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七武士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七武士》
  1954 黑白片 220分钟
  日本东宝公司摄制
  导演:黑泽明 编剧:黑泽明 桥本忍 小国英雄 摄影:中井朝一 主要演员:三船敏郎(饰菊千代) 志村乔(饰勘兵卫)津岛惠子(饰志乃) 宫口精二(饰久藏) 土屋嘉男(饰利吉)
  【剧情简介】
  一个被熊熊大火包围的小村庄。一队山贼从火中陆陆续续冲出来,马上驮着粮食和女人。这伙人纵马来到山岭之巅,注视着岭下的动静。
  眼下的山坳里是一片不大的盆地,梯田下边就是20多户人家的小小村庄。村庄周围有大片麦田,麦苗已有七八寸高。这小村庄此刻沐浴在朝阳之中,家家炊烟袅袅,显得格外宁静。
  一个山贼说,不如顺便收拾了它。头目想了想说,去年秋天从这里抢过稻米,如今再去,怕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不如麦秋之后再来,便调转马头飞驰而去。
  尘埃散尽,一直藏在山白竹丛里的村民伍作才敢露出头来,方才山贼们那番话他是听了个清清楚楚的,便飞也似地跑回去报告。
  村民们听了伍作的话惊骇万分。头面人物之一茂助主张先去报官。有人说这是枉费心机,当官的只是强盗走后才来,把藏起来的大米、鸡蛋吃个精光才走。村民利吉主张做竹扎枪同山贼决一死战。茂助认为这无异以卵击石。主战主和两派最后决定找老长辈仪作,请他作个定夺。仪作老人果断地作出决定:去雇武士领着大家打山贼,最好找那些饿肚子的武士,"熊饿了都会往山下跑的"。
  代表全村下山雇武士的万造、茂助、利吉、与平出发了。万造和茂助觉得根本不可能找到这样的武士,进了城他就想去报官。他们连同与平只见到一个小官,那小官说他们是为免征税款故意报灾,把他们赶了出来。三人走出衙门不见了利吉,但见远处一群人围了个圈子,一名武士正大骂利吉,说他虽然眼下落魄,还不至于给臭庄稼汉支使,把利吉踢了个嘴啃泥。三人上前扶起利吉,利吉问他们见老爷的结果如何,三人只是摇头。
  四个人住在"自炊小店",几天过后也没碰上个像武士的人。万造主张回去和山贼商量解决,利吉说你今年拿什么给他们?把你闺女给他们?舍得?万造这才醒过 来。
  四个人有一天去了郊区,打一个富裕农家门前路过,只见门口堵着一大群人,一个和尚和一个中年武士(勘兵卫)从里面出来,他俩来到河边,那武士拔出短刀割下头发,用河水洗了头,由和尚把他剃成秃子。武士把长短刀交给和尚,接过和尚袈裟穿上。这家主妇交给这假和尚两个饭团,他拿着饭团朝院子里的那库房走去。
  这时,一个腰大臂粗的流浪武士(菊千代)和一个乳臭未干的武士(胜四郎)路过这里也挤进来看热闹。他们一打听,原来天亮时这家进来一个贼,主人喊来人抓他时,贼把主人的儿子抓进库房,扬言如果抓他,就把孩子杀死。正在一筹莫展,那中年武士与和尚前后脚路过这里。主人苦苦哀求,中年武士说他扮成和尚就能救出孩子,结果就演了方才剃头和换袈裟的一幕。
  那流浪武士一听极感兴趣,旁若无人地挤到前面坐在木桶上看,年轻的武士觉得他很不礼貌,瞪了他一眼。
  那扮成僧人的武士一手拿一个饭团走近库房门,还没到跟前,就听见木板门里喊:"不要靠近,不然就要小鬼的命!"
  "孩子也饿了,不抓你!你也吃一个!"中年武士说。
  "扔进来!"
  "好,接着!"
