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药基本没什么苦味,但真能愉快地把药吃下去的娃没几个。有多少妈妈都是憧憬着娃儿把药当水果糖吃,但最后被逼无奈,还是抓手按脚,才能把药给强灌下去。儿童喂药难?不妨试试改变剂型。 孩子服药要选择适宜的剂型 1、糖浆剂 主药溶解后混悬在高浓度的糖水中。糖浆剂中的糖和芳香剂能掩盖某些药物的苦、咸等不适味道。 2、干糖浆 与糖浆剂相似,但它是经干燥后的颗粒剂型,味甜、颗粒小、易溶化。 3、果味型片剂 因加入了糖和果味香料而香甜可口,便于嚼服,适用于周岁以上的小儿服用,如小儿施尔康等。 4、冲剂 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常加入调味剂,且独立包装,便于掌握用药剂量。如思密达、板兰根冲剂等。 5、滴剂 此类药物一般服量较小,适合于周岁以内的婴幼儿,须按说明书严格遵守用药量。可混合于食物或饮料中。 6、口服液 由药物、糖浆或蜂蜜和适量防腐剂配成的水溶液。分装单位较小,稳定性较好,易于贮存和使用。 家长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减轻孩子对药物的畏难情绪,对已有认知能力的孩子,应耐心劝导,使他们理解药物与疾病的关系。 最最重要的思路就是一定努力不让宝宝把吃药和痛苦建立关联,否则即使喂甜药孩子依旧不吃。如果你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儿童药品中毒安全常识栏目。