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撒把》 1992 彩色片 9本 中国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夏钢 编剧:冯小刚 郑小龙 摄影:马小鸣 主要演员:葛优(饰顾颜) 徐帆(饰林周云) 张惠中(饰杨仲) 刘艺饰井玲 本片获1993年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 【剧情简介】 片名《大撒把》令不少人费解,影片刚上映时普遍反映不知何意,其实只要了解"大撒把"三字的具体由头就没任何障碍了。这是京人骑自行车双手脱把什么都不管的一种俚语,借此俚语作片名正好透现出影片格调中那份洒脱的神韵,还有那浓郁的京味特色。 影片故事从北京机场大厅开始,又在机场大厅结束。开始时,在旅客如织、人来人往的大厅里,顾颜送别妻子去加拿大自费留学。通道口有女的红着眼圈和鼻子恋恋不舍地往前走去,有男的眼泪汪汪地挥手告别。顾颜跟妻子说了句:混得不好回来,别死扛着,不料惹起妻子不快:混不好?不可能,你是不是后悔送我走了?顾颜十分平静地说了番大实话:我没那么脆弱……其实我也知道,你这一走就是肉包子打洋狗……将来发了,别忘了给我寄点儿钱来就算情深义重了。这番话反倒激起妻子惜别之情,眼泪叭嗒地搂住顾颜亲吻,还说了句临别赠言:我走了,你也好好的。顾颜点点头,久久地隔着玻璃向里张望,目送着妻子。结尾时,在空荡荡的大厅里,顾颜和林周云并肩站着,顾颜两手扶行李车看着林周云,林周云把手放在顾颜的一只手上用力地握着,两人谁也不说话,默默地推着车向前走着,顾颜站住说:去吧,啊! 我就在这儿看着!林周云目不转睛地看着顾颜,顾颜眼圈发红低头扭向一边,林周云独自向前走去,顾颜站在原地目送着。突然林周云在通道口停住说:护照找不着了,急得顾颜边数落她边到处翻看。这是林周云难以割舍对顾颜那份深情故意将护照悄悄地塞在顾的风衣兜里。被顾发现并点破时,林哽咽着说,你本来是可以把我留下的,……为什么不?!林、顾两人默默地亲吻着……大厅里只有林、顾紧紧拥抱着。接着画面出现机场跑道,一架飞机呼啸着飞上蓝天,剧终。在这两次机场送别相隔的三年期间,顾颜和林周云两位"留守者"从相识到回避,又从相聚到相爱,偶发了一段难以忘却的真情。 顾颜邂逅林周云是在极其偶然和无奈的境遇中。林在机场送别丈夫时忽然晕倒,丈夫眼看登机时刻已到急着求救,正路过的顾颜听到一个男人的喊声:过来帮个忙行不行?……求您帮忙把她送到医院吧。顾颜看着这昏迷中的女人还未醒来,不让这男人离开,后来林周云挣扎着睁开眼睛,吃力地催她丈夫:你赶快走吧,啊!走吧!顾颜就这样完全意外地赶上了做好事,把林周云送往医院,等着医生给林做完流产手术,又白白遭护士误把他当作病人丈夫呵责一通。顾颜回到空荡荡的家心烦意乱,不知怎么打发日子,忽然看到"哥们儿"杨仲结婚请帖,到他们家后就开始瞎折腾,不断地变花样调整新房的摆设,挪家具、挂照片、安吊灯……隔一天一个主意,两周里竟挪动了八次家具;还替新郎新娘拍摄各种姿态和神情的纪念照,弄得杨仲苦不堪言,只好讨饶:你要真心疼我,就别折腾了,我还得过日子。不久,顾颜想起了去林周云家看看,初次到她家就无拘无束地神侃一通,希望跟这位同病相怜的人一起排解苦恼,求得安慰和理解。而两人心境不同,顾颜懊丧悲观,说自己尽做人财两空的恶梦,悲叹自己好没种的把媳妇送到外国干嘛?落得等于离婚又不如离婚的下场。林周云信心很足,充满希望地说:我们俩跟你们俩不一样,……他很快就会接我出去的……第一步是他走,然后我去。而顾颜不但不为她高兴,还老是提醒她可能发生的意外,批评她丈夫不该要林打掉孩子,不该在她最痛苦的时候扔下一走了之。