  刹那间, 中年武士把门踹开,紧接着人也像闪电一般冲了进去,三拳两脚的格斗之后,那贼晃晃悠悠地走出门倒地而死。中年武士随后挟着孩子出来,孩子父母发疯似地抢上前去接过孩子,千恩万谢。武士把从贼手里夺过来的那把短刀扔在地上。
  剃和尚头的武士离开那农家。万造他们尾随其后,四个人离他六七丈远商量雇他,等利吉跑上去要搭话时,却被从后边赶上来的菊千代推开。菊千代站在勘兵卫跟前,有话要说却不善表达,只是直挺挺地站着。这时,胜四郎跑上前来跪下,请勘兵卫收他作徒弟。勘兵卫让他起来,说有话不妨边走边谈。勘兵卫说,他叫勘兵卫,根本没什么本事,打过仗,可全是败仗。眼下吃了上顿没下顿。万造听了这话,觉得这人一定好雇,便跑上前说了自己的要求,把他请到自炊小店,做白米饭招待,但他们四个人吃的却是稗子饭。勘兵卫看了非常感动,决心替农民们解忧。但是他说,算他在内,必须雇七个武士才够用。他们当下决定,都住在小店里,分头出去招募武士。
  勘兵卫在小店门口观察过往行人,发现一名流浪武士,便打发利吉去请。胜四郎举着竹刀站在门后准备偷袭,试试这个人的武艺如何。这武士还没进门就发觉门后有人,便说:"玩笑开得过头啦!"此人名叫片山五郎兵卫,他同意替农民效力。没过几天,勘兵卫碰上过去曾在一起的七郎次,把他请到小店,请他参加打一次没名没利的仗,他也欣然同意。
  有一天,勘兵卫和胜四郎看见河滩上一大群人围观两个武士决斗。两刀相撞,下一个瞬间,那大个子武士便伏地不动了。小个子武士的衣服划了一道大口子,他到河边去洗刀。勘兵卫跑了过去说明来意。这个武士名叫久藏,他表示愿去。
  勘兵卫算了算,把只能顶半个武士的胜四郎算上,还差一个,但时间要紧,决定第二天就走。出发的这天早晨,菊千代跟在他们后边,但是大家都不理他,他也毫不介意。人们走上山路,平八一回头,发觉菊千代没有跟来。五郎兵卫说他大概死了这条心。话音刚落,只见菊千代抄近道走在他们前面了。
  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到了小村庄。利吉大喊:我们回来啦!武士到啦!但整个村子的人早已藏起,没有动静。菊千代哈哈大笑。过了一阵茂助跑来,说请大家先到仪作老人那里。仪作老人批评万造他们什么都怕。勘兵卫也指责他们,说这样的态度难以让武士们誓死效力。就在大家沉默中,报警的梆子响了,久藏第一个冲了出去。混乱中村民大喊:武士们快来呀!
  菊千代站在村民们面前大声质问:我们刚进村的时候你们是什么态度?原来梆子是他敲的。
  老人仪作拄着拐杖夸菊千代做得对,说得对,低头施礼致谢。勘兵卫总算放了心。平八品出菊千代是块好料,他笑眯眯地说:糊涂蛋和破剪子,有没有用,全看使的人。算上菊千代就够七个了。
  勘兵卫把村民分成四队。久藏带第一队,七郎次带第二队,平八和利吉带第三队,菊千代带第四队。至于武器,没有刀的一律把竹竿削尖做扎枪。七郎次的队先用圆木和藤条做防马栅。各队开始加紧操练。
  过了几天,万造和与平交出了不少武器和铠甲、头盔。原来这些东西是他们追杀了那些打败仗的武士捞到的,现在菊千代带着他俩到指挥部来请罪。久藏非常气愤,脱口而出说:真想把这个村的人杀了。万造和与平吓得魂不附体。菊千代也非常气愤,他指责农民自私、狡猾之后说,过去的就罢了,农民的这些"毛病"也都是让官府、武士给逼的。一番话说得大家都为之动容。
  眼看就要收麦了,五郎兵卫向村民宣布:马上割麦,割了麦立刻灌水,用水田挡住骑马贼。不是一家一户而是一队一队地割,所以各队的人要吃住都在一起。桥东的三户要搬进村里,拆掉过河桥,让马贼不能过河。
  麦子一收,说明山贼来袭击的日子近了。武士们带领村民加强巡逻。一天,他们袭击了三个山贼探子,砍倒两个,活捉一个,缴了三匹大马。据那探子招供,他们的山寨在鹫峰,40个人40匹马。久藏提议去几个人奇袭山寨。勘兵卫决定:由利吉带路,久藏、平八、菊千代三个人前往奇袭。
  他们放火烧了山寨,砍死了几个山贼,但久藏却因为解救利吉而遭山贼的火铳击毙。尸首运回,葬在村东。
  山贼终于倾巢出动,大举进犯。几番较量之后,山贼只剩13骑了,但是五郎兵卫和几个农民也被杀害。最后决战的时刻到了,勘兵卫决定把山贼放进村子,然后聚而歼之。山贼以为村民已无力抵抗,果然冒雨冲了进来。一场恶战,山贼只剩下了两个,不料久藏身中火铳,他晃了两晃靠在门板上,把刀朝对面房上抛去。人们顺刀一望,原来拿火铳的山贼正在屋顶上装铅弹,但他已无路可走。菊千代爬上房来,那山贼端着火铳对着他。菊千代叉着两腿像一尊怒目金刚。勘兵卫大喊:菊千代!危险!
