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成功变革文化的例子都是从面临危机的企业开始的。在危机状态中,陈规旧习,包括陈旧文化中隐蔽的行为规则都不再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危机,可制造危机,使企业"先死而后生。" 中国企业的问题及企业文化变革目前中国企业面临八个问题: 一、为什么很多明星企业会变成流星?靠什么来延续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为什么中国企业的中高层难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壁垒?很多企业文化是内渗性的,高层没有通过文字表述,而只是在内心沉淀理念,但老员工对此有默契,能理解;但企业扩大之后,新员工无法把握高层理念,这是企业文化需要从内在外部化。 三、为什么企业在流程再造时员工会觉得迷茫迟疑,不愿跟进?流程的变更本质是文化的变更。如果文化的变更没有先期启动,组织和流程的变更就会遇到障碍。 四、为什么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理念严重背离?国内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程度低,导致企业制度成本高。关键是文化没有落实,停留在口号上,企业和员工行为没有自律机制。 五、为什么众多企业分权、分利,就分心?用高薪吸引人才是不稳定的,企业需要构建的是共同的追求和核心的团队。所以有人把企业文化称为"企业宗教",把它当成一种共同的追求和信仰。这种追求包含了愿景上的追求和立场的追求。 六、为什么企业待遇很好却留不住人才?我们要用良好的氛围和和谐的工作留人,使员工快乐地工作。 七、为什么企业能够做大,取决于企业家的抱负和追求?因为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家的精神和追求。 八、中国的企业多元化明显一些,而欧美企业主要是专业化。因为欧美企业处于全球化市场的高端,而国内的企业处于全球化市场的中低端。 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倡导的,全体员工遵守的共同价值观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在企业中像空气一样存在。对于高层领导人说,他一言一行和对事情的判断,不一定写下来,但却会影响到员工,成为内部的准则。 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筑建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促进员工行为达到自我协调、自我控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企业形象、品牌战略基础,从企业外层渗入其本质,使企业的航线等更加明确,并能够激发企业和员工的活力、释放出功效与潜能,创造出好的工作环境和空间,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的经济效益。伟大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有句名言:"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会和语言。"许多企业究其失败的原因,也就是忽视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像人一样,有自己特有的性格、风情和生存理念,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就像一个没有个性的人,别人不会注意它,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惊人之举。而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所做的,正是要让企业文化这股清新的微风轻轻地吹、持续地吹。 所以可以看出,只有争鸣才能激发出活力,才能把大家的思路打开。如果紧闭自己的思想,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样的所谓"专家、顾问"又是多么的可笑与浮浅。很多咨询公司大都宣扬自己的咨询模型、诊断模型,但请问麦肯锡有没有自己的咨询模型,有没有说自己有独到的诊断模型?其实所谓的模型,一旦成为模型,本身也就失去了价值了,因为既然大家都可以复制、拷贝,那还有什么价值?与很多"专家"和咨询公司的做法不一样,笔者和远创公司一直坚持做一个开放型的咨询公司,我们有什么新的观点、理论,一定会见诸报端,一定会与同行分享,我们自己创办的《远创管理评论》,就是以自己的独到视角,来与企业异同寻求发展之道,我们也许说的不对,但如果能引起争鸣,也是值得的;也许我们会遭遇很多剽窃,也许因此泄漏了我们的许多研究和咨询成果,但我们仍然会坚持自己的做法,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读者最主要的是企业而非咨询公司,我们多阐述自己的观点,才能让企业更多地来了解企业文化和管理咨询,我们要做负责任的顾问和咨询公司。看到有些人竟然批判"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管理理念,实在让人有些匪夷所思。难道企业文化建设要脱离"人性的本质"吗,难道企业文化要脱离"德行操守"吗,难道非要以批判别人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吗?企业老总的思想,往往比较务虚一些,但领导与管理是不一样的,领导讲求的是艺术和魅力,管理讲求的是方法和策略,所以好的领导一定要注重自己思想层面的修炼,一定要能够博采众家,能够吸收很多经典的管理思想。这对咨询顾问的要求就非常的高,你不懂儒家、道家,你如何去跟老总论道,你如何去把老总的思想提炼和升华?企业文化得不到老总认可,又如何能够推广和执行?可以想见,如果连这样的认识都没有,还妄称自己学识渊博,实在是非常可笑。 关键词:试论企业文化与竞争力,创建强势企业文化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