话不投机,林周云甚至生气地下了逐客令:我没兴趣听一个陌生人诽谤我丈夫,……我的事情很多,要读外语,还要办出国手续……就不麻烦你了。 一年过后,顾颜还在寂寞地打发日子,"铁哥们儿"杨仲时时关心着他,见他形单影只,闲极无聊,策划了一桩浪漫而又刺激的事让顾颜去闯,要他冒充顶替已成了名作家的同学王月,去见一位女读者。尽管顾颜突击阅读将王月的小说倒背如流,在姑娘面前从容应付,不料,姑娘对照杂志上王月的照片让他穿了帮。顾颜受了姑娘一番奚落后还自嘲自解地说:哈哈,人民的素质是提高了。在地铁车站的人流中,顾颜跟林周云不期而遇,亲切交谈中林周云兴奋地告诉他,这一年里出国的手续都办齐,只等签证了。顾颜热忱向林建议出国前应到名胜古迹拍照留念,林欣然同意。顾热情带她到长城、圆明园、故宫午门一一拍摄。边拍摄边对民族的文化赞叹不已。归途中两人到日本料理共进晚餐,林请客以表示对顾的感谢,分手道别后彼此仍天各一方。 又是一年过后,除夕日顾颜来到杨仲处,送上挂历和一包食品,说着:天天折腾你们,过年给你们放假。夜晚,街上一派欢度春节的景象,顾颜来到电报大楼,拨通了给大洋彼岸的电话,可是一直发着"嘟、嘟"声,没有人接,他换了一只手拿着话筒,一再等着。此时他无意中透过玻璃看见林周云走进了另一间电话亭,他来到林周云的电话亭,向里看了一眼慢慢走开,坐到了大楼的台阶上。林周云接通了电话,只听到一个男人用英语录的音:"主人不在家,如果您有事,请在30秒内做简短留言。"她失神地缓缓放下话筒,低头向前走去,经过坐在台阶上顾颜的身边竟毫无察觉。顾颜唤住了她,打破沉默问:打电话?林周云:啊!你呢?顾颜:啊!我也打电话。接着又沉默了。走着走着,顾颜又问:一个人过年?林周云说:啊。你呢?顾说:啊,我也是,……突然又说:咱俩搭个伙儿?林周云显得有点惊慌地推脱了。她回到家里,一面听着窗外爆竹此起彼伏,一面打开电视机看着已经开始的春节晚会,在孤寂地跟电视机作伴中听到一阵敲门声,顾颜背着一大包东西不期而至,拿出了面粉、肉馅,还有在楼道里顺手抓的一棵白菜,兴冲冲地说:我当时也看出来了,你心里不见得反对我的主意,只不过缺乏思想准备。顿时屋里升起暖意,俩人有说有笑忙着包饺子。吃着饺子,为"过年好"干杯后,顾颜提议假期何不来共同模拟一下家庭生活的乐趣,林周云先是笑着说:过家家,这主意倒不错。接着一楞,戒备地警告顾:嘿!你可别想入非非!可不许假戏真做。在五天的假期,两个孤独的"留守者"尽情地玩放花炮,逛商店,试穿时装,自得其乐;摆弄些传统习俗的小吃,营造着些家庭的温馨;还在心灵上眷眷相依,互吐心绪,互相宽慰,有理解,也有呕气使性子的争吵。短短五天的游戏要结束了,他们明知道这不过是开了场玩笑,但分手时都感到失落,相约以后每逢节日,再来"故伎重演"。 两个月后,使馆通知林周云去办签证,顾颜陪她在加拿大使馆门前排队等候,不时地劝慰她对洋人的提问不要紧张;目送林进入使馆,忐忑不安地在门外等着。林周云从使馆出来默默不语,她拿到了签证,可是高兴不起来,三年等待中的变化,已失去了当初的热情。顾颜内心也不是滋味,可还是兴高彩烈地设家宴为她饯行。顾颜忙着做菜往桌上摆,菜肴越来越丰盛,林周云在水池前帮顾颜洗着衣服。此时,却意外地来了位不速之客,顾妻的离婚代理人来办签字手续。顾默默地看着协议书,一句话也不说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送走律师后,顾对林说:别洗了,吃饭吧!饭桌上,顾显得若无其事地举杯对林说:一路顺风!林看着顾说:你别太难受了!顾却强忍痛楚地说:我难受什么呀?我干嘛难受?有什么可难受的?林无限同情地说:你要想哭就哭出来,别憋着!