  就在这时火铳响了,菊千代晃了一下,把刀举起,泰山压顶似地劈了下去, 两人同时倒下。
  房下的人此刻已全歼山贼,跳河的那个山贼被抓了回来扎死。
  一场苦战结束,农民大获全胜。
  六月的灿烂阳光照着村东的新坟,三座坟头上插着刀,勘兵卫、七郎次、胜四郎三人站在坟前。勘兵卫仿佛自言自语似地说: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将来改葬他们。胜四郎郑重其事地说:菊千代的坟也该给他插上刀,他是一个出色的武士!说完,刷地拔出自己的刀插上。
  清风送来农民的歌声。那歌声,仿佛意味着人们冲出了痛苦的深渊,显得那么明朗、欢快。
  勘兵卫等人纵目望去,农民们正在插秧,一片繁忙景象。他颇有感慨地说:"这个仗……我们毕竟是打败了……"七郎次和胜四郎不解其意地望着他。勘兵卫慢声慢语地说:"武士啊……就像这风一样,不过是从这大地上吹拂漫卷,一扫而过……大地,永远是不动的……那些农民始终和大地在一起,永远活下去!"
  【鉴赏】
  这是一部相当于上中下三集的一部长篇巨制。日本某影评家认为这部影片宣扬的是中国古老的哲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 良弓藏。当然,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七武士》在武打片中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力作,它的成功不在于武打,而在于描写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且一人一面。
  影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据伍作的亲耳所闻,麦收之后,山村将无可避免地遭到山贼们袭击,村民惊恐万状,主战主和各有利弊与困难,仪作老人坚决主张誓死抵抗,而办法是雇武士。第二部分是从四位代表出发到七个武士一个一个地凑足来到山村。第三部分是此后战斗的布署与训练,以及经过激战时付出牺牲之后获得胜利。第四部分就是尾声了。
  相对地说来,前两部分更精采,尤其是第二部分,即描写七个武士出场。可以说,七个武士是一个一个"走"出来的,都是从他自己的道路"走"上银幕,"走"向观众的。
  影片一开头就把观众吸引住了:40余骑山贼,人强马壮,顶盔贯甲,武器精良。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农民等于赤手空拳。与之抗衡,犹如以卵击石。如果要战,怎么才能获胜?观众不能不弄个明白。
  实行这个决心的办法是派人出去雇几个光供饭吃就行的武士。这样的武士能雇到么?这样最低条件都肯来的武士顶用么?这也是观众无论如何都要看个水落石出的。
  紧接着,影片把观众带进了一个疑窦丛生而又似乎与雇武士根本无关的情节上去了。这四位农民代表随腔唱曲地跟着别人看热闹呢:贼把一个富裕农家的独生孩子抓去作人质,怎么救出这个孩子成了看热闹的人们最关心的事,也是四位农民要看出个结果的事。至于观众,本来是想看这四位代表怎样雇武士的,此刻也被吸引着要看个究竟。一个和尚,一个中年武士,又是落发又是换穿袈裟当然使观众大惑不解,最后明白了,因为那武士的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武艺制服了强盗,救出了孩子,等他辞别主人就道时,那年轻的武士非要拜师不可的时候,这位武士说他叫勘兵卫,吃了上顿愁下顿,无力收徒。这时观众才意识到,可以"雇"到第一个武士了。编导描写勘兵卫的出场,纯粹是让观众疑窦丛生之后才恍然大悟的。对于勘兵卫的机智(化装成和尚靠近强盗)、勇敢(空手夺白刃)、谦虚(无收徒之能,打过的全是败仗)、诚实(承认吃了上顿愁下顿)等优良秉性,编导没有用一句语言表白,而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来证实的。
