不仅学生处、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要参与育人工作,而且所有的专业课教师乃至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参与育人工作。围绕如何培养德艺双馨技能型人才进行教学改革,各门专业基础课、实训课都要贯穿立德树人的使命。教师在授课中要先把激发上进心、培养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作为首要任务。如果无视立德树人,而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即便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也无异于舍本逐末。这甚至可以看做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偷懒行为。在立德树人的具体实现方法和过程上,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将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套独特的话语符号系统和一系列的活动载体。
  4.依靠社会力量,扩大教育效果
  企业等用人单位、有关社会组织和学生家长都要参与到学校立德树人的工作中来。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方案,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和参与。在"德"的培养方面,家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在如何当好家长方面,技工院校的很多家长是表现得不十分令人满意,是需要培训的。这就需要学校主动进行沟通。此外,针对企业等用人单位,学校要从技能和"德"两方面了解其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邀请企业中杰出的技能人才讲述成才故事、心路历程,听取技能人才和企业管理人员对人才培养的忠告和建议。要纠正对职业院校包括技工院校学生的歧视和偏见,使一切劳动、创造和人才不分贵贱,均能得到尊重和承认。值得高兴的是,当今社会中,无论是从人们的认知上,还是从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上,对于技工院校学生的偏见这一现象正逐步得到改善和纠正。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技工院校重点教学内容,贯穿技工教育全过程;坚持高端引领,提出大力发展技师学院,实施技工教育高端引领计划,着力培养大国工匠;明确技师学院毕业生本科学历待遇;明确技工院校比照同层次职業院校标准落实经费。无论是在学校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方面,职业教育正日益受到重视和尊重。
  立德树人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高校办学水平不完全取决于物质条件、办学规模等,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培养出的人才水平和对所在国家、民族以及对全人类做出的贡献。中国现代史上有不少大学的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却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而载入史册。例如,在延安的"山沟沟"里创办的陕北公学等一批学校,因为它们为党和人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而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推出了"双一流"建设行动,重点建设100所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200所国家级重点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为打造一流的技工院校助力。当前,高校要肩负起"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立德树人"上做大文章,真正既"立德",又"树人",实现"立德"与"树人"的统一,力争为国家培养出德艺双馨的高技能型人才。
网站目录投稿: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