顾颜越是强忍着,林周云越是受不住,最后终于爆发出内心的情怀,低头吻着顾颜的头发,轻声抽泣着,此时她多么希望顾颜开口把自己留下来,似乎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事。可是顾颜竭力掩饰自己,轻轻地说了句俏皮话:别,别嘿!临走临走别招我犯错误……,就这样,让胸中的感情波涛静静地流过。然而,这波涛还在林周云心中翻腾,于是出现机场送别时那动人心弦的"剪不断,理还乱" 的最后一幕。 【鉴赏】 这是一部艺术上居上乘,观赏性很强,为专家和广大观众都喜爱的佳片。1993年影片上映期间出乎意料地叫好又叫座,拷贝数遥遥领先达148个,京津地区影院创上座率第一,还一度将当时拥有一流技术、一流明星十分火爆的合拍片《新龙门客栈》刷了下去。在第13届"金鸡奖"评选中,评委们普遍认为《大撒把》跟颇有影响的《秋菊打官司》都是拔萃之作。它展示了现代都市人的那种尴尬无奈,以及相互间的理解和真情,像一篇温馨的散文诗;艺术结构完整流畅,洒脱自如。初评中,专家们给予了影片五项提名奖,这是极少有的,终评在实力相当的竞争中获得 "最佳导演"和 "最佳男主角"奖。 影片将当代生活中"出国热"的社会现象作了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再现,新颖独特,给人以亲切的感悟和思考。全片不去顾及涌出国门者的是是非非,也不把出国本身想得多么好或感到那么坏,而是深切关注受出国风震动的男女留守者们的生活和心态; 对男女留守者从独守空房的孤独到重遇佳偶知音的戏剧性情景,表现得平淡从容、幽默轻快,全然有别于上影厂拍摄的《留守女士》。它们之间各有其味,各显神采,所不同的是,《大撒把》在追求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上取得突破性成就,这是弥足珍贵的。能引起雅俗共赏的重要基础是艺术内容所蕴含着的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人物思想感情所具有的认同感和亲切感。片中男女留守者各自面临失去正常生活的困境,他们素不相识,性格气质迥异,却在孤独的心境中相互理解、相互接近,以至互予关怀,而这又来得并不轻易,更不廉价。顾颜第一次主动访问林周云,自以为跟她同病相怜,可聊解寂寞,而林周云那时还满怀希望,等着跟丈夫在异邦团聚,故并不理会他。可是林周云一等再等,终于跟顾颜有了相同的生活体验和感情危机后才走到一起。他们寂寞无奈的人生苦涩感,渴望重获人间温馨的真情,在春节假日,假扮夫妻模拟家庭生活的那份深切情意,既是纯真的友谊,又似真诚的爱情……这种种执着于人间美好情怀的精神向往令人感动又感叹。全片以这种温馨的情致点化出时代对人物心灵的撞击,社会生活的变动,新旧秩序的交替,人们正常生活总是在不断地受到影响,人生面临孤独尴尬的缘由及其表现情态绝不可能相同。然而,顾颜、林周云对人生这一困境所流露的那份真切自然的情感体验,相当真实地折射出当代都市人较为普遍的心理轨迹。他们身上表现了普通人的感情和心态。贴近现实生活,无论是所处尴尬无奈的境遇,还是执着于对善良和真情的渴望,都能勾起人们心灵间的相通。有的观众曾由衷地谈到观片的深切感受:"你没有影片中男主角连续把两个漂亮姑娘送出国的勇气,但你试着去理解那种大彻大悟的潇洒。" 影片并不刻意地去营造故事,而是在极其生活化地展现有关的都市生活:在机场、单元楼房、日本料理、时装店、大使馆,以及京城名胜等场景中,去表现人物活动的自然流程,使人似乎漫不经心地进入故事情景中,不知不觉地置身于人物的感情波澜中,毫无那种排斥感和疏离感。