  描写得最成功的是武士之一、本片的主角菊千代。他是个冒牌武士,是农民,他的父亲就死于强盗之手。他渴望得到真正武士的诱掖提携。他第一次出场是在农家院子里,坐个大木桶看勘兵卫怎样救出孩子。孩子救出来了,他服了勘兵卫,一心想追随其后。但是他为人木讷,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后来知道冒牌货低人一等,便弄了个别人的家谱,结果闹出笑话。那些真武士瞧不起他,奚落他。然而他宽宏大度,决不计较。他机智勇敢而且幽默,特别值得称赞的是那锲而不舍的精神。那些真武士不理他,他是"跟"来的。他看问题实事求是,而且见解新颖。使他崭露头角的是敲报警梆子那场戏。农民是没有武士想找武士,武士来了又怕武士。他敲了梆子,对武士连理都不理的局面一下子就变成热烈欢迎武士了。即使他已立战功,那些人也不把他看作武士。平八做的旗上,六个圆圈代表六个武士,而代表他的却是三角,但他对平八最好,人们欢乐时,他却独对平八孤坟,沉痛哀悼。他作战英勇,而且谋略过人。杀山贼探子有他,偷袭山贼山寨有他,只身深入敌方缴火铳的也是他。正是大功即将告成之际,他仍不惜性命和拿大铳的敌人硬拚,倒下之前还劈死敌人。但是他牺牲之后,人们依然囿于传统陋习,不把他看作武士,他的坟头上不能像别的武士那样插上刀。多亏胜四郎主持公道,说他是个"出色的武士",把自己那把刀给他插上。
  菊千代是个地道的农民,当他自觉已是个像样的武士时,回过头来再看农民的缺点或局限,自然了若指掌。是他说服了那些农民,把杀了打败仗的武士所捞到手的铠甲、武器贡献出来,并且始终站在村民的立场上替他们辩解。他认为农民就是这样,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农民本来就狡猾、吝啬,有东西就藏起来。话锋一转,慷慨激昂地指出,这种性格完全是武士造成的,也就是官府造成的。对于武士,他丝毫也没留情。
  如果说勘兵卫的出场是从武士必备的品德这个角度描写的,那么,久藏的出场则是从武士必备精湛武艺这个角度来描写的。那个大个子流浪武士是个流氓,他逼着久藏用真家伙较量,只两个回合就被久藏砍翻。
  不愿给农民出力的那个武士是用铁骨扇子把胜四郎的竹刀磕飞的。而片山五郎兵卫则是刚到门口就指出门后有埋伏。
  总之,编导对七个武士的出场一一作了精心细致的构思与设计,并对这些人物倾注了全部的爱。
  影片对于武打的安排恰到好处,不是一打到底,也没有令人厌其多余的"打"。与众不同的是这种武打是骑马的山贼与步行的农民交战,困难很多,黑泽明是用三架摄影机拍摄这些场面的。马上与脚下的激烈动作,一架摄影机很难拍出好的效果。许多影片拍摄马队的战斗都是横向移动拍摄,拍出马的流动美,既好看也容易拍,但真实性较差。本片用正面拍摄,难度大但真实性特强。最精采的是最后的战斗场面,双方冒着大雨决战,人马都在泥泞之中殊死决斗。用广角镜头拍摄山贼纵马向村里狂奔,并且让武士和农民突然从猛冲过来的马群前方出现,使马队在大雨中陷于进退维谷的场面,都别具一格。
  令人惋惜的是影片把农民描写得愚昧、胆小,仿佛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知道敌人麦收之后必来洗劫时,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磕头作揖地要求武士保护。这显然贬低了农民有和敌人一决雌雄的气慨。世界的历史不是这样的, 日本的历史也不是这样, 日本战国时代的农民更不是窝囊废。如果表现农民开头怯懦,但后来在武士们的训练与培养之下,变得坚强和聪明了,也有了一两位自己的领袖人物,这倒符合历史的实际。遗憾的是编导没有给予注意。
  贬低农民必然夸大武士的作用,把武士描写成农民的救星。勘兵卫说的"这个仗我们毕竟是打败了"这句话,具有非逻辑的深刻意义。战争获胜的明
  明是武士,胜利带来的利益却与武士无关,武士有的,只是一点点的精神上的满足。正因为武士们没有得到丝毫实际利益,才证明武士们的精神高尚。这就是编导的着意之处。英国《画面与音响》于1982年评该片为电影诞生以来的10部"最佳影片"的第3名。
网站目录投稿: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