真切自然的生活情景,浓郁温馨的情调,质朴的气氛,十分和谐地体现了导演执着追求的"平平淡淡最是真"的艺术风格。从情节发展看,三年中顾颜两次到机场送别,头尾景同情不同,无论是与妻子间,还是与林周云间,生活进程中带来的感情冲撞,掀起的阵阵波澜都在时间流程中静静地流去,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跌宕和曲折尖锐的冲突。从人物感情纠葛情态看,顾颜和林周云从相识到相爱,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邂逅相遇,而又自然地一次次分手,偶然性融化于朴实的日常生活中。最后那份难舍难割的深情,犹如小溪流水缓缓蓄积而成,然而这悠悠深情爆发之时又是中断之日,可是没有终了,还在过程之中。人物的那种充满内在张力的激情寓于平静自如之中,尽管没有那种死去活来的爱,撕心裂肺的恨,然而却深深拨动着千万人的心弦。影片还渗透着变动中当代京人身上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心理,及其形态上独有的神韵,以其强烈的新鲜感和亲切感吸引着广泛的观众。顾颜陪林周云在出国前去长城、故宫、圆明园拍照留念,在京城现代化的生活景象中增添传统文化名胜的风采,自然流露出京人潜在的文化情绪。一些传统的京人生活习俗巧妙地融入新的生活变动中,大年三十顾颜自带面粉、肉馅,外加顺手挪用邻居家一棵白菜,到林周云家搭伙包饺子、吃饺子共度除夕,画龙点睛地演出京味独有的本色。更内在的是顾颜的心理感应中浸透着浓郁的京味文化意蕴。面对困境仍不乏京人生活中常有的那种自信自负自嘲自讽的幽默;善解人意的宽容大度;理智控制感情的气概,毫无英雄状的"随它去"的洒脱精神。京味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深厚传统,它的涵盖面和代表性是其它任何地域文化所不能替代的。人们联想到现实中面临的诸多人生困境,从顾颜身上能感悟到他尽管留有难以摆脱的惆怅和悲凉,而能拥有那份精神上的超脱是何等不易和珍贵。 影片男女主角的表演富有光彩,葛优、徐帆成功创造了个性鲜明、独具魅力的人物形象,这也显示了导演的艺术功力和明智选择。葛优、徐帆充分发挥各自的气质和演技的潜力,契合影片总体风格的要求,深入到人物的感情世界中,跟角色化为一体,动作、情绪和神态真切自然,洒脱自如。徐帆演林周云是第三次涉足银幕,扮演这一角色难度较大,主要是活动空间有限,又以内心感情戏为主,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显示出较深的艺术潜力。她对林周云在不同情境中的心态变化和感情起伏,都有真诚的感悟和清晰细腻的把握。她开始等待丈夫接她出去时踌躇满志,在顾颜面前声称,她丈夫跟顾妻是绝然不同的;一年后手续办好等签证时满怀欣喜,似乎已是十拿九稳,兴致勃勃地让顾颜为她拍摄北京名胜古迹的纪念照;可是,又是一年过去的等待,除夕晚拨通大洋彼岸的电话发现丈夫并未等她,心情沉重而疲惫,从电报大楼走出时脚步缓慢,低头潜行;而等了三年终于获得签证时又惘然若失;跟顾颜萌发的真情又难以割舍。这些不同心态的表演都体现出内心充实,外表沉稳,顺乎其然而又富有张力。她与葛优交流显得轻松自在,配合默契。葛优对顾颜形象的成功创造使影片大放光彩,他对顾颜这人物俗中含雅的把握分寸得当,浑然一体,对他身上洋溢着的京味神韵更是表现得维妙维肖。他在发挥自身素质潜力的同时又加以必要的控制,将本色融于角色性格的创造中,从外表看,他还留有《顽主》、《编辑部的故事》中人物某种影子,然而精神气质上却已全然不同,同样是表现都市生活,又都是富有京味特点的普通人,却毫无重复和雷同。葛优出色的、富有魅力的表演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真是实至名归,顺理成章。 葛优的表演素有放松自如的特色,而在顾颜身上表现出来的"松"显得有厚度,松而不失于水,没有那种不着边际的故作潇洒的漂浮感;在整体表演风格中始终交织着幽默轻快和质朴稳重,寓真情于调侃戏笑中。葛优不露痕迹浑然一体地将顾颜性格上的反差和矛盾和谐统一起来,他在平庸俗气中蕴含着高雅和不凡;在窝窝囊囊的忍受中展示着男子汉的坚强;在人生窘境中仍诚挚地付出真情。他把握这中间的 "度"已进入"化"的境界,一举手,一投足,收放自如,得心应手。顾颜接到妻子代理律师离婚协议书后,面对林周云深切关怀之情,在自嘲自解、平静坦然外表下,强压内心的悲凉和痛楚。人物此时感情激烈,心理复杂,展示着性格的重大变化和精神上的升华,演好这场戏对全片的成功关系重大。葛优在这里演出人物的魂,将一个凡人灵魂中的不凡酣畅淋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他将妙语连珠的幽默机敏推向极致,什么"我干嘛哭啊!都活着,我哭谁呀!""她没把我怎么样,你不用代表全体出国妇女安慰我!""别,别嘿!临走临走别招我犯错误!……"真是举重若轻地表达了人物那份沉甸甸的高尚情操。葛优娴熟自如的表演充分体现了全片的风格和导演的追求。 影片导演夏钢自1982年独立执导第一部毕业作品《我们还年轻》后,相隔六年之久连续拍摄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遭遇激情》、《我心依旧》、《大撒把》、《无人喝彩》等片。他在影片创作中执着于自己一贯特有的艺术追求,在有多次拍片机会的诱惑面前,他坚持"我只拍我想拍的影片",因而逐渐形成富有鲜明个性的风格系列。这些主要表现为:他贴近现实,面对当代青年生活,在以上的这些影片中所关注的都是城市青年人的感情世界,写他们的骚动、困惑和无奈,也写他们的渴望、追求和超脱;他崇尚"平平淡淡最是真"的艺术格调,选择剧本的原则宁可平淡些,也不愿人为地搞得很强烈,将偶然性戏剧性的故事融于真切自然的生活流程中,从容质朴的影像画面中;他重视观众的审美需求,探寻自己艺术个性与大众审美心理的契合,努力以自己对艺术的真诚在他的影片与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第五代导演中他始终自觉地坚持艺术性与娱乐性紧密融合,反对将两者割裂。他认为商业性并不排斥艺术性,没有上乘的艺术性就不能支持好莱坞的商业大厦,商业性是将艺术性包含在内的,只排斥那种盲目的孤芳自赏。在对这些坚持不懈的追求中,影片《大撒把》取得了重大发展,显示出成熟和完整,它从艺术上到商业上都获得突出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大撒把》影片的创作经验在发展电影艺术的丰富多样上,具有很大的启示性。这类影片既蕴涵文化道德品味又有别于高昂的主旋律精神;既有很强的愉悦观赏性又不失艺术个性和艺术品格的探索追求,在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中,它以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赢得观众广泛的认同和喜爱,尤其是受到青年观众的热爱。在发行放映的第一线的电影工作者曾感叹呼吁,中国电影多一些这样的影片,不愁没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